浅议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农村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家庭因素,学生本人原因,教师教学原因,学生的态度,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成因;因素分析;态度;方法
  对学困生的界定是指语文、数学两门主要学科考试经常不及格但智商正常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就谈谈个人这些年在教育教学当中对学困生成因的一些认识,以便我们共同切磋。
  一、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地方,更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因素是学困生形成的外部条件之一。分析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家庭因素,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当然,不可否认,影响同一个学困生的家庭因素,可能以下几种情况兼而有之。
  1.放任自流
  即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极少管教。而这样的家庭又有四种情况:其一是家长自身的素质不高,农作(或打工)之余,常常是喝酒、赌博,不注重言传身教,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我们发现,来于这种家庭的学困生,往往在品行上也有一定的缺陷。其二是一些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的小老板,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往往在他们身上反映得比较多,他们认为知识再多也不如经商实惠,“读书无用论”不仅是他们的观点,也影响着他们的子女,因而对子女的学习也是放任自流。其三是父母都外出打工,来自这些家庭的学困生其父母往往长年在外很少回家,一般都由爷爷奶奶管他们的吃穿,对农村老人来说,他们能管好孙辈们的吃穿已经是一件很不错的事了,对他们的学习想管确实也管不了,所以对学困生的读书之事只能是放任自流。其四是放任自流为主,偶尔管教,这些学困生的家长往往为生计整天忙于奔波,无暇顾及教育子女,平时较少关心子女的学习,只是到学期结束或看到子女考试成绩时才进行管教,但为时已晚。
  2.家庭受挫
  如一些学困生的家长往往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在子女面前吵架,不懂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子女的学习得不到安宁。另外,由于父母离异或再婚或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亲人,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或家庭受到重创,也给他们施加了心理上的压力,这也是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3.溺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本地区农村,农民生儿育女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大部分农民都只生育一个子女,因此农村小学独生子女也大量增加,原先城镇小学独生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在农村小学中也出现了,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要严重些,因为农村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不及城镇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农村学生的爷爷奶奶更比不上城镇学生的爷爷奶奶。一些学困生就源于溺爱的家庭,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一味地迁就孩子,对老师的教育不予配合,从而使孩子养成任性、贪玩、专横、说谎、狡辩等坏习惯,导致学习不勤奋,怕困难,成绩不理想。
  二、学困生本人原因分析
  1.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学习也是如此。分析學困生对学习的态度,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还影响别的同学学习;也有部分学困生凭个人的爱好学习,对一些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的学习兴趣浓厚,而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毫无兴趣,更有一些学生对老师有成见,上课有逆反心理,甚至上课故意捣乱,从而变成学困生。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缺乏一定的意志,即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一但成绩不好就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2.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往往不好,他们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做作业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或边吃零食,也有的学困生经常是很晚才睡觉,从而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举手发言,若遇老师提问,则往往措手不及,答非所问。
  3.学习方法
  方法的正确、科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这在数学学科中尤为明显,他们往往会做一些简单的按部就班的计算题,但对一些需要运用一定知识进行分析的应用题,就不能正确解答。
  三、教师教学原因分析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学方法也是学困生的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1.对学生的态度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不可否认,在农村小学中部分教师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他们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课堂上把注意力放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轻则漠不关心,对他们较少赞扬、鼓励等正确性的评价,更有甚者对回答错误的学困生进行挖苦讽刺。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逐步成为学困生。有的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原因是不喜欢他们的老师,对太严厉、太刻板以及不公正对待学生的老师表示出极大的反感。
  2.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学困生。如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始学习某些知识时就有困难,但由于教师教学没有面向全体或片面地把少数学生懂了的知识以为所有学生都懂了,从而掩盖了这部分学生没有学会知识的真相;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高起点、快速度、高坡度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在课时紧张时尤为明显,而这等于放弃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对他们来说低起点、小步子才有可能把相关的知识弄懂。
  总之,学困生的存在,不仅有违于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每一个学龄儿童文化素质的宗旨,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更关系到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分析研究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的需要。

相关热词搜索:成因 农村 小学 学困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