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几种路径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教师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项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如何履行好教师的职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众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推动自身专业发展,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关注专业学术


  教育的发展既服务于社会,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的各个环节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其中,学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尤其直接和显著。当前,学术研究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成果、新发现、新理论层出不穷,这些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必然会反作用于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的知识体系。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日益深入,中学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效果,这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就关注到了“一带一路”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个问题把唐宋社会经济和“一带一路”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核心就是考查海外贸易的发展对国内经济的反作用,要求学生不仅能记忆知识,还能根据材料提示和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概括、提炼材料信息,进行作答。
  可以说,当前中高考发生了重大变革,不再只是强调背诵和记忆,而是强调理解和应用,从掌握知识转变为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了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考试方式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设置复杂、陌生的新情境、新问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顺便还考查学生的知识广度、学术视野和对现实的关注度,这也倒逼教师要不断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现实。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对当前学术发展保持适度敏感、对学科现状保持关注,积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水准。主要方式有阅读专业书籍刊物、关注学术网站、参加学术研讨会、教研组集体备课等。随着信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具时效性,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术发展动态,跟踪学术前沿。除了单向阅读书刊以获取信息外,教师还應该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通过参会学习,与专家互动交流,拓展自身的专业思维。当然,学科教研组应该定期组织集体备课,通过分享交流,实现教师间相互启迪和影响的良性互动。

关注不同学科间的关联


  当今社会,各学科在发生复杂的变化。一方面,当今社会,各学科在发生复杂的变化;另一方面,学科间的关联性和知识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很多问题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某些特定学科,而是强调多学科综合。以历史学科为例,教师要想讲清楚中国古代思想史,就必须对中国古代哲学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师要讲清楚西方思想史,就要对西方哲学史非常熟悉,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弗兰西斯·培根、休谟、康德了如指掌,对智者学派、犬儒学派、伊壁鸠鲁派、基督教、德国古典哲学如数家珍,否则对西方思想史的讲解就缺乏深度,就会讲不清楚,讲不透彻。要想讲清楚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教师还要对哲学的相关理论及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政治氛围有所了解,否则就不能真正深入地讲解苏格拉底出现在雅典城邦的原因。
  想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思维,教师首先要具备跨学科综合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教师掌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精通各学科专业思维,而是要求教师应该了解各学科一般性常识,关注各学科发展现状,具有宽广的视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尝试跨专业阅读。此外,不同学科的教师应该尝试定期集中研讨、交流,可以提前确定跨学科的研讨主题。在集中研讨时,由各学科教师从不同专业和维度进行阐释,起到相互交流和启发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定期召开主题读书会,确定一本图书,大家共同阅读,然后从各自专业的角度畅谈读书感想,起到相互交流的作用。

尝试以教学课题带动自身发展


  现在,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教师,对教育课题研究都很重视。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团队,对某些学科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这种做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线教师有先天优势,他们熟悉课程体系和内容,熟悉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群体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因此,教师在研究教育课题时就比较有优势,研究成果也具有可参考性和复制性。
  教师通过申请小而精的课题,由小及大,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不增加自身教学负担的前提下,了解学术前沿,培养学术能力,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申请、研究课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利用课题研究反思教学的过程。基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申请研究课题,可以引导教师关注教育和学科发展,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进行系统化整理,最终形成一整套可以借鉴的教育教学经验。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和教育部门重视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积极申请各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带动自己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笔者执教的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位于圆明园遗址,为了充分挖掘圆明园的教育价值,笔者在 2015年申请了海淀区重点关注课题“走进圆明园”实践课程开发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梳理了圆明园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圆明园的修建过程、建筑特色和历史变迁有了比较清楚地了解。同时,笔者经过多次实地探访,开设校内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多管齐下。这既显著提高了笔者对圆明园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探索圆明园学术研究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笔者参编的海淀区校本教材《走进圆明园》就吸取了部分课题研究成果。目前,该书已经在北京市海淀区推广使用,得到了师生的肯定。笔者在一0一中学开设的选修课,也成为北京市教育学院进行教师培训的重要课程。迄今为止,《“走进圆明园”实践课程开发研究》课题已经落地成为相对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可以说,当前教育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教育技术日新月异。但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教师应该对此有冷静、理性的认知,教育技术能够对课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替代不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要靠教师的讲授和启发。课堂活动的开展,也要靠教师的组织和引领。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无论教育领域如何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才是教育教学的源头,只有具备了这个“活水源头”,教育才能长久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相关热词搜索:几种 路径 教师 发展 专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