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程度上相比较普通学生要弱。虽然经济状况与心理压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当它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时,就会变成一种心理压力源。贫困大学生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近几年,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凸显,这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本文拟对高校内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心理学方向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对策
  一、引言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贫困生大学生,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在实践中,绝大多数高校主要依据三个因素来认定是否是贫困生:一是按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每月消费支出;二是该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三是学生交纳学费情况。其中,学生在校期间吃、穿、用、行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水平最能反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程度上相比较普通学生要弱。虽然经济状况与心理压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当它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时,就会变成一种心理压力源。已经有研究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偏执及精神性六个因素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贫困生在兴奋性、幻想性上的得分明显偏低,而紧张性、有恒性得分则偏高,这些人格特征使他们缺乏正确的人际知觉、社会知觉,表现为社会交往中的不知所措,与社会其他成员不能和睦相处。谭诤等(2005)的调查发现,高校贫困本科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等方面均明显高于专科生,人际关系、抑郁和恐怖的年级差异明显,这表明在贫困大学生中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
  二、贫困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在当前高校中’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文化的变迁、环境的迅速变化,当代贫困大学生承受的压力特别是心理压力也在逐渐增强,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身体健康。在贫困大学生中,一些本身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不善于沟通,交际范围狭窄,时常产生自卑、抑郁、恐惧的不良情绪;另一些人虽能够和同学正常交往,但过于注重维护人际关系而敏感多疑,使人难以接近,其不良情绪表现为敏感、焦虑。研究认为,贫困大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由于认知歪曲所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消极评价,并由此产生自我否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鄙视自己的情感体验。有的贫困生家庭困难、成绩平平、毫无特长,对自己超级没有自信。自卑者感觉自己总低别人一等,做事畏首畏尾,不爱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自身价值,觉得自己能力差,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自卑心理让贫困大学生孤立、自我封闭。同时,一些贫困生为了躲避现实生活,沉迷虚拟的网络空间,自卑心理让其更加自闭,网瘾又引发人格障碍,恶性循环。
  (二)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体现;它是人感情的表现。由于怨恨且察觉别人享有之利益,并欲将其占为己有,因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与心理状态。贫困大学生因生活压力常常会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大大减少了与同学们的交流,同学之间缺乏沟通理解。而且,生活方式不同也会增加他们对相对富裕大学生的隔阂,特别是在看到别人处处比自己强的时候,他们抑或会把自己的痛苦强压心底,或直接发泄到别人身上,引发一些过激行为。
  (三)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表现为与人交往时紧张、拘束、茫然、尴尬和退缩,是一种阻碍人际交往正常发展的心理障碍。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省外,他们进入大学首先要适应新的环境,从农村到城市,再从自己家乡到不同省份,经历的是各种文化上的不适应、陌生的城市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边缘人”。
  (四)敏感多疑
  这样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贫困生由于其特殊的经济状况,往往不愿提及自己的情况,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和同情,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在交往中易对他人的言行敏感、猜疑,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从而对周围同学产生敌对和防卫心理,不利于人际交往。
  (五)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体现;它是人感情的表现。由于怨恨且察觉别人享有之利益,并欲将其占为己有,因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与心理状态。贫困大学生因生活压力常常会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大大减少了与同学们的交流,同学之间缺乏沟通理解。而且,生活方式不同也会增加他们对相对富裕大学生的隔阂,特别是在看到别人处处比自己强的时候,他们抑或会把自己的痛苦强压心底,或直接发泄到别人身上,引发一些过激行为。
  三、导致贫困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
  (一)自卑
  这是阻碍贫困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的首要心理因素。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很自强甚至很自负旭事实上内心很自卑、很脆弱。这主要是由于贫困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差异,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造成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会形成一种认为自己能力差,交往能力不行的消极自我暗示,从而发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上的偏差,导致自卑者在交往活动中将自己限制在固有的交往范围内,不敢结交新朋友。
  (二)社会壓力
  贫困大学生常比别人有更多的压力,主要是因为在大学这个新环境中,交往双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间)的不同社会背景使他们对交往情境缺乏统一的理解从而影响群体成员之间正常的交往。为解决生活困难,贫困生们常常在课余打工,而减少同学间的交流。同时,校园内的贫富差距的凸现、城乡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城乡学生间的隔阂更明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之间的人际互动,甚至可能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对城市大学生的嫉妒乃至仇视。同时,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胆到了大学要面临重新定位,其中一些人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适应而导致学习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加重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加阻碍了他们的正常的人际交往。

相关热词搜索:人际交往 浅析 对策 贫困 大学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