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器饰件的工艺特点与鉴别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我国古代银器饰件的发展,经历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事件的变更交替,始终迸发着魅力。在社会发展中,银器起到了润滑社会关系的作用,也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经历了多个朝代,无论是在纹饰还是在造型上,都一直积累着我国传统文明和文化的韵味,在政治、宗教、艺术等方面发挥着与众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银器装饰;造型技术;审美鉴别
  中图分类号:K87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142-02
  随着我国金属开采的不断深入,在器物制造和冶炼技术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升华到了相当高级的水准。经历过多少年,多少朝代,白银饰品的造型依然是更加别致,纹饰也是丰富多彩。历代工匠为之付出了心血,将工艺等不断发扬光大,如今,银器饰品与青铜、铁、陶瓷、丝绸等同类别的器具银器,对于研究古代工艺具有重大的意义。银器的制作方法和纹饰等,在古代艺术工匠的精心呵护之下,已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品位,能够反映出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思想的内涵。
  一、古代银器饰件工艺
  对于银器进行研究,包括复杂的工艺、纹饰等,当前古代制作银器的工艺,包括了金花银器、金镀银、银平托、银织等,是古代制作银器的优秀传承的产物[1]。
  首先,捶楪是银器制作的手法之一。利用银板片将质地较软的银片进行锤击,这种形体较为简单,器形复杂的,应该将银片进行分别的锤击,达到需要的形制,形体简单的,可以进行直接的锤击,得到了样式之后,焊接起来相应的纹样,需要衬托软硬湿度的伸缩行动的底衬,古代使用松香和茅草拌合沥青,最终在进行槌击打的时候,底衬随后变形,得到了成型的目的。有的底衬较为坚硬,经过预制之后,银板片在捶制的时候,按照底模进行纹样的制作,凹凸起伏,造型多样,达到了浮雕艺术的效果,使得器物的形体制丰富多彩。
  鎏金工艺值得是火镀金艺术,经过火烧,得到了汞镀金,经过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镀金法是将汞合金涂抹在银器上,采用白色入火的汞去将金存于器物之上,经过几次知乎,纯金和汞按照一定的比例合成了金泥,得到了器物上的烘烤状态,在常温下,汞是液体状态的,但是经过丹砂的低温加热之后,可以得到水银[2]。
  掐丝,是经过费时的精细的做法,达到精致的艺术效果,做法是将银片捶打成较薄的状态,经过扭搓之后,得到了细孔,从下面将银加压进去,然后得到了银丝,从孔内将丝拔出,最终得到了很好的掐丝效果。古代的掐丝,是同银珠焊缀的工艺仪器运用的。该方法是将银片剪成丝,然后熔解成粒,最终得到了自然浑圆的较大颗粒。使用管吹向受热熔化的圆珠,得到了冷却后的银珠。
  镂空工艺较为复杂,使用到几百种工具根据需要将不同形状的银器进行篆刻,使得器物的表面有了形状,然后采用贴金和包金进行纹样的装饰。
  炸珠大约在西汉时传人中国,最早出现于三四千年前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唐代,炸珠常与掐丝和镶嵌工艺结合,广泛运用于首饰和装饰类器物上。先将白银熔化,再把银液倒入水中,形成了精细的作品,使之结成大小不等的颗粒,然后炸珠工艺器物上将珍珠雕刻在纹理智商,排列整齐之后,形成细密的小圆圈,形成特有的白银的美感。
  花费较长的时间将表面斑驳化,采用大件的器具进行雕刻的时候,铸造,采用铆接的方法,此时将银的熔点升到近1000摄氏度,液态之下,流动性好,冷凝的时间长,浇筑的温度经过制作,采用浇筑的手法。由于银是非常贵重的金属,因此,应该注意材料的耗费。
  使用穿钉制作银器的坯,采用铆接的工艺,在材料上用银箔贴成,然后形成传统的金银镶嵌的方法。将接件和主体之间凿出小孔,采用是纯熟的技术,是银器特有的装饰手段。其他工艺如镶嵌可以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在宝石、玉器等的制作上较为常用。黏贴银花的方法较为复杂细密,即在金银器物的表面,用这种方法富有立体感和明暗对比[3]。
  錾刻是以事先预制好的模具冲压出,由于錾刻工艺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铸造器物的表面刻画、贴金包金器物的部分纹样也常采用此法。錾刻一直作为细部加工最主要的手段而被实用。广泛运用于纹样制作的工艺,装饰性较强。具体方法是用小锤打击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刀和錾头,使之在器物表面留下錾痕。
  凸起的花纹图案。在现代金属装饰制作中仍沿用。该技术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以后,按照一定的图案将它们焊接在器物表面,利用银液与水温度的显著差别,是一种在器物成型之后对其表面进行装饰的工艺,形成各种纹样[4]。
  焊药的主要成分一般与被焊物相同,有用银与铜为主合成的焊药。焊接时把器物的部件以及纹样同器体连接成整体的一种工艺,加少量硼砂混合而成,焊接后需对焊痕进行处理,被焊部件与主体粘结牢固。具体方法是通过加热使焊药熔化,高超的焊技几乎看不到焊接的痕迹。
  二、古代银器的饰件和纹样
  银器最早出现在战国,例如汉代腹錾横款“五官”的银盆,那时也有饰几何云纹与三龙纹的小银盆,和银匣、银漏斗器、银容器等,显出锤鍱及抛光技术进步,皆色白如新,虽然光素无华,它们从汉墓出土,仅能在博物馆内观赏。战国以前最早出现的是石器,银器文化历史悠久,品类纷繁,各具风韵特色。据史书记载,再后是陶器,玉器,铜器等。银器的出现也受了铜器的影响[5]。
  宋代至元代的银容器,仍有少量流落民间。它们继承唐代金银器的装饰技巧和制作方法,另创一格。像宋代的菱花形银盘,宋代的银豆、银盏、银罐等也各有特色,花卉图案似浮雕;造型新颖,纹饰丰富,突破了唐代单一的团花模式,与花口、器身和谐一体,六条弧曲形折棱;鸳鸯纹、卷云纹、龙狮纹、萱草纹荷叶纹等有恬静、舒畅的美感,后仿者难以东施效颦。可惜的是,虽然中国古代银器制作精美,但留存至今完好无损者极少。
  对于古代银饰品的纹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功能和美观结合的方面。银饰的纹样主要功能是观赏,采用工匠制作的方法,将纹样展现在人们的视觉中,形成了思想意境和审美观念统一的境界。纹样是社会精神面貌的缩影,由于白银是于其他类别日用品不同的物件,因此,通过工件的美的创作,经过审美情趣的渗透,大众化、多样化、世俗化的题材在积累中不断涌现。
  银器的纹样经过了多次的变革,在汉代,外来佛教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升仙思想得到了更强的发展,例如外来莲花、纹样等,添加到了器物的纹装饰上,在唐代,纹饰找不到信阳的关系,变成了美的纯粹的创造,例如折枝草、团花、石榴等等,经过纹样的创新,动物的怪异形象逐渐减少,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形象逐渐增多。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纹饰的寓意更加分丰富,涉及的领域包含了语言文字、衣食住行、生产活动等。
  三、结语
  从历史来看,银器最早出现在商朝,到了西周,银器制作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了。银饰品是银器中的一个大类,不仅优美典雅,而且工艺精湛,例如金银镶嵌的工艺。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漫长的时间里,受到经济发展、民族演变、宗教信仰等的影响,银器的纹样已经得到了创新和严谨,当代,通过搜集和整理民间文化的精华,建立在中国文化来源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精髓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乐君,刘乐沁.“工于形,慧于心”—陶瓷温酒器的形制设计探微[J].陶瓷学报,2017,(3):440-442.
  [2]井上豪,蔡燕梅.唐代诗歌和宫廷美术中的同心结[J].中国文化研究,2017,(3):118-127.
  [3]李宇.秦金銀器制作工艺探析[J].文物世界,2016,(3):18-24.
  [4]蔡依璇.若星河灿烂——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唐代金银器[J].美与时代·城市,2017,(2):92-93.
  [5]黄曙.宋代金银器用途探研[D].四川师范大学,2016.

相关热词搜索:银器 鉴别 古代 工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