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来源: 工作总结 点击: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 培训教案

 单位:

 机运一区

 编号:1 培训班名称

 岗前安全培训班 课时计划

 学时 10 培训时间

 2015 年 8 月

 授课人

  教学课题

 顶板管理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1 、熟知顶板事故及其防治; 2 、了解顶板管理办法

  3 、熟知公司雨季顶板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1、顶板事故及其防治; 2、了解顶板管理办法

  3 、熟知公司雨季顶板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笔记本、多媒体

 教学过程:

 顶板事故及其防治 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因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 一、

 1.

 顶板事故按其发生的力学原理分为3类:①压垮型冒顶是因支护强度不足,顶板来的顶板岩石冒落而引发的冒顶事故。③推垮型冒顶是因复合型顶板重力的分力推动作用使支架大量倾斜失稳而造成的冒顶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2.

 顶板事故按其发生的规模分为 2 类:① 局部冒顶,是指冒顶范围不大、伤亡人数不多的冒顶,常发生在煤壁附近、采煤工作面两端、放顶线附近、掘进工作面及年久失修的 大面积冒顶,是指冒顶范围大、伤亡人数多的冒顶,常发生在采煤作业面、采空区、掘进工作面等作业地点。

 二、

 (一)

 1.

 (1)

 (2)

 (3)

 (4)

 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如木支柱会发出劈裂声、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发

 (5)

 顶板出现离层,用“问 (6)

 (7)

 (8)

 2.

 (1)

 (2)

 (3)

 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节理垂直或斜交以避免片帮,一旦片帮,应掏梁窝超前支护。

 (4)

 综采工作面采用长侧护板,整体顶梁、内伸缩式前梁,增大支架向煤壁方向的推 (5)

 (6)

 破碎直接顶范围较大时,可注入树脂类黏结剂固化,支护形式宜采用交错梁直线 3.

 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后,要立即查清情况、及时处理。处理采煤工作面冒顶的方法常用 (二)

 当掘进巷道围岩应力较大、支架的支撑力不够时,就可能损坏支架,形成巷道冒顶。巷 1.

 (1)

 掉渣、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板不严和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现象,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2)

 (3)

 顶板发出响声。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顶板岩层下沉,顶板内有岩层断裂的声响;

 (4)

 顶板出现离层,掘进 (5)

 有淋水的巷道顶板淋水量增加。

 2.

 (1)

  (2)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顶帮必须背严背实,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要采取临时支撑 (3)

 在破碎带或斜巷掘进时,要缩小支架间距,并用拉撑件把支架连在一起,防止推 (4)

 支护失效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护顶,支好新支架,再

  (5)

 斜巷

 3.

 (1)

 先加固好冒落部位前后的支架,使用工字钢支架、U 型钢支架等支护的,根据压 (2)

 支架要及时封顶,顶板要背严插实,防止冒顶范围扩大,可用撞楔法在冒顶区打 (3)

 (4)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顶板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技术政策及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搞好顶板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搞好顶板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同有限公司煤业公司所有生产矿井和基建矿井。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制度 第四条

 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 1、公司、矿对顶板管理工作要成立顶板管理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矿长)或总工程师担任,成员由有关部(科)室组成,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科)。

 2、矿应设立放顶队伍和矿压观测组,专门从事坚硬顶板治理和矿压观测工作,由矿总工程师领导。

 第五条

 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工作制度 1、各矿对顶板管理工作应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每年在 12 月上旬将本单位顶板管理状况和下年度顶板管理安排书面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

 2、公司每年、矿每半年、采掘区队每月召开一次顶板管理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顶板管理,顶板管理领导组要每月召开一次顶板例会,总结顶板管理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矿每年都要编制年度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和资金计划,安措资金和安全成本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顶板管理。属于顶板管理和矿压仪表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可编报技术进步开发资金计划,经公司审批后可由技术进步开发资金列支。

 4、建立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总结制度。每个工作面结束后都要编制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总结,掘进巷道观测也必须进行总结,并报生产技术部。

 5、公司每年要向矿下达顶板百万吨死亡率指标和奋斗目标。

 第六条

 健全顶板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1、公司总经理、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定期听取生产副总经理、副矿长、总工程师关于顶板管理工作的汇报,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资金的落实,组织健全机构、配备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

 2、公司(矿)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推广和采用顶板管理新技术,编制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计划和资金计划,参加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3、分管生产的公司副总经理、副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顶板管理措施。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4、区队长对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实施责任。负责制定和落实本区队顶板管理措施,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顶板管理规定和要求,顶板有变化要采取果断措施并亲自到现场处理。

 5、安全监察部门对所在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监督和检查责任。

 6、公司生产技术部、矿技术科负责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指导(包括规程、现场)和执行情况,并有专人负责。

 (1)、建立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统计分析表和顶板事故(包括非伤亡事故)档案,实行日常事故分析制度。掌握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收尾和掘进工作面巷道贯通的实施情况。

 (2)、定期检查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分析支护质量、支护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和设备上提出改进的措施。

 (3)、推广顶板管理新技术、支护新工艺、新材料。

 (4)、组织区、队开展顶板管理竞赛活动。

 (5)、编制矿压观测方案,分析顶板活动规律,为科学管理顶板提供依据。

 7、地测部门要加强地质调查工作,摸清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及时进行地质预报。

 8、设计部门要把好设计关,采面和巷道布置要有利于顶板管理。

 9、采购部门要把好支护材料的质量关,严禁把不合格的支护材料下井使用。

 第三章

 现场管理

 第七条

 严禁空顶作业。

 采掘工作面有下述情形之一进行作业者,视为空顶作业:

 1、回采工作面在机道作业时无临时支护。

 2、端面距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

 3、端头、超前支护不符合规定者。

 4、相邻两架(柱)以上支护不合格者。

 5、掘进工作面在允许最大控顶距范围内没有临时支护者。

 6、巷道棚子倒了不扶者。

 7、巷道片帮深度超过 0.5 米,长度超过 5 米而未支护者。

 第八条 保证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质量

 1、凡下井的支架(柱)入井前必须根据验收标准由使用单位的生产、机电、材料部门的有关人员到生产维修厂家进行验收,不合格不准入井。

 2、液压支架(柱)必须根据维修标准要求进行维修,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3、泵站压力:综采 30MPa 以上、悬移支架 20 MPa、高档 18MPa 以上。乳化液浓度综采达到 3-5%,高档达到 2-3%,初撑力达到规定值的 80%以上。支架接顶严密,顶梁上面不得有浮煤和浮矸,现场必须配备监测仪器或仪表;普炮采工作面支柱打牢打紧,不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准支在浮煤(矸)上,排距、柱距、迎山角、初撑力都要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4、坚硬顶板的高档工作面必须使用切顶墩柱,否则必须经公司批准后方可生产。

 5、木垛、丛柱、戗柱、戗棚、密集支柱、四对八梁等特殊支护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并按规定作业。

 6、采煤工作面必须备有一定的坑木、支柱和顶梁,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在顶板破碎的工作面要有不同规格(高度)的支柱、坑木和材料。

 第九条 加强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发地点的技术管理 1、超前支护:

 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距煤壁线 20 米范围内必须采用双排支柱进行加强支护,支护形式、柱距、排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两巷超前支护单体支柱必须进行监测,初撑力要求达到 50KN 以上,达不到的要进行二次注液;要有单体支柱防倒和顶梁防坠装置,并符合要求。

 (2)、综采、高档工作面两巷的超前支护形式及防片帮措施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3)、加强破碎机附近的支护,破碎机侧必须留有安全的行人通道,过往人员不得爬越破碎机。

 (4)、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 20 米范围内,支柱完整无缺;高度:高档不低于 1.6米,综采不低于 1.8 米,有 0.7 米宽的人行道。

 2、工作面上下端头:

 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须按公司规定支护,综采支架跨半巷配合单体支柱支护,高档面要正确使用好“四对八梁”支护,刀柱工作面的端头支护需要变通支护时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按规程规定进行支护。

 3、回柱放顶:

 (1)、回柱放顶方法、工作顺序、人员配备以及设备稳装等都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按规定执行。

 (2)、刀柱工作面回柱时必须有干部在现场指挥,必须使用小绳套回柱,严禁采用大拉网回柱。

 (3)、严禁任何人进入采空区取柱或进行其它工作。

 (4)、回柱工必须在有支护的情况下作业。回撤最后一根(或一组)支柱时,要打好护身柱子后再进行回撤。

 (5)、实行分段回柱的工作面,各分段长度不得少于 15 米。

 并必须沿同一方向顺序回柱。

 (6)、在开采完本刀后 3~5 天必须回撤完支柱,开采下一刀柱时不得超过二排柱的距离回撤完毕(不包括切眼),必须在有支护的情况下作业,回撤最后一组支柱时要打好护身柱子后再进行回撤。

 4、切顶线支柱数量要齐全,支柱有力,挡矸有效。特殊支护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5、加强煤壁区顶板管理,任何人不得在没有支护的煤壁区作业和行走,需要进入煤壁区作业时,应支好贴帮煤柱或临时支柱后方可工作。采高大于 3 米的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侧护扳、护壁扳必须使用,防止顶板漏顶和片帮伤人。

 6 、工作面在遇有地质构造(断层、冲刷、火成岩墙、裂隙等)和上覆煤柱、空巷及顶板破碎时,要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顶板控制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

 第十条 加强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周期来压和采面收尾期间的顶板管理工作 1、每个采煤工作面开采前必须有顶板放顶设计,根据顶板条件和工作面参数科学确定放顶孔(顶板注水孔)技术参数,保证顶板的处理效果;编制作业规程必须编制强制放顶爆破(注水)作业说明书和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后实施。没有放顶设计或作业规程未编制爆破(注水)作业说明书的不准进行开采作业。

 2、各单位必须建立放顶台帐,认真统计和记录工作面钻孔布置参数、装药量、封孔、联炮的详细数据,并对放顶效果进行评价,由各单位生产技术科(部)统一管理并进行监督检查,以便及时修改放顶(注水)参数。

 3、初次放顶:

 (1)、各矿由生产矿长、采煤副总、技术科、通风区、安监站、放顶队、有关区(科)和采煤队干部组成初次放顶管理小组。

 (2)、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要制定放顶的技术措施;初次放顶期间,每班都要有初次放顶管理小组的成员跟班指挥,检查初次放顶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防止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

 (3)、初次放顶的垮落高度,必须达到采高的 1.5-2 倍,即采高在 2.5 米以上的工作面,顶板冒落高度应在采高的二倍以上,采高在 2.5 米以下,顶板冒落高度应在采高的 1.5倍以上。

 (4)、只有在初次放顶管理小组确认回采工作面的顶板已经放下时,采面可以正常回采,初次放顶才算结束。

 4、步距放顶 (1)、掌握周期来压规律、强度,根据来压步距和强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搞好放顶工作和加强支架(柱)的支护质量和密度,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按规程和措施执行。

 (2)、采空区最大悬板面积不能超过公司的规定(综采端头小于 5×10m2、工作面小于2×10m2;高档小于 2×10m2),否则要进行人工强制放顶。

 (3)、对于坚硬顶板或采空区冒落高度达不到采高的 1.5-2 倍时,要进行步距放顶。

 (4)、刀柱工作面采过 2 刀后,如采空区顶板不塌落或冒落高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放顶。

 5、采面的收尾:

 (1)、采面收尾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和顶板维护措施。

 (2)、根据矿压观测规律合理确定停采线位置,避开周期来压区域。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第十一条 抓好分层、放顶煤、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的顶板管理 1、分层开采的顶板管理 (1)、分层开采的工作面要抓好上分层底网的铺设质量,并把分层煤厚、铺网情况和假顶上冒落大块岩石(>2.0m3)记载在图上(1﹕500)。

 (2)、只有在矿压显现稳定后方可进行下分层开采,人工假顶下进行采煤时要采取及时支护或超前支护,及时补网,防止漏顶伤人。

 (3)、高档下分层开采时,要确保单体支柱的支护质量和数量,必须有防止大网兜出现的措施。

 2、综采放顶煤开采的顶板管理 (1)、必须根据煤层地质特征编制放顶煤开采设计。

 (2)、工作面必须符合以下二个条件方可开采: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顶煤和煤层顶板能随放煤即行垮落或在采取预裂爆破等措施后能及时垮落,且顶板垮落充填采空区的规定大于采放煤高度。

 (3)、必须针对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和放顶煤开采工艺的特点,对支架选型、切眼扩面、支架安装、顶板控制、端头支护、初次放顶(煤)、采放平行关系、放煤顺序、放煤步距、工作面收尾及支架回撤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二条

 加强矿压观测工作 1、公司生产技术部必须有专人负责,矿根据矿压观测工作的实际,建立矿压观测队伍;矿在人员和设备上必须配全。

 2、新煤层、新盘区、特殊开采方法应进行重点详细的观测,以便掌握矿压规律。

 3、要进一步完善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

 4、工作面要按规定配备、安装测试液压支架(柱)初撑力、工作阻力的仪器、仪表,及时检查支架(柱)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综采工作面至少按“三区五线”布置,高档工作面每 10 米布置一条测线,炮采工作面也应进行统计观测。

 5、每年公司、矿要提出矿压观测计划,内容包括项目、观测内容、需要仪器、仪表及所需资金等。

 6、每年公司、矿应提出矿压观测工培训计划报公司生产技术部,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第十三条

 加强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 1、支护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空顶作业,必须使用前探支护。靠近掘进工作面10 米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进行。架设棚子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要按操作顺序进行,工程质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掘进巷道使用锚杆(锚索)支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1)、根据施工巷道的围岩分类确定锚杆锚索型号、规格及技术性能参数。

 (2)、作业规程中应明确锚杆、锚索的间排距、孔深、外露长度、锚固剂型号、数量、锚固形式和使用钻具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3)、锚杆锚索的施工工艺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结束,由当班的验收员进行验收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锚杆支护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进行锚固力试验。

 (4)、发现地质变化、顶板破碎、局部出现离层、淋水等,要及时采取措施:

 1) 加密和加长锚杆。

 2) 在地质构造带采取加棚子联合支护,或钢带和锚索及挂网联合支护。

 3) 采用其他可靠有效的支护形式。

 (5)、锚杆支护工作面必须有可靠有效的临时支护。

 (6)、锚杆的拉拔力试验必须在有支护下进行;防止因锚杆杆体断裂或失效,造成伤人。

 3、锚喷巷道喷射前应检查帮、顶,撬掉浮石,并用水冲洗岩面,严格掌握砼配比和速凝剂的掺入量,喷层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喷后 2-4 小时要用水养护,锚喷距迎头符合作业规程规定,顶板破碎区段可挂金属网复喷或采取其他措施。对局部脱落的区段要及时进行补喷。喷浆必须采用潮喷作业。

 第十四条 加强对交岔口、峒室和存车场巷道支护 1、交岔口、峒室和存车场尽量选择在较稳定的岩层中。

 2、必须采用光面爆破,采用锚喷支护时,锚杆的间排距、锚杆规格、数量、眼位的方向、喷层的厚度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采用棚子支护时,材料规格要经过强度计算后确定,交岔口必须采用双抬棚,插梁必须做口且接触紧密。

 3、立体交叉巷道要有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措施。

 第十五条 必须加强巷道维修。

 1、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可靠的支护形式。

 2、巷道维修时按由外向里的顺序依次进行,替棚子要先加固作业地点前后的支护,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之前不得终止工作。

 3、补打锚杆时必须先进行处理危岩、浮石,再进行作业。补喷巷道,必须先清除浮石和冲洗岩帮。

 第十六条 加强掘进巷道贯通时的顶板管理 1、掘进巷道贯通时,必须制定专项贯通安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并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实施。

 2、当两个掘进工作面贯通相距炮掘 20 米、综掘 50 米时,必须停掘一个工作面,实施单头作业,并且必须加固和加强被停工作面支护,保证通风正常。

 3、采空区旧巷贯通时,必须预先绘制测量图,查清采空区和旧巷的水、火、瓦斯、顶板情况,制定防止水、火、瓦斯、顶板的专项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

 第十七条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1、当班的班(队)长、安监工、验收员必须进行“三位一体”检查,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2、各工种开工作业前必须首先敲帮问顶,确定安全后,方可作业,坚持每班开工前、班中、收工前三次敲帮问顶制度。

 3、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各采掘队每班必须配备一名质量检查验收员,进行质量验收和安全评估,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检查验收工程质量的情况必须真实齐全。

 雨季顶板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雨季顶板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做好高温雨季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矿井实际,特制定雨季顶板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雨季特点,突出薄弱环节、重点区段管控,强化顶板隐患排查,狠抓治理措施的落实兑现。坚持制度建设、技术手段、装备投入、现场管理并重,通过顶板管理、矿压防治知识专项培训,提高顶板治理水平和职工自我保安能力,通过开展好工序、岗位“双达标”活动,提高工程和工作质量,夯实安全基础,实现雨季顶板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杜绝顶板轻伤及以上责任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

 (二)矿井重大顶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和有效治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实现动态达标。

 三、保障措施 针对雨季温度高、湿度大,顶板易离层下沉,职工体力消耗大、易疲劳,自我保安能力降低,从而导致顶板事故发生率高的特点,必须牢固顶板管理“四个意识”:一是支护质量有问题、支护强度不够就是事故的意识;二是防冲措施不落实、落实不到位就是事故的意识;三是过三、四岔门等特殊地点无专项措施、不强化支护就是事故的意识;四是漏顶就是事故的意识。同时,要根据上级部门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现场地质条件,认真排查管控重点,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制度管理 1、健全完善各项顶板管理制度。完善矿井顶板管理制度、支护质量监测分析制度、地质预报制度、矿压监控预警制度和变化管理制度;完善矿井、专业、科室、区队、班组、岗位“六环五步”顶板隐患定期排查、闭合防控制度,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闭合循环;矿井隐患排查每周进行 2 次,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较大隐患及时治理。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2、明确责任,严格制度落实。各单位区(队)长为顶板管理第一责任人,书记为顶板管理安全教育责任人,技术员为顶板管理技术责任人,跟班区长和班长为顶板管理现场直接责任人,安监处和业务科室专业人员为顶板管理措施落实监督检查人。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等文件要求,建立顶板管理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到位,严格考核奖惩,促进各项顶板管理制度真落实、真考核、真追究。

 3、每月召开一次矿井雨季顶板管理专题会议,充分发挥技术体系在顶板管理中支撑、保障作用。

 (二)加强技术管理,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1、优化设计,合理布局。一是新采区必须严格按照上级批复意见进行设计、施工,避免形成不合理煤柱;二是采区、工作面布置及开采顺序要科学、合理,杜绝形成孤岛、半孤岛工作面;三是主要巷道布置要尽量避开构造应力集中区;四是掘进期间充分利用现有巷道和探测手段,对相邻工作面进行探测,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五是采煤工作面末采期间,要按设计停采线停采,严禁越线开采。

 2、支护强度选择要科学合理。采掘支护强度要结合地质资料、围岩状况、巷道断面、顶板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并选择参数相近的矿井对比,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强度等。

 3、加强基础技术管理。一是严格执行规程措施的编写、审批、学习、考试及现场落实等程序,每月由总工程师牵头,结合雨季特点,组织一次全面规程措施复查、补充、修改、完善,提高规程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现场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设计和补充措施,严禁无措施施工;三是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双零星”工程管理相关规定,严禁无安全技术措施、无零星工程施工任务书、无安全负责人施工,以及边申报边开工、未经批准提前开工。

 4、强化矿压数据分析,做好隐患预警。一是地测科每月至少提供一次各采掘施工地点的地质预报,提高预测预报的针对性、前瞻性和预见性,有效指导采掘顶板管理;二是使用好 3401 两巷、3402 运输巷、3 上 309 运输巷、3206 上面运输巷顶板在线监测系统,业务科室及区队安排专人对上传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顶板管理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对矿压监测设备使用、维护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5、对孤岛(半孤岛)采掘、相向推进工作面、应力叠加区、残留煤柱影响区、地质构造带等做出冲击危险性预测评价,积极采取“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先解危后开采、不解危不开采”等措施。

 6、加强安撤管理,推广安撤新装备新工艺。一是合理调整采场接续,避免工作面集中安撤,同时安撤工作面不超过 2 个;二是严禁同一采掘地点两个单位平行交叉作业;三是安撤施工前,严格执行准入验收制度;四是重点加强安装工作面架棚支护区域的扶棚、替棚及撤除工作面三角区的顶板管理,推广使用调架、抽架迎头顶板支护新装备、新工艺。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三)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1、开展顶板隐患专项整治。由总工程师牵头每月对在籍井巷、硐室及井下所有采掘地点顶板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雨季期间的顶板隐患一律升级处理;对在籍井巷、硐室分类别建立工程档案;所有井巷、硐室必须明确部门和单位负责管理,明确专人每天对责任区的巷道进行巡查,并有巡查记录;要认真制定顶板隐患整改计划,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健全隐患分级管理和挂牌跟踪治理制度,对隐患排查不全面,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的,要从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2、突出薄弱环节管控。一是掘进迎头开门、贯通、过立交和断层,采煤面初次放顶、末采、过大断层及安装撤除期间,都要成立现场顶板管理工作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要盯靠现场,抓好组织协调,确保特殊时期顶板安全。二是采掘工作面遇断层等地质构造变化带、带采煤柱、三(四)岔门、开门透窝、沿空送巷、大断面施工、顶板破碎淋水区、穿层掘进、动压显现区及巷道修复等要制定强化支护专项措施,对顶板破碎、底板松软采煤工作面要超前处理。三是掘进迎头严禁空顶作业,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临时支护数量、形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四是加强托顶煤、泥岩伪顶巷道的管理,煤巷锚杆支护应建立监测系统,尤其是动压影响范围巷道,要求每班安排有经验的人员至少巡查一次,对存有隐患的及时处理,问题较大的,必须经公司会诊处理。五是掘进迎头雨季期间现场必须备有不少于 10 棚与巷道规格相符的应急支护材料。

 3、加强薄弱人物、薄弱时间排查治理。高温雨季职工体力消耗大、精力不足易疲劳,是事故的高发期。各单位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不得无故延长工作时间,严禁违章蛮干,并加强对薄弱人物、薄弱时间的排查治理,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做好互保联保。

 4、开展好工序岗位“双达标”,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建立实名制支护工程档案,强化流程管控,推广工序流程跟班验收和孽债工程追究制度,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落实好“三位一体”安全质量验收制度,安监员、验收员要增强工作责任心,诚信履职,严格把关,实现操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确保采掘工程质量动态达标。采掘工作面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采煤工作面:一是液压系统完好,供液可靠,无跑、冒、滴、漏;泵站压力不低于 30MPa;乳化液浓度为 3%~5%。二是支柱(支架)高度与采高(巷高)一致,严禁超高使用。工作面初撑力:液压支架不得低于 24 MPa;超前维护初撑力:液压单体支柱不得低于6.5 MPa,巷道支架不得低于 10MPa;坚持“二次注液”,做好初撑力的检测,有检测记录。三是单体支柱要打成直线,柱距、排距偏差不大于 50mm;严禁缺柱少梁,支柱支设迎山有力;特殊支护齐全、可靠;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铁鞋。四是综采(放)工作面顶板破碎或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拉超前架,确保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 300mm,端面距不大于 340mm;工作面两端头“四对八架”大棚成对迈步使用。五是控顶距符合规程要求,回风、运输顺槽与工作面切顶线齐;切顶线支柱齐全,无失效支柱,挡矸有效。对于坚硬难冒顶板,当老塘出现大面积悬顶或冒落高度不充分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时,必须进行现场会诊,采取针对性措施。六是不准随意留顶煤开采,必须留顶煤、托夹矸开采时要有专项措施。

 掘进工作面:一是锚杆(索)的杆体及配件、网、锚固剂、喷浆材料质量等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支护材料。二是炮掘继续推行中深孔面爆破施工工艺,根据不同岩性合理选择炮眼布置方式及装药量,减小对围岩的破坏,综掘截割要做到顶板平整,肩窝圆滑,两帮垂直,无底茬,每循环进尺截割前后一致,无明显台阶、错茬,保证巷道成型。三是锚杆(索)安装、螺母扭矩、抗拔力、网的铺设连接符合设计要求,锚杆(索)的间、排距偏差不应超过-100~100mm,锚杆露出螺母长度为 10~40mm,锚索露出锁具长度为 150~250mm,锚杆应与井巷轮廓线切线或与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垂直,最小不应小于 75°,抗拔力、预应力不应小于设计值的 90%。锚杆支护的煤巷,必须进行顶板离层观测。四是架棚支护必须做到支架迎山有力,间距偏差≤50mm、梁水平度偏差≤40mm、支架梁扭距偏差≤50mm、立柱斜度偏差≤1°,水平巷道支架前倾后仰柱≤1°,窝深度不小于设计值,背板、撑棍、拉杆等齐全,安设牢固,遇软底时应穿鞋;炮掘架棚支护工作面迎头 10m 范围内必须采取防倒加固措施。五是对过断层、淋水区、沿空、大断面、穿层、应力集中区和复合破碎顶板掘进及巷道修复等特殊地质条件施工要有强化支护的针对性措施。

 5、生产科、机械化科对在用的主要支护材料(锚杆、锚索、锚固剂、金属及高分子网、钢筋梯、单体支柱、三用阀、金属铰接顶梁、弹性钢梁、铁鞋等)、机具(锚杆钻机、风钻、涨拉器、扭矩扳手等)、设备、配件、检测工具、仪器仪表等进行一次详实的摸底排查,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支护材料、机具等流入井下。要求所有支护材料、设备有基础台账,规格、型号、数量、供货渠道、合格证、检验检测报告等有记录。

 (四)开展专项培训,提高自我保安能力 1、7 月上旬集中对采掘职工进行一次顶板管理知识和矿山压力基础知识专项培训,坚持“管用、实效、实用”的培训原则,开展实景警示教育,通过培训和顶板事故案例分析,提高职工对顶板危害性认识、顶板隐患识别及处理能力,提高自我保安意识,增强自我保安能力。

 2、各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组织由全部施工人员参加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施工人员要熟知顶板事故处置方式、避灾路线,切实提高抗灾能力。

 四、强化领导 为强化组织管理,公司成立雨季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由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分管矿长、总工程师及安监处长为副组长,各专业副总及生产科、机械化科、机运科、通防科、地测科、调度室、各采掘区队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赵伟、董凤军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结合“走基层、跟循环”活动,深入现场一线,协助解决现场在顶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必须相应成立雨季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制订针对性的雨季顶板管理措施,并加大措施落实力度。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潍坊新方矿业有限公司关于“ 5.15 ”顶板事故的 分析

  一、事故基本情况:

 1、事故单位:潍坊新方矿业有限公司 2、事故发生时间:2011 年 5 月 15 日 22 时 10 分 3、事故发生地点:4101 又下山三号采煤工作面 4、事故类别:顶板事故 5、伤亡情况:死亡 1 人 6、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7、直接经济损失:经初步估算,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88 万元。

 二、矿井及事故地点概况 1、矿井概况 潍坊新方矿业有限公司现有从业职工 2308 人。是 1902 年投产的老, 2009 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72 万吨。矿井批准开采煤层为侏罗纪上、中、下三层煤,全部为无烟煤。矿井证照齐全合法有效。

 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石门上、下山开拓方式。开采深度-175~-680m。

 2、发生事故的地点概况 事故工作面位于四水平 4101 又下山 3#面,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厚度平均 2.27m,局部伪顶厚度为 0.1m,直接顶粉砂质泥岩厚度 0—5.3m,平均 2.8m,有沉积缺失现象;老顶为浅灰白色、泥质胶结的中—粗粒石英砂岩,含少量暗色泥屑,性脆、坚硬;底板为粉砂岩厚度 0~5.8m。4101 又下山 3#面全长 100m,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控制顶板,MDW-150 型采煤机割煤与炮采相结合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三、事故发生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1、事故发生的经过(见附图)

 2011 年 5 月 15 日中班,机采工区区长聂来金班前教育,对工作面开排、回柱、放炮、安全确认等安全注意事项做了交待安排。班长高连山分工韩政军带领李怀权到4101 又下山 3#面机头以下 25 米~ 37 米段回柱。下井后,跟班管理于德军、安监员 李明山现场进行了警示教育,随后韩政军、李怀权到达指定回柱地点,对该段棚子进行加固后开始回柱,先由机尾向机头方向回撤 10 架棚后,私自从机头向机尾方向回撤余下的 5 架棚,回第 3 架单体液压支柱时,顶板离层掉下一块长 2.7 米、宽 0.8 米、厚 0.2米岩石,砸崩单体液压支柱伤及韩政军头部。

 2、事故抢救过程

 事故发生后,跟班区管理于德军 22 点 15 分向调度室做了汇报。调度室接到事故汇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报后,立即通知救护队携带救援设备去事故现场抢救,通知坊子区人民医院急诊室 120救护车去东立井井口做好救护准备,同时安排井口、井下大门、调度站、斜巷人车等相关岗位做好救援准备,立即汇报值班领导、公司及矿领导,并通知带班矿长王夕恩、安监部部长李汉军到事故现场参与救援,于 22 点 54 分伤者升井后立即送往坊子区人民医院进行全力抢救,因伤情比较严重,于 16 日零晨 1 时 10 分抢救无效死亡。四、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死者韩政军违反回柱程序,由上而下回柱,且未使用长柄工具远距离操作,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共同作业人员李怀权对韩政军不按规定回柱,不使用长柄工具远距离回柱未制止,互保联保责任不落实,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现场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安全管理重点未按要求进行盯靠,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矿对安全管理重点疏于管理,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五、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事故教训 该事故的发生,给全省煤矿安全大好形势抹了黑,给死者家属造成了极大痛苦,也打破了矿井保持了 8 年之久的较长安全周期。痛定思痛,反思我们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上上下下“安全第一”思想树立的不牢,抓安全工作的力度不够,没有真正紧起来、严起来。

 (2)、员工的培训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警示性,违章蛮干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根治。

 (3)、各级管理、安监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作风不扎实,对安全重点盯靠不力。

 (4)、安全制度措施落实不够到位,现场管理不够严细,标准低、要求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5)、矿井的安全装备水平不高,未能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

 2、防范措施 为进一步采取措施,举一反三,迅速扭转安全被动局面,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矿上将立即召开一次大型事故分析会,通过事故给难者家庭带来的痛苦以及事故给社会、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导上上下下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切实实将安全生产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做到先安全后生产,无十足的安全把握不生产。

 (2)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要充分利用班前教育、周一集中教育和现场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

  顶板管理专项培训培训教案 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警示性上下功夫。要采取绩效考核、过程检查等有效措施,督促各级管理在安全教育方面办真事、办实事,对在安全教育方面搞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的要从严惩处,决不姑息。通过进一步加大抓落实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效果。

 (3)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在全矿组织开展以反麻痹、反违章、反事故、严管理、严制度、严落实为内容的“三反三严”活动,深入查找在思想、制度、工作作风、责任落实、监督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找现场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采取措施,查漏补缺,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坚决克服思想上的松懈麻痹和管理上的标准不高、检查不细、考核不严的问题,从隐患整改、措施落实到员工的规范操作等方方面面,进行严查严纠,进一步堵塞事故漏洞。

 认真落实各级管理、安监员的安全责任。强化对各级管理、安监员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对存有失职失查行为的管理人员、安监员,一经查处一律解聘或调离岗位,通过高压态势督促各级管理、安监员尽心尽力,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安全制度、措施的真正落实。

 (4)进一步抓好矿井隐患和安全重点的排查盯靠。强化对矿井重大隐患、安全管理重点以及重点工序、重点环节和重点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分析,落实好管理人员、安监员的盯靠责任,切实解决好现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5)加强薄弱时段的管理,重点抓好交接班期间的管理。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正规循环作业,杜绝超时延点。矿上专门成立督查小分队,重点督查交接班时段的管理,督查各单位是否按正规循环作业,督查管理人员、安监员是否做到现场定点交接,是否在安全重点盯靠。

 (6)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总之,我们一定认真吸取本次安全事故教训,针对存在问题,完善防范措施,做到举一反三,通过思想认识的提高、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更严更细的管理,迅速扭转当前的安全被动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顶板 培训 教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