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实验室制取氧气

发布时间:2020-09-29 来源: 讲话发言 点击:

 2019-2020 学年度??? 学校 3 月月考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3.某同学误将少量 KMnO 4 当成 MnO 2 加入 KClO 3 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第 2 页,总 8 页

 A.c 代表氧气 B.t 2 时刻,O 2 开始产生 C.t 1 时刻,KMnO 4 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4.现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两瓶 CO 2 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然后换算出瓶内空气体积分数(O 2 占空气的体积按 1/5计算),最后推算得到实际收集的气体中 CO 2 体积分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 CO 2 体积分数为 87.5% B.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小木条置于瓶口,熄灭,说明集气瓶中 CO 2

 含量为 100% C.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含 CO 2 气体较纯的是排空气法 D.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 CO 2 体积分数为 94.2% 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实验相关实验内容和结论说法错误的是 ①具有可燃性;②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③有氧化性; 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必须放少量水吸收产生的气体;⑤食物腐败与氧气无关

 ⑤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瓶内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热量,防止瓶底炸裂

 ⑦木炭燃烧生成 CO 2 和 H 2 O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二、科学探究题

 6.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 1:按图 1 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 2:按图 2 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

 实验 1 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 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若发现进入装置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

 (分析实验)

 (1)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 1、实验 2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 4 所示。依据图 3,图 4 信息,___(填“实验 1”或“实验 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

 (2)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 1 或图 2 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写两点)。

 (拓展延伸)分别用红磷(曲线①)和白磷(曲线②)燃烧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的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如图所示:

 试卷第 4 页,总 8 页

 (3)根据曲线分析,红磷与白磷,哪个消耗氧气的能力更强,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得出结论,只要有氧气参加,红磷和白磷就能继续燃烧,请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______。

 7.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 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 l∶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 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_________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提示:观察上表)

 (4)写出实验编号③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

 8.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

 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

 ;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

 9.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 25mL 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直到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明显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气体体积的变化。

 试卷第 6 页,总 8 页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小强测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 ? ”、“ ? ”或“ ? ”)

 21%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______。

 10.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 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 25 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 3 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 15% 、 30% 和 45% 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__________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 3 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亮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__________%。这时候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 48.7% 。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__________,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

 11.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常选用的 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在固定试管时,若发现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应调整铁夹_____部位(填A或 B 或 C)。若用装置④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端导入。

 (2)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时,用装置③代替装置②的优点是_____。

 (3)观察装置③的反应,判断气体制取处于_____(填“进行”或“停止”)中。

 三、填空题 12.如图所示有一瓶刚收满的无色无毒气体.请你对该瓶气体作出猜想,并验证它是何种气体?

 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试卷第 8 页,总 8 页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第 1 页,总 8 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 A错误; B、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较好,故 B 正确; C、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与生成氧气的多少无关,故 C 错误; 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 D错误。故选 B。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故 A正确。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故 B 正确。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故 C 正确。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接触面积。故 D错误。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判断图中 a:氯酸钾,b:高锰酸钾,c:氯化钾;t 1 时刻,KMnO 4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2 页,总 8 页 质量先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质量保持不变。故选 C。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5%,空气的体积分数为 2.5%×5=12.5%,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1-12.5%=87.5%,选项 A正确; B、将燃着小木条置于瓶口,熄灭,不能说明集气瓶中 CO 2

 含量为 100%,由图像数据可知,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5.8%,则空气的体积分数为 5.8%×5=29%,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1-29%=71%,选项 B 错误; C、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含 CO 2 气体较纯的是排水法,87.5%(排水法)>71%(排空气法),选项 C 错误; D、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5.8%,则空气的体积分数为 5.8%×5=29%,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1-29%=71%,选项 D错误。故选 A。

 5.D 【解析】

 【详解】

 ①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②氧气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正确;③氧气具有氧化性,正确; 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必须放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瓶底炸裂,故错误;⑤食物腐败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的过程,故错误;

 ⑤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瓶内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故错误; ⑦木炭燃烧生成 CO 2 ,没有 H 2 O,故错误。故错误的有 5 个。故选 D。

 6.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气压,所以水会回流

 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少或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止水夹

 实验 2

 反应后,实验 1 集气瓶内剩余氧气体积分数是 8.6%,实验 2 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白磷,由图可知,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结束后剩余氧气浓度小于红磷燃烧后的氧气浓度

 不正确,在氧气含量低至 5.1%时,红磷和白磷都不能继续燃烧

  【解析】

 【分析】

  答案第 3 页,总 8 页 【详解】

 [实验现象]实验 1 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产生了大量的白烟,放热。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 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若发现进入装置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少或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止水夹等。

 故填: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气压,所以水会回流;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少或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止水夹。

 [分析实验] (1)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 1、实验 2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 3、图 4 所示。依据图 3,图 4 信息可知,实验 2 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反应后,实验 1 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是 8.6%,实验 2 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故填:实验 2;反应后,实验 1 集气瓶内剩余氧气体积分数是 8.6%,实验 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2)用图 1或图 2 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不是气体。

 故填: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3)根据曲线分析,红磷与白磷,白磷消耗氧气的能力更强,因为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结束后剩余氧气浓度小于红磷燃烧后的氧气浓度,故白磷消耗氧气的能力更强。

 故填:白磷,由图可知,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结束后剩余氧气浓度小于红磷燃烧后的氧气浓度。

 (4)分析曲线②可知,在氧气含量低至 5.1%时,红磷和白磷都不能继续燃烧,所以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故填:不正确,在氧气含量低至 5.1%时,红磷和白磷都不能继续燃烧。

 7.①

 二氧化锰

 质量和化学性质

 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

 +氧化铜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加热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4 页,总 8 页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选择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的进行比较分解温度即可,要想证明除 MnO 2 、CuO 外,Fe 2 O 3 也可以作 KClO 3 分解的催化剂,可选择实验①和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分解时所需温度最低的,催化效果越好,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知道 MnO 2 的催化效果最好; 反思:

 (1)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故要证明 Fe 2 O 3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要想证明颗粒大小会影响催化效果,可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3)通过观察上表发现实验过程中都取用催化剂与反应物相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所以同种催化剂,还有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的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4)实验编号③反应是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氧化铜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加热。

 【点睛】

 对照实验是指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在进行对照实验时,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8.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

 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干燥

 称量

 反应前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解析】

 (3)试验一: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实验二:根据木条复燃的现象分析,说明水泥块有催化作用; (5)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需要验证的因素;根据洗涤后的固体中含有水分进行分析,要知道固体质量的方法;根据催化剂满足的条件分析 解:(3)实验一:根据实验现象是木条不复燃,说明了是用木条在检验是否生成了氧气,对

  答案第 5 页,总 8 页 比实验二的操作,可以得出实验一的操作 实验二:根据实验现象:木条复燃,说明了氧气的存在,更说明加入水泥块后过氧化氢中有有氧气产生,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加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5)研究是否是催化剂不但要从能够改变反应速率方面分析.还要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方面进行分析,故答案为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水泥块是从溶液中取出的,要得到水泥块的质量,就需要将水泥中的水分除去,然后用天平称量质量才会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变了没有,故答案为干燥,称量;研究催化剂,除了研究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还要研究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故答案为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点睛:在研究催化剂时,要从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的质量、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

 9.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丝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铜 ? 氧气 ????加热氧化铜

 ?

 ③

 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该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成分的含量(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实验是通过铜与氧气反应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反应过程中要反复推断活塞,目的是让氧气全部参加反应,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铜的量一定要足够,另外,反应后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再读数;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是,一般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根据体积或质量变化得出这种成分的含量。

 【详解】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让氧气全部参加反应,使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6 页,总 8 页 实验结果更准确; (2)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文字表达式为:铜 ? 氧气 ????加热氧化铜; (3)由此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5mL 22mL100% 12% 21%25mL?? ? ? 。其原因可能是加入铜丝量太少;或没有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或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但是题干中已经说明“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所以其原因是③;

 (4)本实验中测量氧气的含量是根据反应掉氧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再进一步求出氧气的含量。所以,我们学到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

 10.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减缓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连续、均匀

 36

 49

 水蒸气

 收集氧气前增加气体的干燥装置(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从溶液的稀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设计实验等方面分析。

 【详解】

 (1)据图可知,分液漏斗中是 15%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大,会导致反应速率太快,故圆底烧瓶中放入 25 毫升水的目的是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减缓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故答案为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减缓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故答案为连续、均匀; (3)由第二组数据以及带火星竹签的燃烧情况,可选择在 34-38 间的 36作为第⑦,故答案为 36; (4)根据⑦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为 36%可知瓶内空气为 64%,假设集气瓶为 100 体积,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那么瓶内氧气约为 13 体积,用排水法收到集氧气为36 体积,则瓶内氧气总共为 49 体积,故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9%,故答案为 49; (5)实验的气体收集采用了排水法,用此方法收集的气体中混有大量水蒸气,从而导致气体不纯,故答案为水蒸气; (6)因为氧气不溶于油,浓硫酸等能吸收水,故改进的措施:收集氧气前增加气体的干燥

  答案第 7 页,总 8 页 装置,再用排油法收集氧气,故答案为收集氧气前增加气体的干燥装置或采用排油法收集氧气(合理即可)。

 11.2KMnO 4?K 2 MnO 4 +MnO 2 +O 2 ↑

 B

 E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进行

  【解析】

 【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铁架台固定铁夹的方法分析;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确定进气口; (2)根据装置图③分析,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根据装置中隔板的作用分析优点及固液接触情况分析反应的情况。

 【详解】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固定试管时,若发现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应调整铁夹 B 部位;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用装置④收集时,氧气从长管进入;故填:2KMnO 4ΔK 2 MnO 4 +MnO 2 +O 2 ↑;B;E; (2)装置③代替装置②多了一个隔板可以放置固体,利用气压通过活塞的开关可以控制固液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随开随关);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由于该装置中的液面高于固体,所以反应正在进行。故填:进行。

 【点睛】

 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优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氧气、氧化碳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向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木条复燃,石灰水变浑浊

 是氧气,是二氧化碳

  【解析】

 首先题中要求是一种无色无毒的气体,常见的无色无毒的气体的有我们常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然后我们根据氧气有助燃的性质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再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特性,所以我们向瓶中注入少量的石灰水来检验。

 解:因为氧气的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的性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8 页,总 8 页 据它们的性质决定验证方法。

 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氧气 二氧化碳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向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木条复燃 石灰水变浑浊 是氧气 是二氧化碳

相关热词搜索:制取 氧气 单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