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互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来源: 讲话发言 点击:

 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互馈关系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是新时代解决城市和乡村不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对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二者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能够建立正向的互馈关系,并产生巨大互馈作用,二者之间有机统一、协调共同发展的互馈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对“城乡共同体”思想的创新性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的互馈关系产生和发展突破了西方区域发展中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理论,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重构提供了现实依据。在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智慧的发展道路,對世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互馈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战略,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两大历史任务,关系着我国能否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二者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建立了互馈关系,并产生巨大互馈作用。

 一、“城乡共同体”思想是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互馈关系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共同体”思想是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互馈关系的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内容丰富,包括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前提条件、城乡融合实现的最终目标以及实现城乡融合的主要途径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城乡共同体”的概念,对我们今天研究城乡协调发展仍能起到指导和启示作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城乡共同体的制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原因,指出城乡分离和对立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才能对立[1]184。而私有制主要表现在土地私有制,城乡对立也始于土地权益的争夺。因为土地是财富的源头,“地产,即一切财富的原始源泉”[2]。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1]185。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3]。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思想中,“城乡共同体”中的城市与乡村是平等、和谐、融合、共享关系,不存在任何对立关系。城乡发展是平等发展、和谐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城乡的对立关系不会出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对立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的。

 当前中国出现的城乡发展矛盾,是由于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脱节,没有处理好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造成的,并不是城乡对立造成的。城乡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是不存在对立的关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城乡共同体”奠定了制度保障。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中国城乡差距的存在。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共同体”思想,可以看出要实现“城乡共同体”的目标,需要较高的社会生产力。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人均 GDP 达到 10000 美元,这为实现“城乡共同体”提供了生产力条件和物质保障。

 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的内涵决定了二者之间是有机统一、协调共同发展的互馈关系,而这种互馈关系充分体现了“城乡共同体”思想。201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明确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要求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4]。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促进公平正义,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新型城镇化既有利于城市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乡村发展,既惠及城市居民,也惠及乡村居民。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5]。2014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5 年 11 月 27 日至 28 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新型城

 镇化和精准扶贫的内涵都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者之间是有机统一、协调共同发展的互馈关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生产活力,承载了“城乡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公平正义。

 二、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互馈关系实现的具体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产生直接互馈作用,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新型城镇化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重要手段 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整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精准扶贫也是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造成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地区生产力与人的素质等。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准地消除这三个主要致贫因子。一是思想观念问题。消除贫困是一项需要长期艰苦努力完成的事业,精准扶贫的“精准”最终要落实到贫困户身上,就是“人”的身上。贫困户的观念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人”的因素,如何将扶贫输血转化为造血,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是关键。二是地区生产力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贫困户的收入问题。要积极推动地区产业体系建设与完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来源。造成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可供农村人口选择的工作岗位太少或者是能长期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多,大多数岗位是阶段性的。所以推动贫困地区产业体系的完善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新型城镇化,在城市或者城市郊区给予农村人口更多的能够长期就业的岗位,以产业支撑,加快推进精准扶贫进程。三是人的素质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以人为中心,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除了要增强物质基础以外,还要加强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创建健康美好的城市生活,必须提高人的素质。一方面,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素质,是为了让农村人口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如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改变其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促进其与城市居民更好地融合;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素质,城市居民能够和谐接纳农村转移人口。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使农村转移人员和城市居民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友善交流,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精准扶贫在扶贫开发领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要求,而新型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领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要求,两者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战略,二者根本目标都是为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4]。

 从内涵上看,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都是推进人的发展。首先是提高人的素质。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解决农村人口到城市生活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尤其是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如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使其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农民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促进了人的发展。同时,解决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工后代的素质,更好解决“造血”问题,提高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能力。其次是改善人的生活环境。新型城镇化在科学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周边农村地区的协调、和谐发展,不再是以牺牲农

 村利益和破坏农村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而是更加注重强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最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工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这样看,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精准扶贫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精准扶贫”,就是遵循科学的标准和程序对贫困区域、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精确识别,按照当地实际开展联动帮扶和分类管理,并引入动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开展精准考核的过程。简言之,就是运用合规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治贫方式[6]。这种精准的治理方式及理论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准的治理方式不仅有利于解决贫困问题,对国家治理其他领域的工作也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有利于形成相应的精准化治理机制,并由此衍生出许多新的精准化治理工具。如精准扶贫中的精细社会理论,从精细社会理论视角对精准扶贫进行深入研究,把扶贫指标用“精细化”标准量化出来,并按照指标要求精准实施。这种精细化的治理理论,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也需要针对不同对象,精细化的推进。

 (四)精准扶贫是贫困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贫困地区新型城镇化首要解决的是人的素质和产业问题。贫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大量的贫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很可能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巨大负面效应。部分进入到城市的贫困农村人口因自身能力有限、缺乏工作技能,使得这些转移的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较低,进而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同时又间接导致城市的贫困人口增加,同样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转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通过精准管理,有序地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完善流动人口的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有效预防因为农村人口过度迁移而引发的城镇贫困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产业扶持,加大农村产业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区域消费能力,为新型城镇化周边郊区发展创造条件。

 三、现实价值和启示 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是新时代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我国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新时代,我国城乡协同发展效能的提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经济都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城乡发展差距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中国城乡发展需要提升城乡协同发展效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统筹好城乡有机统一协同发展,提升城乡协同发展效能。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是全党的两大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才能协调好二者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两大战略的互馈发展及现实成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从 2012 年末的 9899 万人减少至2018 年末的 1660 万人,累计减少 8239 万人[7],到 2020 年中国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城乡协同发展效能的提升。新型城镇化在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同时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精准扶贫不仅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提升了农村转移人口素质,还有利于对接城市产业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城乡各自比较优越性,产生了良性循环,形成了二者的互馈关系,这种互馈关系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求在城市发展中要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形成城乡发展有机融合的共同体。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来看,工业现代化是基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城镇化协同发展。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那么城镇化对工业现代化难以形成有效支持,必然会影响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如果城镇化超前工业现代化,大量剩余人口流入城市又得不到就业机会,那么就会在城市中引起种种矛盾和问题,形成“城市病”。每个城市在各自發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出发,树立“城乡一盘棋”治理思想,实现协同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治理效能。

 (三)对推动世界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加速发展,而乡村发展落后,且呈现差距扩大趋势,城市和乡村如何协调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即使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两极分化现象,不少国家的大城市还存在“贫民窟”等问题,城乡之间关系难以形成良性互动。而中国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互馈关系推进城市和乡村有机统一协同发展,推动城乡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世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表率,积累了中国城乡治理经验,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两者互馈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突破了西方区域发展中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理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精准扶贫为不同国家选择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多元借鉴,对推动世界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5.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EB/OL].http://www.gov.cn/gongbao/ content/2014/content2644805.htm?76P. [5]汪晓东,等.总书记带领我们“精准脱贫”[N].人民日报,2018-10-05(1). [6]聂伟,龚紫钮.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12. [7]陈炜伟.国家统计局:2018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1386 万人[EB/OL].http://www.xinhuanet. com/2019-02/15/C-1124120302.htm.

相关热词搜索:精准 扶贫 博士学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