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11-15 来源: 讲话发言 点击: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对推进农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 (厅发〔20*〕101 号)要求,自治区科技厅组成调研组,于 9 月 21 日至 28 日,采用问卷调查、填报调查表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 12 个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院、所(占区直科研院、所总数为 29 个的 41.38%)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一)科研机构的设置 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目前是根据大农业中的农、林、牧、渔、农垦、水利和农机等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置的。

 1、*农科院除本部有一批重点开放实验室、研究室、研究中心外,下设 10 个研究所,分别是:水稻、甘蔗、玉米、园艺、经济作物、生物技术、作物品种资源、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科技情报等。

 2、自治区农业厅下属科研机构有 3 个:*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柑桔研究所、*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等。

 3、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科研机构有 4 个:*水产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兽医研究所及*水牛研究所(挂“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牌子)等。

 4、自治区林业局下属科研机构有 1 个:*林业科学研究院。

 5、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科研机构有 1 个:*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内设茶叶研究所,相对独立)。

 6、*科学院下设科研机构有 1 个:*植物研究所(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牌子)。

 7、自治区水利厅下属科研机构有 1 个:*水利科学研究院。

 8、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科研机构有 5 个:*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等。

 9、自治区气象局下属科研机构有 1 个:*气象减灾研究所。

 10、自治区卫生厅下属科研机构有 1 个:*药用植物园。

 上述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共 29 个,其中除了*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和*海洋研究所属*首批由技术开发类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之外,其余的均属社会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见“表一.*自治区级农业(涉农)研究机构一览表”)。

 (二)科研人才队伍现状 1、职工队伍职称结构情况:

 20*年,29 个区直农业科研机构有职工总人数 2922 人,其中研究员(正高)115 人,占职工总人数 3.94%;副研究员(副高)522 人,占职工总人数的 17.86%;助理研究员(中级)978 人,占职工总数的 33.47%,初级科研人员 805 人,占职工总数的 27.55%,其他职工人数 502 人,占职工总人数 17.18%。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55.27%。反映出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队伍中,高、中级人才占据较大的比重,层次结构比较合理(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 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2、职工队伍学历结构情况:

 20*年,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总数 2922 人中,博士 83 人、硕士 509 人、大学本科 1105 人、大学专科 637 人、大专以下 588 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占职工队伍总数的 20.12%。说明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队伍的成份在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知识结构日趋合理(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 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3、职工队伍年龄结构情况:

 20*年,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人员数 2922 人中,35 以下的 1131 人,36—45 岁的 1010 人,46—55 岁的 583 人,56—65 岁的 198 人。45 岁以

 下的中青年人数占全部职工队伍总人数的 73.27%。表明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有逐步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 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4、优秀科研人员 20*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19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7 人、*优秀专家 43 人、*有突出贡献专家 28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5 人、*“十百千人才工程”46 人。上述各级优秀人才合计 224 人(次)。

 (三)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情况 1、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 近十年来,区直各农业科研机构普遍加强了科研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为*农业科研和科技创新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农业科学院现已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现代化低温干燥种质资源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起点较高的科研设施和研究平台;*林业科学研究院 1995年和 20*年分别获得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林繁育重点实验室和自治区*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并以 2 个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逐步将本院建成*乃至南方林木遗传改良、良种繁育、森林资

 源保护、培育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中心,为*及南方林业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水牛研究所在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平台建设得到了跳跃式发展,2002—2005 年,农业部先后在国债项目中安排了 700多万元,进行良种水牛种牛场的扩建和沼气项目配套工程建设,目前种牛场种牛存栏达 900 多头,每年可为全国提供良种种牛 200 多头。与此同时,自治财政厅和自治科技厅等部门支持 1000 多万元,建“*水牛研究所水牛遗传繁育研究室”科技创新金源单位、“*水牛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牛系列中心以及“*水牛胚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牛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等。目前该所实验室拥有的食品设备已达 315 台(套),其中单价 5—10 万元的有 10 台(套),10 万元以上的有 18 台(套)。

 2、科研手段更新 多年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和积极引进先进的科研手段特别是先进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科研实践中,使科研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甘蔗研究所应用甘蔗组织快繁育苗技术先后对 20 多个甘蔗新品种进行快繁,生产组培苗 1000 多万株,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与更新换代,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所近年还引进消化了“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系统(简称 TIBS)”进行甘蔗组织培养研究和甘蔗次生代谢物质综合利用与分析的研究,其中,进行甘蔗组织培养每代增殖达 30—40 倍,极大地提高了一代的

 增殖率,从而使该所在甘蔗健康种苗与组培快繁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该所还率先在国内开发应用 PCR 技术鉴定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原菌 cxx,使 RSD 的诊断更加准确和快捷。该技术为*蔗区利用健康种苗防治 RSD 提供了保障,对健康种苗的生产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3、动植物良种基地建设 动植物良种基地建设是农业科研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在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中先后完成了一批农林资源圃建设和水产畜牧良种场建设,为农业良种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农业科学院现有各类种质资源和中间育种材料近 6 万份,建立有多个国家品种资源圃和区域性的作物资源圃,保存有各类植物优异基因资源,先后建立了国家级甘蔗品种资源保育圃,荔枝品种资源圃,还分别建立了木薯、甘薯、淮山、马铃薯资源圃等;*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杉木良种基因库,营造杉木种子园 1000 多公顷,生产良种 1.8 万公斤以上,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植物研究所建立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及濒危植物 3100 多种,设立的植物标本馆,藏有 1.2万种、40 多万份的植物标本,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植物标本资源;*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在对区内茶树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原始圃、标本圃 2.3 亩,共收集保存国内外茶树资源共 492 个,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之一,为*开发利用、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水产研究所在国家农业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国

 家级的罗氏沼虾良种场、罗非鱼良种场和南美白对虾良种场,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优质种苗;*水牛研究所把进行良种水牛种牛场建设当作基本科研平台建设的主要项目。

 4、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于实现优势互补、借鉴国外区外先进经验,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均有重大意义。*林业科学研究院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美国、日本、越南、泰国等 10 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成效显著,使该院成为我国省级林业研究院所中的亮点;在开展国内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中,积极与中国林科院、湖南省林科院、云南省林科院、贵州省林科院等区外高校院所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等重要科技项目,争取多出成果;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建立了*沼气研发技术支撑与服务合作平台;利用相关高等院校资源优势,加强对本院科技骨干和技术人才的送培工作,先后选送了 20多人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倡导并积极参加南方片区省级林业科研院所联谊会,与兄弟院所建立了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农业科学院先后与 30 多个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长期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与美国、巴西、印度、古巴、埃及、泰国、菲律宾、缅甸等十多个世界蔗糖主要生产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水牛研究所建所 14 年来,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与意大利、保

 加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美国、日本、巴西、菲律宾、泰国、越南等 10 多个国家在水牛研究和开发领域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多次应邀参加了在印度、菲律宾和委内瑞拉等国举行的亚洲和世界水牛大会,并于 2006 年 4 月,在南宁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畜牧研究所从美国等国家引进一批优良牧草亲本进行繁育和推广,在*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研究方面,与新西兰、斯洛文尼亚、日本等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植物研究所、*兽医研究所、*水产研究所等在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5、科研经费投入 在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中,绝大多数是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各项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安排,因此,事业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比较稳定,而且是逐年上升态势,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在不同单位,情况有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普遍反映,事业经费和科研项目经费偏少,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远不能满足科研事业发展需要。

 向企业转制的几所农业科研机构中,普遍反映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没有了事业经费来源的渠道,科研项目经费又十分有限,金融信贷渠道也不通,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来源少。因此,经费短缺已经成为改制后科研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四)科研项目执行情况

 1、科研项目来源 科研项目来源:一是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二是自治区有关部门下达;三是市有关部门下达;四是承担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

 2、科研项目的立项、成果鉴定 1997 年以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地(市)厅级农业科研项目共290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54项,占项目总数12.19%;省部级项目 1226 项,占项目总数 42.22%;地(市)厅级项目 1152 项,占项目 39.67%;横向合作项目 167 项,占项目总数 5.75%。自治区级科研院所 157423.51 万元,比十年前 1997 年的 29446.32 万元增加了127977.19 万元,增长 4.35 倍。科研事业费 8664.77 万元,比 1997 年的 5249.36 万元增加了 3415.41 万元,增长 65.06%。离退休人员费用6239.28 万元。财政拨款 29777.97 万元,比 1997 年的 10424.30 万元增加了 19353.67 万元,增长 1.86 倍。纵向科研投入 12647.34 万元,比 1997年的 1190.45 万元增加了 11456.89 万元,增长 9.62%。产品销售收入57824.58 万元,比 1997 年的 6740.06 万元增加了 51*4.52 万元,增长 7.58倍。其他收入 11329.47 万元,比 1997 年的 4104.33 万元增加了 7225.*万元,增长 1.76 倍。(见“表三.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来源构成统计”)

 十年来,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各级成果鉴定,并经自治区成果登记的农业科研项目成果共 279 项,其中获自治区以上科技进步奖

 129 项,占 46.24%。获奖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获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2 项。(见“表四.自治区级农业科研单位 1997-20*年科研成果(登记)及获奖项目情况”)

 3、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上述一批批优秀的农业科研成果,必须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认真推广应用于生产,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也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农业推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不断地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消化吸收,进行技术的组装配套,开展试验示范,然后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大范围的应用推广,使农业生产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有 111 项成果得到了转化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其中个别项目能产生直接效益,年新增产值 2.4 亿多元,对促进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现状 (一)科研机构的定位 1、公益类科研机构

 在科研体制改革进程中,有 24 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公益类科研机构,按照事业单位实行管理。这些单位分别是:*农业科学院及其下设的 10 个独立科研机构、自治区农业厅下属的 3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的 4 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林业局下属的 1 个科研机构、*科学院下设的 1 个科研机构、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的 2 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水利厅下属的 1 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气象局下属的 1 个科研机构和自治区卫生厅下属的 1 个科研机构。

 2、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科技厅等 12 个部门关于自治区直属 27 个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36 号)文件精神,有 5 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由技术开发类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按照企业单位进行管理。这 5 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分别是:*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和*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见“表五.自治区级转制农业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统计”)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 多年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密切联系实际,认真抓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主要是严格科研立项的评

 估和可行性论证,严格科研项目计划和执行中的规范化管理,严格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和成果管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使科研机构朝着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为“三农”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2、科研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海洋研究所是*唯一的一家海洋综合研究机构,建所 20 余年来,形成了专业学科基本齐全的科研体系,通过多年立项调查,基本模清了*海洋资源家底,为政府开发和保护海洋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承担了17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省级研究所中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纵观国内省级以上的海洋或水产研究机构,无一不是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展研究工作,国内省级以上海洋或水产研究院所转企仅*海洋所一家,转制后,生存压力大,研究领域逐步压缩,要出成果十分艰难,海洋科研事业遭受严重影响。改制后的*生物研究所和*农机研究院也感到人才、资金不足。迫于生存的压力,要安排大部分科研人员从事开发创收,科研项目数量和规模锐减,要出科研成果难度很大。

 3、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改制后农业科研机构事业费已经停拨,单位收入来源不畅,生存压力大,转企后,归自治区国资委管理,没有独立的土地和房产,住房无法解决。*生物研究所反映,该所 80%以上的职工是中高级知识

 分子,现在 70%左右的职工还居住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修建的大板房中,高级职称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的住房不超过 70 平方米,中级职称不超过 50 平方米。他们直言:不能安居,何以乐业? (二)区直农业科研机构隶属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当前区直农业科研机构隶属管理体制大体上分为两类:

 1、人、财、物统一管理 主要是*农业科学院下设的农业科研单位(玉米研究所和甘蔗研究所除外),其组织人事和事业经费归院部统一管理,呈现有机结合,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资源优势,投入科研工作。

 2、人、财、物交叉管理 主要是有关厅、局下属的农业科研单位,其组织人事归本厅、局管理,事业经费则划归自治区科技厅管理,组织人事与财务分开管理,不利于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者比较,各有利弊,有待在深化科研机构改革中,通过机构整合和人、财、物等科研资源的整合来进一步理顺。

 (三)科研人才队伍力量比较薄弱 大多数的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都存在科研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素质偏低,与国外、区外相比,差距太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

 题。*水牛研究所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较好,但面对如何开发我区、我国水牛资源优势的科研难题,仍然需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人才,而目前该所只有区区几十人的科研队伍,显然是难以完成此重任;*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数量、结构、配置等也与我区优势突出的林业资源不相适应,能领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人才太少;*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反映,该所科研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后备人才不足,由于单位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吸引不了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目前高职称、高学历、30 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已寥寥无几;*水产研究所担负全区海、淡水渔业科研的繁重任务,而在职人员编制却由上世纪 90 年代前的 168 人减至现在的 150 人,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少,学科带头人更少。

 (四)科研手段落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1、科研手段落后 近年来,区直各农业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科研手段不断改进,但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进展比较慢,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植物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院、*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畜牧研究所等单位都反映基础设施陈旧简陋,仪器设备老化,设置不配套,利用效率低等,部分科研和办公条件多年没有改善。

 2、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农业科研投入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总量投入严重不足。自治区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增长幅度大大地低于全国平均数(*12.31%,全国平均 28.8%,贵州 31.98%,湖南 35.72%,云南 43.28%),总量也最少,20*年云南省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费为 5 亿元、贵州省 2 亿元、湖南省 2.5 亿元,*为 1.7 亿元。2006 年,我区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仅为 0.3%,低于全国和全区所有行业科研投资强度的平均数(1.49%和 0.38%)。在农业科研投入中,政府的投资强度为 0.17%,低于政府对全社会科研的总投资强度 0.21%。*农业科技的投入主要用于人头经费,农业科研经费少、比重低,农业科技投入“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科研投入对比分析(见“表八.农业科研投入对比分析”)。

 (五)科研机构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区直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反映,目前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太低。*林业科学研究院目前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只有 33655.21 元/人,其中财政工资 27967.63 元/人·年,科技开发创收提成 5687.58 元/人·年;*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正处级)月工资只有 2450 元;新来农业研究所工作的博士月工资只有 1472 元,硕士月工资只有 1100 元。如此等等,与同等学位、同等资历的工、财科单位人员相比,差别很大,与机关公务员相比,差别更大。虽然制定有一些激励政策,但由于不完善,所以作用不明显,特别是绩效奖励工资很难得到落实,反映比较强烈。

 对于政府部门至今还没有出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激励措施的作为,大家感到很失望。

 (六)科研成果管理不够完善 科研成果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科研成果已经成为科技人员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个别投机分子搞以权谋私的工具,在鉴定成果、评审成果奖、评审技术职称和优秀专家时,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张冠李戴、不劳而获,滥竽充数虚报成果等,影响极坏。因此,严格规范各项科研成果管理,把好质量关是十分重要。

 四、深化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确定农业科研机构是公益类科研机构,明确其今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 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社会大局。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和为“三农”服务的重任,其研究成果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但更多的是公益性的社会效益。建议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给予批准,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在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后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是建立、健全完善科研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科研资源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重点在于理顺管理体制,转变运行机制,促进资源集成,提高科研效能。因而,要把理顺科研管理体制放到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1、要对区直农业科研院所的机构进行调整,整合科研资源,优化队伍结构。

 要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的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科研机构的调整拟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建设*农口三支科研“航母”联合舰队,建立 3 个农林科学院。一是对农业系统的科研机构进行调整,将农业、农垦、粮食等部门所属的农业科研院所合并,归属*农科院管理,形成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机制,成为统筹全区农业科研力量的农业科研体系;二是对*林业科学院进行充实提高,升格管理,加强学科建设,成为能担负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经营和林产、林化等研究重任的、具有我国南方特色的综合性的林业科学研究院;三是建立畜牧水产科学院,把现有的水产畜牧兽医系统所属的研究所、品种改良站统一归到*畜牧水产科学院,升格管理,增强*特色畜牧水产业科学研究实力。

 第二步进行科研机构的大整合。待条件成熟时,适时进行“三院”合并,把归属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包括种植、养殖、农

 机、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等)划归*农科院管理,完成机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打造*农业科研的“航母”舰队。

 2、要实行科研机构的纵向管理和协调,形成区、市、县三级三个层次的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体系。根据区域特点和我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区域性科研分院,按桂西南、桂东南、桂中、桂西北、桂东北等各个不同自然区域特点,以原有的农、林、畜牧水产研究所为基础,分别建立分院,由*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院、畜牧水产科学院分别对口统一管理,直接调配人力资源。鼓励和支持以现有县级农、林科研所为基础,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组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网络,加强与隶属区域的研究分院的技术合作。

 3、在进行大规模科研机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工:自治区一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高校农业科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为主,县级农业科研机构以成果应用示范、推广为主。市县级科研机构,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不搞一刀切。鼓励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没有条件保留科研机构的,应转为试验场站或良种场、繁殖场。

 (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1、用好现有人才

 区直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相对密集,拥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好各项知识分子政策,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作出新贡献。与此同时,也让他们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政策,解决目前科研人员工资待遇太低的问题,以稳定队伍,留住人才。

 2、培养在职人才 除了让他们在实际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之外,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愿意,定时选拔优秀科技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脱产或不脱产学习,继续进行再教育,可以参加短期进修学习,也可以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更新知识,学成归来后,委予重任,再创佳绩。

 3、引进高素质人才 可以从高等院校选择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重点是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从区外、国外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引进以后,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与此同时,建议建立“引进人才基金”,创建引进人才的保障机制。“引进人才基金”拟由自治区主管科技工作的副主席直接支配。

 4、注重农业科研熟练技术工人的配备和培养

 农业科研的研究基地、试验场等,需要有一支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随着岁月流转,农业科研单位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招收技术工人都已经或很快退休了,技工出现断层的情况相当严重。建议政府从定编、劳动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科研单位要把培养熟练技工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进行实施。

 (四)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 调查情况表明,近十年来,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自己前后比,确实增加了不少,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与邻近省区同类比,与目前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的任务比,差距是很大的。科研经费投入太少,已经成为制约我区农业科研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投入的水平,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改变目前财政只管人头费,没有或很少有科研经费的局面。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设备,改善条件提高创新能力。

 (五)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加强内部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严格科研机构的科学管理,明确干部和职工的责、权、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是:院、所长责任制、职工岗位责任制、干部竞聘上岗制、职工双向选择聘任制、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

 激励机制主要是绩效工资奖、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著作奖、年终考核优秀奖、先进工作者奖、先进集体奖等。

相关热词搜索:体制改革 调研报告 农业科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