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近代史最全总结

发布时间:2020-07-25 来源: 精准扶贫 点击: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最全总结 一、中国近现代史思想路线 1、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

 2、拜上帝教:洪秀全。不是科学理论。

 3、自强求富: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 棠、张之洞、冯桂芬(最早)。

 4、维新思想启蒙(《救亡决论》写作 120 周年):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 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康有为(《新学伪经 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 复(《天演论》)

 5、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 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社会革 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 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 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 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6、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北京大学,《新青年》,民主和科学。

 7、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

 8、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 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 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 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9、右倾机会主义:二次革命论。陈独秀。

 10、“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 1 页 共 12 页

  11、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 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12、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 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 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在革命道路问 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 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 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 主义。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长征)

 13、“一次革命论”: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混淆了民主革命 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 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左” 的政策,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

 14、“二次革命论”: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 革命阶段的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 家,将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 受了严重损失。

 15、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毛泽东。党的七 大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 化的马克思主义”。

 必要性: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第二,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 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 2 页 共 12 页

  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 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 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 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 本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 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 质和核心。

 17、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义革命两个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以中国无 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 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18、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 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当时它的主要表 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整风运动是一 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 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19、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内容: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 髓是实事求是。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 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 第 3 页 共 12 页

  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中国近现代史土地政策 《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方案,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付诸实 施。

 三民主义: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扶助农工。

 《井冈山土地法》: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 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 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兴国土地法》: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 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 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至 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 命纲领和路线。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 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 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 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为了 克服根据地的严重困难,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 工作的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 年,中国共产党领 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抗日民主政府还厉行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 担,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 4 页 共 12 页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 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 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 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 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 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 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的过渡。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 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 社会大变革。经过这个运动,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 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 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 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 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次土改使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群众获得了翻身解 放。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 的一次。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 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 的萌芽;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 人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 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 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 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

  第 5 页 共 12 页

  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氏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 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 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 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 批;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 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 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三、中国近现代史各种主义 主观主义: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特点是在观察和处 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 个人经验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 践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 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 的历史 的统一。在党史上,最严重的教条主义是在 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以王明 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中的经验论也可称为经验主义。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 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 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的一种表现指党内存在的一种以宗派利益为 出发点的思想和行为,是封建宗派思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在组织上的 表现。

 关门主义:是指党的组织发展工作中的一种偏向,即忽视或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 符合党员条件的同志入党。抗战时期的关门主义错误就是不相信许多中间阶层有 参加抗日的作用。

  第 6 页 共 12 页

  冒险主义:特点是不顾客观条件,不顾群众觉悟程度和实际可能性,盲目地采取 冒险行动,硬干硬拼,急于求成。

 投降主义:指违背民族或阶级利益,向敌人投降、屈服的思想或行为。

 逃跑主义:往往指不敢正面斗争,而是以逃跑来应对的行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五次反“围剿”后期,王明路线的执行者,面对红军在内线已无法打破敌人的“围 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情况下,把战略退却变成了逃跑主义,畏敌如虎; 保守主义:指在面临敌人的进攻时,不能够采取积极的防御政策。突出事例就是 王明在土地革命时期所犯的“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错误。

 四、中国近现代史矛盾变化 1840—1949 年主要矛盾及其任务 (一)主要矛盾: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最主要);二是封建主义与人 民大众矛盾。

 (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949—1952 年主要矛盾及其任务 (一)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矛盾; (二)主要任务: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而不要四面出击。

 1953—1956 年主要矛盾及其任务 (一)主要矛盾:一是国内矛盾: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矛盾;二是国外矛盾:

 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

 (二)主要任务:不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进行三大改造。

 1956 年以后主要矛盾及其任务 中共八大表述 (一)主要矛盾:一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矛盾; 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 间矛盾。

 (二)中心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 进工业国。

  第 7 页 共 12 页

  十一届六中全会表述:

 (一)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二)中心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

 五、中国近现代史会议 一大:党的名称,党的纲领,领导机构。

 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最高纲领、当前纲领,群众 路线。

 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 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如果不发动 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 局。毛泽东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 七 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肯定了农 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六届二中全会: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 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指责为“狭 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剥夺了毛泽东对中 央根据地红军的领导权。

  第 8 页 共 12 页

  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宁都会议):对毛泽东和他在红军中实行的战略战术 原则进行错误的批评和指责,决定毛泽东回后方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为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 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 人团。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 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 上的问题: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 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再次,规定了建立广 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 国”。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 的字样。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 方针。

 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 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共产党员 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 确立。

 杨家沟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 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 会的发展方向。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

 “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

  第 9 页 共 12 页

  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他提出了“两个务 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 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 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 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 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树敌太多, 造成全国紧张,而应该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 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完成民主革命 的遗留任务(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在企业内部开展民主改革 和生产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人民 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3)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抗 美援朝(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三反五反。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中共八大(八大召开 60 周年):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 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 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 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 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 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 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 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 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第 10 页 共 12 页

  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改变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当前国内 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这一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的失误给中国造成了长时期的严重后果。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八届九中全会:从 1961 年起在两三年内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的方针,这是党在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上的重大转变。

 “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对纠正“左”倾错误,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会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前邓小平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 要讲话(实际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 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 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 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 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重要)

 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 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

 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十三大: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 三,大会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第 11 页 共 12 页

  十四大:第一,大会做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就是明 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二,大会确立了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 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纲领。

 十六大:三个代表写入党章,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科学发展观定为指导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 进改革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 法治国。

 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五大发展理念 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

  第 12 页 共 12 页

相关热词搜索:近代史 最全 考研政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