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班教学改革思考

发布时间:2020-10-12 来源: 精准扶贫 点击:

 要用的论文 弱智儿童特点和培养的基本目标

 弱智儿童的智力低下,其在学习上突出表现为: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不俱备抽像思维,对事物的理解困难,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缺乏。智障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告诉我们,对他们采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方法行不通,而以直接的,与他们关注的实际生活最贴近的方法,便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营造出了生活氛围时,他们就不会把学习作为负担,在学与玩中学知识,获得生活的经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培智学校是弱智儿童聚集的地方, 弱智儿童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重点。如何对弱智儿童及早加以生活教育干预,充分挖掘和利用弱智儿童的智能潜力,提高他们生存和社会适应能力,从空洞的听、教、学、认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心指导这些孩子,发展和培养他们积极的个性品质,为他们今后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提高他们生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生活教育应成为当今弱智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弱智儿童培养方法

  一:生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由于培智学校是九年制教育,高年级学生普遍达 15 岁以上的年龄。这些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就业问题。如何应付社会的各种考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在校期间,我们要尽可能多的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走向街头,走向社区,走向工厂,走向市场去了解情况,参与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知道工作是辛苦的,只有不辞辛苦,勤恳工作的人,才能被社会接纳;知道挣钱不易,学会勤俭节约,养成珍惜父母劳动成果的美德;知道就业形势严峻,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很难上岗就业的;„„在校期间对社会了解得越多,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

  二:教育方式的转变

  1.校内模拟实践教育对智障学生的教育要特别重视直观性和真实性,因此,创设简化工厂流程设计的专用教室进行模拟训练。所以学校创设的职业劳动教育的场景及安排的工作流程应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教的内容,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学校利用现有资源,要开发传达室、烹饪室、缝纫车间、清洁室、清洗洗手间等场所的模拟学习,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培养最基本的劳动态度、习惯、守则,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及操作常规。

  2.其次,开设校内实习岗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基本掌握操作常规后,经老师推荐,将部分学生安排到校内的一些实际岗位开始实习工作,让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和感受并掌握技能。如:传达室报刊的收发工作;食堂的洗切工作;洗手间的清洁工作;校园的保洁工作等等。在这期间,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能基本独立地去适应各个岗位。部门配合及时反馈学生的实习情况,相关老师调整相应的教学,使学生在实习中逐步规范和完善。

 3.社区综合实践教育

  由于校内资源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将教学逐步延伸至学生比较熟悉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多方位开辟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入社区生活,适应社区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真正踏入社会打下基础。社区的菜场、超市、邮局、银行、书报亭、、健身区、水果店等地都留下了学生们实践的足迹。

  在综合实践教育中,我们不仅教会学生每一个操作方法,还将文化基础知识渗透在每一次教学之中,比如:每次去菜场、商场购物前,老师会将所购物品让学生记下来,购买时按

 照类别让学生找出,并学习付钱和找钱,还要学会“货比三家”,回来后要求学生将物品的名称和价格写下来进行小结,这里不仅有听说读写训练,也有人民币的计算练习。

 4.基地学习实践教育

  为了探索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生产劳动技能,打造特殊弱势群体就业的“绿色通道”,使智障学生融入社会生产力。我们开辟了惠远制衣公司、桃园度假村、好人家装饰公司、通天府酒楼、西美社区等劳动教育基地,探索与产业单位的联动,为学校提供学习实践基地和设施,使学生直接融入社会生活、直接感知积累。这样,一方面能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走进社会去认识自我的价值,感受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对社会也是一个宣传、感召的机会,让社会多多了解弱智学生,关爱帮助他们,最终能被社会接纳。

 通过岗位实践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得到了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也得到了提供,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改革 思考 培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