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创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10-12 来源: 精准扶贫 点击:

 浅谈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创新与实践

  摘要:

 根据 机 电 技 术应 用 专业 的市 场 需求 以及企业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建议 ,大力推 推动 动课程改革 ,结合我校实际拟定专业发展方向 ,构建课程体系, , 制 订教学计划 , 设计课 程 设置. .

 一 一、机 机 电 技 术应 用 专业 的市 场 需求 与 展望

 机电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是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传统机械工业设备,主要依靠人工控制来完成工作。现在,随着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先进的数控机械持续出现,推动机械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在中国的现代化大生产中,机械工业扮演着基础产业和带头主导产业的双重重要角色,机械产品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当前,我国的机械与电子工业合在一起,工业企业的职工、产值、销售额约占全国工业的四分之一,年创造值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十三分之一,年创造净产值占我国国民收入的十二分之一。机械制造工业是中国工业中较大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加入 WTO,给机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但也将经受产业结构整合和企业组织结构重组的双重挑战,高、新技术的发展直接呼唤着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造就优秀的机电技术人才是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任务。

 通过调查,在我国,机电技术的发展尚处在初期,无论技术还是人才,与国外有较大差别。从我省发展规划来看,机电行业已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据分析,这两年,IT 产业及电子信

 息类企业的增长速度放缓,相反,机械制造类企业增长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新了设备。很多招聘人士预测,机械类相关专业将是未来几年的就业热门。既掌握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又具备实践操作水平的机电技术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未来人才市场上的紧缺人才

  二.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缺陷评价 及企业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建议 通过调查,(1)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缺陷评价概括有:

 ①职校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奉献精神、责任心、上进心和主人翁意识普遍较差;②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学习意识较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自立水平较差,是非观点不强,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自我发展意识淡薄;③职校的课程和实验实习设备等教学资源、学校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相对于企业较滞后,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国际不能接轨;④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职业岗位技能相对薄弱;⑤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应用水平较差,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2)企业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建议为:①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责任心、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立水平、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品德和品格培养训练;②强化对学生就业观点的指导,引导学生准确选择就业企业及工作岗位,使学生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③学校要强化学生专业上的“双基”教学,夯实专业实践技能;④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四新”知识。增加能与企业零距离接轨,能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如建立微米级精度的质量意识等;⑤在重视学生现代先进技术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加工技术的培养,如普通车工、铣工、维修和装配钳工、设备调试与维护等人才的培养。学校不要盲目追求专业教学的高新含量,以免“两头”不着实。

 三 三. .基于市场需求与企业的要求,我认为当前职 业学校应大力 推动课程改革。

 1.结合我校实际拟定专业发展方向。

 拟定两个方向:1.机械零部件生产.(数控加工专业)

  2.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机电专业)

 2.要科学地打破学科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的理念,认真 展开工作任务分析,增 增大 大技术实践训练活动的课时比例,找准就业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构建模块化的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

 ( (1) ).机电技术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结合,即工作是学习的内容,学习是工作的过程,实现通过学习体验工作,通过工作学会学习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下的课程必须来自于企业一线真实工作任务。通过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并通过系统化设计成为学习领域课程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按照学生职业生涯水平发展规律为主线来安排学习领域课程使学生体验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动从业者的职业水平发展,而且完成该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多数是开放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是针对职业来说的, 典型工作任务需要通过整体化的职业与工作分析获得,需要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和分析并描述典型工作任务两个过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是借鉴了德国职业教育经验与教学经验,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和企业专业培养方案调研访谈等形式,围绕本专业的学生职能水平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完成对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构建具有鲜明工作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通过实践专家与企业调研访谈提取了企业实际工作现场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所示。

 表 1 企业实践专家总结的机电专业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行动领域 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机械零部件生产 (数控专业)

 1.机床的操作; 2.刀具的选用与刃磨; 3.工件的装夹; 4 . 通 用 量具、专用量具的准确使用; 5.机加设备的日常维护。

 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6.刀具知识; 1.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达到中级工水平; 2.了解一种数控机加设备的操作(车床或铣床); 3.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达到初级工水平; 4.能编写常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5.熟练使用各种常见装配工具; 6.能实行典型机电产品装配。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1.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 2.设备的精度恢复; 3.设备的二级保养; 4.判断并协助设备的一级1.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3.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4.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5.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1.实行机加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 2.熟练使用电脑绘图,达到中级以制图员水平; 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 4.能阅读专业资料; 5.具有钳工、车工等技能操作证、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保养; 6.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7.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管理与维护应具备知识; 8.掌握安全知识; 9.具有沟通水平、团队协作水平、自我学习水平、信息检索与分析水平、创新水平。

 ( (2) ).机电技术专业行动领域课程体系建设 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后,还需要将典型工作任务系统化设计成为适合为教学服务学习领域课程。原则上,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就是一门学习领域课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转换而来的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要以“必须够用,兼顾发展”为原则,合理选择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机电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

 机电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时数

 1

 机械制图及AOTUCAD

 课程主要内容:

 选择典型零部件为案例,以测绘零件草图、零件三维造型、绘制零件工程图形成项目,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机械制图基本知识,二维和三维绘图软件应用技能,一般零部件测绘方法,以及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和绘制。

 160 课程目标:

 ①掌握零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及常用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测绘中等难度的零件,绘制出较规范的零件草图。

 ②能较熟练使用二、三维 CAD/CAM软件,实行中等难度零件的造型及工程图绘制。

 ③熟练掌握机械制图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④具有较强的绘制和识读中等难度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水平。

 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常用

 机构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熟悉机械原理和机械传动原理,学会机械设计工作过程,学会查阅设计手册等设计资料。

 2 普车零件 加工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涉及原金属切削加工相关理论、工艺规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金工实训、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理解实习等相关课程模块,课程选择来自企业的 10 个实际典型零件作为教学项目载体,由简单任务到较复杂任务,从加工操作到工艺技术设计,项目载体从简单的轴、套零件到盘类、泵体类、箱体类零件,通过任务驱动学习所需的机械加工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融合的教学模式。按照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给学生下达加工或工艺技术工作任务,学生根据生产实际在老师指导下制定加工方案,编制工艺,设计典型工装,并完成部分典型零件加工。该课程按照工学结合理150

 念,在普通车床实训室、普通铣床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机加工生产性实训车间和机械制造一体化实验室,在一个学期内交替实行完成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认知机床的结构与传动系统;操作车床与铣床; 能绘制夹具图; 能编制产品加工工艺; 能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制定简单产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能够准确操作车,铣,设计合适的加工工艺,并据此加工出合格的简单机械零件。

 3 数车零件 加工

 课程主要内容:学生根据生产实际在老师指导下制定加工方案,编制准确的数控加工程序,利用数控机床完成部分典型零件加工。

 。

 108

 课程目标:

 理解并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加工中的应用,:编制准确的数控加工程序,利用数控机床完成部分典型零件加工。

 具备团队协作水平; 具备创新水平; 能够即时详细地记录开发过程的工作日记、总结工作经验已供日后的开发使用。

 4 电气控制技术 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主要介绍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各种控制线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熟悉常用控制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型号、并能准确选用。

 2.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具有独立分析水平。

 3.初步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实行改造和设计的水平。

 4.初步具有对一般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检查水平。

 108

 5.电气控制线板安装的工艺要求。

 课程目标:1)掌握电机的应用、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知识与发展,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把握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更好地服务其专业工作。

 2)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原理、选用与维修方法。

 3)掌握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熟练实行安装、调试与维修。

 4)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

 5)掌握典型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熟练实行安装、调试与维修。

 6)掌握数控车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熟练实行安装、调试与维修。

 7)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水平。

 5 plc 课程主要内容:

 讲授 PLC 结构、工作原理、逻辑指令、顺控指令、功能指令等理论知104

 3 3 . 制 订教学计划 , 设计课 程 设置 置。

 一.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准确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2.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识,训练学生基于 PLC 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水平;控制程序的设计、编程水平;整体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水平。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水平和社会水平,更能养成严谨精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目标:学生能掌握 PLC 结构、工作原理、逻辑指令、顺控指令、功能指令等理论知识,训练学生有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水平;控制程序的设计、编程水平;整体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水平。

 制订教学计划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水平为目标,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合水平和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3.增强实践水平培养 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水平相结合,水平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与生产实践,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

 4.贯彻产学结合思想 制订教学计划要面向市场和经济建设,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合地方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产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业参与,可与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妥善安排。

 5.体现整体优化 制订教学计划应从提升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水平为主线,立足教学过程全局,对教学内容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可有所侧重,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点。

 6.实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教学计划的体系结构与教学模式可多样化。

 二.教学计划的构成与原则安排 1.教学计划的内容理应包括:

 (1)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模式为知识与技能并举,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方面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水平,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在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同时,具有能从事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创造、运行、实验的综合职业水平和全面素质,适合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水平结构分析。

 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地学习机电技术专业的公共、职业基础和职业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具有机械设计应用和机械设备控制的基本水平,具有机械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平。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颁发的机械制造专业钳工操作等级技能证书;国家中级制图员岗位资格证书;

 按照培养目标,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结构。具体是:

 (一)知识结构

 本专业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职业水平为本位,要求达到知识水平、素质结构合理,全面、综合发展。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工程材料及机械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向,具备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的水平。

 (二)

 专业水平结构

 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水平和编制简单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水平;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改装的水平;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及编程方法,会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构成系

 统;具有一定的读图水平,能绘制并看懂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图纸;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营管理水平、获取信息和自学水平。

 (三)素质结构

 具有较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知识素质、科技素质和健康素质等,以适合社会发展和变化

 (3)课程设置即时间分配。

 见下表

 学期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学期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教学周数 17 18 18 13 教学周数 17 18 18 13心理健康与学习指导 34 2 心理健康与学习指导 34 2礼仪礼节 36 2 礼仪礼节 36 2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 36 2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52 4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26 2语文 229 5 4 4 校本教材 语文 264 4 4 4 4 高教版数学 87 3 2 校本教材 数学 264 4 4 4 4 高教版英语 87 3 2 校本教材 英语 87 3 2 校本教材军体 66 1 1 1 1 军体 66 1 1 1 1体育 66 1 1 1 1 体育 66 1 1 1 1音乐 34 2 音乐 34 2书法 36 2 书法 36 2小计 693 17 12 10 6 小计 949 17 14 14 12占学期课时百分比(%)27.2 41.5 29.3 24.4 14.6占学期课时百分比(%)35.1 41.5 34.1 34.1 29.3电焊、氧焊、亚弧焊 144 8 电焊、氧焊、亚弧焊 108 6机械基础 90 5 机械基础 90 5电工电子基础 136 8 电工电子基础 136 8机械制图 136 8 机械制图 136 8计算机基础 108 6 计算机基础 108 6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360 10 10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342 10 9计算机辅助设计(CAD)130 10计算机辅助设计(CAD)104 8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266 9 8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248 8 8钳工实训 136 8 钳工实训 136 8*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技能训练216 12*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技能训练180 10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技术130 10 校本教材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技术104 8 校本教材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技术基础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91 7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技术基础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65 5小计 1852 24 29 31 35 小计 1757 24 27 27 29占学期课时百分比(%)72.8 58.5 70.7 75.6 85.4占学期课时百分比(%)64.9 58.5 65.9 65.9 70.72545 41 41 41 41 2706 41 41 41 41备注文化基础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春季)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秋季)专业课合计周课时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合计周课时备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4)必要的说明。

 在以前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因为受实训条件的限制,我校的实理论课和基础课占教学环节比例较大,现今我校增大了对实训设备的投入,改善实训条件,为了让这些设备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让这些诸如普车零件加工、数车零件加工、电气控制技术、PLC技术、钳工实训开足、开满,让学生在做中学。而上面的教学计划正体现了这个宗旨。

 2.教学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专业实践(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3.实践教学一般应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50%左右。

 三、结论 实践证明,为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机电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是必要的。在以后的专业建设中,应积极采纳相关人员的建议,根据市场对机电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培养人才,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彰显中职特色。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

 《苏州大学》2010

  唐丽娟

 2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西南大学学报》

 2011

  谭为民

相关热词搜索:机电 浅谈 课程设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