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城市发展历史篇一:浅谈南京城市发展历史

浅谈南京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

最近一直在着眼于对南京城市发展史的探索,阅读了关于南京人文历史类书籍,恰逢中国近现代史课有要求论文作业,所以通过之前课余多次对南京博物院,朝天宫(即南京市博物馆)的参观时的笔记资料整合,谨以此文表达对南京城市文化的热爱,同时文中不少内容可供对于南京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感兴趣的人士参考。本人文笔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自古以来,每当中原王朝遭到强悍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入侵面临存亡危机时,自然都带着大量北方人口、中原文化习俗和先进的手工艺迁往江南,无论在未来的一个阶段选择了持续的北伐还是偏安,经济政治重心的南移已是大势所趋。而东南重镇的头把交椅又向来都是龙盘虎踞的南京,此时的南京往更高层次来说是成为了延续华夏正统文化火种的根据地所在。历史的选择必然造就了这里的一代又一代繁华。而当我们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的篇章,不难发现,这样的“传统”依旧还在延续。

一、上下求索

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一系列的探索,都在客观上为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做了理论、舆论、技术以及实践方面的准备。“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晚清时期兴起洋务运动的宗旨。南京是洋务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1865年李鸿章在南京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后经历国民政府时期的兵工厂和解放后的晨光机器厂的演变,今发展为创意产业园区)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该制造局设机器厂、翻砂厂、熟铁厂和木作厂,制造开花炮弹、抬枪和铜帽等产品。金陵制造局的创办也是南京近代工业的开端。戊戌变法时期的著名维新派人物谭嗣同曾在南京写成《仁学》。

教育方面,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乃是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这也被认定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以来封建帝制,这都要归功于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作为广东人的中山先生对南京却情有独钟,并对其发展给予厚望,预言南京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二、近代新都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城市面貌方面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近代化城市规划指导下,南京城市建设彻底打破明清以来封闭城市的格局,成为中国较为开放的新型城市。与城市功能配套的市政和交通系统逐步完善,公共设施逐渐完善,初步具备了居住、工作、休憩、交通等近现代都城的功能要素。

1928年至1937年这十年乃是国民政府工商业、轻工业飞速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国都南京黄金发展的十年,期间对于南京的发展定位是:全国的政治、工商、文化、居住、交通、公共服务中心。

国民政府曾历次颁布南京城市规划书。1919年,颁布《南京新建设计划》;1920年颁布《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这一计划使得城北原本荒凉的鼓楼岗一带变得繁华起来(现今的鼓楼已是南京核心区域最繁华的地带之一),也使得老城南地区人口的过于密集得到初步缓解;1926年颁布《南京市政计划》;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特聘美国建筑师墨菲和古力冶为建筑顾问,清华留美学生吕彦直为助手,由墨菲主持制定南京首都计划。1928年10月颁布《首都大计划》;1929年12月颁布《首都计划》,该计划以“欧美科学之原创”为设计思想,以“吾国美术之优点”为指导方针,城市空间布局以“同心圆式四面平均

开展,渐成圆形之势”,这样的规划理论及方法也是开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先河(如今这样的道路布局在鼓楼区颐和路、江苏路、宁海路以及鼓楼街心公园等地皆有所体现);1947年,颁布《南京市都市计划大纲》。

在道路拓宽方面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至抗战爆发前夕,南京市内竣工道路119.3公里,并形成了以中山东路、汉中路、中正路、中山路、中央路为中轴线,向四面八方放射状延伸的现代化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多为法国梧桐(至今仍有部分老梧桐为当年蒋中正先生和蒋夫人亲手种下)。中山路、中山北路、中山东路等当年孙中山先生灵柩经过的道路按照“三板块”的模式修建。整个道路剖面总长为40米,最外两遍为宽5米的人行道,并种植以行道树法国梧桐;两侧人行道向内分别为宽7.5米的慢车道,即现今所说的非机动车道的概念;两侧慢车道再向内各为宽1.5米的绿岛区域,并种植以行道树法国梧桐;最里为宽12米的快车道。(现今的四排行道树早已形成参天蔽日之势,城区内大面积的林荫大道也成为南京人引以为傲的元素之一)。

南京市区内不同区域道路命名方式基本沿袭了当年国民政府在上世纪三十

近代南京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转型都城,南京的城市面貌呈现出兼具西方近代化与中国传统化的两面性,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得到改变,新的衣、食、住、行方式迅速被市民接受,文明生活成为时尚与追求。

南京民国建筑是民国时期南京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此期间的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4种:

1. 折衷主义和西方古典式建筑。代表建筑有1914年建成的扬子饭店,1930年建成的国立中央大学礼堂;

2. 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代表建筑有1917年建成的金陵大学礼拜堂,1919年建成的金陵大学北大楼;

3. 新民族形式建筑。代表建筑有1928年建成的铁道部大厦,1932年建成的中山陵音乐台,1936年建成的国立中央博物院。

4. 西方现代派建筑。代表建筑有1932年建成的福昌饭店,1936年建成的大华大戏院,1946年的下关火车站扩建工程。

这期间的建筑大师中有三位代表人物:吕彦直(中山陵总设计师,与墨菲合作设计的金陵女子大学)、赵琛、童寯。

民国时期,首都南京的都市经济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和面粉业发展尤为迅速。商贸方面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中央商场是南京第一家大型综合性百货商场。1934年春,一系列社会名流联合倡议,拟集资在市中心的新街口兴建一家大型商场,以抵制洋货,弘扬国货,

发展民族工商业为号召,消息传出,很快得到首都和外地的实业界人士的赞同和支持。以南京为主的全国近十个省市厂商纷纷前来投资购股。1936年1月中央商场建成正式营业,经营范围广泛,多为高档消费品。

教育事业:

民国时期,南京在文化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涌现出了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十余所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和一批在各个领域声誉显著的领军人物,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和学术向心力。

民国时期首都著名高校:国立中央大学、私立金陵大学、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私立东方医科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院、河海工科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政治大学、省立江苏法政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公立中央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音乐院等。

这期间涌现出的著名教育家有陶行知、吴贻芳、陈鹤琴等人。其中吴贻芳还是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以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先后曾主持母校金陵女子大学校务长达23年,蜚声海外。在1945年的联合国成立大会上,她成为了《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

学术方面,比较活跃的一个文化团体是学衡派,因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这其中的成员大多在南京任教。《学衡》杂志涵盖了文化、文学、史学、哲学、伦理、教育、宗教以及政治等诸多领域。学衡派崇尚“中正之眼光”,“无偏无党,不激不随”,从文化理念上来看是持人文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中西人文主义在现代社会的结合。

科学事业方面,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就是蔡元培。作为现代教育家,收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历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也是他奠定了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民国时期,南京成为全国科学研究领域的中心之一,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下设9个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各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也为国家在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国立中央研究院下设的9个研究所分别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气象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同时在孝陵卫附近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清凉山附近设立中央水工实验所,在珠江路设立中央地质调查所。

博物馆事业方面,部分考古学者在明故宫、栖霞山等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时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的朱偰著作有《金陵古迹图考》,书中根据历代金陵地方志论述了金陵之形势,对其山川、河流、城池详加考证,并以历史史料编出金陵大事年表。形式上一图一考,图文并茂。

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南迁文物行程上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北平——上海——南京——四川、贵州等地——南京),然而上百万件文物中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数万里周折辗转后,部分文物随国民政府迁至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部分运回北京,剩下有2221箱文物留存南京,今存放于朝天宫东侧。

1936年动工兴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起初曾拟建三大馆,即人文馆,工艺馆,自然馆。由于年后日军占领南京,第一期工程仅完成大半,直到战后的1948年,才将人文馆竣工开放,即现今南京博物院仿辽代风格的大殿。中央博物院具备收

藏、整理、研究、展出四大功能。此外,北平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历史博物馆)曾一度归属于中央博物院建制而成为中央博物院北平分院。

中国的近现代史自然是相当辛酸的,但我们还是应该更多发现那个年代里的积极因素,正是那时人们的不屈不挠才挽救了火中的绵延不息,不少物质和精神上的内涵在如今看来都对我们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并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南京,作为民国时代的核心,她的一举一动往往是一个整体的缩影。那时的《首都计划》以及之后的黄金建设的十年也基本奠定了现今南京的城市格局。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十分欣喜地能够看见如今在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民国建筑,无论是西式风格还是中国传统风格,每一栋几乎都可以讲出一段梦幻一般的故事。当年蒋公的一纸令下,南京遍地种上了法国梧桐,我们也欣喜地看见,如今的参天蔽日自然也成了别处地方不可能有的亮丽风景线,中山大道沿线的恢弘气势正是代表了当年国都的形象。同时,这些法桐毫无置疑也为南京平添了太多浪漫和文艺的气息,这和南京本来的城市风格自然是相契合的。

作为湖光山色的园林城市,早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末,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南京当时的城市公园面积,在世界大城市中名列前茅,远远高于伦敦,高于柏林,高于纽约,和美国首都华盛顿基本持平,这都得益于南京的天工造化和当年国民政府对于首都的精心规划。

那些动不动就是顶着“国立”,动不动就是“中央”的名字,包括现在的中央饭店、中央商场、中央路,或许在北京都不敢这么叫,但在南京老百姓的心里,这些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一系列规划建设,是这座城市发展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民国范儿也是南京厚重历史人文底蕴的篇章中最精彩的一笔。

朱自清先生曾对于南京写下过这样的评价:“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也许这些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的确如此,我对于南京的热爱并不只因最近多次的泡博物院、朝天宫以及研究几本书籍而才有的升温。一直以来,我始终将个人的真挚感情融入这座城市,似要与她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打心眼儿里的喜爱或许会归结于一种缘分,或许会归结于我比较特殊的政治信仰。但无论怎样,在我看来只要有用心去做的事情就不会觉得累,哪怕在别人看来你很疯癫很滑稽,觉得你到处乱跑无所事事,自己依旧能乐在其中,并能够在每一次的游走大街小巷的过程中都有新的内涵的挖掘并有自己独到的感触,那就够了。

城市发展历史篇二:城市发展历史

城市发展历史

姓名:杨鑫

班级:生态03-1

学号:0301040119

指导教师:李殿生

提交时间:2006.12.11

[摘要] 现代城市一般指二十世纪以来的城市建设,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二次大战前、战后四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关键字]城市规划 城市历史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城市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发展城市

一.十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城市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随着工业革命后,新阶级的迅速成长,促成当时社会秩序的变更,以及继十九世纪以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其二,新技术的问世造成的城市变革,其中诸如单轨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最为有力。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17~1923年,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强烈震撼的时期,这一时期内产生了新建筑运动思潮,各国为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作出了一些努力;1924~1929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国经济复苏,建设活动兴盛,城市中出现了许多高层摩天大楼;1929~1939年,是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危机和酝酿新的世界大战的时期,建设运动重新活跃了一个短时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各交战国的城市建设趋于停顿。

具体内容如下

1、 1900~1918年的欧美城市:

a、城市规划立法工作:当时,欧美一些国家认识到城市规划是政府管理城市物质环境的一项经常的和重要的职能。1909年,英国第一次通过了城市规划法;同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城市规划会议;德国、瑞典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规划行政机构并制定了相关法律。

b、田园城市与城郊居住区的建设: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被英国的一些忠实的追随者所发展:翁温和帕克设计了英国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始建于1903年,位于伦敦东北64公里,城市和农业用地共1840公顷,规划人口35000人,但到1917年,仅达到18000人;1919年建造了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距伦敦27公里,城市和农业用地共970公顷,规划人口五万人。田园城市的设想未能解决大伦敦工业与人口的疏散问题。翁温和帕克于1905~1909年在伦敦西北建设了汉普斯特德田园式城郊居住区,这是创造"社会性综合社区"的一个成功实验,是当时英国在规划设计方面的重要成就。

c、盖迪斯对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学科的贡献:

d、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e、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f、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

2、 1918~1945年的欧美城市

a、 新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b、英国的卫星城市理论与田园城市的建设: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追随者雷蒙.翁温于1922年出版了《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正式提出了卫星城市的概念,即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聚集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翁温的助手帕克,于1930年在英国建设了第三个田园城市--威顿肖维,位于曼彻斯特的南面,人口10万人。它具有莱奇华斯和韦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特征:围绕着城市的绿化带,工业和居住区的有机组合和精心设计的独户住宅。帕克在威顿肖维实行了他从美国获得的把城市明确的划分成相互结合的邻里单位的思想。

c、社区运动、邻里单位与划区理论:

d、区域规划:

e、雅典宪章:在1933年的雅典会议上,与会者研究了现代城市规划与与规划问题,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会议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著名的"雅典宪章"。大纲指出,城市应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在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大纲列举了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存在的严重问题后指出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应多从人的需求出发。大纲还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古建筑,强

调城市规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的科学,应考虑立体空间,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大纲的一些基本论点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

二.战后四十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战后欧洲和日本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恢复生产,解决战后房荒,进行若干重点的恢复和改建;二是有步骤有计划的改建畸形发展的大城市,建设新城,整治区域与城市环境,以及对旧城市规划结构进行改造

具体内容如下:

1、英国的战后重建

a、大伦敦规划

b、哈罗新城

c、考文垂和斯蒂文乃奇市中心商业步行区

2、 法国的战后重建

a、 勒.哈佛的重建

b、勒.柯布西埃的居住单位

3、 东欧、苏联与日本的战后重建

a、 波兰的战后重建

b、 苏联的战后重建

c、日本的战后重建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五十年代,二次大战各参战国不同程度的从战争的破坏中得到恢复,各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大城市的建设与改造、大城市周围的新城建设以及各种具有新的职能的城市如科学城的建立。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对象伦敦那样的一元化结构体系,即大城市只有一个中心,然后在环绕这个中心来进行规划布局的做法,提出了异议,促使六十年代以后,大城市多中心规划结构的采用和推广。这个时期各国对古城、古建筑保护,对市中心和重要商业街区的建设,对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塑造了新的格局形态、空间特征,提高了城市的环境面貌和文化特征,满足了时代要求。这时许多国家在大城市地区和重要工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区域规划工作,并有不少国家实现了有计划的国土整治。这个时期环境的兴起和CIAM第十小组的建立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历史性变革,它为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

1、五十年代的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相应城市化速度也日益加快。世界人口向大城市涌流的势头十分猛烈,已达到失控的程度,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如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塞、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长。各国都试图通过颁布法律来控制人口向城市聚集,但均未奏效。而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交通、通讯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城市人口出现了离心流动,即郊区化现象。这时的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分布渐渐突破了城区界限,向周围的郊区发展,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同其他毗邻的内地、腹地,形成统一的大城市地区,即人口集中在各个城市"点"的形式发展到城镇群体,即城市聚集区的形成,这是城市化发展新阶段的表现之一。

2、五十年代的新城建设

3、五十年代的步行商业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商业街和地下商业街

4、五十年代的新建大城市--印度昌迪加尔和巴西新都巴西利亚

5、朝鲜平壤的重建

6、五十年代的科学城

7、五十年代的欧洲古城古建筑保护

8、五十年代新建的城市中心

9、五十年代的居住区

10、五十年代的区域规划与国土整治

11、五十年代环境科学的兴起和CIAM第十小组的建立

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各学科的交叉和横向的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出现了一大批理论著作,标志着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的重大突破。在城市规划编制上,各国政府对规划实行统一领导,宏观控制。从过去的物质建设规划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规划,把物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规划、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互相结合,并采取综合评价,以系统论的观点进行主总体平衡。为防止无计划的过度的城市化,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概念在大多数国家中仍受到重视。在大城市的布局形态上,封闭式的单一中心的城市布局渐为开敞式多中心所取代。规划的范围从国土、从区域、从大城市圈、从合理分布城镇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布局,使全国的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与城市规划协调,使城乡融为一体,并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世界城市将进一步现代化,这包括城市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以及电子计算、模型化方法、数学方法、遥感技术等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将产生愈(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城市发展历史)益显著的影响。建设技术密集型的科学园区或科学城是各国为发展尖端技术与新兴产业的一种重要建设任务。城市群体布局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模式之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在一定区域内聚集着众多的城市,组成一个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称为大城市连绵区。

具体内容如下:

1、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化

2、六十年代以来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

3、伦敦、巴黎、华盛顿、东京与莫斯科的城市总体规划

4、六十年代以来的新城建设

5、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大城市内部的更新与改造问题

6、六十年代以来的科学城与科学园地

7、六十年代以来的古城和古建筑保护

8、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中心、广场、步行商业街区、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雕塑、街头壁画

9、六十年代以来的居住环境与居住区

10、六十年代以来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11、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12月,一些世界知名城市设计学者于秘鲁利马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该宪章是继1933年雅典宪章以后对世界城市规划与设计有深远影响的又一文件。宪章分为11小节,对当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中主要问题作了论述。这十一小节分别为:城市与区域、城市增长、分区概念、住房问题、城市运输、城市土地使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与保护、工业技术、设计与实践、城市与建筑设计。宪章强调了"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的基本动态的统一性","规划过程应包括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它必须对人类的各种要求作出解释和反映","规划、建筑和设计,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在建筑领域中,用户的参与更为重要,更为具体"等观点。

12、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以及电子计算、模型化方法、数学方法、遥感技术与城市环境生态学对西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发展历史篇三: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摘要: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构上的过渡性以及政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特征

一、北京城市历史

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精美绝伦,文化积淀深厚。北京的城市风貌独具特色,以中轴线和棋盘格式道路网奠定_广城市的基本格局,紫禁城开阔雄伟。是当今世界建筑瑰宝,街巷、胡同尺度宜人,著名的四台院民居以房屋合围着院子而著称,房舍掩映在绿树之中。宫殿、坛庙色彩瑰丽,民居以灰色调为主,两者交相映衬,构成和谐的色彩景观。古城一般建筑体量不大,高度较低,形成了舒缓开阔的视觉景观。3000多年不问断的历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多少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都在古老的北京留下了痕迹。深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形成了古老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明的代表城市。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此有关的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和扩张,要求有现代化、大通过量的交通通讯网络和高度集约的±地利用方式,由

于旧城已是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载俸,若再拓展新的功能,其负担将会更为沉重。据有关调查,目前“占北京城市土地面积5%的f口城,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交通量和商业活动”(方可: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2000),这种现实一方面太大破坏了古城的幽静,使旧城文化神韵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旧城街巷的道路格局和建筑高度是与封建时代的政治统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当时的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极大地制约了北京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旧城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而这种大规模的改造扩建与旧城保护的要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实现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已成为直接影响北京城市发展的、带有根本忡的重大问题。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要求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的要求,并具有较充裕的土地资源;又要满足对旧城风貌保护的要求。为了实现二者的统一,建议适当分敞旧城区功能,通过功能的疏散带动就业人口和功能服务人口向城市外围地区扩散。通过疏解旧城区城市功能,把城市发展的压力从旧城转移出去,在使北京城市发展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旧城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实现城市发展和旧城保护的统一。在向外疏解城市功能时应首先考虑一些容易形成较大交通茸、建筑量,而又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旧城区分布的城市功能的迁出问题。

二、经营旧城文化资源,实现旧城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旧城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但是,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以及对旧城保护的态度却在与旧城密切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这些群体与作为公共物品管理者的政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各方取得利益均衡的后果,形成了目前对旧城保护的折衷方案。

史学专家把旧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保护呼声强烈;旧城内的居民则强烈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但对危改后的房价却仍感负担较重;房地产开发商既垂青于旧城的优越区位,又因高密度危改居住区的高拆迁成本而对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裹足不前,为了增加利润空间,房地产开发商强烈要求增加旧城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容积率;为了降低购房成本,加快旧城的危改进度,使旧城居民尽快改善居住条件,也为了通过危旧房改造扩大旧城内的经济规模,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税收以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政府部门也有提高开发项目容积率的内在动力。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了现行的“旧城保护做一点、容积率突破一点”的折衷方案,这足各利益集团在博弈后利益均衡的结果。深入剖析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源,经济利益驱动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利益集团都认为保护旧城束缚了其对各自利益的追求。为了从根木上建市起有利于旧城保护的城市发展机制,必须正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北京旧城究嘉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还是城市发展的资源;第二,如果旧城是资源,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旧城资源利用后所取得的绛济收益如何在有关的经营实体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酉己。这其中,实现旧城保护与利用的统一,使旧城保护获得持久的动力,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资源是一种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财富。毫无疑问,北京旧城是宝贵的资源,绝不是包袱,这一点必将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而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将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历史、各种文化遗存和不同同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可以预言,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旧城的资源价值将不断提升。既然是资源,就可以加以利用,就可以创造价值,就可以进行经营。应当从经营的角度,对旧城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新认识。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高水平经营城市”,城市经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新思想,又是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调控城发展与发展条件之间矛盾的一种经济活动。城市经营要求以经营的思想规划城市,以经营的手段建殴城市,以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以经营的谋略推销城市。北京古城有多种多样可供经营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各地城市建设普遍趋同的形势下,北京的古城特色更显示出极高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关键是要以经营的观念去整合这些资源,使旧城资源经过绎营带来经济效益。应当埘北京旧城从经营的角度进行整体策划,在不破坏旧城的前提下,使旧城更具观赏性和体验性;使旧城在被保护的同时,也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三、北京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所有城市的发展除了有共性以外,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有的城市性质、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经济特征、城市结构和建设条件,使得各个城市 的发展各具其特殊性。

1、北京的城市性质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特色

北京的城市性质——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现代国际城市,对北京城市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尤其是“全国政治中心”起着主宰的作用。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对于城市功能和城市的规划建设,必然首先要着眼于全国的需要和中央的要求,一些特别重大的城市问题都必须请示中央决策,与中央有关部门保持协调一致。“现代国际城市”反映了北京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和扩大、亟待加强城市国际功能的需要。“全国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则决定了北京的最大优势是文化。对内,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具有科技、教育、人才、信息、文化设施、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对外,北京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文明宝库,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集中代表,其文 化影响包括语言、文字、书法、绘画、诗歌、音乐、中医和儒家思想等,并且其影响遍及东北亚和东南亚,因而可称是世界东方文明之都,堪与西方文化中心城 市巴黎相媲美。这也是北京作为第一流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最大特点。以上这些,决定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特色。

2、“首都”与“古都”的重叠,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又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首都”与“古都”在空间上的重叠,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不具备其他选择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但是这个决定,使得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空间、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并存,造成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持续地异常尖锐,并且一直延续

了50多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涉及范围之广,争议程度之激烈、时间延续之长,国内国际影响之大,即使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这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别于其他名城保护的一个特点。对 此,必须高度重视,用极其慎重的态度和发扬学术民主的方式来妥善处理。任何简单的、单纯行政命令的方法,尤其是混淆学术与政治问题界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3、自然资源短缺,决定了北京必然要成为节约型城市

北京是个水资源、能源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短缺的特大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用水、用能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短缺与首都城市发展越来越大的需求之间,形成渐趋尖锐的长期矛盾。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在工业发展的选择上,要注意发展耗水少、耗能少和用地少的工业,而且在农业、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都要从长远考虑,大力节水、节能,节约土地。亦即从工业的工艺和设备、农业种植计划和灌溉方式、城市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用热设备和建筑耗能、汽车用油等方面,以及在资源供应计划、收费制度、法制管理和舆论宣传等各个方面,都要全面贯彻节约的要求,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节约型的城市,除此以外别无其他选择。

4.北京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畸形发展,是北京城市规模长期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之一

就北京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而言,北京是个超级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人口700多万,而周围都是中小城镇,大的十几万人,小的四五万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水平都很低。从整个体系的规模结构来看,少人口为20—40万人的中型城市和大城市,这使得中心城市与周围城镇在城镇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上相差过于悬殊,大大强化了中心城市的巨大“磁力”作用,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1950年代后期起,北京就想控制市区城市人口,尤其是1980年代初以后,一直企图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尤其是迁入人口,但收效不大。人口不断膨胀的结果,使得交通拥堵、供水不足、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大城市病”的治理效果不明显。

四、北京城市空间特征的发展观

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空间特征分析,可以看到,作为国都的北京,其空间区位与其他都城相比,既不位于大河流域的平原地区,也不是位置适中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的供给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但北京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多方位的衔接性而成为首都的首选区位。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对北京空间格局的认识应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北京与中原文化间的关系和作用,分析北京的边缘和门户的含义及其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北京的边缘与门户作用,在当代北京城市向国际化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依然重要。中国东部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处于世界核心区的边缘,同时又处于中国的核心区,而北京作为首都,依据其城市发展的空间区位优势,仍将处于城市发展的前沿。

五、全球化时代的北京城市发展对策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定位思考和发展规划是一次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大解放,是从地区性的开放意识走向全球化的思维模式的大跨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人口将向大城市集中。这与传统

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有着显著的区别,二者相加使城市人口呈现出加速的聚集效应,这是由知识经济与知识人口的特点所决定的,将给城市的土地、交通和生态承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这是必然趋势,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

1、必须转变观念,要有整体解决方案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念是整体解决方案的理论基础

如果将“城市-乡村-区域”视为一个整合的系统,那么城市圈将不仅包含城市,也包含乡村。农业是广义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在人口稠密的区域甚至是重要的部分。

(2)要构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桥梁

2、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创新,制定对策

(1)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

(2)改革土地所有权与户籍制度

(3)引进高端产业与国际人才

(4)完善区域规划与空间布局

(5)建设“高容纳”的中心城市

小结:对城市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领导者与未来的经济模式。统计数据显示,知识经济时代,城市总劳动力中各种劳动力百分数在变化:农业人员急剧下降、工人阶级逐渐下降、核心超级创意人员逐渐上升、创意产业逐渐上升、服务业快速上升后有所缓和。相对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地域面积等传统的世界级大城市的要素,高端的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国际人才及其所具有的创新与创造力则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与竞争的活力源泉。北京未来要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着重引进高端经营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生态农业人才;要强调现代农业对服务业的支持作用;要疏解制造业,大大减少工业企业在城区及近郊区域的存在;要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服务业的比重,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与服务水平,为国际总部及国际活动提供世界级的服务,增加对国际事务服务、参与、决策的分量。

相关热词搜索:城市 发展 历史 玉林城市发展历史 武汉城市发展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