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外交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上的外交篇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发展史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发展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由此,新中国的外交也正式开始启动。从此,告别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的历史。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间,中国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总体说来,中国外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中国的安全和主权与领土完整,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本文主要回顾这5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思想上发生的许多变化,以更加有利的分析中国外交发展的脉络。这50年的外交历程中,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个阶段;“一边倒”时期、“两个拳头打人时期”、“一大片、一条线”时期、“大变革”时期和“大融入”时期。下面依次进行分析。

一、“一边倒”时期

“一边倒”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1947年2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后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等,相应地,苏联也在东欧针锋相对地建立起了对应的组织和订立了计划,东西方两大阵营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在此种情况下,中国也面临着外交方向的选择问题。由于美国敌视新中国,并且还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的直接和间接干预,中美关系成为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最主要问题,美国企图利用军事威胁、政治包围、经济封锁等手段来对新中国进行遏制,以图挽回在内战中的失败。

因此,中国外交最紧要的目标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政治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中国认为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需要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二是加强同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三是积极支持亚非拉的民族独立,同时同它们发展友好关系。针对于大的目标,毛泽东在1949年,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的意思是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承认,签订的条约也进行重新审定。“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就是不急于去解决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承认问题,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肃清,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上同其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的意思是新中国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三大外交方针”的实施,确实是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主权与领土的完整。结束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彻底地驱逐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获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政治的援助,特别是156个援建项目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二、“两个拳头打人”时期

“两个拳头打人”时期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即1955年西方成为的“第一次台海危机”到中美建交前。

此时,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开始调整。苏联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于是,苏联开始确立了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因此,美国和苏联之间是又妥协又对抗。其

次,就是东西方各自阵营中,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如社会主义阵营中,有苏匈、苏波事件,而在西方阵营中,有法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第三世界也开始进行了不结盟运动。在这期间,最为重要的是,中苏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结盟关系不断走向破裂。因此,“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也已经不合适宜。

此时中国外交的目的是反对美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威胁,另一个方面,也反对苏联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威胁。并且把这两者当作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因此,称为“两个拳头打人”时期。

此时,中国面临着苏联的压力,1957年10月,苏联撕毁了国防协议,拒绝给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相关的技术,同时又支持印度扩张主义,公然在中印边界滋事。在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后又要求建立联合舰队,这些都有损中国的主权。在1958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和马祖,苏联领导人深怕这会影响到美苏之间关系,希望赫鲁晓夫在访美之前,营造“良好的氛围”。随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最为严重的是1969年,苏联悍然发动对中国领土珍宝岛的入侵。美国依然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和国家签订了一些的军事同盟和约,对准中国和苏联。 中国此时的外交拓展是放在 “两个中间地带”上。两个中间地带是毛泽东在1964年提出来的,将亚非拉成为美苏之间的“第一个中间地带”,将西欧、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成为“第二个中间地带”。中国的外交的目的是发展同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外交关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1964年与法国建交。

三、“一大片、一条线”时期

“一大片、一条线”时期是指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

由于上面提到的1969年苏联对中国领土珍宝岛的入侵,导致了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跌到了谷底,苏联成为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同时,这件事也使得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看到了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两个大国的不和,加上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以及苏联实力的急剧窜伸,使得美国的战略开始出现了调整,因此,在此种国际格局的大背景下,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大片、一条线”的外交方针。 “一条线”是指按照大致的纬度划出一条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结这条“线”的外面的国家(这就是一大片),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此时已经开始改变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来处理国际关系。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成就。首先是中美建交,开启了中国和美国友好的大门,这为中国的国家安全良性的外部环境,改变了“两只手打人”、“腹背受敌”的局面,中国独立地面对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局面。那么,中国就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安全威胁。其次,由中美建交带来了中国与美国盟友建交的高潮。最后,中国进入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开始发挥中国的影响,更加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四、“大调整”时期

“大调整”时期是指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80年代末。

由于美苏两国的“缓和”,导致中国的“一大片、一条线”的外交方针不再

适用,同时,国际全球化的趋势开始迅速发展,各国都开始改变自己的战略,开始注重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外交进行巨大的调整。 “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总体形势进行了重新判断,改变了以前“战争不可避免”、“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判断,强调在现今世界中,争取和平和发展是可能的。后发展成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二是彻底改变了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建立外交关系,明确地提出了把中国的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外交的最高行为准则,这样更加灵活地除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三是改变过去封闭的局面,实现改革开放的政策。四是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构想,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途径。五、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大调整”时期,中美关系发展处于进一步深化的阶段,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同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也进入了正常化的轨道。并且在实现了中国和苏联关系的正常化。此外,也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五、“深化”时期

“深化”时期是从1990年至今。

1989年“六·四”事件以后,西方对中国进行了制裁,同时苏东解体,对中国有很大的冲击,对此,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等方针,果敢地处理外部冲击。

“深化”时期主要是深化“大调整”时期的基本方针。主要表现在:一是继续坚持和平和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形势判断。二是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三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历史上的外交

策。四是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前提下,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同时也在努力地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五是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融入国际社会,重要表现在:第一,积极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并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加入世纪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第二,积极与各国建立伙伴关系。第三,积极地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第四,积极参加地区事务,并且在其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总之,新中国的外交是经历了坎坷但有不断取得辉煌的外交。从新中国的外交中我们可以吸取两条重要的经验: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主线。另一方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反对任何国家侵犯别国、干涉别国内政,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

历史上的外交篇二: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政策史料梳理

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政策

史料梳理

学校: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丰润校区

部门:工程教育部

年级:13级机械五班

组员:白荣泽

常路路

房伯宁

付维东

高国庆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关键词】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外交成就

我国建国以来不断地摸索外交政策,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中国的外交方针不仅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也为世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世界的共同发展,维护了世界和平。的得了国外友好支持,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一、建国初期

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共中央决定了在执行和平外交政策中的三大基本方针: 一是“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自动继承同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建中国同外国的关系。

二是“一边倒”。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一个最不寻常、最具震动性的方针。在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将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早在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明确指出:“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要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当时的国际环境决定了新中国政府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1949年8月,毛泽东提醒全党,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使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站到了一起,大大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外交发展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经过仔细观 察,冷静分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重新作了科学估计。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通要求。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关系到世界的稳定与繁荣,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也关系到世界人民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因此,保卫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在新时期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更加突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 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坚持这一原 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独立自主原则表达得更为完整与明确。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和执行本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决定,反对任何外来干涉,对待国际问题,完全根据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我们的态度和立场,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中国决不届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永远不称霸,永不搞扩张,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中国反对军备竞赛,主张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行有效的裁军和军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我国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公认 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我们主张在互相遵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

平、稳定、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三)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基本国策。1982年12月,中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正式规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世界经济的发展,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封闭式经济,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中华要 腾飞,必须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也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普遍适用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以及其它有益文化。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而且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我们就同他们进行合作。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层次、有重点,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格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在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家合作,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提出的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79年1月,邓小平在美国参众两院所作的演讲中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其中包括“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1982年1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第一次把解决台湾问题的上述方针概括为“一国两制”,他指出,九条方针“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制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要破坏他那个制度。不只是台湾,还有香港问题大体也是这九条。”“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首先用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在实践过程中,这一思想不断发展,更加完善。“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1、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

3、“两制”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由宪法规定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都受法律保护。

4、“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要部分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一国两制”思想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既洗雪了中华民族的屈辱维护了香港、澳门的稳定与繁荣,为争取中国完全统一指明了方向。同时,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思想分别与英国、葡萄牙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对世界和平事业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

响。

1、“一国两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史无前例。在社会主义探索阶段,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中国人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的春风吹拂下,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国历史进入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是用新思想、新制度、新手段,填补了这个时期决解新矛盾原则的缺失。

2、“一国两制”表现了尊重人权,保障人民利益,是实现了“人性化”原则的典范。

“一国两制”保证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不变,符合港澳台同胞的要求,是尊重人权的典范。

3、“一国两制”实现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维护了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台湾问题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目前,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呈现良好的趋势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为期不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饱受战争创伤的华夏子孙的强烈要求,也顺应了“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要求。

4、“一国两制”是解决部族矛盾和党派纠纷的典范,也是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典范。

5、“一国两制”的实施和发展,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充分的说明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水火不容,不共戴天。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结

建国以来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善了我国的外交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使我国以一个独立、和平、友好、互助的良好形象稳立世界。并借鉴外国经验,找到与我国相契合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理念,打破惯性思维施行新政策,推进了世界的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百度文库。

历史上的外交篇三:高三专题复习讲义(八)——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变迁与大国地位

高三专题复习讲义(八)——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变迁与大国地位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与具体国家、地区的关系

1、与 朝 鲜关系:

汉 朝 ①东汉时期,我国同朝鲜半岛各国的关系密切。

②汉朝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③朝鲜的名马特产也运到中国。

隋 朝: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唐 朝 ①许多朝鲜音乐家到长安,朝鲜音乐受到我国欢迎,唐乐中就有高丽乐的部分。

②朝鲜人频繁地到长安留学,新罗留学生非爱好唐诗。

③新罗工匠吸收唐朝手工业的优良技术,织品精美。

④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输入朝鲜的有丝绸、瓷器、茶叶、药材、

书籍等。

南 宋:对外贸易东达朝鲜。

2、与日本的关系 :

汉 朝 ①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

②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

③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

唐 朝 ①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②阿倍仲麻吕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

唐朝文化。

③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

围棋。

南 宋:对外贸易东达日本。

明 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

3、与 印 度 的 关 系 :

汉 朝: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唐 朝:①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

②中国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

建筑艺术。

③“玄奘西游”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明 朝:郑和下西洋到过印度。

4)与 西 亚 的 关 系 :

①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②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

③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

④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拉伯。西亚不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

⑤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地区。

5)与 欧 洲 的 关 系 :

①汉代丝绸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

②元朝时东欧商队、使团到大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

③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

④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明末徐光启介绍欧洲水利方法,翻译利玛窦带来的科技著作。

⑥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阶段特征】

一、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史

1、汉唐及宋元积极外交、自主开放和世界先进国家地位与国际文明中心格局

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以加强友

好往来为主。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2、明清闭关自守和先进国家地位的失落

(1)明朝空前的主动外交和以海路为主的开放陷入危机与中华文明渐趋落伍

明朝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因不计经济效益,无以后继。(2000年高考考题)

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私人外贸受到严厉的限制。

(2)清前期中外冲突加剧、闭关自守局面形成和中西文明差距急剧扩大

清朝初年,多次颁布禁海令,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商来华。康熙帝一度开海禁,后

规定只留广州一处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管理对外贸易。

此外,1723年雍正帝禁止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16世纪后期发端的西学东渐势头衰落。

3、晚清70年屈辱外交、被迫开放与弱国地位形成

(1)鸦片战争失败后,《南京条约》等签定,清朝被迫开放长江入海口以南五口通商,丧失

独立自主的外交能力,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表明落后中国已处于弱国地位。

(2)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通商口岸扩展到沿海各省区,并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国

公使进驻北京,清朝借师助剿,出现暂时的中外“和好”局面。

(3)1861年清朝设立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与外国联系,推动洋务运动,便利列强控制

内政外交,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4)甲午战争前夕中日冲突加剧,清政府寄望各国调停失败。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

定,列强势力进一步深入内河内陆,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弱国地位最

终形成。

(5)随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形成中国全境开放局面,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外国驻兵、清朝禁止民众反帝、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使清朝成

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4、中华民国外交屈辱与抗争和大国地位回升

(1)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团提出收回原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和会无理拒绝,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

(2)华盛顿会议上,由于中国坚持斗争和英美对日本施加压力,中国政府收回胶州湾和胶济

铁路主权;

(3)国民大革命期间,国共合作北伐,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收效甚微;

(5)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但弱国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5、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外交、自主开放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

(1)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边倒”政策和外交新局面的开拓与国际作用发挥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外交环境恶化

(3)20世纪70年代打破外交僵局,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和国际作用加强

(4)1978年以前艰难的对外开放处境与基本上的闭关自守

(5)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结盟”外交、港澳主权收回,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力量

归纳:中美关系改善原因

美国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防科技不断取得突破(1964年原子弹、1966年导弹、1967年氢弹);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并进行战略收缩,利用中国牵制苏联;西欧和日本崛起冲击着美国等因素迫使美国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中国面临新的战略抉择:苏联陈兵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美国在亚洲战略上趋于收缩和保守。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对付苏联威胁,解决台湾问题。 归纳: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1)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

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中日甲午战争~“一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局面

3) 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

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破产。

4)二战后~中日建交(1945~1972)

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

5) 中日建交至今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对待历史问题(历史教科书 参拜靖国神社)、边界问题(钓鱼岛)、台湾问题(台日经济一体化)、经济问题(东海油气)摩擦不断。

相关热词搜索:外交 历史上 中国历史上的外交人才 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实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