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探究篇一:历史研究概述

历史研究概述

一、历史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1.历史

根据《辞海》解释,历史是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它强调以时间为顺序人类所发生的事。

2.历史研究

简单说来,历史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具体指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1

历史研究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是考察事物发展过程,探究发展过中某些有规律现象,都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历史研究法。如,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外国教育发展状况都可以运用历史研究法研究。

3.教育科学中的历史研究

马云鹏认为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是指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客观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2

左瑞勇认为,教育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指的是通过收集教育现象发1 左瑞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操作·应用 [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05.

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

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资料,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认识教育历史事实、探索教育发展规律、预测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一种研究方法。3

说到历史研究,人们往往易于文献研究相混淆,其实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两种研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研究有各自的目的。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历史事实和揭示历史真相。而文献研究主要目的是查看他人在某些领域已经提出了哪些观点,已经出现了哪些进展。

(二)特点

1.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

历史资料通常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也称原始资料,是对要研究的事件或经历的首次描述.作者以第一见证人(真接目击者)的身份出现,如学校的规划、工作日志、会议记录、学生情况登记表、活动录像,教师的教学计划、工作小结,学生的作业、成绩册、试卷,研究者的手稿、首次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等。第二手资料是对要研究的事件或经历至少加工处理一次以上的资料。作者以间接见证人的身份出现,是对第一手资料的加工整理,如摘录、综述、述评、书评介绍、心得体会等。第一手资料是最接近事实的资料,并且能比较具体地反映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因而最具说服力。

2.重鉴别

历史研究中对材料的鉴别是开展有效研究,达到预期目标的前3 左瑞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操作·应用 [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05.

提。历史研究中常采用资料的形式评价和内容评价作为确定文献资料效度和信度的工具。形式评价文献的效度,指文献在哪里产生,什么时候产生,由谁记录的。内容评价要确立文献资料的意义和可信程度。一般说,形式评价先于内容评价,即材料的真实性尚未确认时,考虑内容的可用性是无意义的。

3.重解释

历史研究的核心是解释过去,其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描述,分析、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意义。解释既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又是研究所要获得的结果。

4.重历史性4

历史研究法的历史性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主要研究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其次在研究过程上,历史研究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过程,从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研究。

5.以逻辑分折方法为主

历史研究法通过对历史上某一教育现象的再现和分析,进而抽象出一定规律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

二、历史研究的优缺点

刘向岫认为历史研究具有独特的优缺点:5 4 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 5 刘向岫(xiu).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

优点:

(1)研究者可以选择不能亲自接触研究对象的课题进行研究,这就避免了来自研究者的主观干扰,因此被称为非介入性研究。

(2)历史法适合于进行纵向研究分析,适合于研究整个历史时期或很长一段时期的现象,其研究的目的往往是探索—种趋势。

(3)历史法的研究有抽样容量大,费用低等优点。

(4)如果搜集的材料可靠,其结论就会较为深刻和全面。缺点:

(1)许多文献历史资料往往带有倾向性,偏见。

(2)保存下来的文献历史资料,往往也不很完整。

(3)凡是保存下来的文献历史资料,多数已经过某种选择。

(4)从文献史料中所搜集的材料如果需要重新鉴别,困难是很大的,可能需要很多的时间,还不一定解决问题。

三、一般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基本程序6

1.确定研究问题

历史法中的研究问题可以是研究假设的陈述或是对研究目的的陈述。历史法中的假设并非十分明确,通常是对研究问题的性质、特征、环境的影响、相互关系、可能的原因等作出推测和描述。

选择问题时要考虑到一下几点:1.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前沿问6 左瑞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操作·应用 [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05.

题、疑难问题、“空白”问题)。2.研究问题的应用价值(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的启示)。3.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大小、难度)。

2.收集和鉴别原始材料

历史研究的基本淮则是,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收集资料不仅要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还应注意收集背景性和旁证性的资料。收集资料应充分全面,不仅要收集相同观点的资料,还应注意收集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任务基本完成后,接下来进入对文献资料的考证鉴别阶段。历史法中对资料的考证分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两类。

外部考证是对文献本身真伪作出鉴别,涉及文献的真实性。如对版本真伪进行考证,可以从该书的编排体例与同时代的同类出版物比较,看是否相符;也可看书中内容是否反映成书年代的事实。

内部考证是对文献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的鉴别,涉及文献的可靠性。常用的考证形式有:文字性文献的相互印证;实物与文字性文献的互证;文献内容与当时历史背景、史实的对照、比较等。

3.综合分析解释文献中的信息

综合分析文献中的信息就是对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理性的思维加工,形成对事实本身的科学认识。对史料的理性加工形式主要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常用的方法有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

4.将这些分析后的历史材料,组织成为论文或专著

历史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得出研究结论。运用概念诠释历史信

历史探究篇二:幸福观的历史探究

幸福观的历史探究

【摘要】人人都渴望获得幸福。人类发展至此,已经不止在追求生活中的幸福感,工作作为人生命的三分之一,工作的幸福感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幸福观;历史探究

恩格斯说:“在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需加以证明的。”因此,“幸福”一直是伦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虽然没有一个关于“幸福”的统一的概念,但大多都认为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古至今及将来,幸福问题永远伴随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伦理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里,它有着不同的涵义,因此它又是历史的、具体的。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

一、西方“幸福观”理论流派

对幸福问题的思考西方人开始的很早,最早对幸福问题探讨、开创研究人生幸福先河的思想家——“七贤之一”的梭伦。他认为幸福应具备六个要素:一是保卫祖国,勇敢战斗;二是拥有中等财富;三是孝敬父母,有好子孙;四是一生平安顺利;五是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六是善终安乐而死。由此之后,梭伦提出的关于幸福与德行、幸福与财富、幸福与命运等问题被后来的伦理学家深入探讨,在古希腊时期,形成了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和基督教幸福观。

(1)理性主义幸福观。以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认为幸福渗透于人的灵魂深处,在人类内在的精神追求和完满中,鄙视或放弃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追求人类的精神幸福。强调精神愉悦和遵从理性。人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符合“逻各斯”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人的行为受苦乐感觉的支配,精神的快乐高于肉体的快乐。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是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幸福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2)感性主义幸福观。这种观点认为追求感官的快乐、避免感官的痛苦就是幸福。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感性主义幸福观的代表人物是伊壁鸠鲁、霍尔巴赫和费尔巴哈。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首先,他把追求快乐看作人生的目的,认为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把快乐定义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其次,他还重视人的美德与幸福的关系。再次,在道德与快乐问题上,他主张道德的价值在于道德自身能否延伸出快乐,认为道德是为快乐和幸福服务的,道德成为达到快乐和幸福的工具和手段。最后,实践的重要性。即幸福不会从天降,需要人的努力创造来谋求,如远离幸福,不要放弃追求。谋求幸福的过程也是一种对幸福的体验。

(3)功利主义幸福观。这种观点以“趋乐避苦”为人性基础,把追求个人利

历史探究篇三: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龙源期刊网 .cn

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作者:夏维伦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12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得初中课程教学的方式逐渐改变,很大程度上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对历史的探究和学习,因此,历史课程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难以提高。针对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

一、学习初中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过程,记载了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内容,初中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初级阶段。学好初中历史,一方面可以为后面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学习成绩,为升入高等学府做准备。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对自身所处的位置有更好的了解,将自身跟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完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改

历史探究

变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习好初中历史,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明确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意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聪睿的智慧。充分认识到历史的先进文化,历史学的优秀品质,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历史学的魅力。

二、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目前采用的历史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厌倦了此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采用“讲—听—记—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缺少趣味性。因为初中生都是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很难接受一成不变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甲午海战”的课程时,避免单纯的文字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搭配课程内容的图片,人物彩图,或者采用电影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小的短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由封闭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化模式转变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过程、结果和评价等内容,很少走出教科书,在教学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内涵,思考历史跟地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打破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获得新时代最流行的历史元素,通过对比来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相关热词搜索:探究 历史 满文档案与历史探究 七年级历史探究答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