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建筑的保护篇一:关于为什么保护历史建筑的若干看法

关于为什么保护历史建筑的若干看法

摘要:回顾历史,磅礴大气的汉唐宫阙、小桥流水的明清园林、天下一统的阿房宫、中西结合的圆明园都在它那个时代绽放着夺目的光彩,而历史变迁留给后人的多是残石废墟让人嗟吁。而现代中国对现代的狂热推崇曾让我们摒弃历史,耗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政治影响在“拨乱反正”中被肃清,而其带来的历史观的影响却如跗骨之蛆一般影响着我们。而九十年代开始的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以及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大量学习西方技术、艺术以此作为新文化或新解放的代表。回过头来,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一直被忽视。逐渐我们意识到文化需要根,而我们的根恰恰在于一度被我们忽视的历史中。

关键字:中国建筑 历史建筑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历史建筑,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定义,它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特点是以木结构为主,独特的单体造型、方正严整的平面构图、丰富的装修和装饰、写意的山水园景为特点。中国建筑发展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邻国建筑等都有深刻影响。在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的一个活动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Irina Georgieva bokova)提出了“为什么保护遗产”的问题,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言,遗产保护服务于它的基本宗旨: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对话,和平发展,减轻贫困,最终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而对于我们历史建筑保护而言,由于木构的特点以及历史原因,在“现代化建设”中历史建筑的现状面临严重考验。历史建筑代表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发展,代表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点,其技艺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不容毁灭。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梁思成在考察蓟县独乐寺时说“观音阁及山门,既为我国现存建筑物中已发现之最古者,且保存较佳,实为无上国宝。如在他国,则政府及社会之珍维保护,唯恐不善。而在中国则无人知其价值......此千年国宝,行将于建章、阿房同其运命,而成史上陈迹.....日本古建筑保护颁布施行已三十余年。回视我国之尚在大举破坏,能不怆然?”。

历史价值:历史建筑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延续了人类社会的文脉,无论是恢弘的秦始皇陵还是绵延的长城;无论是高贵的明清故宫还是焚毁的阿房宫;无论是四合院还是明清徽派建筑,都承载着其历史意义,体现着社会各时期的特点和变化。恢弘的秦始皇陵体现着秦朝皇权的至高无上,明清故宫代表着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以及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四合院则体现着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境。而这些最终反映我国社会形态的演变与历史变迁。为研究历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艺术价值:首先,历史建筑有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像林徽因所说“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与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凭吊兴衰的感慨;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锐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中国古建筑造型优美的屋顶,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由此演变出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同时,衬托性建筑的应用以及色彩的应用无不彰显着中国匠师高

超的艺术素养。其次,建筑承载着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形式,人们可以在建筑中感受到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最终化为己用,最终推动艺术的发展。再其次,各地区各民族的对于建筑的艺术表现又有所不同,如西方的哥特式建筑,伊斯兰建筑、希腊罗马建筑等,中国福建的土楼,陕北的窑洞、蒙古的毡包、江南的徽派建筑等都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建筑结构、艺术风格、功能等都体现着建筑的多样性,进一步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为全人类提供丰富的文化遗产。

科学价值:九十年代开始的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大量学习西方技术、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们的建筑风格逐渐西化。欧式别墅、花园洋房、地中海风格、哥特式风格入侵国内。但是作为建筑师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真的适合我国建筑的发展吗?正如梁思成所说“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中心建制相比,太过东施效颦,又伤自尊。”研究我们自己的石刻、牌楼、影壁、古建继承并加以创新才是出路。还有一些古建“现代化”的尝试,尝试不成将千年杰作毁于一旦,将古建改的面目全非,加速古建的破坏,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痛。另一方面,俗话说“百闻不如见面”,研究古建筑不能停留在书本理论上,古建筑的演变、造型艺术、建造技术必须要实地测绘实践才能有所得。同时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可以加强民众和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长期由国家买单,随着对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提高,民众和社会也可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献一份力。

文化价值:一、上文提到,在某一时期我们曾摒弃历史,推崇现代化,故此许多历史建筑多遭受普遍的摧残,虽然其中有不可免的因素,但是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的决心,对我国的文化加以保护,历史建筑不容忽视。历史建筑对于传承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而最为重要的是,历史建筑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文化层面上,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精神。加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正如八国联军侵华抢掠并烧毁了圆明园让中国人民的自尊心遭受极大的破坏,时至今日圆明园废墟仍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林徽因在《山西通信》中说“教书先生帮忙我们拓碑文。说起这个那个庙,都是年代可多了,什么时候盖得,谁也说不清了。年代对了吧?他们骄傲的问。多了多了。我们高兴的回答,差不多一千四百多年了。呀,一千四百年!我们便一齐骄傲起来。”这种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不是新建筑所能相比的。

三、中国建筑是一个独立系统但是基本结构又未受外来影响而发生复杂变化,虽然在结构和艺术上都达到极复杂精美的程度,但是单纯简朴的外表未曾变化,这让一般人认为中国建筑没什么发展,其中尤以西方人为甚。这是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粗鄙的认识,但是却影响到中国人对本国建筑文化的怀疑甚至摒弃。这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对历史建筑加以保护并认真研究探讨才能更正这些人的观点。让更多人认识到历史建筑的美。

经济价值:梁思成曾说“历史建筑是人民文化游息的好场所,是发展旅游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需求。其中以历史建筑为主体的旅游项目尤其受大家的欢迎。在重新修订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增加了关于合理利用的章节,这在保护好历史建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社会功能,发挥它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如北京、杭州、苏州、南京、安徽等都大受游客欢迎,这不仅带动了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服务业等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在感受历史建筑的魅力的时候,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本文化的认同感。

结语:2000年后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最为迅速和活跃的地区,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历史建筑保护的迫切与解决复杂保护问题之间的巨大反差;历史建筑的真实性与运营效果之间的矛盾;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化生活之

间的摩擦社会认同感和历史建筑发展之间的“时差”等问题都趋待解决。但历史建筑的保护,是我们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实验场,也是我们文化、经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的战场。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也为国际遗产保护提供经验。

历史建筑的保护篇二:探究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

探究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

城市历史建筑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渐激烈。城市

传统历史建筑不仅使老一辈人的建设心血和美好回忆,更是城市文

明脉络的传承,也在很长时期内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如何协调城市

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面临

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 现代化 历史建筑 文化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历史性建筑的轰然倒塌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避

免”的一幕,人们一定程度上已经把这当做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一

种象征,在承载着人们无数回忆和精神寄托的历史性建筑被象征着

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代替之时,人们总感觉城市在向这现代化迈进的

脚步中,正逐渐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就是历经多年积累的城市

文化。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但城市历史建筑并

不一定要作为城市现代化的“牺牲品”,它们可以为城市保留很多

不可替代的文明,甚至可以成为城市现代化中璀璨的明珠。

一、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建筑

随着全球城市化建设浪潮的涌动,我国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人

口规模、用地面积的大幅增长的状况下也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化建设

力度,大小城市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和经

济重心,结合自身地理位置、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进行了城市现

代化规划和建设。但很多地区并没有重视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建

筑保护,虽然近年来逐渐注重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文明的树立,

但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本身文化及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城市文明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也显得不尽和谐。其实城市中的历

史建筑正式城市多年发展中的文明精华和脉络所在,在多年的文化

积淀和经济发展中,全国各地的城市,尤其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繁荣的城市,基本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历史建筑体系,这与城市的

气候、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是密切相关的,历史建筑就是对城市

发展中的各种文化和其所处环境的高度融合。

而很多城市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只注意到了历史建筑使

用价值的消褪,及对城市化建设的阻碍,不注重对城市历史建筑的

保护和传承,就是当前很多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出现“千城一

面”的尴尬局面的根源所在。可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建筑

的重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层面,而深深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

设中的文明建设问题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性问题。

二、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建筑冲突下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原本

还正处于设计寿命期的历史建筑在城市的日新月异中显得与城市

的生产生活格格不入,似乎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其功能和设施

的需求,其外观也在周围新建筑的簇拥下显得陈旧而不和谐,因此

很多尚存在实际使用价值或陈旧的历史建筑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中被推倒了,其中既包括没有国家法规条例保护的一般性建筑,也

有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伟大历史建筑。很多城市在现代化建

设中就是采取这样的建设和规划模式,对待与新时期的城市“格格

不入”的历史性建筑的方式就是采取最彻底的办法,让它们永远地

消失在见证了多年发展和进步的城市中,而仅仅去关注全新的城市

发展建设格局、城市政治管模式、产业布局调整和城市的标准化统

一建设管理。在这些举措的同时,城市化建设中的人们也正逐渐丧

失归属感和文化根源,使现代化城市建设出现了城市建设模式的雷

同,城市文明标志的抄袭,城市文化品味的低俗化,城市艺术风格

的消失,正在使成千上万的城市社区丧失特色,泯灭个性,失去魅

力,是城市发展和建设从某种角度进入恶性循环,陷入迷茫的发展

误区,偏离建设轨道。可见城市现代化建设不能像当前的很多城市

一样仅注重表面的物质和制度建设,尤其应注意城市发展中历史建

筑为主的对城市的文化、精神支撑的维护和发掘。

三、协调城市现代化与历史建筑的发展关系

城市的又快又好发展离不开城市中物质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文

化建设的共同支撑。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则是城市精神文化的重要承

载者,正式这些城市历史建筑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回忆和精神寄

托,人们每每看到它们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在城市

现代化建设中从多方面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协调,保存或改造其

功能价值和使用价值,增加和宣扬其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必定能

帮助城市现代化建设稳定、快速发展。

(一)保存和改造历史建筑功能价值

保存仍具有使用价值和功能的历史建筑,合理改造历史建筑功能,

能够在城市发展日趋成熟和饱和的情况下延续和强化历史建筑的

功能,为旧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座建筑的结

构造价占到其总造价的1/3,保存或改造建筑功能的经济性不言而

喻,历史建筑功能的保存和改造再利用可大大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

如拆迁和土建费等,且建筑的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可以尽快投入使

用从而获得较大利润,在经济上是非常合算的。从社会角度来看,

历史建筑大多数具有它的地域性特点,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它

们参与了文明进步的过程,是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以前

我们对于具有历史性的建筑采取原样修复的方法,而对于那些非历

史性的建筑和历史性较弱的建筑则采取了完全拆除重建新建筑的

方法。历史建筑向人们表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延续性,使人们在

心灵上得到慰藉,人们在这些旧建筑面前体验到城市发展的历史和

人类自身的创造能力,而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文化认同构成了我们

生存空间的框架。新建筑的建设及使用中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生态

环境污染,全球一半以上的能量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

可见历史建筑的保存及改造也是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益处的。

(二)历史建筑重构和转型是城市的再创造

1、历史建筑空间环境重构

国外的城市建设中有大量的历史建筑重构和改造经验,我国城市

建设中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特

点,合理进行历史建筑空间环境重构。

旧建筑空间由于受到当时种种条件的制约,往往空间组织形式单

一,地面高差变化不大,因此,建筑空间往往不仅没有丰富的视觉

效果,而且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中日趋繁杂的功能要求。我们知道,

在实体空间内,地面标高不同的部分各有一定的独立性。利用此原

理,可结合新的功能要求提高或降低日建筑中某些部分的标高,以

形成几个相互贯穿,又有一定界限的新空间,从而重新构成一个具

有新的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

对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失去兴趣,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日益强

烈。将这些自然要素引入建筑空间之中,通过巧妙地点缀和有机地

划分,能使人的生存环境更为完善。旧建筑中常常直接调用自然语

汇,使之在室内起到观赏作用,现代设计则主要地利用实物材料并

结合园林中常见的手法,组织、分隔、引导室内空间,协调人一建

筑一环境之间的关系。

总之,城市现代化建设不能像当前的很多城市一样仅注重表面的

物质和制度建设,尤其应注意城市发展中历史建筑为主的对城市的

文化、精神支撑的维护和发掘。城市历史性建筑作为城市文明的承

历史建筑的保护篇三:历史建筑与历史城市保护1

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实践的启示

1.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概述

所谓历史建筑是一种习惯性称谓,也称历史性建筑,统指各个历史阶段留存下来的建筑物。这个概念着重强调的是建筑的历史性。所有具历史价值的各类建筑物均可称之为历史建筑,由于古代建筑和近代建筑都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性,都统称为历史建筑。历史建筑包括单体历史建筑和历史建筑群体。单体历史建筑是否有保护的价值,要以它本身的内涵来论定,但如果集中成片分布的历史建筑群体保存完好,风貌如旧,留存至今,组成了有一定历史风貌的历史性地段和街区,就弥足可贵,不一定要求街区内的各个单体建筑的价值都出类拔萃,有的单体历史建筑就自身来讲不一定具备高价值,譬如一座普通的桥、 一栋民居、 一座祠堂, 把它们分割开来, 这样的建筑随处可见,价值简单,但是如果一群形式不同、 风格迥异的单体建筑连成一片,性质就不同了,这个建筑群体具备了社会性,产生的意义也得到升华。历史建筑群体是以整体的完好性、组合性和连续性来展现自身价值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有的历史街区和古村落甚至总体价值超过了某些单体的古建筑,因为它更全面地反映了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社会概况、生活、商业、文化等。

在历史长河中,生存和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主题,但是万物都有其生命的周期,历史建筑也不例外,人也是有文化记忆的动物,而建筑则是承担其文化记忆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心理坐标。人们在享受当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无法回避“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家园在哪里???这样的人类本体性的时空认同问题,虽然很多历史建筑已经苍然老去,但依然是历史文化记忆和现实生活形态空间承担者。是一种承担着更多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信息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应该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找到历史建筑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平衡点。

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欧洲在古罗马和中世纪的时期都有过出色的事例,但同时由于对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缺陷,不免重新创作了某一建筑,而其基本理念和方法论原则逐渐科学化的过程,是在19世纪中叶才开始的,到20世纪中叶《威尼斯宪章》的诞生才告成熟。对历史建筑如何以历史的意识,坚守保护原则的离线,采取什么样保护策略和设计方法?同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是保存与修缮,复原与重建,既存与翻建???

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的探讨,首先是保护,但保护不等于怀古恋旧,不是反进化论,保护基本上是价值性的判断和工具性的控制,价值判断固然重要,但不是保护的底线,保护的底线只能是对象法定身份的确定并落实于法定的保护控制。再利用,不是乱拆乱改,不是将“关公”变成“秦琼”,不是随意的进行“艺术”发挥。

由此看来。保护和再利用是一种对应的关系,保护纳入再利用才能持续有效,再利用收到约束才能有实际意义。虽然保护对于再利用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约束往往也能引发创造性的利用,对有法定约束的保护建筑,宜“修旧如旧、补新以新”,对建议保留的保护建筑应“修旧利废、化朽为奇”。可以说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种对专业学科、社会欲望和公众利益三者关系进行权衡与抉择的创造性活动。

2.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实践

在逐步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国内和国外的历史建筑和城市在更新过程中

的实践成果,在此进行挑选列举。

2.1 意大利米兰市,圣塔特雷萨多媒体图书馆

圣人朱赛佩和戴雷沙18世纪的巴洛克式的教堂,今天已

是意大利规模最大的“无纸图书馆”:即圣塔特雷萨多媒体图

书馆。

该教堂只有17世纪建造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被保留下

来,18世纪时教堂被手工制品厂和延长厂占用着,一直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自1974年开始,它的所有权归于米

兰市政府,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划将它改建为布拉依台赛

民族图书馆的扩充部分,这个工程预定对建筑物进行全面改

造,但不能改变原结构和性质,也不能改变原有的设施。

该馆内部空间分为三层,共120个资料站,这些资料

之间通过一个高速的局域网络连接起来。第一层是一个正十

字形大厅,用于查阅一般性资料,该需要帮助者提供服务,

第二层提供专项服务设施和资料库。地下室用于会议及培训,

有专门的会议厅和培训教室。

整个建筑为“立体式风格”,外部结构

的思路起源于对形状的完整性需求,对附加

的生活服务设施及整体建筑变化的需求,该

馆有着独立的空间,整个东面的视野宽广,可以看到川流不息的汽

车和莫斯卡瓦街上的行人。该建筑物在建造上禁止内部使用钢构件,

而大面积地使用玻璃,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整个侧面部分的通透感,

保证了由内之外,由外至内的最佳视野,使其使用的材料与形式能

够与古代背景彻底区分,从而使之几乎成为一个现代作品。

2.2 托斯卡纳大区皮斯多亚,一座旧工业区内的厂房改造

“建筑物整体的以及各部分的形象体现了一种非凡的能力,它

是城市历史记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市民的记忆中打下烙印,

在最近这一代人的认识中他是中它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参照物,同时

也能继续延续到下一代人中。规模适中的建筑群,比如小型建筑物

聚焦区内,能够拥有呼吸的空间,统一的外形,一致的技术,这些

建筑手段在制造业和手工业为社会核心的时期曾经常运用到工业

建筑中。”

对詹卡罗·德·卡罗提出的论点进行思考,并以此来说明将两

个临近的厂房改建为多用途且特点鲜明的建筑这一设想的建筑标

准。

该设计标准从对目前外观情况的分析出发,抓住它的潜力,提

出一个体现出建筑学“成长”的“新设计”。

因此,总的设计是将新旧结合,在不破坏建筑物给人留下的

“工作场地”这一印象的情况下,加入了些新的功能。

由两个不同空间层次组成的整体建筑物,扩大了在使用和分配上的选择性,甚至,涉及更适合的结构设想,建材、技术、设备以及颜色的选择。

改造方案包含两个临近的厂房:靠近主大门较大的第一部分,在功能的分配上

更强调迎合与办公室突出平台垂直连接的部分,并通过两条高架通道与主体部分紧

密相连,其中的一条通道是自动扶梯。

第二部分延伸到与地面连接的一段楼梯

处。在厂房的尽头,即另外一侧靠近升降梯的

位置,被设计成了活动区。整个场所实现了无

障碍设计,而且形成了循环而顺畅的交通流线。

2.3 上海“东外滩”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设计

上海的“东外滩”是上海中心城区中最长的江岸线,

同时历史上长江航运进出上海首先停靠“东外滩”,因而这

里可比作上海滨水“东大门”。由于杨树浦路沿线的水运条

件和低廉的地价,这里成为了兴办实业、开厂生产的首选

之地,“洋务运动”以及数百年的工业、市政的发展,“东

外滩”形成了丰厚的工业文明遗产。

如今,时过境迁,衰落的产业,凋敞的江岸,凌乱的

景观,与外滩、北外滩、和小陆家嘴的“两岸三家”及世

博场址的优美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首先是滨江难见江,

其次是关停并转,功能失落,第三是保护不力,改造无期,

第四是交通拥堵,流线混乱。

对于“东外滩”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不仅仅

涉及到建筑本身,同时涵盖东外滩整个取悦的规划和发展,

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东外滩”这条往昔的工业文明带同在在其原本就曾有过的,未来将会再生的城市滨水生态岸线之中呢?这就是以长距离的滨水林木绿化为基调的规划理念,意在变生产型岸线为多功能的都市生活岸线,最终促进其“再利用”。规划综合考虑了四条功能景观带,交通流线,景观节点等。

对于上海“东外滩”的历史保护建筑的再利用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产功能丧失、失去活力并大量废弃

的 厂房,采用旧旧弥合、以旧纳新、表皮整

饬 等三种具体手法。

2、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旧产业建筑作

为 地标予以整体保留;以插建、修景等手段

使 其外部环境及外观恢复完整和美观,从而

获 得持续的再利用。

3、根据观光的需求,对保留对象的内部进

行 布景的设计,包括光环境设计,展示空间

设 计、流线设计,尽量保留原历史建筑内部

的 一些典型的特征并加以利用,如将门前吊

架 改为门廊,将行车用作连接天桥,并将纵

向 走廊变成中庭等。

3.实践经验以及概念启示:

1、充分利用各种媒介, 唤醒人们对历史建筑的认知思潮。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例如广播、电视、 网络、 报纸、 杂志等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大力宣传, 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开展全民保护宣传; 积极拓宽公众参与保护的各种渠道, 完善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机制, 让公众真正参与到历史建

筑的保护中来。

2、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不仅仅停留在建筑的躯壳上,这是一种“木乃伊化”的过程,其内部受到不适用病毒的侵害,它们的形态和作用的微妙平衡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害,是一种商业社会的行为。对于历史建筑而应进一步的上升到其所传达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信息上,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其实是对历史建筑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建筑只是历史的一种载体。

3、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不是保守的“博物馆化”

历史建筑的保护

的路线,不是充分利用历史建筑环境的每一种资源,而最终使其原有的功能丧失,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主题公园之类的形式,有的甚至沦为露天的商业街。这种思想反而使历史建筑被迫拆除。反而观之,对历史建筑提供机会,采用一种现代的方式,使现代的和历史的环境相互共存,并且能够互相烘托对方的价值,从而使空间环境就有了文化价值和文化诱惑力,这是没有背景的新建筑所无法给与的。

4、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在“博物馆化”路线和“木乃伊化”路线之间有一边缘地带,是能够融合现代和传统的特色场所,是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物、继承城市布局和插进新用途建筑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历史环境、历史建筑的再利用。

5、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由于其条件的不同和约束的不同,对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方法也不同,进而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方法存在着弹性的区域,但保护和再利用不是把“甲”艺术地改造成“乙”,而是在必要时把“甲”用途的建筑改成适应“乙”用途的建筑,或者在环境控制性能上把较低的品质改成较高品质,以适应再利用的需要,但甲依然是甲。

参考书目:

1、《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常青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常青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3、《文物建筑保护文集》陈志华

4、《古建筑、近现代建筑、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析意探讨》吴卉,福州市华林寺大殿保管所

5、《传统与现代--意大利在建筑与城市修复中的经验》

相关热词搜索:保护 建筑 历史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