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冰岛的历史篇一:冰岛破产分析

冰岛破产分析

翻译学院 郑雅文 学号:10324021

摘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冰岛作为一个西欧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居然走到国家破产的边缘。本文通过分析冰岛破产这个典型案例探讨金融危机。

关键词:冰岛破产 破产原因 破产概况

冰岛,北欧一个只有32万人口的国家,号称“世界最富裕国家”、“最具经济进取性国家”、“最和平国家”、“最宜居国家”和“最幸福国家”,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美好舒适生活的所在地。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居然因为在2008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坠入国家破产的深渊而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那么,冰岛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发生破产这样的问题呢?

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冰岛的经济概况。

冰岛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60年代中期以前冰岛的主导经济产业是以渔产品加工业、纺织工业、制鞋工业和家具工业等为主的轻工业部门。70年代后,因为捕捞作业不稳定,国际市场的渔产品价格波动大以及渔产品竞争激烈,冰岛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加之冰岛为了摆脱经济过分依赖渔产品加工业的状况和加速工业化进程,就利用冰岛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建立了一批与外资合营的能源密集工业,并由此带动出现了其它高耗能中小型企业。1988年冰岛经济出现衰退。1994年起冰岛经济开始进入超常发展时期,主要是冰岛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结果,这也成为导致冰岛经济抗风险弱的重要原因,为金融危机中的冰岛埋下定时炸弹。

由于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等因素,冰岛的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及外贸。而且最重要的是冰岛是一个没有农业的国家。失去了农业自给的基础,冰岛的富裕之名实际上是建立在高风险的经济泡沫基础之上的。目前的冰岛是一个以渔业、能源密集型产业、旅游服务、高科技极其相关产业为其主要产业的多元化的经济体。

高福利、高待遇、高税收应该是民众眼中冰岛的写照。在这个高福利制度保证的国家里,孩子们从小学到大学都享受免费教育,政府几乎全部包揽了国民的医疗费用,失业人员也可以领取到不菲的救济金。在这样一个天堂中,人们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样的生活,却建立在了负债累累的基础上。

从最宜居国家变成负债最重的国家,如今的冰岛,平均每个人负债37万美元。

金融危机对冰岛的打击最早是由金融引起的。由于冰岛人明白,靠自己国家的国力和自然资源绝不可能使他们的国家在短期内暴富,于是他们走了英美等发达国家靠金融致富的发展经济的道路。冰岛政府制定了高利率与低管制的开放金融政策,使冰岛得以吸引大量的海外资金。与此同时,冰岛的银行也效仿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从国际资金市场借入大量日元等低利短债,转而投资高利润也是高风险的资产,从中获取巨额的利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次级债券资产。其实,冰岛的三大银行并不是美国次级债券的直接受害者。他们本来都发布了良好的上半年业绩,都拥有健康的资产充足率,而且没有一家银行持有不良债券,说明它们已经成功躲过了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死亡方式。但是,当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房贷市场的不良贷款不仅导致了美国国内金融市场的信贷紧缩,还引发了国际市场的信贷危机,进而导致冰岛银行赖以生存的短期贷款枯竭。同时,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次级债券缩水98%,直接导致冰岛三大银行严重亏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家评级连续下调。外国银行相继中断与该国银行的业务,致使冰岛外汇资源枯竭。至此,冰岛四大银行所欠的外债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而此时冰岛中央银行所能够动用的流动外国资产仅有40亿元。对于庞大的债务来说,这一点点可流动外国资产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力帮助银行摆脱困境,导致冰岛整个银行产业几乎完全暴露在全球金融业震荡波中。以至于冰岛政府不得不接管这三大银行,也就是把这三大银行收归国有,企图通过注入政府信用帮银行度过困境,进而挽救冰岛

的经济形势。总理哈尔德呼吁储户保持冷静,不要急于从银行取走存款,他还承诺冰岛所有的居民储蓄将得到政府担保。冰岛由此成为欧洲继爱尔兰、德国、奥地利、希腊和丹麦后,又一个为储蓄存款作保的国家。但,不幸的是,政府希望通过拯救金融系统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挽回民众的信心,冰岛人仍然不愿意为银行的烂摊子埋单,因此有近25%的国民向政府请愿。在仅仅24个小时的时间里,政府希望拯救流通性的努力就被迫抛弃了。而这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像冰岛有“世界上最温和的总理”之称的哈尔德所说的:“冰岛的国民经济将和银行一同卷进漩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

目前的冰岛拥有32万人口,它所负担的外债却超过了1383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193.7亿美元。冰岛负担的外债远远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从国家破产的概念上来说,冰岛已经面临着国家破产的困境。

那么,国家破产的概念是什么呢?

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由于本国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而宣布丧失偿付能力。例如冰岛的主权债务为1300

冰岛的历史

余亿美元,而它的年GDP仅为190余亿美元,年GDP根本无力偿还它的主权债务,这就是国家破产。而国家破产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导致国家的主权信用危机。

在历史上,有国家破产计划的国家基本是发展中国家,冰岛作为一个西欧发达国家,居然也加入了因为债务严重而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国家的行列,由是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极大的关注。

我们不得不思考,冰岛走到今天濒临破产境地的原因有哪些呢?

纵观全球,冰岛破产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不无关系。冰岛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美国在“9·11”后实施激进的经济刺激策略放大了世界经济的泡沫化,这进一步导致冰岛的银行过分借贷,财务杠杆达到了惊人的幅度,总外债规模竟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冰岛的外来资本流入量大得惊人,外币债务也很高。冰岛银行通常的付息方法就是借新债还就债,长此以往债务危机一定会发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收紧了各自的放贷资金,导致冰岛银行资金流转困难,从而因为付不起利息出现债务危机,进而出现国家破产的严重问题。因此,冰岛只是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链条之上,但与其说它跟美国次贷危机有联系,倒不如说它的破产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风险的产物。

从欧洲地区来看,冰岛的问题恶化到如此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冰岛不是欧盟成员,因此冰岛的欧洲邻居们才会对冰岛袖手旁观、不予援助。更有甚者,比如德国和英国,更是落井下石,德国和英国政府分别采取措施,暂时冻结冰岛陷入困境的主要银行在这两个国家分支机构的资产,以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英国首相布朗更是动用了很少使用的“反恐法”权力以冻结冰岛在英资产。这无疑更加剧了冰岛危机的程度。冰岛曾经恳求欧盟允许冰岛克朗与欧元挂钩,但是被欧盟拒绝了,因为只有欧盟成员国才有资格得到欧盟的保护。这些都使冰岛在陷入危机时显得更加孤立无援,从而不得不转向俄罗斯等其它国家求助。

从国家层面来看,冰岛这个迷你国家的经济实体过小,总体国力不强。冰岛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导致冰岛的虚拟经济过分膨胀,远超过了实体经济,导致经济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形。冰岛政府把发展经济的筹码过多地押在虚拟经济上的后果就是经济风险被扩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在全球资本流动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可以参与到金融利益的分成中,并借此攀上全球金融生态链的高端,但前提是这个国家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实体经济做支撑。冰岛的实体经济在庞大的虚拟经济体面前过于脆弱,加之冰岛并没有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农业基础,因此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问题就会变得特别严重。

从政府的角度思考,冰岛政府对于冰岛危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冰岛政府为了更快的发展金融业,把冰岛银行的所有制转为私人所有制,并于2000年宣布取消金融管制,放弃了对银行系统的监管。这就相当于纵容了冰岛银行不负责任的投机行为,导致冰岛陷入了资本

全球化的高风险当中。冰岛央行更是错误地估计了经济形势,为了遏制冰岛的通货膨胀,不惜采用高利率政策,促使冰岛银行大量向外国银行借钱,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短期信贷。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的流动性大大降低甚至枯竭,导致资金链条迅速断裂。冰岛央行的外汇车陂相对于冰岛的债务成了杯水车薪,基本起不到挽救冰岛银行的作用。

从国民层面来看,冰岛国民提前消费的理念过于严重。冰岛的高福利制度使冰岛人几乎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因此人们的个人存款占个人资产的比例并不高。即使在股市上损失惨重,但说到底也是闲钱,并不会对生活水平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冰岛人生活中的大部分积蓄都被换成了银行的股票。而且,自从冰岛人发现可以从金融业中获取巨额财富后,他们开始大量从海外借贷。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及海外借贷的轻易让冰岛人放弃了节俭的传统,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冰岛是世界上豪华SUV汽车最多的地方,每个家庭都通过按揭贷款进行消费。冰岛民众可能是世界上平均负债最多的群体,其负债率早已远远超过了美国140%左右的平均水平。

最后分析一下对冰岛经济起负面影响的人。冰岛民众私下里列出了一份包括了25人的名单,他们认为就是这25个人搞垮了冰岛经济。冰岛央行行长奥德森奉行自由派经济政策,托尔又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榜样作用,让冰岛的银行家们纷纷不顾一切地踏上冒险的旅途,自以为可以避开高效益背后的高风险。结果自然是希望越大摔得越惨。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冰岛作家哈德尔·拉克斯内斯曾经说过:人世间的喧嚣聒噪终将停止,所有荣华富贵都如过眼云烟。当一切都结束后你会发现,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咸鱼。从长远看,地球就是宇宙中的冰岛。总有一天,地球也会像冰岛一样,成为一个孤立无援、资源耗尽的地方。冰岛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冰岛的案例中反思,并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分析冰岛破产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国家破产

2. 腾讯网评论频道:冰岛“破产”启示录

3. 维普学术论坛:世界最幸福国家是如何倒下的:冰岛破产全方位了解。

4. 飞扬网:冰岛概况

冰岛的历史篇二:冰岛破产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海南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冰岛破产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学 号:20130962320206 20130962320176 20130962320203 20130962320160 20130962320198成 员: 左春祥 任远 郑重本 李金垚 张发伟

年 级:2013级 学 院:旅游学院 系 别:旅游管理 专 业:旅游管理 指导老师:刘刚完成时间:2015年11月8日

摘要

冰岛是一个人口仅有32万的北欧岛国,但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06年冰岛GDP为11417亿克朗(181亿美元),GDP年增长2.6%,人均GDP达60370美元。冰岛长期跻身“世界最幸福国家”之列,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联合国发布的2007/2008人类发展指数显示,以人均水平为标准,冰岛是全球第五大富国,免费医疗、免费教育、高额失业救济等高福利政策??世人眼中的冰岛宛若天堂。然而,在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冰岛却率先兵败如山倒,陷入国家破产的危机,损失极为惨重,冰岛人民不得不面对9倍于GDP的银行负债重担。其根本原因即是冰岛过度发展金融业,金融杠杆比率太高,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体经济极度膨胀。

关键词:冰岛 次贷危机 国家破产 虚拟经济

Abstract

Iceland is a Nordic island with a population of only 320000, but it is one of the rich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celand's GDP in 2006 to 1.1417 trillion kronor ($18.1 billion), annual GDP growth of 2.6%, the per capital GDP of $60370. Iceland among "the happ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for a long time, many times by the United Nations named "the most livable country". 2007/2008 of the UN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on the basis of per capital level. Iceland is the world's fifth-largest rich and free medical care, free education, higher unemployment benefits and other welfare benefits policy... The eyes of Iceland like heaven. In '08, however, tha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celand is the first debacle, into the crisis of national bankruptcy, loss is very heavy, people have to face the 9 times the GDP of Iceland bank debt burden. The root cause is Iceland's excessiv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 financial leverage ratio is too high, the extreme virtual economy from real economy completely.

Keywords :Iceland bankruptcy virtual economy crisis countries

引言:次贷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带给人们的影响却还远远未曾消除,特别是对于某些国家。凯恩斯说过:“没有什么手段比破坏一个社会的通货能更隐蔽、更可靠地颠覆社会的现有基础了。”不幸的是,冰岛在次贷危机中的遭遇很好的验证了这个真理。原本世界上最美丽干净、人民幸福安逸的天堂,一夜之间却成了一个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出现严重国际收支危机濒临破产的地狱。每名冰岛公民身负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3万元)债务,冰岛总理甚至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这其中的过程值得我们探讨,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一、国家破产

(一)国家破产定义 所谓破产,是指当的全部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通过一定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受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并由法院宣告破产解散。国际上通常的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例如冰岛的主权债务为1300余亿美元,而它的年GDP仅为190余亿美元,这就是国家破产。

(二)国家破产概念

由于全球经济低迷不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日趋严重,不能按时偿还债务的国家正在不断增加。全球著名的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发表报告指出,全球共有6个国家在今年头三个季度里不能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处于"破产"状态,从而使全球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总数达到了28个。新增加的6个国家是阿根廷、加蓬、印尼、马达加斯加、摩尔多瓦和腦鲁,总共欠债达1330亿美元,几乎要比去年同期的740亿美元翻了一番。此次主权债务不履行率的报告是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之前公布的。2002年9月28日,这两个机构在华盛顿召开会议,重要议题之一就是改革债务偿还的机制。破产,如同一场恶梦,与企业如影随行,那些资不抵债者最终会在《破产法》的框架内或者拍卖变现或者资产重组以获新生,而旧有商号如一块随风飘摇的破布很快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却能在濒临绝境时,命运大逆转,以收归国有的代价得以继续存继于世 ,正在持续发酵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有不少金融机构出于维护市场信心及稳定局势需要被收归国有。国家成了这场几十年来不遇的金融灾难面前唯一的最后的靠山。银行破产可以选择收归国有,"国家破产"了,又该收归国有?国家债务危机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程序,国家与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家无法寻求破产法庭的保护,这样,国内破产法中诸如公正的法官、起诉保护以及在债权人有异议的情况下强制进行非破产重组等条款在国家借款人破产的情况下都不存在了。制度改革者面临的两难困境就是既要把这个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漏洞补上,又不能把新兴市场上的投资者全都吓跑。

(三)国家破产实质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有了新的案例:冰岛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一个人口

只有32万的"迷你"型国家,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该国金融业在这次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如今其金融业外债已经超过1383亿美元,而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一个企业倘若身陷此等困境,唯有破产一条路可走。那么,理论上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会不会破产呢? 答案是肯定不会。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国家有别于企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在结束了帝国殖民时代之后,这一原则日益成为国际共识,成为大小贫富悬殊国家之间交往的原则。所以,对于那些贫困国家,尽管外债缠身,理论上足够"破产"几百次,但是并没有被拍卖掉,这些穷国家也没有随之在国际政治版图上消失,沦落为其他债券国家的"新殖民地"。反过来说,倘若国际间有"国家破产"的"市场空间",那么,美国仅举华尔街上的一个个富可敌国的金融大佬之力,就可以用经济手段,兵不血刃地将一个个破产小国收入囊中,如此一来,世界就依然是"强权政治"的天下。显然,让"国家破产"成为可能,就意味着对弱肉强食的霸权政治放行,最终破坏基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渊源而形成的民族国家之间的脆弱国际平衡。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人们为了解决债务危机而同银行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进入了90年代,新兴国家的债券兴起从而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化。把分属于不同司法制度下的、拥有各种各样债券的不同投资者组织起来可以说是一场恶梦,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推动债权人的共同行动。根据博弈论的原理,债权人的联合行动会使所有债权人以及债务国的总体福利水平达到最优,而单从个人角度考虑,债务的全额支付会达到个体的福利最大化,这样债权人追求个体福利最大化的行动非但不能达到其个人的福利最大化,反而会使整体和个体的福利水平都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最后一人综合症"。受纽约法律管辖的债券体系总是培养这种单独追求个体福利最大化的债权人,所以要改进国家违约解决机制就要想办法把这些"自私"的债权人整合到集体行动之中,理想的解决方案甚至还要将不同的资产、不同的法律制度结合起来,为国家发行新债提供一个法律平台。将债权人组织起来之后进行债务重组不失为一个解决债务危机的好方法,俄罗斯、乌克兰和厄瓜多尔最近都进行了类似的债务重组,当然这种方法还有待提高。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那些"自私"的债权人破坏债务重组过程,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债权人组织起来共同行动呢?在这一点上可谓众说纷纭,但基本观点可以分成两大派,一派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代表的,他们主张从法律层面上进行改革,以规定债权人联合行动的机制;另一派则是以美国财务部为代表的"合同自愿派",即通过在债券发行合同上增加"多数债权人可进行债务重组"的条款来为债务危机提供解决机制。

(四)国家破产的含义

"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吹灯拔蜡、改换门庭。就拿冰岛来说,纵然外债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比如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借债,还可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其实,早在2002年,IMF就曾经编订过主权国家破产方案,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剥夺某个国家的主权,而是建立一种"破产保护"的国际金融机制,让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得以申请"破产保护",并使债务国能够尽快走出危机。由此看来,在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冰岛,虽然濒临"国家破产"绝境,但是它并不会成为如雷

冰岛的历史篇三:冰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冰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一、冰岛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靠近北极圈的海域,是欧洲第二大岛国。全国面积为10.3万km2,人口约30万。岛内年均降雨量为2000mm,水资源丰富,人均拥有水资源是欧洲人均水量的600倍。岛内冰川与火山并存,地震与地热孪生,全岛11.5%的土地为冰川所覆盖,岛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30余座,仅历史上有记载的火山喷发就有150多次,火山地形地貌比比皆是。冰岛位于北美和欧亚构造板块的边界地带,在地质年代上是比较年轻的国家,两个板块每年以2cm的速度飘离,是地球上能在海平面以上看到山脉漂流的很少的几个地方之一。特殊的地质构造造就了冰岛地下热流滚滚,成为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二、冰岛地热资源概况

1.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冰岛对地热温度的分类指标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冰岛将热流处在地下1000米左右、温度低于150℃的地区定为低温地区; 超过地下1000米、温度高于200℃的地区属于高温区。冰岛地热田的分布与火山位置密切相关。在从西南向东北斜穿全岛的火山带上,分布着26个温度达到250℃的高温蒸气田,约250个温度不超过150℃的低温地热田。天然温泉800余处。低温体系分布于火山区的外围。较大的低温体系主要位于冰岛南部的火山区的侧面,而小一些的可在冰岛的任何地方找到。表面上,低温活动是以热

或沸腾的泉水形式出现,但也有些不存在表面的表现形式。冰岛地学研究认为这种低温活动的热源来自于非正常的热外壳。持续不断的地壳活动而产生的断层和裂缝,为低温体系的水循环提供了通道。降水大多数从高山地带渗透到1-3千米深的基岩,在那受岩浆加热,随后由于密度减小上升至表面。高温活动地区位于活火山地带或其他边缘地带的内部。它们大多处于高处地带,岩石的地质年龄非常年轻,渗透性好,由于地形高和基岩的可渗透性,在高温区地下水埋藏深。高温活动区地表有大量的蒸气排出,蒸汽中的硫化氢会被大气中的氢气所氧化,或变成硫磺储存在出口周围或变成酸雨。这种系统通常在岩浆入侵时变浅。当在高温系统和中央复杂火山入侵联系在一起时侵入岩浆往往形成浅层的岩浆房。依靠静力水的压力来达到水的沸点,随着温度升高,压力增加,沸点最高温度记录为380℃。

2.冰岛地热资源总量评价 冰岛最新地热资源研究成果:冰岛地壳厚度0-10公里范围的地热资源含量为3亿TWH(地热能源,1TWH相当于一亿度电);地壳厚度0-3公里范围内的地热含量为3千万个TWH;技术上可利用率为1百万TWH。若将全部地热能用来发电,每年可发电800多亿度。

三、冰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15世纪开始,冰岛人就懂得利用地热资源为生产生活服务。进入20世纪以来,开始大规模地利用地热资源供热和发电。据统计资料,2003年用于家庭供热地热能相当于燃烧64.6万吨的油,与过去家庭使用石油供暖相比较相当于每人每年节省两吨石油。冰岛在长

期利用地热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使用方法:从地热井中抽出高温热水和蒸气,经分离后,蒸气带动涡轮机发电,作为第一使用阶梯;高温热水将引入的低温地表水(多为湖水)加热至80℃左右后输入市区,供民居和游泳池采暖和融雪之用,为第二使用阶梯;冷却后的地热水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引入温泉疗养区用于洗浴保健,发展旅游,形成第三使用阶梯;此后的地热水温度依然较高,经处理后通常用于绿色温室或鱼苗养殖厂供暖,从而形成第四使用阶梯。目前,地热能还广泛用于温室种植养殖业、工厂烘干、雪融化、洗浴与旅游服务等诸多产业。

1.冰岛90%以上的家庭使用地热资源取暖。早在20世纪初,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市政府就开始有计划地使用地热资源为城市进行区域供暖。目前,该市已拥有10个自动化热力站,供热管道400多公里,首都地区近20万居民已全部实现了地热供暖。目前,在冰岛除了26个市政管理的为城市进行区域供热供暖的系统外,还有建有200个较小的乡村供热公司。环绕冰岛农村的许多有温泉的社区也修建了他们的供热配电系统或者成功地打了热水井,开采出稳定量的热水。这些系统中较大的有Olafsfjordur(1944)、Hveragerdi(1974)、Selfoss(1948)还Saudarkrokur(1953)。另外,社区学校也相应地建在热水供应源的附近为取暖和游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目前,全冰岛87%的家庭实现了地热取暖,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即可节约燃料开支上亿美元。

2.地热发电占国家总发电量的30%以上。冰岛是利用地热发

电较早的国家之一,由于冰岛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对电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在近些年用地热能源发电又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地热发电站装机容量超过600MW,占国家总发电量近30%,其他70%左右为水力发电,因此全国的电力均为清洁能源供给。电力生产带动了以铝业为龙头的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截至2004年,冰岛出口铝产品的数额占其总出口额的25%,预计到2008年将接近总额的50%,超过10亿美元,从而使冰迈入世界铝业生产大国的行列。

3.温室种植和渔业养殖。冰岛气候寒冷,可耕地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粮食、蔬菜、水果曾严重依赖进口。1924年起,冰岛开始尝试建设地热绿色温室,发展生态农副业,获得成功。1990-2000年,每年温室的总面积增加1.9%。2002年,全国绿色温室总面积达19.5万平米,生产的西红柿、黄瓜可满足国内70%的市场需求。依靠地热温室种植,冰岛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香蕉种植出口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地热养殖业,通过缩短鱼苗孵化和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大大加速了冰渔业的发展。目前,冰已拥有热水鱼苗场50个,年养殖鱼苗4000多吨,捕鱼量近200万吨,是世界人均捕鱼量最高的国家。

4.洗浴保健和特色旅游业。游泳池池水加热是最主要的地热能利用之一。在冰岛约有160个游泳池,其中,有130个游泳池利用地热能加热。大多数公共游泳池是全年开放的露天游泳池,游泳池主要用于娱乐和游泳训练。冰岛拥有火山口、熔岩流、热气孔、热泥池以及间歇泉等独特的火山景观。英语“间歇泉”(Geyser)一词即源自

冰岛语。冰岛依赖独特的地貌和众多温泉疗养保健区,每年吸引着大量外国游客,2004年赴冰岛旅游人数已逾百万,其特色旅游前景十分看好。冰岛蓝湖温泉胜地即是游客必去的一站,蕴含丰富矿物质的蓝湖温泉其实是地热发电厂利用后的地热水形成的天然泻湖。

5.工业生产的利用。冰岛西部Reykholar地区的海藻制造厂(Thorverk公司)直接利用地热资源进行生产。Thorverk公司通过使用专用的海藻收割船,收割冰岛西北部Breidafjordur河河底的海藻。自1976年该工厂投入生产以来,利用107℃的地热水(34l/sec)对海藻进行烘干,每年生产约2000至4000吨的墨角藻和海藻粉。 冰岛南部Grimsnes地区Haedarendi地热田的一个工厂,利用地热流生产商业上使用的液态二氧化碳。该工厂每年利用约6 l/sec的地热流,能够生产约2000吨的液态二氧化碳。 在冰岛利用地热能烘干鱼干产品已有约25年的历史,主要包括咸鱼干、鳕鱼头、鳕鱼干和其它产品的烘干。因烘干的鳕鱼头年出口量达15000吨。宠物食品烘干是一个新兴起的行业,每年宠物食品产品约为500吨。

6.道路融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冬季,地热能用于加热路面和融化积雪逐渐得到推广,家庭用约35℃的水进行人行道和停车场除冰。当路面冰层较厚时,大多数雪融化系统都有可能使用温度为80℃的热水进行除冰。冰岛全国雪融化系统的总面积约为74万m2。首都雷克雅未克地区雪融化系统的总面积约为55万m2。在市中心地区,人行道和街道地下安装了一种雪融化系统,其覆盖面积为4万m2 。雪融化系统所消耗能量主要来自地热供热系统的回流水。冰

相关热词搜索:冰岛 历史 冰岛茶历史 冰岛历史简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