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真题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考研历史真题篇一:2014考研历史学真题+答案完整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A.马家窑文化

B.红山文化

C.仰韶文化

D.屈家岭文化

【考查知识点】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2.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化学者是

A.董仲舒

B.刘歆

C.郑玄

D.许慎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两汉时期的思想

3.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誉录制度确立于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金代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科举制度的发展

4.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A.基督教

B.摩尼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5.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为:

A.督察机构

B.司法机构

C.军事机构

D.宦官机构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明初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举措

6.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多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明末的学者是

A.范文澜

B.胡绳

C.蒋廷黻

D.郭廷以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著名近代史专家郭廷以教授所编著的《近代中国史》说,“始于16世纪葡人东航”(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第1册:“例言”,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页.)

7.致使中国领土被割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伊犁条约》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

8.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

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

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

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

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

9.下列作品中,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主题的是

A. 《小二黑结婚》

B. 《荷花淀》

C. 《暴风骤雨》

D. 《红旗谱》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

10.20世纪6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联邦德国

C.瑞典

D.法国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11.完全统一以色列部族和犹太族为一个王国的是

A.雅各

B.扫罗

C.所罗门

D.大卫

【参考答案】D

12.古代印度社会中,军事贵族属于

A.刹帝利

B.婆罗门

C.犬舍

D.首陀罗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3.成功释读罗塞塔碑文,奠定埃及学基础的有 A.商博良 B.伊文思 C.罗材生 D.谢里曼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古代埃及的文化 14.在古代西亚重要史料《贝希斯敦铭文》中并用的文字 A.巴比伦文、赫梯文、埃兰文 B. 巴比伦文、赫梯文、古波斯文 C. 古波斯文、赫梯文、埃兰文 D. 巴比伦文、埃兰文、古波斯文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波斯帝国的文化和宗教 15.被视为拜占庭建筑风格典型代表是 A.罗马万神殿 B.罗马圆形大剧场 C.圣索菲亚大教堂 D.西斯廷教堂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查士丁尼时代的文化 16.为结束1701-171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荷兰、普鲁士、法国订A.《亚琛合约》 B.《乌特勒支和约》 C.《巴黎和约》 D.《里斯维克》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19世纪时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是 A.苏丹马赫迪起义 B.埃及阿拉比反英斗争 C.阿尔及利亚反法起义 D.南非祖鲁人武装起义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19世纪非洲反殖民斗争 1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在于争夺 A.欧洲霸主 B.巴尔干半岛控制权 C.殖民地和海上霸权 D.黑海出海口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9.1946年2月,提出遏制苏联的是

A.马歇尔

B.凯南

C.艾奇逊

D.杜勒斯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20.1967年8月,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最初参加的是

A.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缅甸、文莱、新加坡、越南

C.柬埔寨、泰国、文莱、老挝、马来西亚

D.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 《法经》

【参考答案】战国时期,为巩固魏国已有的变法成果,维护新的财产关系和统治秩序,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制订了《法经》这部新法典。《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法经》在古代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秦律》和《汉律》都是以《法经》为蓝本,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补充而成的。

【考查知识点】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22.昭宣中兴

【参考答案】汉昭帝和汉宣帝前期,由大臣霍光辅政,继续执行汉武帝晚年时的政策,减少徭役和赋税;放弃酒榷政策,改归民营;同时又在首都长安和各郡县广置常平仓,控制物价;这些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史称“昭宣中兴”。

【考查知识点】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23.南北面官

【参考答案】北面官(官署设于皇帝牙帐之北)与南面官(设于牙帐南)。北、南面官的最高机构均称枢密院,相当于全国宰相机构。北枢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兼采突厥、回纥以至汉族政权职名,包括北、南府宰相、北、南院大王、大惕隐司(管皇族事务)、大国舅司(管后族事务)、夷离毕院(管司法)、大林牙院(管起草文书)、敌烈麻都司(管礼仪)等。南枢密院以下南面官制,则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汉地传统机构。

【考查知识点】辽的政治制度

24.“863”计划

【参考答案】为了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自1986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又称“863”计划)。到1998年底,“863”计

考研历史真题

划囊括的生物科技、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已有1398项完成并取得了成果鉴定。其中,55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考查知识点】共和国时期的科技

25.加洛林文艺复兴

【参考答案】加洛林文艺复兴发生在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由查理曼大帝及其后继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与科学的复兴运动,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

【考查知识点】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

26.江户幕府

【参考答案】丰成秀吉死后,他的部将德川家康继位,于1603年在江户建立了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这期间,德川幕府采取了强化幕府统治,巩固中央集权等诸多措施,包括强化封建专制、政府机构、地方政权、“武士道”精神和锁国政策等等。

【考查知识点】日本德川幕府与幕府体制

27.佩德罗二世

【参考答案】佩德罗二世巴西的皇帝,1831年4月继任。19世纪下半叶,巴西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废奴运动,1888年5月议会表决“黄金法”,宣告废除奴隶制度,巴西奴隶制灭亡。1889年7月,巴西爆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提出“打倒君权,共和万岁!”的口号。11月15日,巴西发动政变,废黜佩德罗二世,宣布成立共和国。

【考查知识点】巴西的废奴运动和争取共和的斗争

28.柏林墙

【参考答案】维也纳会谈后,赫鲁晓夫决心在西柏林问题上与肯尼迪较量一番。1961年7月,双方开始增兵。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出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要办理入境手续。柏林危机进入高潮。不久,赫鲁晓夫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问题,美、苏关系得以缓和下来。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进行军事对抗后妥协的结果。就在柏林危机期间,美苏双方之间的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

【考查知识点】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獨狐皇后河南洛陽人周大司馬河內公信之女也信見高祖有奇表故以後妻焉時年十四高祖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後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後頗仁愛每聞大理決囚未嘗不流涕然性尤妒忌後宮莫敢進禦尉遲迥女孫有美色先在宮中帝于仁壽宮見而悅之因得幸後伺帝聽朝陰殺之上大怒單騎從苑中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三十余裡高熲楊素等追及扣馬苦諫上太息曰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高熲曰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上意少解駐馬良久夜方還宮——《隋书》卷36《文献孤独皇后传》

材料二:

獨孤信,雲中人也,本名如願。魏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為部部大人,與魏俱起,祖侯民,和平中,以良家子自雲中鎮武川,因家焉。——《周书》卷16《孤独信传》

材料三

婦人多幸,生逢今世,舉朝略是無妾,天下殆皆一妻。設今人強志廣娶,則家道離索,身事迍邅,內外親知共相嗤怪。凡今至人,通無准節,父母嫁女,則

考研历史真题篇二:201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l~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的新石器文化是:

A. 大汶口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C. 龙山文化 D. 良渚文化

答案C。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新时期时代后期父系氏族文化遗址的主要代表。其中,龙山文化区私有制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为明显,其发展同我国最早的阶级社会夏商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此题应选C选项。

2.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的是:

A. 晋国 B. 宋国 C. 楚国 D. 郑国

答案B。晋国的建立,与“桐叶封弟”有关,是作为武王诸子进行的分封;西周后期,周宣王封弟友于郑(陕西华县),是为郑桓公;楚国则是在周成王时期分封先王功臣时所建立。只有宋国,是在周公平武庚之乱后,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邱地区,是为商族之后裔。

3.唐代官方颁行的儒家经书、注书是:

A. 经典释文 B. 四书集注 C. 五经正义 D. 十三经注疏

答案C。《五经正义》由唐太宗令孔颖达等人撰写,是一部解释五经经义的书。书在高宗朝撰成后,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此后,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科举应试亦必须准此答案,不许自由发挥。《经典释文》由唐陆德明撰,《四书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简称由南宋朱熹撰成,《十三经注疏》由清阮元撰成。以上三书均是儒家学习的经典,但或非唐代,或非官方,故只选C。

4. 标志着中国古代白银赋税化的赋役改革是:

A. 两税法 B. 一条鞭法 C. 募役法 D. 摊丁入亩

答案B。直选法,明朝张居正改革中重要内容,田赋、徭役折银上纳,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重大改革,呈现出“摊丁入亩”的趋势,标志着中国古代白银赋税化的改革。

5. 乾隆时领导天地会在台湾发动起义的是:

A. 林爽文 B. 王聪儿 C. 林清 D. 蔡牵

答案A。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彰化县天地会首领林爽文举行起义,建立政权,改元“顺天”,被推为“顺天盟主打元帅”。而王聪儿是白莲教起义首领,林清是山东天理教起义首领,蔡牵是海盗出身,此三人皆不选。

6.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采取的新措施是:

A.开设厘金 B. 加征田赋

C.发行“昭信股票” D. 开铸银元

答案C。注意时间的限定,很多同学误选A项,而开设厘金当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主要财政手段。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弥补巨额的财政亏空,决定用举借内债的办法筹款,于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一万万两,年利五厘,号召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带头“领票缴银”,以推动各地商民踊跃认购。

7.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改定新约”的对外宣传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条约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比利时 C. 英国 D. 日本

答案A。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的政策。1927年底,蒋介石发表谈话,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宣布与苏联断交。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

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它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

8. 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C. 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 D.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答案A。中华革命党及由其易名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左派,为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动统治而建立的政党。1930 年8 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党的前身,当时被称为第三党。

9. 出席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中的中国共产党员是:

A. 周恩来 B. 董必武 C. 陈毅 D. 张闻天

答案B。1945年4月,董必武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并向旅美侨胞和国际人士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解放区各方面的成绩,扩大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

10. 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始于:

A.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 扶植个体经济 C. 建设经济特区 D. 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

答案A。属于考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内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故选A。

11、建立新巴比伦王国的民族是:

A、阿摩利人 B、阿卡德人 C、 迦勒底人D、胡里特人

答案C。新巴比伦王国是由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于公元前 626年建立的。本题考的知识点比较琐碎,需要大家在复习教材的细心、仔细。阿摩利人是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约前1894年,亚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姆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古巴比伦,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赫梯人所灭;阿卡德是一个城市国家,统治区域位于北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亚述西南和苏美尔以南,存在于巴比伦的前期;胡里特人在公元前3000纪晚期美索不达米亚史册中初见记载公元前15世纪,在叙利亚建立了米坦尼王国,公元前14世纪中叶,复兴的赫梯帝国打败米坦尼。但是胡里特人的种族和文化继续在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南部地区存在,对赫梯人发生强烈的影响,胡里特人也是世界上最早会骑马的部落。

12、使罗马成为地中海西部霸主的战争是:

A、高卢战争 B、第一次布匿战争 C、第二次布匿战争D、马其顿战争

答案C。高卢战争的胜利,使罗马的疆土扩展到莱茵河西岸和比利牛斯山脉以东,并远至不列颠;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罗马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中最强国,但两国经济和人口都大伤元气,多年才得以恢复;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结果是,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人同罗马人签订了条款苛刻的和约。根据和约规定,迦太基撤离西班牙、地中海诸岛,迦太基人失去非洲以外的一切领地,并完全解除武装、自卫队不得赴海外作战,将整个舰队交给罗马,且任何自卫战争必须先和罗马协商等,并偿付巨额战争赔款;马其顿战争指古罗马共和国和马其顿王国之间的三次战争,最终以罗马控制马其顿王国而告终,马其顿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13、中国史书中的“白衣大食”是指阿拉伯的:

A、倭马亚王朝B、阿拔斯王朝 C、伊德利斯王朝 D、阿格拉布王朝 答案A。本题考的中世纪有关伊斯兰国家的基本知识。白衣大食指的是倭马亚王朝,黑衣大食指的是阿拔斯王朝,绿意大食指的是法蒂玛王朝;而伊德利斯王朝则属于现代利比亚史的王朝,1969年被卡扎菲和其他军官推翻;阿格拉布王朝 即艾格莱卜王朝,北非东部易弗里基叶地区建立的伊斯兰教王朝(800~909),一译“阿格拉布王朝”。奠基人为易卜拉欣·伊本·艾格莱卜(800~811在位),故名,909年,艾布·阿卜杜拉·侯赛因率柏柏尔人起义,推翻艾格莱卜王朝,建法蒂玛王朝。

14、12世纪西欧进入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12世纪的文艺复兴”,其表现不包括:

A、罗马法复习 B、亚里斯多德著作的重新发现

C、大学兴起D、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答案D。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是一位广泛记录1070年开始的文艺复兴的历史学家,他在1927年写道:“从许多方面看来,欧洲在12世纪都处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时代。在十字军东征、城市崛起、民族国家建立的背景下,罗马艺术达到了最高峰,而哥德艺术也萌芽。白话文学问世,拉丁古典学、拉丁诗、罗马法再兴,希腊科学与哲学经过阿拉伯人的钻研后于欧洲复活,而欧洲第一批大学也建立起来。12世纪在高等教育、经院哲学、欧洲法学、建筑、雕塑、礼拜式戏剧、拉丁诗、白话诗都留下了印痕。”

15、13--14世纪欧洲著名的毛纺织业中心是:

A、汉堡 B、巴伐利亚 C、米兰 D、佛兰德尔

答案D。本题不是很难,只要熟知英法百年的原因(原因之一就是争夺毛纺业发达的佛兰德尔)和起止时间(1337—1453年)就可以做出此题目。

16、俄罗斯民族早期的英雄史诗是

A、《尼伯龙根之歌》B、《罗兰之歌》 C、《伊凡或狮骑士》D、《伊戈尔远征记》

答案D。本题考的中世纪俄国史的内容。《尼伯龙根之歌》是著名的中世纪中高地德语叙事诗,讲述的是古代勃艮第国王的故事,大约创作于公元791~792年;《罗兰之歌》法国英雄史诗,中世纪武功歌的代表作品。全诗共分为291节,长4002行 ,以当时民间语言罗曼语写成;12世纪法国诗人特洛亚的《伊凡或狮骑士》主要围绕不列颠古克尔特王亚瑟的传说,描述了亚瑟王的骑士朗斯洛和王后耶尼爱佛的恋爱;《伊格尔远征记》,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 。成书于1185~1187年,全书以12世纪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为史实依据。

17、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建立的国际组织是:

A、三皇同盟B、神圣同盟 C、奥格斯堡同盟 D、三国同盟

答案B。1799年,面对拿破仑的上台,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三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结成同盟,史称三皇同盟;神圣同盟是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三国君主奥地利皇帝法兰西斯一世、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三世在打败拿破仑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奥格斯同盟是反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欧洲诸国在1686年7月9日在德国奥格斯建立,建立的国家有: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瑞典、萨克森、莱茵普法尔茨、勃兰登堡;三国同盟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在1882年5月20日签署的条约,是一个军事联盟。三国同意任何一国被其他两个或更多国家攻击时协助对方。而且,德国与意大利约定,如果对方被法国攻击,将会协助对方。

18、19世纪社会达尔文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边沁 B、孔德 C、贡斯当 D、斯宾塞

答案D。边沁是英国的功利主义哲学家,他在《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一书中给出了功利主义的概念;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贡斯当法国文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之一;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19、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和组织了对古巴的军事入侵,史称:

A、猪湾事件 B、加勒比海危机C、缅因号事件D、赎罪日战争

答案A。猪湾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进行的一次武装进攻。猪湾事件标志着美国反古巴行动的第一个高峰;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缅因号事件1898年2月15日停靠在古巴哈瓦那港口的美国巡洋舰“缅因”号

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当场死伤官兵共计260多名。美国官方断定该事件是西班牙人干的,3个月后美国总统麦金莱就对西班牙宣战。战争的结果是:美军占领了马尼拉城,西班牙在菲律宾的统治土崩瓦解。同时美军占领了整个古巴,逼迫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赎罪日战争(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明显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了苏伊士运河。

20、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属于:

A、新小说派 B、荒诞派 C、黑色幽默 D、垮掉的一代

答案B。新小说派以反对传统的小说创作方法为宗旨,主张作者退出小说,摆脱作家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打破传统小说对时空结构和叙述顺序的限制,采用意识流和虚实交错、时空颠倒等手法,对物的世界进行纯客观的描绘,代表人物阿兰·罗布-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陶、克洛德·西蒙、马格丽特·杜拉斯;荒诞派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于五十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巴黎,随后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统治西方剧坛长达20年之久,20世纪70年代初走向衰落;“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用“垮掉的一代”作为称谓也表达了公众对他们的失望和不满。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 《三朝北盟会编》:宋代私修当代史书,由徐梦莘撰修。全书二百五十卷,专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的和战关系,书中广泛地搜罗了当时官府和私人有关宋金交涉与和战的言论和记述,按照年月日顺序加以编次,故称为“北盟会编”。《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而且所引用的全录原文,保存了文献材料的原貌,因此史料丰富,记述详赡,为研究辽、宋、金史的重要史料。同时对于女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至民情风俗,也有很多记载。

22.蒲安臣使团: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外国在华政治经济势力扩大的具体表现之一。1868年,清政府在离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怂恿下,派蒲安臣率领“中国代表团”赴欧美访问。他们一行到达美国后,蒲安臣竟擅自代表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亦称《蒲安臣条约》),承认美国享有掠夺化工以及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学校的权利。蒲安臣使团的出使表现了清政府外交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是这一阶段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经济的重要表现,逐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考研历史真题篇三:2013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A.马家窑文化 B.红山文化 C.仰韶文化 D.屈家岭文化2.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代学者是( )A.董仲舒 B.刘歆 C.郑玄D.许慎 3.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誊录制度确立于( )A.唐代 B.北宋C.南宋 D.金代 4.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

A.基督教 B.摩尼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5.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为:( )

A.监察机构 B.司法机构 C.军事机构 D.宦官机构

6.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多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明末的学者是( ) A.范文澜 B.胡绳 C.蒋廷黻 D.郭廷以 7.致使中国领土被割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伊犁条约》 8.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 )。

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 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

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 9.下列作品中,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主题的是( )

A.《小二黑结婚》B.《荷花淀》C.《暴风骤雨》 D.《红旗谱》

10.20世纪6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联邦德国 C.瑞典 D.法国 11.完全统一以色列部族和犹太族为一个王国的是( )

A.雅各 B.扫罗 C.所罗门 D.大卫 12.古代印度社会中,军事贵族属于( )

A.刹帝利 B.婆罗门 C.犬舍 D.首陀罗 13.成功释读罗塞塔碑文,奠定埃及学基础的有( )A.商博良 B.伊文思 C.罗材生 D.谢里曼 14.在古代西亚重要史料《贝希斯敦铭文》中并用的文字( )A.巴比伦文、赫梯文、埃兰文B.巴比伦文、赫梯文、古波斯文C.古波斯文、赫梯文、埃兰文D.巴比伦文、埃兰文、古波斯文 15.被视为拜占庭建筑风格典型代表是( )A.罗马万神殿B.罗马圆形大剧场 C.圣索菲亚大教堂 D.西斯廷教堂

16.为结束1701-171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荷兰、普鲁士、法国订了( )

A.《亚琛合约》B.《乌特勒支和约》C.《巴黎和约》D.《里斯维克和约》

17.19世纪时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是( )A.苏丹马赫起义 B.埃及阿拉比反英斗争C.阿尔及利亚反法 D.南非祖鲁

1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在于争夺( )A.欧洲霸主 B.巴尔干半岛控制权

C.殖民地和海上霸权D.黑海出海口 19.1946年2月,提出遏制苏联的是( )A.马歇尔 B.乔治?凯南C.艾奇逊 D.杜鲁门

20.1967年8月,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最初参加的是( )A.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B.印度尼西亚、缅甸、文莱、新加坡、越南C.柬埔寨、泰国、文莱、老挝、马来西亚

D.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法经》 22.昭宣中兴 23.南北面官 24.“863”计划 25.加洛林文艺复兴 26.江户幕府 27.佩德罗二世 28.柏林墙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29.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文帝)独狐皇后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河内公信之女也信见高祖有奇表故以後妻焉时年十四高祖与後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後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後颇仁爱每闻大理决囚未尝不流涕然性尤妒忌後宫莫敢进御尉迟迥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帝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得幸後伺帝

听朝阴杀之上大怒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三十余里高熲杨素等追及扣马苦谏上太息曰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高熲曰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上意少解驻马良久夜方还宫

——《隋书》卷36《文献孤独皇后传》材料二: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魏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祖侯民,和平中,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焉。 ——《周书》卷16《孤独信传》材料三

妇人多幸,生逢今世,举朝略是无妾,天下殆皆一妻。设今人强志广娶,则家道离索,身事迍邅,内外亲知共相嗤怪。凡今至人,通无准节,父母嫁女,则教之以妒;姑姊逢迎,以相劝以忌。持制夫为妇德,以妒为女工。

——(《北史》卷16《元孝女传》)问题:

(1)在答题卡上对材料一加以句读。(12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载独孤信与独孤皇后妇女籍贯不同,简析其原因(6分)

(3)概况材料一、三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简析其影响。(12分)

(2)材料一中所载独孤信的籍贯是按后来他的册封记录的,而材料二中所载独孤信的籍贯则是追根溯源的最初记载。

(3)妇女妒悍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妒悍风气的形成,是相互传授、彼此习染的结果,这表明,北朝许多女性已经公然抛弃了“三从”、“四德”的教诲,而是以“制夫”和“能妒”做为妇女必备的品质和德行。家 四、论述题:31~33小题,每小题40分(其中主体内容占30分,论述组织占10分),共120分。(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文字流畅)

庭封建社会伦常关系受到冲击,男尊女卑的格局发生变动。

30.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1945-1960年间奇迹般地增长,人均生产总值从 1945年时1087美元增至1960年的2026美元。二战期间美国的工厂都在生产 军需物资,消费者无法充分消费,战争结束时国民的总积蓄达到了1400亿

美元。消费者做好疯狂消费的准备,在1946-1960年间,实际购买增长了22个百分点。1947年国会通过《国家安全法》,成立了国防部,并批准了一笔 130亿美元的初步预算。朝鲜战争打响后,国防预算在1951年长到220亿美 元。1953年升到约470亿美元,其中大约一半的预算都用于军队装备,这些 花费反过来刺激了飞机制造和电子工业的发展。专栏作家麦戈维·劳伦斯 在1950年写道:“政府的计划制定者估计他们已找到延续良好的神奇公式, 冷战是自助抽水机拧开水龙头,公众就要求更多的军费支出。”

美国产品销往全世界。二战期间其他国家接受了可口可乐的口味,现 在,许多商品在美国以外也能买到,其他软饮料变得受欢迎,美国的书籍 和杂志行销海外,电影和唱片传播美国文化并为商家赚得大把利润。

——加里.纳什等:《美国人民:创造一个国家和社会》下卷

根据材料分析二战期间及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和影响。(30分)

31.论述中世纪西欧的政教之争 32.论述15世纪以后美洲作物在中国和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33.论述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政策及主要变化

相关热词搜索:真题 考研 历史 厦大考研历史真题 2017考研历史真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