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东的历史篇一:中东史

浅析中东的变革

据外电报道,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最后一场候选人辩论于当地时间22日晚9点(北京时间23日上午9点)举行,此次辩论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林恩大学举行,奥巴马和罗姆尼将围绕五大主题展开论辩,这次辩论主要聚焦外交政策,辩论议题主要分五个部分,分别是:美国的世界地位、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红色警戒线:以色列与伊朗、中东的变革与恐怖主义的新面孔、中国的崛起与明日之世界。我们就此来了解一下其中一个主题,即中东的变革。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正在以惊人的方式演变,由一场貌似孤立的突尼斯政治危机,发展成为波及大部分中东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性政治变革。

从表面上看,中东国家正在发生的抗议活动和政治变革具有同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主要形式是以和平示威为主的公民抗议;其二,主要诉求集中于反贫富分化、反腐败、提高社会福利、增加就业机会、保障社会公平以及增强普通公民的政治话语权等方面;其三,往往以领导人下台和政府重组为首要目标;其四,缺乏明确的组织形态,活动的发端与蔓延往往依赖新兴的社会性媒体,如卫星电视、手机和互联网等。

然而,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发生这些抗议活动和政治变革的中东国家本身又具有异质性:其一,政治体制不同:突尼斯、埃及和也门等国家实行总统制,约旦、巴林和阿曼等国家实行君主制,而利比亚则属于半军事独裁体制;其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也门和埃及相对而言资源较为贫乏、贫困人口众多,而巴林、阿曼和利比亚则拥有稳定的石油收入,国民人均收入较为丰厚;其三,宗派与教派构成不同:埃及人口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包含少数基督教徒,但是,这次埃及的抗议活动并不涉及宗教冲突;巴林穆斯林中什叶派占大多数,而逊尼派虽然所占人口比例较小,却居于统治地位,两派穆斯林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是引起本次巴林抗议活动的重要原因;而利比亚则饱受部落纷争的困扰,各部落之间的利益摩擦,是影响利比亚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

既然这些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各不相同,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先后爆发如此相似的社会政治运动呢?有没有共通的历史逻辑和相似的现实推动力?

一、 政权的稳定与脆弱

阿拉伯政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有学者指出,当代阿拉伯国家政治模式的三个要素是:团结的统治集团、占据支配地位的社会阶层、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这三个要素有机结合,是保证政权稳定的必要条件,否则,可能导致政权动荡。

从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政权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首先,其统治集团都依靠宗派主义来维持内部团结。无论是海湾国家、约旦和摩洛哥等国的世袭王朝,还是统治埃及和叙利亚的军官集团,抑或是萨达姆和卡扎菲那样的部落统治,无一例外都是宗派主义政治的体现。其次,这些宗派主义统治集团通过国家机器,为社会上的居支配地位的强势阶层,诸如军人、政府职员

中东的历史

、实业家和国际商人等等,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生活与事业环境,双方的利益紧密相连。最后,这些统治集团往往借助阿拉伯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伊斯兰等元素,构建强有力的国家意识形态,由此获取统治的合法性。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首先,统治集团内部会由于政见差异和利益分配不均而出现裂痕。穆巴拉克长期不培养接班人,卡扎菲由于担心军事政变而削弱军队,这些都反映出统治者对统治集团内部分裂的担忧。

其次,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和教育水平较高、思想开放的青年群体逐渐进入社会主流,而他们的政治利益并没有得到统治集团的重视和保障,统治集团因而逐渐失去了部分社会强势阶层的支持。

最后,一方面,旧有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渐入低潮,统治集团对于伊斯兰在政治上的解读无法与一些持反对意见的政治伊斯兰组织的理念抗衡;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强调的人权、社会公平、言论自由和民主选举等理念逐渐为中产阶级和青年阶层所接受,但是,统治集团却没有及时将这些理念纳入国家意识形态之中。

在这次埃及变革中,广场上的青年示威者高呼自由与权利,而穆巴拉克却在电视讲话中反复提及过去的埃以战争,试图以民族主义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两者之间的意识形态鸿沟可见一斑。

二、民间统一阵线的形成

近20年以来,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内部,各个反对派别,无论是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左翼共产主义者,还是伊斯兰主义者以及自由主义者,都趋向于跨越各自的意识形态鸿沟,形成统一阵线,反对统治集团的独裁统治。

一个例子是埃及的Kifaya(意为“够了”)运动。2004年以来,埃及的纳赛尔主义者和左派联合部分穆斯林兄弟会的成员和自由主义者,发起了这一运动。它淡化了各个反对派别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强调共同的政治使命,即反对个人独裁、反对领袖世袭、呼吁政治改革等等。2005年,该运动曾经组织了规模浩大的反穆巴拉克游行,为今年的变革提供了准备和经验。

另一个例子是由一群阿拉伯知识分子和政策制定者在2002年和2006年合作撰写的《阿拉伯人权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了当下阿拉伯各国政府存在的三大缺陷:一是政治自由缺陷,二是知识缺陷,三是女性政治权力缺陷。这个知识精英团体跨越了意识形态的派别之争,转而关注自由、民主和民生等共同关心的基本社会问题。

这类政治统一阵线虽然没有成为这次大规模抗议活动的领导者,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思想先驱与民意领袖。

三、烙饼、祖国与尊严

在埃及解放广场上,有一幅标语写着:“烙饼、祖国与尊严”。这幅标语反映了示威民众的两类诉求,一类是物质上的,即基本生存保障;另一类是精神上的,即国家的强大与个人的尊严。

尽管有不少评论指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粮食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是激发这次中东变革的重要原因。但是,笔者并不认为这个原因在爆发抵抗活动的中东各国具有普遍性。例如,在巴林和利比亚,示威者的主要关切目标并非生存保障与社会福利,而是更广泛的政治参与。

相较于“烙饼”而言,“祖国与尊严”更有可能成为贯穿大部分示威民众的心理线索。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并没有探索出成功的路径,在国家建设上或者依靠较为单一的石油收入,或者依靠西方国家的援助和贷款;另一方面,曾经饱受殖民主义困扰的阿拉伯国家,在独立之后始终无法摆脱外交与军事上的挫败感。屡次在阿以战争中受挫,眼睁睁地看着美国逐渐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对于国内外事务上的双重挫败感,给阿拉伯社会带来了普遍的失望情绪,成为了这次大规模公民抵抗活动的潜在推动力。

每一次通讯技术的革新都会成为阿拉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19世纪中期出版业与报业的蓬勃发展,为阿拉伯世界带来了文学复兴、语言革命与民族主义;20世纪中期,埃及总统纳赛尔设立“阿拉伯之声”,运用无线电技术将他的阿拉伯社会主义传遍了几乎全部阿拉伯地区;如今,卫星电视、手机和互联网等通讯技术又一次成为变革的“催化剂”。

宗派主义政治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动摇了半个世纪以来阿拉伯政治的稳定性;而民间统一阵线的形成、对于个人与国家尊严的心理需求以及新兴社会性媒体的发展,推动了这些抵抗活动的形成、发展与蔓延。因此,结构与内容同质的公民抵抗运动才得以在政治与社会发展异质的中东国家逐渐蔓延开来,给中东政治前景带来了忐忑与希望。

中东的历史篇二: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

由当前中东北非时局动荡谈“发展才是硬道理”及

对我国的启示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班

赵润青

2903100218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 苦。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 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 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 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 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巨大的预算压力。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 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而没有美国的 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中东北非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问题:(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3)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二)政治问题: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1)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三)文化问题: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1)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2)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3) 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4)宗教问题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中东北非局势震荡对中国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1)改善我国的经济类型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发展有计划的有条理的吸收外资,避免外向型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2)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完善财税制度,普及社会保障。(3)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推行下岗职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少下岗人员,降低下岗率。对农民工加大关注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工资拖欠等问题。

(二)政治方面:(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加大反腐力度(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土壤,建立健全预防腐败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文化方面:(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2)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

(四)宗教、民族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西北亚局势给我们的启示

西北亚局势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 二是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三是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

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 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四是西方列强国家都是无耻国家。尤其对待其他国家的人民。像对待中东北 非的阿富汗、伊朗、利比亚、也门等都 是这样。必欲置之而后快。

面对利比亚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决定,大举、成功撤出在利比亚工作的 3 万 多同胞,世界为之侧目。但是,当利比亚内战和西方盟军军事干涉利比亚之际, 中国也开始计算在利比亚的损失。如果损失仅限于商业利益,不管数额多高,总 是不要紧。问题在于,利比亚事件的中国撤退,具有严重的警醒之指标意义。不 顾或者欠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潜在政治、安全危险和危机,而有点鲁莽地 大举商业进入,包括长期巨额投资,看来是要欠战略考虑的。 中国需要牢记我们的古老哲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更需要从当下的国际挫折 中总结教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去”。

中东变局对中国外交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个人判断是机遇远大于挑战。

首先,利比亚战事纠结,中东动荡短时期内难以平息。面对中东乱象,西方国家起初一 心推动中东民主化,失去冷静而轻启兵衅,如今利比亚局势已经很难收拾。将来即便实现停 火,西方国家也要付出巨大代价,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对其日益增加的不信任情绪。

其次,随着时局推演,中东乱局的根源将会更加清晰。我个人坚信,中东地缘板块的动 荡根源与其说是民主意识的觉醒, 倒不如说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地缘政治后果。 但是西方 国家却判断失误,犯下主观臆断的错误。所以,这场动荡加上西方的失误客观上反而有利于 中国,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吸引力。

最后,中东动荡将进一步暴露西方民主化药方的弊病。类似利比亚的干预,西方已经发 动过很多次,效果都不理想,我想这一次也不会例外。而且即便实现了民主,也不意味着这 些国家就能进入富国俱乐部。要知道,民主化的国家并不会自动成为成功的国家。 “民主国 家”也会失败,而且失败的风险性更高。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上,穷人即使拥抱富人,也 加

入不了富人俱乐部,倒是无例外地成为笑柄。

当前,中国外交需要对中东时局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为的是过早介入,不请自到,丧 失主动。应当有所作为的,我认为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趁机巩固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实 不止是俄罗斯,还有土耳其和中亚国家,着眼长远,打造欧亚大陆桥。这样,即使将来东南 有事,也不至于瞻前顾后。 二是悄悄开展对中东的公共外交。 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主的做法, 将会 给世界上有着相同需求的国家以启示,民主只有建立在经济繁荣的沃土上才能结出累累果 实。

换言之,“发展+民主”才是硬道理。民主、自由、人权都很重要,任何国家都不能漠 视它们的价值,但它们又不能成为时代的迷信,它们必须与其他价值结伴而行,不能一蹴而 就,这大概就是历史的悖论。

中东的历史篇三:美国的中东战略及其历史命运

美国的中东战略及其历史命运

田文林

2012-8-22 10:26:01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京)2006年08期

作者简介:田文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东政治、民族主义和民主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在占据绝对优势且不断加大战略投入的条件下,美国在中东却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境。究其根源,这与美国改变一贯奉行的现实主义政策,改行严重脱离现实的霸权战略有着直接关系。事实上,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远非外部大国所能左右,美强力介入只能削弱其自身实力,使其陷入战略衰退。

关 键 词:美国 中东 霸权战略 困境

“9?11事件”后,美国进一步将战略重心锁定在中东。在此背景下,对美国中东政策的评估,某种意义上就成为评估当前美国全球战略的最佳范本。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传统中东政策与当前中东政策的历史比较,剖析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困境及其历史命运。

从均势到霸权:美国中东战略的根本性嬗变

当前,美国的中东战略正在经历革命性转变。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美国中东战略可分为两大发展阶段:自二战结束到“9?11事件”发生前的近60年内,美国基本奉行维持现状的均势战略;“9?11事件”后,美国转而奉行全面改造中东的霸权战略,这实际也是美国对外政策从经典现实主义向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转型。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两大支撑,二者相互为用,使美国在获取实利的同时,还有意扮演着道德捍卫者的角色。但在中东,美国长期奉行的却是以现实主义为指导的实用政策。乔治?凯南在1948年曾指出:“我们应该停止空洞的言论,放弃提高落后地区的人权、民主和生活水平等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纯粹以权谋的观念来解决问题的日子近了。我们越不受理想主义口号的束缚越好。”①美国这种现实主义思想在中东体现得最为明显。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中东地区主要有五项利益,包括维持波斯湾石油以合理价位向西方工业国供应;维护以色列生存;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恐怖主义;协助温和派阿拉伯国家实现安全与稳定;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维护美国在中东的优越地位。②其中,确保石油供应和防范苏联是两大核心内容,而石油利益又是美国在该地区最具体的利益。③这些基本目标决定了美国在中东的总体战略就是促进和维护该地区稳定。④在操作层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国家层面推行“代理人政策”,避免干涉中东内部事务。1945年2月14日,沙特国王与罗斯福总统达成“石油换安全”的历史性交易。从此,这就成为美国与沙特乃至海湾国家合作的基本模式。尽管这些国家在人权、民主方面不尽如人意,但美国基本上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在冷战时期,‘自由’是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通用口号,但在中东,美国很乐意用安全换自由,学术界也主要是探讨所谓的‘中东例外论’。”⑤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因深陷越战泥潭,在中东更加依赖扶植“代理人”来确保其对中东的控制。伊朗、以色列和沙特就是当时美国稳定中东秩序的“三大支柱”。⑥

当然,美国维持现状和扶植亲美国家的政策,也曾经遭遇一些要求中东实现非殖民化、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政治力量的挑战(如摩萨台、纳赛尔、霍梅尼

等),他们将美国在该地区扩展影响视为一种声名狼藉的西方帝国主义。⑦为消除这些民族主义对美国利益的威胁,美国几乎无所不用,如1949年支持推翻叙利亚民选政府的政变;1953年在伊朗策动政变颠覆摩萨台政权;1958年为维护“稳定”派兵进驻黎巴嫩;1960年代初试图暗杀伊拉克领导人卡塞姆;1963年支持伊拉克复兴党推翻亲苏的卡塞姆政府;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将伊拉克赶出科威特。⑧但总体来说,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介入相当有限,所用手段也谨慎而节制,这就使美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战略自主性。

其次,在地区层面推行相互制衡的均势政策,防止出现威胁美国霸权的地区性大国。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由阿以政策和海湾政策两大部分构成。⑨据此,美国的均势制衡政策也可以分别进行解读:在阿以乃至大中东范围内,美国通过扶植以色列、土耳其等非阿拉伯国家来抑制阿拉伯民族主义;在海湾地区,美国通过支持温和阿拉伯国家(如沙特、科威特)来平衡激进阿拉伯国家(如伊拉克),同时又通过伊拉克来制衡伊朗。

在阿以关系问题上,美国认为其“对以色列的援助是一桩合算的买卖”⑩:以色列帮助镇压黎巴嫩、约旦、也门、巴勒斯坦等国的激进民族主义运动;以色列军事力量可以有效抑制叙利亚这一苏联在中东的盟友;以色列经常发动战争可以帮助美国检验武器性能。

在世界石油贮量最丰富的海湾地区,美国战略家认为,“波斯湾石油通道太重要了,不能用海湾地区那种捉摸不定、行事诡秘、两败俱伤的政治手段来加以维护。美国在海湾个案上的审慎政策是分治,而不要征服”。(11)伊朗和伊拉克作为地区大国,均有可能称霸海湾,因而美国的基本政策就是防止任何一方过于强大,避免海湾油田被任何一国控制。在 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当伊

拉克节节胜利时,美国就暗中支持伊朗,并制造了“武器换人质”的所谓“伊朗门事件”;而当伊朗转守为攻后,美国又开始偏袒伊拉克,为其提供军事援助、农业贷款以及重要情报,美国舰队还以“航海自由”为借口在波斯湾攻击伊朗海军。(12)美国国务院甚至专门起草了一个“如何防止伊拉克战败”的方案。然而,美国的总体目标是使双方两败俱伤。

1990年,当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并可能称霸海湾时,美国对伊拉克的态度骤然转变。“在入侵之前,他(萨达姆)是美国的朋友,而入侵后则马上成了‘新的希特勒’。”(13)美国在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的基本目的就是恢复地区均势,防止中东石油被少数国家控制,这就决定了它是一场点到为止的有限战争。老布什在后来曾辩称,“我们的使命是制止侵略,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政权”。(14)他还指出,“除掉萨达姆可能要付出不少的生命和政治代价。我们为此将要被迫占领巴格达,甚至统治伊拉克。??我们看不出有什么可行的脱身退路,这是违背我们的原则的。??假如我们真的占领伊拉克,美国很可能会困在一个充满仇恨的地区而不能退兵”。(15)可以说,老布什政府对波斯湾地缘政治的哲学继承了80年代里根政府的老观念,认为一个完整统一的伊拉克才足以平衡伊朗的势力。(16)克林顿时期的“双重遏制”政策,也是美国地区均势政策的延续。

多年来,美国这种“唯利是图”的现实主义中东政策也屡遭诟病。许多深受理想主义熏陶的美国人认为,均势政策是一种不道德的、反复无常的短视政策和权宜之计,更有有识之士指出:霍梅尼政权之所以强烈反美,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支持巴列维专制政权造成的;萨达姆政权也是“美国接生的政权”;(17)甚至连“9?11”恐怖袭击也是美国缺乏远见的现实主义政策埋下的祸根。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总的来看,美国这种以现实主义为指导的中东战略,尽管不乏实用主义

和帝国主义色彩,但很大程度上汲取了英国的外交精髓,使美国得以在中东这一最为复杂敏感的地区,较为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并保持了战略灵活性。

然而,实施霸权战略始终是像美国这类强大国家的强烈冲动。(18)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发展际遇,使美国始终被蒙受神恩和肩负天定使命的理想主义神话所笼罩,(19)由此使资本主义、种族主义和帝国扩张彼此融合,深深扎根于美国历史之中。(20)而且,越是在实力接近巅峰时,美国建立“理想世界”的霸权冲动就越明显。在历史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就是这种理想主义与霸权野心的混合产物。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国家实力的膨胀使美国再次滋生出全面称霸的帝国野心。只是在很长时期内,美国对怎样塑造世界及中东还举棋不定。事实上,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美国一直在寻找新的威胁和对手,学者们也提出了诸如“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大国悲剧论”、“失败国家论”、“游戏规则论”等不同的战略蓝图。“实际上,美国的大战略就是在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力量将要出现并相互冲撞,进而产生最终导致重大战争发生的矛盾的地点和方式,并找到克服断层线的方法——或者至少要找到降低断层线的破坏潜力的方法。”(21)

“9?11事件”的爆发使美国最终将恐怖主义确定为最大威胁,并将中东作为反恐的主战场。在美国看来,要想根除恐怖主义,就必须对中东进行全面改造。因此,美国决意颠覆中东地区秩序,全面介入中东内部事务,将反恐战争、稳定伊拉克、遏制伊朗、寻求巴以和平、鼓励改革融为一炉,彻底整合中东秩序。这是一种典型的霸权战略,是“一种侵略性的、干涉主义的、单边主义的改造性战略。它看起来是十足的行动着的威尔逊主义。美国风格的霸权战略将不仅是‘美

相关热词搜索:中东 历史 中东历史 中东铁路的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