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怎样的历史篇一:如何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

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思想修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教学技能素质三个方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情操、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历史教学工作,要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形象语言的使用、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教师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教学中形象语言的使用

中学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叙述史实简略、概括,不可能象历史演义、小说那样生动、具体,教师若照本宣读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适当使用形象性的语言表述手段,使教学过程充满感情色彩,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教授《唐朝的对外交往》一章“晁衡与鉴真”时,我就选用了李白的《哭晁卿衡》一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短短几句,不但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展示了中日两国人民真挚友好的感情。而关于鉴真东渡,学生在小学学过,我就首先启发学生回忆,然后作生动的描述,这样人物呼之欲出,形象感人,亲切自然,同时又寓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

2、教学中丰富情感的流露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而目前有些中学历史教材限于篇幅,把原来生动的史实浓缩成抽象枯燥的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当然课堂上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讲《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开辟》一节时,我对四位航海家探索新航路的艰辛和成就,进行了着力的渲染和描述,以期达到以情感人的教学效果。在讲哥伦布航海之后,我还对哥伦布航行日记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其中有:大西洋上飘忽不定的绿草、闪烁不停的灯光,部下强烈的思乡情绪乃至反抗,“印第安人”的相貌、生活等等,这样的描述,加之教师忽而激动忽而愤怒,忽而慢条斯理,忽而激情高亢,仿佛把学生带到哥伦布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大西洋上航行,共享“发现新大陆”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讲课之中了。而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一节中讲到“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拒绝接受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竟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时,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山东是谁的?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整段描述中

愤怒之情跃于言表,加之语言抑扬顿挫,真可谓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以史教育人,以情感染人,把爱国主义的情感寓于言表之中。

3、教学中教学图片的设计

初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限度,有时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和设计有关图片、图表、史料、历史地图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讲红军长征时,就亲自设计了一张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运用的是三层复合式地图,第一层是红军长征路线箭头示意(箭头已挖空)、地点等,第二层是抽拉式纸条,颜色与第一层底色相同,第三层是红色纸张贴于背后。讲解时,边介绍内容边抽拉纸条,红色箭头便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新奇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还通过这一直观教学,是教学内容有血有肉,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喜怒哀乐的感情色彩,辅之以形象生动的教学图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动机,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有益的,教师的教学能“俘虏”学生的全部思维,完全“占领”他们的心灵,使之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二、新颖教学方式的设计

历史教学应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各纲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进行优化选择,综合运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竞赛式等各种教学方式,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也能主动自主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取到着令人可喜的效果。

1、虚拟历史情境法

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以前,我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僵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所以在上《唐朝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我虚拟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先让学生看教科书,再分组讨论,然后分别上台扮演角色。[学生发言附后]。整整一节课,由于虚拟了历史情景,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从课后调查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2、模拟辩论探究法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史的内容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我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即先分析原因(或背景),再讲过程(或内容),然后分析结果、影响这种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我

让学生以当时大臣或谋士的身份,开展辩论,拿出决策。这符合心理学“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学得最好”的原则。

例如,在学《赤壁之战》时,我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搭建一个“殿前辩论舞台”,我扮演曹操,学生演大臣,然后,请各位“大臣”就“我”能否打这一仗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中形成了主战、反战的两种力量,唇枪舌战,展开激烈的辩论,我从中归纳,主战派分别说出了四个理由,说明这仗定能打赢。反战派则列举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学生的争论过程,就是对这场战争的背景、利弊关系、战争胜负原因等的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真正体味到了探究的滋味和乐趣,课堂效率明显有了提高。

3、联系生活实际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

例如,在讲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弊?让他们谈谈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议?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当然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接着说:“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最早的考试制度是如何出台的?它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影响?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像牛顿这样的人?”学生觉得古代的考试制度与“中国为什么没出现像牛顿这样的人”有联系,于是,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讲完以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可以从古代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人才培养要求甚至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饮食结构等诸多方面去探究,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4、多媒体辅助视听法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口授,学生听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热情,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通过声、光、电的有机组合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以次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有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现象,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的过程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处在“引”和“导”的位置上,这个引导的平台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学生通过媒体的展示,唤起探究的欲望,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得到了升华。

如讲到《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一节中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奋斗”一目时,我先播放一首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从“杂草丛生、没有人烟”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过程,使学生自然形成“南泥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的问题,从而学生从背景、措施等方

面开展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常常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学资料(包括资料数据、声音、录象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中,使学生增加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分析问题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最终达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明显的状态。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作为历史教师,我还需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怎样的历史篇二:怎样做历史题

专题一怎样做历史选择题?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三、各种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1)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例题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后欧美各国相继进行。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最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例题2】:抗战胜利后,法币的发行量自抗战结束时的5569亿元激增至1948年的660万亿元。这一状况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最大影响是 ()

A、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B、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C、便于民族工业积累资本 D、有利于民族工业获取原料

(2)审题方法: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

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 ▲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实践中等同于“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主观原因:是指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事件中我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主要目的”“根本目的”:“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

2、组合型选择题

(1)特点:①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②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③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序。

【例题1】:《国语·齐语》载:“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处工就官府。”这种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是 ()

①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和对外贸易生产精美商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题2】:流行语是时代的产物,能深刻的反映社会的变化。将下列流行语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拿起笔来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文化革命齐造反,革命路上当闯将 ②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金桥 ③电脑、发烧友、因特网、安居工程 ④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2)解法:①筛选法: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②“首位判断法”,即找出发生最早的一件史实。③“尾端判断法”,即找出发生最后的一件史实。④“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⑤“先两头,后中间”的判断法等。

3、否定型选择题

(1)特点: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逆向选择题。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例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

A、夏商周时期诸侯的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 B、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土地制度形态

C、土地兼并加重了农民负担,减少了政府收入 D、均田制并未真正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2)解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主要做题方法有:①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②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③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4、材料型选择题(所选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确的反映材料原则。)

(1)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同学们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另一类是图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统计图表等。

【例题1】: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的状况,从下表中可以读取的正确信息是()

A、民国时期民族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C、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的影响不大D、反映出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曲折

【例题2】:汉代谚语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与该谚语所反映的生产模式不相符的是 ( ) ...

A、“五口之家,治田百亩” B、“田夫蚕妾,牛郎织女”

C、“千耦其耘,十千维耦” D、“日出而作,自给自足”

(2)解法:①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②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③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3)图表型选择题解法: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总之,要将教材、图片、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5、概念阐述型

(1)特点: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例题】:某电视剧中有这样的场景:唐山一家水泥厂召开全厂大会,庆祝公私合营,工人们欢欣鼓舞。此场景反映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会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2)解法:关键在于平时要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6、比较异同型

(1)特点: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相同”、“不同”、“新特点”、“新变化”、“继承了┄”、“发展了┄”等。有些选择题要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所给选项是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有的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比较,但作出正确判断需要以比较为基础。

【例题1】: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主要相似原因是( )

A、都是岛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B、都是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C、都是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D、都进行了商业贸易和野蛮的殖民掠夺

【例题2】: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解题方法:一、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7、程度型选择题

(1)特点: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重要”、“最主要”、“最重大”、“最┄”等

【例题】:人们由于籍贯相同,且具有相同的口音和生活习惯,甚至具有相同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同乡间特有的亲近感,正所谓“他乡遇故知”,“亲不亲,家乡人”,商帮由此形成。因为我们给商帮所下的定义中,最准确的是 ( )

A、专门在某地做生意的商人的总称 B、按其从事的某一行业结成的行会

C、按地域关系结成的商人团体D、商人按照利益关系结成的小帮派

(2)解法:明确确定最佳选项的基本依据是:就历史原因而言,所选的选项应对历史事件的产生有决定性作用,其他选项或由这一选项而存在,或只是对事件发展起到加速、延缓的作用;就历史内容而,所选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或表述更全面、更确切,或对历史事件的最终结局有决定性作用;就历史影响而言,所选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是主要影响,或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其他影响或从属于主要影响,或处于相对次要的层面。

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总结】

其他技巧:①根本原因经济上找,最好能跟生产、生产力直接挂钩。②不破不立,影响一定要找“立”,比如建立了,奠定了,走上了,开辟了……③不选明显的错误④所选项不能被其他三项解释⑤举一反N

专题二怎样做历史材料题?

一、基本结构: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1、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2、问题:主要有五大类①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②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③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④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

⑤简述……的启示

二、答案类型

1、据答案来源分:①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②来源于课本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

2、按答案内容分:①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来源于课本或材料中的答案。如: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和部分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②开放性答案:指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如:启示题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三、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时间、范围、答题角度及方法

第二步阅读材料信息,对应教材知识

第三步整合教材知识和材料信息

第四步依据题干设问要求作答,注意表达时使用关键词、套话、历史专有名词等。

四、解题技巧

1、解题过程应把握好4个环节:读(审题)、找(相关信息)、接(嫁接)、答(组织答案)

(1)、读(审题):审题分两步:第一步是看材料设置的问题是什么,审问题要注意3个方面: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等限定词;再次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第二步是仔细阅读理解材料。要读懂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一般包括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世纪、年月、朝代等),发生的空间(某大洲、国家、地区、流域、城市等),事件所包含的层次、观点,揭示的规律等,以及暗含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2)、找(相关信息):找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如何解读材料信息: 文字型材料: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处、人物、言论、所处时代等;材料分层、概括层意 地图型材料:看图例、地图反映的时间、事件、体现的方面。根据地图名称,地图图示和地图隐含信息判断地图是什么时期或者朝代的、什么国家或者地区,寻找地图关键地点,分析地图上地点的分布特点,联系所学知识解答(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表格型材料:纵看、横看,比较特殊点,找到发展趋势。表格注意横纵栏间的数据大小变化,饼状图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柱状图注意相互间数据的高低变化,曲线图注意与时间联系反映的高低起伏。 历史图片类:人物图、文物图等等,关键图上方或者下方的注释文字、判断图中涉及的朝代、时期特征,联系相关课本知识根据设问要求解答(状况及其原因等)。

(3)、接(嫁接):嫁接是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

(4)、答(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

2、组织答案的的基本要求

怎样的历史篇三: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

作者:王晴佳《新史学讲演录》代前言2012年04月23日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小书,是以我自2007年以来在各地高校演讲的记录汇总、整理而成的。我之所以会准备这些讲演,是因为自2007年初,我应聘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长江讲座教授。依据“长江学者”的合同,我在北大历史系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些相关课程为基础,就当代史学在世界范围的变化和趋向(当然以我的知识范围为限),开设了一系列讲座,有的对外公开,有的则采取小规模座谈的形式。这些讲座是本书得以成型的基础。以后,我又应邀在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台湾大学等高校做了一些讲座,其内容大致与我在北大上课、开讲座的内容相同。在整理过程中,我个人对于讲座的录音整理,做了相当大的更动—比如将原来的一次讲座,在这里分为两讲,而有时又将原来的两次讲座,合为这里的一讲。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是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因为开设讲座与整理成书,显然有明显的不同。讲座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而整理成书,则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叙述,因此可以有铺陈、可以有延伸,有必要显出叙述的某种顺序和连续性。不过虽然有这些更动,重复的地方可能还是在所难免,这里只能提请读者注意并原谅。

新史学与西方

本书冠名《新史学讲演录》,其内容大致讨论战后、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史学界所发生的变化。毋庸赘言,这些变化,主要产生在欧

美学术界,因此不可避免地体现西方在当今学术界的霸权地位。但本书的书名没有加上“西方”两字,其原因是我在开设讲座和整理成书的时候,都想尽量避免这种“西方中心论”,而把这些变化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来讨论。而因为此书是以中文写出的,而那些讲座又主要以与中国师生交流为目的,所以我又特别注重加上与中国有关的内容。可是读者还是会发现,本书的内容还是以西方的变化为线索的。这里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一是上面所谈到的西方学术的霸权地位,二是中国学界对于当代西方的史学变化的兴趣。我在应邀做讲座的时候,常常开出一些可能的题目,但对方往往挑选的是有关西方的史学变化。也许他们考虑到我长期在西方生活、工作,讲起这些题目相对比较自然一些。但不管怎样,西方学术在当今中国,显然还是有不小的市场的。这一点我们无法轻易否认。当然我在讲演的时候,却常常是抱着希望听众能“知己知彼”的心态的。我们都知道这句成语的后一句就是“百战不殆”。我们最终是否能做到这一点,谁也无法预测,但至少在我,是颇有此心愿的。这也是我最终决定将这些讲演稿整理成册、与更多的读者见面的原因。

有关1970年代以来史学界的变化,也是我在《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中特别探讨的一个内容。此书最早是在1998年我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访问的时候,与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古伟瀛先生讨论有关问题,决定合作而写成的,于2000年在台湾地区由巨流出版公司出版。然后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发行了大陆版,据说在两岸销路都还不错。在这之后,有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的

关系,也有很多新的论著的发表,我也比较关心。但同时我也做了其他的工作,所以我近年的研究并不都与有关后现代主义和历史学关系有关,虽然我对这个课题一直比较关心。出了那本《后现代与历史学》之后,也有一些其它出版社邀我再写这方面的书,如《后现代史学入门》等。但我并没愿意、也没敢这么做。其中的原因是,我不想让读者看到由我署名的一本新书,但却发现与原来那本大同小异。我想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至少尽量避免。就我个人来说,虽然电脑时代有的东西复制起来很容易,但是用一句俗话来形容:我不想“炒冷饭”。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读者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现与《后现代与历史学》重叠的地方,因为所处理的时间段相同,所以也许也无法完全避免。但我问心无愧的是,我在整理此书稿的时候,没有拷贝和复制原来的一些底稿(甚至也没有再读一下原书),而是尽量想展现一些近年获得的新的思考和心得。

读者稍微瞥一下本书目录,便可发现,本书所讲的“新史学”,以“新文化史”为中心,尽管在许多方面,“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记忆史学和全球史的开展以及民族国家史学的式微,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后者也是“新史学”的表现。就本书的写作来说,有关“新文化史”,一共有两讲,一是有关其兴起的背景,二是有关其特征。这样安排,主要是出于讲演的需要,基本是以介绍、分析为主,而不是一种专题论述,因此没有着重呈现个人对这些流派的观点和态度。比如就个人来说,我对“新文化史”主导当今史坛的状况,是颇有些批评的,虽然“新文化史”的内容,颇有一些让我欣赏的地方。我想借写

作这个前言的机会,稍微做一些陈述,简单表达一下个人的看法。

坦白说来,笔者自1978年入学、1982年开始攻读研究生,然后再远渡重洋来美求学,进而参加工作,我在历史这一行里也折腾了大半辈子了。但个人治史这么多年,近年以来,却常常会对史学界的最新发展,产生一种隔膜感,甚至有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这一形容,并不是指自己有意想离开史学界(到了这把年纪,似乎也有点太迟了),而是指自己虽然身在史学界,但却有一种跟不上趟的感觉。或许“沉舟侧畔千帆过”能更好的形容自己的感受,因为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那“沉舟”,或者是啼叫不止的“猿声”,而同人就像是“轻舟”,倏忽之间已经过了“万重山”了。

史学与史学史

我形容自己像是史学界的“沉舟”,或者是在河岸上旁观舟帆轻渡的山猿,是因为长期以来,我所感兴趣和研究的对象是史学史。史学界之外的朋友可能会认为,这在史学研究中是一个颇为重要的领域,如某人想研究文学,就必得学习文学史一样。但其实不然,史学工作者虽然研究过去,但却对自己的过去,抑或对史学这一学科的过去,并没表现出太大的研究热忱。史家愿意研究其它的过去,对此十分投入并由此而“忘我”,因此颇有些“大公无私”的姿态。比如欧美国家历史系的本科生,虽然也上“史学方法论”或“史学入门”这样的课程,但并不像英语系的学生那样,必得学习文学史。到了研究生的阶段,“史学史”(historiography) 成了一门必修的课程,但在许多学校,这一课程并不是以“通史”的形式出现的—大部分修课的

学生,并无法从其中获得对史学学科从古至今发展的通盘了解。这一课程的侧重点,常常是史学界时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选择,也往往取决于授课教授自己的兴趣。其实,我将 Historiography 这门课程译成“史学史”,也有点一厢情愿,因为该词的原意只是历史编纂学,其中虽然有“史”的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编纂传统,因此中国的大学里,“史学史”(包括中外)是必修的课程,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的历史系学生,对史学史这一类的课程就特别有兴趣。近年来中国大学的历史系大量招收研究生,但投考史学史专业的并不多,就是一例。史学史的研究应该是属于很冷门的一个专业的。而就我所认识的一些史学界的朋友而言,其治学的兴趣,也都显得很“大公无私”,像我这样含一点“私心”,企求在研究中回顾、关照一下史学本身学科发展的人,实在很少。我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独学无友”的状态,也许读者看官会理解为什么我会在前面将自己比喻为“沉舟侧畔千帆过”里的“沉舟”了。

怎样的历史

读者看到这里,也许会感到我牢骚满腹,其实不然。坦白地说,我虽然在史学界相对有点孤单影只,但我的那些同行,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在现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从事史学教学研究的人,都是被视为有点“落伍的”(quaint)。比如你在美国如果告诉一个陌生人,你在大学研究、讲授历史,一般的反应总是简单的“好啊”(Oh, good)。对方其实是想讲几句恭维话的,但实在想不出来,因此就作罢了。运气好的时候,对方可能会说,“历史很有趣的。我在念中(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历史课了”。你乍听之后,也许有点沾沾自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历史小说 历史的天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