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进步

发布时间:2017-01-1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的进步篇一: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人有知识有见解,不过这句话是很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著作里面的见解。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远,深层含义其实是牛顿要比巨人的脑袋要高。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比不上巨人的脑袋,并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脚丫下倒着看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

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历史的进步篇二:第五章 作为进步的历史

【1】我们或许可以把文明的诞生当作是假设的进步起点,实际上文明并不是一种创造,而是无限发展的缓慢进程,这期间会时不时出现壮观的跳跃发展。

【2】进步象征着这样一个观察到的事实:用来促使文明前进的那股进步力量会在一个地方消失,后来又会在一个地方恢复,因此,我们在历史之中所能观察到的任何进步不管在时间还是空间上肯定都不是连续的。??对一个群体似乎是衰落的时期,对另一个群体似乎是一个新发展的肇始、进步并不意味着也不能意味着对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同时的进步。

【3】历史已经经历了许多转折点,每当发生这种转折时领导权和主动权都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从世界的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相信进步并不意味着相信任何自动的或不可避免的进程,而是相信人的潜力的进步发展。

【4】历史中的客观性不可能是事实的客观性,只能是事实与解释之间,只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关系的客观性。

【5】历史学家对过去的解释,他对重要事件和相关事件的选择,都是随着前进中新出现的目标而进化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只要主要目标似乎还是宪法自由、政治权利这类东西构成,历史学家就会以宪法的、政治的术语解释过去。当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开始取代宪法目标和政治目标时,历史学家转向对过去进行经济的、社会的解释。??旧的解释并没有被抛弃,它不仅包含在新的解释之中,而且为新的解释所代替。

【6】总的来看,历史学家关注的是那些取得某些成就的人,而不管这些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7】换句话说,历史中的判断标准不是某些“宣称具有普遍效用的原则”,而是“最能产生实际效果的东西”。

【8】一个已经失去自信自身有能力在未来中取得进步的社会,也会很快不再关注自身在过去中取得的进步。

历史的进步篇三: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

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2010年09月10日06:28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字号:T|T

一只白色的圆形钟表静静地躺在泥淖中,时针停在了23时40分。

8月7日深夜,甘肃舟曲。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横冲而下,顷刻间,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永远逝去。这一刻,距青海玉树大地震115天。

2010年的中国,经受了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部旱魃逞凶、多条江河洪浪翻滚、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

灾难考验中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紧急应战,风雨同舟,以惊人的勇气和力量,夺取了一次次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灾难警醒中国。自然灾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我们需要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更多的忧患意识。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所说:“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我们在灾难中失去的一切,一定要在历史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灾情反映国情——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史。发生在2010年的一系列特大自然灾害警示我们,忧患意识必须贯穿始终

这是一份今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清单:

干旱:全国有25个省份遭受重旱。

洪涝:全国七大流域暴雨洪水都创下本世纪以来的极值。地质灾害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

地震:11个省份遭受地震灾害。

台风:5场台风先后在我国登陆。

??

一连串沉重的数字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一个个难解的困惑挥之不去:灾害为何这样与中国如影随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介绍: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多灾之邦。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的大水灾有1092次,较大的旱灾有1056次,几近年年成灾。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旱涝已成常事;地势从海拔8000多米到海平面有着三大台阶的跨越,地质灾害易发,地震多发。”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今年的自然灾害,有其特殊原因。极端气候事件突发多发导致水灾严重,旱涝急转、震后山体破碎造成泥石流并发。但专家们也捕捉到一个新苗头——

“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正在上升,可能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说。

自然灾害用频率发出警告: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

而不少人尚不清醒:抢占河道,挤占行洪道,随意填埋河湖水面扩大城市规模,无序开山凿石挖矿修路??灾情,折射我们的国情。不思考中国的灾情,就无法全面把握中国的国情。不重视中国的灾情,我们就会为发展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多灾未必多难——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减少灾害损失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要学会防灾而不仅仅是抗灾,加强减灾而不仅仅是救灾,这就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

“舟曲之殇能否避免?”舟曲灾害发生后,一位网友发问。

一周之后,四川绵竹的清平乡回答了这个问题。

8月12日16时33分,清平乡接到预警信息:未来48小时内有暴雨天气。

当晚,暴雨如注。全乡1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早已进入全天候监测状态,每一条水沟边、悬崖处,都盯着一双警惕的眼睛。

临近午夜,监控点传回消息,随时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一级预案启动了。待命的38名工作人员拉响警报,用扩音器喊话,村民们顺着演练过的逃生路线快跑。

13日凌晨,600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从山谷倾泻而下,袭击了人去楼空的清平乡——5400多名群众早

已安全转移。

我们想到了近来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等灾难。如果灾难发生前,就启动预警机制;如果暴雨如注时,就有忠于守职的警惕眼睛盯着山崖沟谷??

灾害的频发,让人们投入更多思考——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今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但2001年至今投入20亿元在三峡库区建立监测网络,迄今已连续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然而,现实中,要全面设“防”并不容易。

许多防灾减灾专家担心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重救灾轻防灾”,认为应急“做好了有政绩”,但在防灾方面却抱有侥幸心理,不肯投入。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吧:向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报送水雨情信息的水文测站平均8座水库轮不到1个;江河流域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只有3.3个水文站??

再看一看另外一组数据:1949年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共计安排投资1.2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

胡鞍钢说,减灾意味着增产,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量,就等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我们要舍得花现在的钱,买未来的安全。

困境孕育出路——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站在舟曲月圆村后的翠峰山上远眺,风在耳边细细簌簌地吹着,像是翠峰山的悲鸣。

废墟上,一定会有人想起,人与自然那个永恒的命题!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先民,有过太多惊心动魄、战天斗地的历史传说,最终是达致“天人合一”——人们在一次次执著与失败中思考着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共进。这种思考,让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让李冰父子“分洪减灾,引水灌田”,使贾让治水“不与水争地”??然而,当人们迈开步伐在自然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放肆,也增添了人多地少时的无奈,一旦人们忽视了自然规律,自然便还人以颜色。

舟曲,就属于这后一种的无奈。

2平方公里,4万余人!

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惊讶发现,舟曲这个西部山中小城聚集了如此多的人口。

人口大量集聚,迫使我们不断地向自然伸手。对自然无度开发则换来自然的无情报复。

舟曲的无奈,其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

按照中国自然资源承载力

历史的进步

的研究,合理的人口承载力为9.5亿人,实际人口数字显然大大超出极限!近百处主要江河流域的国家级蓄滞洪区中,居住着1600万人!

24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影响着3500多万人!

在这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困境和无奈中,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如何让步履匆匆的发展脚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显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1998年,中国暴发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水。那是一次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严肃对话,我们读懂了大自然的不满。

洪水退后,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垸还湖??一个个政策陆续推出、快速实施。

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十七大写进党章,实现了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突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凯曾两赴舟曲,他有了更多的思考:城镇布局要充分考虑山形、坡度、水系等环境因素,以及多种自然灾害风险。

洪水过后,全国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思虑更深:防洪问题,就是人与水争地的结果。我们要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管理,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这是我们新的课题,新的使命。

“我希望每一个人能够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千千万万的生灵依靠她繁衍生息,请大家保护环境??”

舟曲月圆村城关一小四年级学生姚倩,在这次泥石流中不幸失踪。但她遗留下作文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多难兴邦——灾难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顽强意志。面对新的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历史灾难必将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那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黑板,饱含着求知的渴望。

9月1日,开学的日子。在位于兰州的甘肃省银行学校,异地安置的舟曲一中高三藏族学生高干让卓曼正在上新学期第一课。

随着那令人心碎的时刻在时间长河里渐渐远去,留在人们心中的悲伤化作了希望,化作了力量,化作继续前行的帆和桨。

“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唐代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中的这句话,对多难兴邦作出了令人警醒的阐释。

然而,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兴邦还是衰邦,取决一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坚强,取决于她在灾难前显示的智慧,取决于她在逆境中迸发的力量。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大禹在洪水滔天中“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的身影;沉寂月光下,张衡地动仪前紧锁的眉头??

战国时期,有了李冰父子的引江分流,凿岩筑坝,成就了都江堰造福百姓的不朽之作;

北宋年间,有了刘彝的潜心规划,精心布局,创造了赣州“福寿沟”泽被后世的千年传奇。

而今天的三峡工程便是这不朽与传奇的延续。今年长江虽然遭遇最大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峰,由于三峡工程调蓄削减,大坝下游居民处之泰然。

??

中国人正是在自然灾害的磨难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漫漫黄沙将几大古老文明淹没的过程,而中华文明却始终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多难兴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们文化的特质,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文明、性格和信念。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启示我们,发展,本质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坚持科学发展,就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发展就无法持续——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让我们今天的奋斗,化为后代“乘凉的绿阴”。

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决不能为了盲目的“政绩”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坚持科学发展,就要以科技创新为内在动力,把黄沙变为绿原,把水害变水利,把人类的每一分努力变为幸福生活。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饱含忧患的意识、悲壮奋进的力量;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聪慧睿智的思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文明在一次又一次灾难的洗礼中,生生不息,永远向前,必将在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中创造新的辉煌。

这,就是历史辩证法给予我们的启迪!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历史进步的作文 历史进步的体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