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苗族的历史篇一:苗服和苗族历史以及地理分布的关系解读

概况: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1-3] 。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3]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瑫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1]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3] 。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1

分布: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1952年11月26日)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年11月11日)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1956年11月30日)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1956年12月31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1963年7月1日)

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3年9月11日)

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66年2月11日)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1年12月31日)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年11月7日)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年11月11日)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0日)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1]

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6年12月13日)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987年2月19日)

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

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

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20日)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2月)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1988年10月31日)

总括:中国西南山区是主要分布区域。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省。

地理分布特点与民族特色的关系:

一方水土一方人,物质决定意识。古代部族之间战争的遗产就是“部落迁徙”;弱肉强食,胜者一方占领肥沃的平原和盆地,享受着坦坦江河的滋润;战败一方则退居穷山恶水,过着不断迁徙与不断定居的颠沛生活。苗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上的苦难民族,他们也是一个极其坚韧不屈聪明智慧的民族,在物质相对资源不足,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地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产生活系统,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信仰。这些信仰对反过来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表现最为强烈的就是苗族的服饰,或者说是最为直观和鲜明。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3]。

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 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3]。

特点总结:

1、便装和盛装相得益彰,

彰显苗族是一支欢乐民族,也是一支勤劳的劳动民族;

2、女装银饰,

是苗服最大的特色,光彩照人的各式首饰,和银饰百褶裙充分彰显苗家女人的美丽,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断苗族也是有母系氏族发展而来,而由于长期的迁徙和部落动荡导致这些母系氏族的蛛丝马迹留存在目前,也就是男子服装以素为主,而女子以华贵为主。

3、神秘感,历史感

苗族是一个和汉族同岁的兄弟民族,但是由于苗族长期没有一块固定的领土和一个相对强大的军事政权,所以他们没有一个系统的文字历史记载。而把历史事件和重要祖先以及历史崇拜通过一定的符号记载在衣服上,所以有人称苗服为一部无字的历史书,而这些符号至今日不能完全为世人准确解读。这位苗族服饰蒙上了一块神秘的面纱。

苗族的历史篇二:苗族迁移史

第一篇 源流迁徙

一、神州土著

1、发韧济淮 苗族远祖蚩尤最早居住在原太皞、少皞氏活动的地域,即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流之间的济水、淮水流域一 带,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西南部和河南东部。

2、蚩尤作兵 蚩尤率族人开掘葛卢山铜矿,研制发明了剑刀矛戟大弩等兵器。苗族先民在蚩尤率领下,不仅开冶炼兵器之先河,而且创制了刑法和宗教。蚩尤的三大发明,说明远古时期的苗族文化就已经相当发达。

3、一统九黎 史载蚩尤因造五兵而威振天下,万民钦命,各部落纷纷与蚩尤结成联盟,形成了史称“九九八十一兄弟”的强大的九黎部落联盟。

二、逐鹿中原

1、“九隅之争” 正当蚩尤九黎部落逐渐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扩张发展时,与来自甘陕黄土高原的炎帝神农氏部落不期而遇,开始他们和平相处了一段时期,后来在今河北、山东一带发生了激烈冲突和争逐,蚩尤驱走了炎帝,夺取了炎帝曾占有的黄河中下游的全部疆域,即史书上说的“九隅无遗”。

2、涿鹿大战 黄帝九战失败后,遂联合炎帝,共同进攻蚩尤。公元前4600年,黄帝大军与蚩尤部队会于涿鹿,一场空前激烈残酷的大战随即拉开序幕。黄帝以“熊、罴、貔、貅”为先锋,命善于蓄水行雨的应龙攻打翼州平原。交战伊始,应龙掘开河堤放水,蚩尤急令风伯、雨师助战,顿时黄沙滚滚,风雨漫天。此时,黄帝军中走出一个玄女“魃”,施展旱魔之术,将风雨停了下来。蚩尤败北,部众或参与“釜山结盟”,或南下组成三苗国。

4、画像服众 蚩尤虽战败被擒杀,但其余威尚在。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画蚩尤的像以威慑天下,人们都认为蚩尤没有死,于是天下八方万邦相继归服黄帝。

三、悲壮迁徙

(一)流徙“斗南一莫”

蚩尤兵败被杀后,九黎部落被迫离开“甘丹地坝”(同海相连的平原),迁离位于黄河、长江下游之间的东部平原地带,向西南迁到“斗南一莫”(大江边),聚居长江中游地区。

(二)三苗兴衰

1、德复九黎 南退长江中游的九黎部落余部,重新组成了三苗部落集团,他们继承九黎的刑法、宗教等文化,休养生息,重又强大起来。

2、三苗疆域 三苗,与距今四五千年左右的尧、舜、禹同时代的苗族先民部落集团,史料记载他们的生活区域是“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大致处于江汉、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南北、洞庭彭蠡之间的辽阔地域内,即今天的河南省南部、安徽省西部,以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

3、丹水之役 帝尧陶唐氏欲禅位天下于舜、尧子丹朱不满,三苗首领同情丹朱,强烈反对尧的决定,尧杀了三苗首领并放逐丹朱于丹水,三苗余众迁居丹水支持丹朱,尧即发兵征讨三苗,大战于“丹水之浦”,即今河南西南部和河南、湖北交界处,三苗兵败。

4、分迁西北 三苗在江淮荆州一带,数次举兵反对舜,舜了解情况后,建议尧帝强行迁徙部分三苗部落到今甘肃省内的“三危”大山附近,中国西北地区便有了三苗后裔。

5、南放驩兜 丹水之役失败后,在三苗部族支持下,驩兜始终反对尧禅位于舜,于是尧帝就把驩兜及其部众流放到今湘西崇山附近,企图以此来分化江南蛮众。

6、干戚服苗 三苗部落每每不服华夏部落集团号令,禹请命调兵征讨,舜帝不准,认为“谕教”未成,于是舜帝修文教三年,编演手执兵器的舞蹈,三苗因此而请求臣服。

7、巡狩苍梧 舜帝在三苗臣服后,深入三苗腹地抚慰各部落,他带着娥皇、女英二妃,泛舟洞庭,溯湘江而上,直达苍梧九疑,后长眠于九疑山。

8、禹灭三苗 大禹继舜帝位后,以三苗不服君令为由誓师伐三苗,三苗举众反抗,血战有日,惊天地泣鬼神,天降血雨,夏天冰冻,地裂喷泉,五谷变种。后三苗首领中箭身亡,留师大乱,禹军趋势屠杀苗师殆尽。自此,三苗部落联盟解体,大部避居山林沼泽,开始向西南山区迁徙。

(三)荆蛮融楚

1、荆蛮疆域 三苗集团被分化瓦解后,分布于荆州(洞庭湖南北,即今鄂、湘二省及邻近地区)的广阔山泽和偏远地带的三苗后裔,经过数百年繁

衍生息,复又强盛起来,并与中原地区时有接触和冲突,被称之为荆蛮(或“蛮荆”、“荆楚”)。

2、成汤降荆 商朝成汤时期,商朝军队攻占河南南部地区后,乘胜南征荆蛮,荆蛮一度被迫归顺商朝。

3、武丁伐荆 成汤死后,商朝内乱,政治衰败,荆蛮摆脱商朝控制。盘庚迁殷后,商王武丁励精图治,国力增强,在征伐西北、西南地区同时,对荆蛮发动大规模战争。商军从河南进入湖北,深入荆蛮腹地,打败荆蛮武装力量,并俘获大量人口北归。

4、南巡不返 西周初期,荆蛮经过商末脱离朝廷自由发展后,成为周朝南方劲敌。周昭王发动了三次征伐荆蛮的战争,第一次过汉水南下,遇激烈抵抗而失败;第二次所带周朝劲旅,在汉水一带全军为荆蛮所歼;第三次征讨,昭王亦客死南国江水中。

5、荆人来贡 周穆王即位后,两次出征荆蛮,曾涉江汉过洞庭,经过激烈攻战后,深入湖南,抵达周昭王曾到过的荆蛮腹心地区,荆蛮势力大大削弱,被迫归顺周朝,称臣进贡。这种局面维持近百年时间,后因厉王残暴,荆蛮趁“国人暴动”之乱,奋起反抗。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将方叔率全国军队倾巢出动以征荆蛮,经鏖战,荆蛮战败,被俘大批人口,被迫归服周朝。

6、分支建楚 楚族先民系三苗集团和荆蛮集团中的分支,其始祖鬻熊于西周初年受封建国。其始国土方圆百里,后任楚王的筚路蓝缕的精神,南下荆山地区,于荆州之域拓土扩疆。

7、楚地千里 楚立国后,即着手征服邻近土著“蛮”族,西周中叶开始控制长江中游,随后对江汉的苗族先民“群蛮”、“百濮”加以征服,继而远征湖南澧水、沅水流域设黔中部,至楚成王,一举征服洞庭湖以来“群蛮”,版图扩张至湘水、资水中游,楚疆已有千里之阔。

8、南并蛮越 楚悼王时,楚相吴起率大军沿洞庭湖东部南下,他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蛮越”并入楚国版籍,楚国拥有全部洞庭湖,地域扩张至九疑山及邻近的五岭南北地区。

9、夜郎古国 据史载,夜郎国是以苗族为主体的未纳入汉朝版图的西南强国,“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其范围包括今天湘西、川南、

重庆、桂林、滇东北及贵州全境。《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自此,几经演变,“夜郎自大”成为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

10、庄蹻王滇 楚建威王时(前339-329),楚国大将庄蹻奉王命拓疆西南。庄蹻率大军溯长江而上,一路攻城拔寨,略取黔中郡以西地区,一举征服夜郎,并改名夜郎为牂牁。最后到达滇池这块肥美的地方,实行军屯,与当地民众一同开发云南,并占据此地,自立为王,史称“滇国苗王”。“楚雄”一名,即楚将庄蹻的后裔传名。庄蹻入滇,也奠定了乌蒙山苗区的雏形。

(四)聚居武陵 在经过商、周、春秋、战国的朝廷军队多次讨伐后,部分“荆蛮”、“群蛮”、“百濮”等“蛮”族与楚人一起消融到华夏族中,但大部分“蛮”族避住山区,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形成了荆、雍二州的“盘

瓠”蛮,而武陵山区成为“盘瓠”蛮的主要聚居地区。

(五)迁徙大西南

1、苗族迁离武陵示意图 自秦汉开始,一直到清朝初叶,由于战争及灾害,苗族从聚居地武陵五溪地区,陆续西迁贵州(东部、东南部)、四川(东部、南部),南迁湘南、桂北,再由黔、川、桂入滇,或由川、桂迁徙聚居贵州西部和南部,形成了贵州内苗族主要聚居地的分布格局。

2、苗族第一次大迁徙 秦汉至南北朝时朝,封建王朝长期实施民族歧视政策,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讨伐武陵苗五溪蛮的野蛮战争,给武陵五溪地区的苗民带来深重灾难,广大苗民流离失所,纷纷向外逃难。其主要流向是走入贵州、重庆、广西等地区。

3、苗族第二次大迁徙 唐宋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不断发动对苗族的讨伐战争,迫使苗民西迁南逃。除武陵五溪及其夜郎、牂牁地区仍为苗族的主要聚居区外,苗民开始大面积迁徙流离,先后进入黔西、川南和桂北。

4、苗族第三次大迁徙 元明和清初由于受到中央正权和汉族的挤压,开始是苗民分三路迁入贵州,形成黔东北、黔北、黔西、黔东南、黔南等苗族聚居区,其后又分三路迁入云南,即由黔西南兴义一带迁往滇东南文山,由川南进入滇东北威信、彝良等地。此次迁移,逐步形成了武陵山区、苗岭和大娄山区、乌蒙山区、南山山区和云岭东南山区等苗族五大聚居区的新格局。

5、盘瓠种落 帝喾高辛时,犬戎族入侵,高辛帝畜狗盘瓠猎杀犬戎首领,娶高辛公主为妻,生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后人,至秦汉时,其后人散居于武陵、长沙、庐江郡,时称“盘瓠种落”。

6、麻阳熟苗 麻阳古称苗疆,是苗夷杂处之所,自隋唐后,封建王朝逐步加强对麻阳的统治,使麻阳成为朝廷围征湘西苗民的前哨地区,成为所谓的“熟苗”区,至今尚有“五溪蛮”后裔28万余人。

7、黔西“喇叭苗” 明初,朝廷实行“调北征南”讨伐苗族,不少苗族被调远征,后来就留住他乡。当时,湖南城步、武冈地区有一批苗兵由胡大海率领,被征调到贵州西部戌守,后留居晴隆、普安、郎岱、水城等县,其后裔成为当地“喇叭苗”的一部分。

8、川南“六寨苗” 清康熙初年,吴三桂先后征调川南三千苗兵、广西苗兵讨水西,后川南苗兵后裔形成大定府新龙、八普等六个苗寨的“六寨苗”,广西苗兵后裔定居修文、平坝一带,史称“素苗”。

9、海南苗民 海南地方志载,明伐从广西征调苗兵讨伐不服统治的黎族,事平后,防守乐安城,其后裔散居山谷,仍称苗民。

10、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目前最集中的苗族聚居群落。地处雷山县城37公里处,民居为木质杆栏式多层半边吊脚楼,被誉为“天然民族博物馆”。

四、漫入东南亚

1、越南赫蒙族 越南苗族自称“赫蒙”(HMONG),明清时自中国云南迁入,是越南第七大少数民族,有人口78.8万余人,主要分布于中越、老越边境临过13个省份。

2、赫蒙抗法 苗族迁居越南后,并没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和苦难的生活,因此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起义斗争,尤其是法国殖民注义者占领越南后,他们的反抗更加频繁,仅1886年至1922年的36年里,就举行(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苗族的历史)了6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并在长达数十年的抗法、抗日和抗美战争中,为争取越南独 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老挝“老松族” 19世纪初,苗族自中国、越南迁居老挝后,成为“山顶上的老挝人”(老松)的一部分,老挝苗族人口达31.5万余人,占老挝总人口的60%左右,主要分布于老挝北部山区。

苗族的历史篇三: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 <br> 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br><br>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br><br> 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候,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br><br>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br><br> 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br><br> 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br><br>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赤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br><br> 大约在尧、舜、禹时代,南迁的九黎在江淮、江汉和洞庭、彭蠡间形成了新的部落集团--三苗。随着尧、舜、禹不断大规模征伐,三苗集团也不断削弱和瓦解,

被迫向西南山区迁徙,庞大的三苗部落联盟消失了,到夏、商、周之际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部落集团,这就是史籍上所载的“荆蛮”,所谓“蛮”,是中原华夏族人按方位对南方诸民族和部落的称呼。而这时的“蛮”就是原来三苗的后裔。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南方楚国势力兴起。楚人并非苗族,但二者极有可能同源异支,至少两族人长期混杂生活,同时楚国也不断向苗族征伐,开拓疆域。<br><br> 苗族继续向西南迁徙,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被称为“武陵蛮”和“五溪蛮”。武陵指西汉初建立的武陵郡,包括湖南常德地区、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以及黔东、重庆南部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县(市)。五溪地区基本上同武陵郡相合,其地域大致包括今天的重庆酉阳、秀山,贵州铜仁、松桃、玉屏、镇远、黎平、锦屏,湖南沅陵、永顺、古丈、龙山、保靖、大庸、花垣、吉首、泸溪、溆浦、麻阳、凤凰、芷江、新晃、会同、靖州、绥宁等县(市)。唐宋数百年间的战乱,苗族断续被迫从武陵五溪地区继续由东而西,由北而南流徙。一部分从武陵山脉的北端向西,进入今贵州北部、中部、西北部和川南;一部分沿沅水而上,经湖南西南部,深入贵州东南、西南和广西境内;一部分南下进入广西,再由广西溯都柳江北上徙入今贵州东南部和南部。这一带统称为夜郎、牂牁地区。同时再向各地迁移,以至远达云南。 <br><br> 元明清初,苗族一部分仍聚居在武陵五溪地区,但继续在向西迁徙,致使原夜郎、牂牁地区(今贵州省)的苗族越来越多,并形成某些较大的聚居区

(如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同时又在向云南各地迁徙,苗族进入云南,也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是经黔西北威宁一带迁入滇东北各地;一是经安顺地区由黔西南兴义等地迁往滇东南(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滇南;一是经四川南部筠连、叙永等地南下进入云增东北威信、彝良等地。<br><br><br> 清康熙中叶以后,由于清朝统治者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和对苗民起义的残酷镇压,导致苗族人口的继续流动和迁徙。其中主要是贵州境内的部分苗族进入云南,并经昭通、东川、曲靖、文山等地区向红河、思茅、大姚、普洱、楚雄等地,以至东南亚诸国迁徙。<br><br> 苗族,在中国境内,迄今的人口数量大致在600万左右。人口的数量在蒙族,藏族等大族之上,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大族。<br><br> 苗族的族源起源,目前比较为学界所认可的说法是:起源于蚩尤,奠定根基于三苗,兴盛于古楚国。在秦统一六国以后逐步退出中心舞台,到唐宋时发展成现代苗族的定型。<br> <br><br>(稿源:金黔旅游)<br>(编辑:采芹)

相关热词搜索:苗族 历史 苗族的历史演变 苗族的历史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