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17-01-2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篇一: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案例

爱国?卖国?走近真实的李鸿章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案例

肖堰中学 宋玲

一、引言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实现的重点在于教师。教师如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精神,是新一轮教改的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历史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二、背景

“研究性学习”是这几年教学改革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对话教学”模式是我们学校为了适应新一轮教学改革专门进行研究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为了能让自己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三、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电视节目里放的清宫戏很多。里面的历史人物各不相同,特别是有些历史人物与书本上所描述的截然不同。每当上课讲到书上某个历史人物时,学生都会把电视剧中的历史人物及其所演绎的情节当成是历史事件来举例说明,还郑重其事的告诉你,应该是这样的。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一直是高一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问题的解决

(一)课前安排

为方便分配,我就以座位为依据,分成4组。

第1组,查找有关李鸿章的资料。通过书本、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途径查找。找到以后把这些资料交给第2、3组的同学,并把相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第2组,整理资料,从正面评价李鸿章。

第3组,整理资料,从反面评价李鸿章。

第4组,在2、3两组评价李鸿章的基础上,论证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二)课堂安排

第一步,由第1组的同学介绍李鸿章的生平(多媒体演示);

第二步,由第2、3两组的同学轮流发言,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李鸿章; 第三步,由第4组的同学归纳概括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

组1:下面由我为大家展示我们组收集到的关于李鸿章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幻灯片1)李鸿章生平: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年间的进士。起初在乡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屡次失败。后投靠曾国藩,1861年编练淮军,调上海,攻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设立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建立北洋舰队。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幻灯片2:以下是我们从历史书上找到的资料: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61年,曾国藩??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人戈登的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

书P35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

幻灯片3:

书P37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大量低息、缓息、甚至免息的官款,使自身发展起来。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达六百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李鸿章死后留下四千多万两白银的遗产,致使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书P38“洋务派在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

幻灯片4:

书P44(中法战争)“李鸿章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的投降政策,使福建水师处于被动挨打境地,仓猝应战,伤亡惨重。”

书P45 “中国人民在黑旗军两次抗法大获全胜的鼓舞下,坚决要求抗击法国侵略者。但是,把持清政府实权的李鸿章却声称‘中国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并声称黑旗军只是偶尔得胜,但‘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

书P46 “1885年夏,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 书P48 “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

幻灯片5:

书P49(黄海战役)“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书P50 “1895年初,日军进犯海军基地威海卫。??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签字,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组1:我们还从网上、图书馆找到另外一些资料,都以文字的形式交给2、3两组的同学了,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展示了。

第二步

组2:李鸿章的一生都是与洋务有关的,它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条铁路,第一座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等等。李鸿章创造了无数

个第一,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组3:李鸿章单纯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组2:李鸿章创办军事工业,提高了清朝的国防实力。李鸿章在创办民用工业的过程中,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从生产方式、组织机构上来讲,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一直为后来的民族工业所沿用。

组3:“官督商办”的模式,曾被认为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结果造成很多弊端。江南制造总局的管理机构是封建衙门式的,大权操纵在封建官僚手里。他们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管理工人,严重挫伤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又不重视工艺技术的改进,影响了产品质量。李鸿章不理解近代机器大工业必须建立在私人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基础上,企图把私人资本纳入封建政府轨道,结果反而限制了私人资本的发展,限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过程中,获利600多万两白银,大都落入私人腰包。李鸿章死后留下4000多万两的遗产,是哪里来的?

组2:获利是正常的。同学们,你们环顾四周看看,现在哪个私人老板不是拥有成百上千万的个人资产。我们主要应该看的是这些企业对当时中国的贡献。李鸿章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轮船招商局创办仅3年,就从洋商那里分回1300多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有的外商轮船公司挤垮;开平煤矿从生产之日起就和日本争夺天津市场,而且处于上风。

组3: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在近代历史上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

组2:李鸿章是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他只是签订者,并非决策者。签与不签,最终还是要由清政府来决定。

组3:中法战争“不败而败”,《中法新约》的签订,李鸿章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组2:《中法新约》是所有不平等条约中对清政府损害最小的一个条约。因为李鸿章对清政府的虚弱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腐朽的封建主义是无法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的。如果战败,割地赔款,损失更大。

组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李鸿章避战求和的妥协退让政策的结果。威海卫战役中,号称东亚第一的北洋舰队居然全军覆没。《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使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内地,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组2:1894年的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挫折。《马关条约》签订后,只有全体军机大臣理解李鸿章,“中国之败,全不由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而且以当时中国的实力,能打败已经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日本吗?

组3:《中俄密约》中规定俄国可以在中国东北铺设铁路。铁路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手段,铁路延伸到哪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就延伸到哪里。如果俄国想入侵,这将会它带来很大的便利。

组2:签《中俄密约》时,李鸿章想的是“联俄拒日”。俄国与中国东北接壤,必然不愿意看到日本占领东北,李鸿章想与俄国结成相互援助的军事联盟。

组3:《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人均一两”,这是对每个中国人的侮辱。 组2:《辛丑条约》毕竟确保了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我们再一次重申我们的立场:李鸿章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应是李鸿章个人的过失。我们不必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让我们再来看看李鸿章其他方面的贡献——李鸿章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李鸿章为培养人才,设立洋务学堂。1863年,在上海成立广方言馆,设外文、数理、机器制造等课程。1868年又在江南制造总局

内附设译书馆、开始有组织地翻译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一些人文著作。后来又在天津陆续创办水师、武备、医学等洋务学堂。还派幼童留美深造。

组3:李鸿章培养人才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李鸿章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剿发捻、勤远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淮军起了重要作用,这使李鸿章飞黄腾达。可以说,李鸿章的顶戴花翎是用农民的鲜血染红的。

组2:李鸿章是地主阶级利益的维护者,他属于封建“体”里面的人物,但毕竟从封建“体”里面打开了一个缺口。

组3: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就象杰克逊把皮肤漂白,但无论怎样掩饰,也改变不了他是黑人的事实。

组2:作为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也不完全服从清政府的指挥,他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1900年八国联军快攻陷北京时,清政府要求南方各省的封疆大臣“北上勤王”。李鸿章给清政府发去的电报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也许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

第三步

组4:我们在听了2、3两组同学的发言后,认为双方的发言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我们认为在评价李鸿章或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要注意这么几点:

第一,把握历史的原则。任何历史人物都是“过去”的人,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要求他。李鸿章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一个伴随着近代洋务运动潮流而产生的标志性人物。他在晚清社会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活动了整整四十年,其时间之长、涉及的领域之广、所作的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把握大节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应看他们的大节,看他对历史的贡献。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所奠定基础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第三,把握阶级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历史人物总是处于特定的阶级关系中,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为本阶级服务。李鸿章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镇压农民起义是出于统治的需要,签订不平等条约也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他不可能跳出地主阶级的范畴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我们摘录了几条对李鸿章的评价,供同学们参考: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之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是: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也;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也。“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

在中国,评价一个人是一件很容易同时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五、教学效果的自评

这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气氛很好,学习的效果也很好。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保证课

堂讨论的质量;正反组的同学集体辩论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对历史人物应如何评价的讨论使课堂得到理性的升华。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人物的解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在本节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达到的。

六、反思与讨论

1、本节课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但由于分工的局限,第1组和第4组同学的参与机会较少。另外,由于学生的程度、兴趣不尽相同,有个别同学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2、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点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如果不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主动进行教学改革,那么学生的素质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3、这节课效果非常好,但是上这么一节课,不仅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学生也要花大量时间。老师花时间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是应该的。但学生由于受时间、条件等的限制,是不可能做到每节课都能准备这么充分。而且花大量时间在搜集资料上,会导致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成绩是当今教育体制下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的要求,希望广大同仁在出成绩的同时能坚持新课标、新理念,从而实现国家新一轮教改的目标。

4、提高学生素质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教师不能指望上一两节课就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细水长流。

5、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因此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篇二: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摘 要]本文针对初中生往往低估、抹杀或夸大历史人物作用的现象,提出教师应从四个方面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即要注意搜集历史人物史料,要坚持历史观点,要看其一生主流,注意克服英雄史观,从而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评价。

[关键词]科学评价 历史人物 英雄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人尤其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所谓历史人物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影响较大、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依据教材中提供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事迹,对重要历史人物做出分析、判断和评价。可是由于学生受影视作品影响和认知水平、判断能力限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低估、抹杀或夸大其作用,这样就不可能对其作出全面、公正、客观评价,也就很难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科学评价历史人物,方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一)要注意搜集历史人物史料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史论法。史论法就是用历史人物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而历史人物的言行往往是分散在教材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人物零散的事迹整理出来。整理历史人物事迹通常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如总结李鸿章的活动可采用此法,分三大类:①参加洋务运动,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创办了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了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织了淮军;③投降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致使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灭;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签订了《马关条约》。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①辛亥革命前: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②辛亥革命中: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③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5月建立黄埔军校。

(二)要坚持历史观点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决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错误倾向: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认为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的观点是反动的等;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估计不足,从而拔高、颂扬古人,把古人现代化,与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如陈赓曾在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时救过蒋介石,但延安整风时,康生不满地对他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仗吗?”陈赓回答:“当年如果蒋介石死了,不就成了(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烈士

了吗?”所以,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价。

(三)要看其一生主流

评价历史人物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功大于过者基本要肯定,过大于功者基本要否定。因为,对于有些历史人物的活动由于所处时代或阶级局限性,他们的活动有的可能推动了历史发展,有益于人民利益,有的可能有害于人民。对这些历史人物,既不能拔高也不能贬低,要实事求是评价,要看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主流。如法国伟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他多次发动战争,扩张领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和人民利益,但他发动的战争又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防止了封建王朝在法国复辟,还有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措施,特别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颁布的法典,为资产阶级确立了立法规范,因此拿破仑的一生是伟大的。

(四)注意克服英雄史观

不可否认,英雄人物比一般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做得好些,他们中有的人物的活动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使历史本身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痕迹。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他们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整体进程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真正地创造者。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不能否定其作用,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应注意克服英雄史观。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要对每个历史人物做一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实在是一大难事。但只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就能比较做出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

评价拿破仑历史的小论文(800字左右)

你用鲜血染成的记忆,

将久久遍布于世界,

赫之英名庇护着你,

安息在浩瀚的烟波。

——普希金《拿破仑》

拿破仑并不好战,可他必须作战!皇帝的所有战争,除了西、葡战争,还有在某种程度上的俄罗斯战争外,几乎都使英国及其盟国强加于他的,在这位伟大的征服者身上,人们每每可以找到一种遗憾,一种惋惜……

滑铁卢,皇帝心中永远的痛。其实不然,滑铁卢是天才的杰作,失败不是皇帝的错。何以成败论英雄?滑铁卢给皇帝悲惨而辉煌的一生,又蒙上了一层传奇式的色彩。正如雨果说得:“失败反而使失败者更伟大了,到了的波拿巴仿佛比拿破仑更高大些!”

20年的代价虽然惨重,却无比辉煌,皇帝勇敢的站起来了,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时代——拿破仑时代!不仅如此,皇帝怀着对旧世界的仇恨,用剑去书写黑暗,横扫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他怯而不舍的战斗精神仿佛高高吊起的孤灯,光芒穿越了时空,一直照亮今天。

历史会长久地长久地留下血写的记忆。236年了,皇帝活着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他那无言的目光,仍旧注视着这整个世界!在他死后的184年里,他并未停止他的事业,他还在征服欧洲,政府整个世界.而这次,他用的不是军队,而是他的精神——这一战无不胜的武器!

拿破仑是没有失败的,因为他永远是成功的,不关结果是怎样的,他能做到这么,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更何况那都是他所应得的,一个科西嘉怪物,用他的意志主宰欧洲,从一个不起眼的人,纵身一跃成为九五之尊。他说过一段话,大家正在验证!

"我的基本要素是工作,我有此生就是为了工作。我两腿能及之处有界限,我双眼能看到的也有界限,我从不知道我的工作有界限。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业绩全部都毁灭,我的勤奋和荣誉,在我死后仍将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伟大的宣言,他没有失败过,从意大利在到滑铁卢,只是结局不同而已!他是成功的皇帝!!法兰西大帝!!!!!

历史小论文:拿破仑--在平凡中造就伟大

初04级07届洪萍萍

翻开世界史的扉页,一个光辉的名字映入眼帘,记忆追溯回1840年。12月12日那是不平凡的一天。在那天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了。而建立者便是那个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波拿巴。大树有幼苗长成雄狮之初柔弱如苗,出类拔萃的东西原也是在平凡中扎根。

拿破仑波拿巴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啊雅克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6岁的时候拿破仑成为一名炮兵上尉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1793年拿破仑参加土伦堡战役展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一个世界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从1784年入军校到1799年发动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到1815年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整个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争中渡过的他亲自指挥的战役约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拿破仑对战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欧洲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将军,但他们一下子期望的东西太多,而他自己只看到一点那就是敌人的大量军队,他力图消灭他们因为他相信只要把军队消灭其他一切自然就会土崩瓦解。对此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过他“主力只用于战争的主要目的--消灭敌人”。

作为一代名将,拿破仑运筹帷幄跃马疆场,身经百战其做战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其统帅艺术为许多兵家所称道,其军事思想也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拿破仑在世界史上确实占有一个不可撼动的地位。

一场是非参半的对外战争,每件事情都像一把双刃剑没有绝对性。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统治时期正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他用刺刀加速了这一过程,多次打败反法联盟,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被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战争具有革命性。但另一方面他迷信武力铁蹄踏便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战争具有侵略性(与英国的战争又具有争夺欧洲霸权性质的一面),遭到各国的联合抵,连年征战造成法国经济困难。但如果没有1812年远征俄过的举动或许拿破仑会带着他的法兰西帝国更永久的称霸整个亚、欧、非,这虽然只是揣测但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因为那一次远征法国损失了将近60万的兵力与此同时法国的国际威信也大大下降使拿破仑的敌人大受鼓舞从而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倾向工大于过的法典--《拿破仑法典》。拿破仑的功绩不止在于军事上,他在1804年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法典规定:所有功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成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实行民事婚姻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拿破仑自己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战,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这是拿破仑除军事思想等方面外留给后人的另一瑰宝。

总之,对于拿破仑的功绩而言他的过错应该是渺小的。对于拿破仑来说似乎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工作”包括对外战争。因为他说过:“我的基本要素是工作,我有此生就是为了工作。我两腿能及之处有界限,我双眼能看到的也有界限,我从来不知道我的工作有何界限。”正如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的那样:“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的,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但究竟拿破仑这一对己而言无止境的工作是福是祸:是利是弊也是有留予后人自行评价。

拿破仑的一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他出生平凡但却活得粲然,大树植根于泥土,雄师生存于兽群,登峰造极的人物不能须臾离了平凡的芸芸众生。所以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同他一样而前提条件就是:坚持有毅力信赖自己在人生的“战场”上拿破仑也留给我们许多炙手可热的至理名言——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没错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战争是不会胜利的,走在别人的阴影里前途不会光辉的。“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如果连抱负都没有又何来成功呢?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篇三: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或理解的尺度: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的主要尺度有:

(1)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时代、阶级属性)下具体分析:自觉防止评价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因功掩过,也不因过抹煞其功。不能简单、全盘的肯定或否定,还应科学区分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避免出现以偏盖全。例如拿破仑、孔子等

(2)以“事迹分类”、“时间分期”为线索: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后,再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譬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毛泽东”。

(3)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是看其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满足这种趋势而担负起发起和促起实现的责任。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例如孙中山、列宁等人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智慧以及顽强意志。

(4)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论一致:切忌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标准的认识偏差,或者以个人主观愿望随意武断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最大限度地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应特别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使人物评价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之上。

2.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我们更重视历史价值判断,力求做到:

⑴ 辨证地看:相同或相近历史背景的同类历史人物作比较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人物。比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和学的方法。诸如秦始皇性残暴和唐太宗性仁厚及其不同结局。其他的譬如康熙帝与彼得一世;毛泽东与蒋介石;丘吉尔与希特勒;罗斯福与斯大林等。

⑵发展地看:一个历史人物就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时代的发展会造就不同的杰出人物,若干杰出人物的事迹和历史背景就能看出时代的发展。孙中山与时俱进,人生中的几次转变。

⑶历史地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立足现实看历史才会有高度,但历史毕竟是历史,不能用今人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必须还原到历史环境中去看

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评价。例如孔子及其学说在不同时期的命运波折(创立儒家、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维新先师、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现代化的传统文化代表、孔子热)。

⑷人性地看:教材中的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并不仅是干巴巴的历史堆积,他们也是有情感、有性格、有智慧、有血有肉的人。将人的血肉感情与性格、智慧挖掘出来,放在历史大环境里,历史才鲜活起来。这些也正是他们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3. 评价人物时一般应考虑;

第一:时势造英雄:第一原则是必然性,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并会创造出自己的伟大人物。这是一种必然性。是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前后的历史风暴塑造了华盛顿这样的伟人。 第二,英雄造时势:第二原则就是偶然性,真切感受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认识历史人物身上所发散出的时代特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偶然寓于必然之中,必然则通过偶然来表现。

第三就是史为今用,与时俱进:至少是利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或利于民族、国家的兴旺发达,或者利于社会意识的进步前瞻等等。总之要能引领历史潮流。毛泽东热和孔子热的冷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人物 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