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茶座

发布时间:2017-01-2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学家茶座篇一:华东师大历史系史学史教研室老师简介

史学史教研室老师简介

朱政惠,男,1947年8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

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方向创新团队负责人。社会兼职有: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国家文科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上海东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吕振羽纪念室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台湾研究会会员。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美国亚洲学会会员等。

个人作品

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史学理论、海外中国学史、中外史学比较等方向的学术研究。有《吕振羽和他的历史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史之心旅一一关于时代和史学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知青部落——黄山脚下的10000个上海人》(与金光耀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中华文史百科·民俗卷》。翻译著作有《费正清的中国世界——同时代人的回忆》(美国哈佛大学柯文、戈德曼主编,合作翻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等,并参与合作撰写并出版的著作有《史学概论》等多部。

主持承担的项目

主持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上海市委宣传部项目、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211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等。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与《清史译丛》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学刊》编委、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杂志编委、《历史学家茶座》编委、山东大学《人文前沿丛书》编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编委等。

论文和文章

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史学月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历史学家茶座

《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评论》(香港)、《历史月刊》(台湾)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和文章近百篇。《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历史学》、美国《历史文摘》、《美国:历史和生活》等有关杂志有其学术文章的转载和观点摘要多篇。

成就及荣誉

1993年应邀访问美国。走访了洛杉机、华盛顿、波士顿、纽约等多座城市的大学中国学机构。1998年夏,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前往介绍大陆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1999年10

月,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同月,应瑞典隆德大学邀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学术研讨会。同年11月,访问法国巴黎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等中国学机构。2000年3月至2002年7月,应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和哈佛燕京学社邀请做为期两年的学术访问。专门考察和研究美国中国学和汉学发展情况。走访了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新大学、康乃尔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玑分校、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斯坦福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学校及有关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2005年7月,应邀访问英国,走访了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等学术机构及其中国学研究机构。2005年12月,应邀到韩国首都首尔参加“亚洲民族文化振兴和韩民族文化特色化建设研讨会”,并顺访成均馆大学、安东大学、韩国国学振兴院、陶山书院等高校和学术机构

15

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回顾 史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史学史研究

2004/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 2004/06

17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 2003/04

18

史华慈的中国学研究 历史教学问题 2003/01

19

美国中国学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历史教学问题 2003/02

20

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历史教学问题 2003/03

21

关于美国中国学家的总结和反思 历史教学问题 2003/04

22

他鄉有夫子 史华慈生平和学术谱略 世界汉学 2003/01

23

海外博士论文中的上海研究

裴宜理教授的中国学研究——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

档案与史学 2003/04

24 研究中心主任访谈记

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及其科研走向——法国、瑞

史学理论研究 2001/03

25 典中国学研究机构学术访问记

求真、求实、求新——巴斯蒂教授的中国学研究成就

史学理论研究 2000/04

26 及其特点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

学术研究 2000/11

27

历史教学 1999/04

28

史坛呼唤史学评论──读《史学与史学评论》 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评张广智、邹振环两

探索与争鸣 1999/02

29 先生的论文

一位杰出中国学家的生动写照——英文版《回忆费正

韩国研究论丛 1999/00

30 清》读后

学术月刊 1998/03

31

“国魂之不灭者存焉”——朴殷植史学思想之一瞥 韩国研究论丛 塞纳河畔的一位中国通——法国学者巴斯蒂夫人印

1998/00

32 象记

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第10届全国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3

33 史学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4

研究中国学,心系中国学──法国学者巴斯蒂夫人来34

访记

辟开榛莽播浓荫──吕振羽史学成就述要 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之路——吕振羽的学36

术思想述要

论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及其研究——第九届全37

国史学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探赜索隐,着眼未来——1995年史学理论研究述要

历史教学问题 199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5

历史教学问题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4

1997/04

1996/02

38

史学理论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韩国研究论丛

1996/03

39

美国中国学的由来和发展 1996/05

40

当代中国韩国学析略 1996/00

41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纪传体史书发展的影响 社会科学 1995/03

42

1978年以来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的若干思考 敦煌学发展的三大态势——当代中国史学趋势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1995/03

43 之三

历史城市学的崛起——当代中国史学趋势之二 日益受到关注的海外中国学研究——当代中国史学

学术月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韩国研究论丛

1995/09

44

1995/05

45 趋势研究之五

关于中韩史学比较研究的若干问题

1995/06

46

1995/00

47

唐代佛教略论 历史教学问题 1994/05

48

当代中国史学思潮散论

时代发展与史学变革——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

历史教学问题 1993/03

49 会学术观点综述

吕振羽的史学致用实践及其思想

时代发展与史学变革——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

史学理论研究 1992/01

50

史学理论研究 1992/04

51 会综述

论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的学术价值》

历史教学问题 1992/02

52

江淮论坛 1991/04

53

论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学术贡献 历史教学问题 1991/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4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 探索与争鸣 1991/04

55

论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 史学集刊 1990/03

56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贡献论 历史教学问题 1990/01

57

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的史学思想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3

58

论吕振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史学月刊 1988/02

59

吕振羽史学研究 历史教学问题 1987/01

60

胡思敬的《盐乘》——对近代正统派史著的一个解剖 史学月刊 1986/06

61

从接受角度研究史学 历史教学问题 1986/05

62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讨论的一个思考 群言 1986/12

63

当代中国史学思潮散论

时代发展与史学变革——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

历史教学问题 1993/03

64 会学术观点综述

吕振羽的史学致用实践及其思想

时代发展与史学变革——上海市首届史学理论讨论

史学理论研究 1992/01

65

史学理论研究 1992/04

66 会综述

论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的学术价值》

历史教学问题 1992/02

67

江淮论坛 1991/04

68

论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学术贡献 历史教学问题 1991/05

69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 探索与争鸣 1991/04

70

论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 史学集刊 1990/03

71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贡献论 历史教学问题 1990/01

历史学家茶座篇二:古代官吏读书及其他.doc

古代官吏读书及其他

作者:散 木

来源:《历史学家茶座》2010年第02期

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

中国古代历朝的官员,大多是自幼入学,随之开始读书(经史子集),目的是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的价值理念,经过若干年严格的训练和伏案阅读的习成,在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同时,为官者通过读书提升了自我的品格,高远者更会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所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造就、成就了官员,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代,官员的读书是持续性的现象,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刻部稿”(与“讨个小”并列),企盼给后世留下一点雪泥鸿爪。

如果要追询一下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有以下的解诠:第一、这是官员日常行为方式和士大夫儒家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古代官员的选拔,依靠的是入仕制度,即所谓“学而优则仕”,没有若干年寒窗下读书经历的人、没有对儒家学问有一定造诣的人,是不可能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这样一来,习惯使然,但凡有一点读书的天赋,后天又长期熏染于人文知识的气氛和训练,也就养成了他们阅读的习惯,入仕以后也往往离不开书册。在官场,天下太平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则考量官员的标准,不仅要看其政绩,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下。后者是前者的铺垫和补充,很难想象一个有较好政绩的官员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在官场的圈子中,出身、门第、谈吐、书法、词章、风度、名望、口碑,等等,都是评价的标准,于是风气所向,读书以及文风的讲究自是水到渠成。而历朝执政理念的儒家学说也是强调包括读书等官员的个人修养的,这与其说是治理天下的理念,倒不如说是中国文化内核之中亟求学会做人的道德伦理要求。所谓家国同构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读书无以养成符合朝廷对官员素质要求的条件。《论语》说:为官者,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孟子》更给出了士子处世的不二法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凡此,不读书则如何?

第二、是古代制度设计和保障的要求,以及人才选拔机制的要求。中国古代社会在上三代时还是一个世袭血亲的时代,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等级制社会时代。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地提升,讲求偃武修文、附庸风雅(如“周文”和“周礼”)成为制度文明的内容。经过秦始皇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建立和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度,朝廷对官员条件的要求有了相对进步性和公平性,德行才学成为其中的标准,以至“唯才是举”、“唯学是举”。到了隋唐,遂成为公开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这种考试制度主要是考察应试者对人文经典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此后不读书者(不好读书者)不能为官成为定例。当然,这种古代士子的读书风气(与科举制度并为传统),其优劣亦并存,它带来对其评判的一定困难,比如美国学者费正清曾在《剑桥中国史》中说:士子读书,“这些经书的内容,是士大夫学用孔孟之道后在口头上表述的那套道理和礼节上所用的一部分东西,而在实际行动上则参与结党营私以及有系统的勒索,有组织的敛财(这是官僚阶级的突出之点)”。进而好读书与好官并非能够成为正比,如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

的文人。不过,虽说好读书不尽然是好官,但劣官则一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此也无它,此类官员的主要兴致不在读书,而是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第三、时代气息和风气所向的特征。中国古代社会以节奏缓慢著称,不过,仔细考察的话,大凡兴衰成败和朝代更迭之际,总会有许多士子热切求索于先人的“间接经验”于书籍,形成某种“读书热”的现象。善于自觉反省的官员尤其如此,乃至形成风气,是之谓“时代意识”和“自我角色认同”,在历史上的转型时期,更是屡见不鲜。这也就是说:古代官员执政,官场的规则和潜规则之外,还依靠于汲取“间接经验”的阅读来给以自己智力资源和支持。

那么,古代官员的阅读,他们读的是些什么书呢?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以及后来的科举制度实施之后,简而言之,就是一部“经书”(“四书五经”),以及由此扩展而来的“四库”(经史子集)。前者应运于政事,后者则成就官员自身修养,如诗文等的陶冶。应当说,古代官员在读书上的热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起过很大作用的,具体到这些“政治家”中的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等等,从韩愈、柳宗元到曾国藩、左宗棠,从范仲淹、苏东坡到林则徐、魏源,可谓不一而足,从中也给我们留下许多不朽的印记。如一部《古文观止》中的《谏逐客书》、《过秦论》、《前后出师表》、《岳阳楼记》、《卖柑者言》等,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读书故事。如北宋寇准罢相后以刑部尚书知陕州,蜀帅张咏还朝时途经其地,寇准尽东道之谊,临别时问张咏:“何以教准?”张咏说:“《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寇准不解其意,找书来读,读至“不学无术”四字,笑着说:“此张公谓我矣。”(后来相似的例子,如毛泽东嘱咐许世友四读《红楼梦》等)

古为今用。应该说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这固然是要他们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领导干部的职务所需。舍此无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和政策、管理水平和专业文化素质。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学习也在于会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如此才能更好地尽职尽责。然而,如今也有一些不好的风气,有的官员陷于“文山会海”和无聊的应酬客套之中,远离了书香,尽管有所谓“博士群体官员”的现象,“博士”头衔其实与读书毫无关联,有之,也常常表现为浅阅读(时尚的快餐文化)、负阅读(专门汲取书籍中的负面信息和负面“间接经验”,如《厚黑学》等,尤以“官场学”为烈)等等。而后者相比较于完全不读书的官员似更为可怕,因为他们的读书,不是为了志存高远,只是在追求官场亨通和声色犬马的享乐,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其劣者甚至还会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去“创造”一些作品(如“香艳日记”等)被人广泛“阅读”,这在此前的成克杰(有“书法”作品)等的大案中都可以看到。

不久前,由《中国图书商报》与《瞭望东方周刊》共同组织了一次各级党政官员阅读情况的调查,调查涉及官员的阅读习惯、阅读在工作中的作用、阅读书籍的类型、影响阅读的因素、获得阅读信息的渠道、政府机关内部阅读活动开展情况和频率等,结论是令人不安的。据说,现在影响官员读书的主要因素是他们工作忙、应酬多。这能成为理由么?难怪一些媒体呼吁官员应该“少一些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其实,如果论读书的条件和环境,如今官员早已超出古人不知凡几,“学习型政党”的提倡、学习制度的安排、各级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进修机会,更勿论书海汪洋,学习手段的翻新出奇(传统读书渐由网络读书和手机读书所取代),由此带来的读书便捷使学习效率又高出古人不知凡几。

历史学家茶座篇三:晚明的那些才子们.doc

晚明的那些才子们

作者:聂作平

来源:《历史学家茶座》2009年第03期

风流才子的追悔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甲申之变数十载后,一个叫孔尚任的剧作家在他流传千古的名作《桃花扇》里,用这首柔美纤巧的诗描述了他所想象的明末秦淮河的春天。从孔尚任饱含激情地创作《桃花扇》之时往前上溯半个世纪,在距南京一千里以外的河南归德,一个三十五岁的中年人也正沉浸在对秦淮河诗酒生活的追忆中。这个人,就是孔尚任《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

1618年,正值天下鼎沸之际,侯方域生于河南归德,字朝宗。侯家乃当地望族,侯方域的祖父侯执蒲,官至太常卿——这是一个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的官,虽然权力不大,但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古代中国,却位列九卿之一,算得上国家高级干部;侯方域的父亲侯恂,累官至户部尚书,则是有其名也有其实的高级官员;侯方域的叔父侯恪与侯恂为同榜进士,后来升迁至南京国子监祭酒。总之,侯家数代为官,且大多出任掌礼乐教化之类的高级文职,从而使侯家形成了一个读书事举子业,然后再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的传统。在这种传统中成长,侯方域少年时就敏而好学,十六七岁时随父亲在北京生活,被当时的达官贵人认为生有异质,把他比作汉朝的张安世和唐朝的李文饶。官宦世家的生活,一点一滴地凝结成了侯方域性格中偏执、好为大言和过于自负的一面。

崇祯十二年(1639),二十二岁的侯方域从北京赶到南京参加秋试。此时的他正年少轻狂,这位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把这次考试看做表现才华、结交名流的绝好时机。在南京,他与吴应箕和夏允彝等人秋日登金山,酒至半酣,侯方域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同行者皆为之气夺,把他比喻为三国的周瑜和前秦的王猛。——侯方域留下了一幅写真,画的是他三十多岁时的形象:手捧一卷图轴,身材矮小,面容委顿,完全看不出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蛛丝马迹。其实,那一年的秋日登高,距他在归德追悔平生,间隔仅仅十多年。

然而,志在必得的侯方域竟然在这次秋试中名落孙山,这不仅大出他的意料,也大出时人的意料。据说,这位才子之所以榜上无名,乃在于他在策论中对时局的批评过于激烈,主考官当然有理由据此认为这是狂生的虚妄,不录取也是合情合理。

从南京回到归德,侯方域开始感觉到了落榜带来的压抑和郁闷。这时,李自成大军围攻开封,而侯方域的父亲侯恂被朝廷任命为督师,负责救援开封。侯方域以为展示自己才华的时候到了,他向其父进言说:“大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多牵制。今宜破文法,取赐剑诛一甲科守

令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亟斩以徇。如此则威立,军事办,然后渡河收中原土寨团结之众,以合左良玉于襄阳,约陕督孙传庭犄角并进,则汴围不救自解。”

这自然是一个没有可行性的馊主意,乃白面书生的想当然耳。如果侯恂照儿子的意见办理,非但开封不能救,恐怕自己的仕途乃至身家性命都将遭遇极大危机。以此观之,侯方域以及他同时代那帮复社才子,虽然相互之间以干材鼓吹,自己也以干材自许,但往往只有干材之名而无干材之实。侯恂是久在官场的资深官员,对儿子的意见大为恼怒,他叱责侯方域的想法过于跋扈,不仅不用,还要求儿子尽早离开军营,回老家归德读书去。

侯方域在归德稍事停留后,又一次赶往南京。仿佛是一种象征或暗示,南京城里最重要的建筑、历代科考的场所——江南贡院,竟然与著名的烟花之地秦淮河比邻。是故,晚明之际,江南风月场的常客中尤以文人独领风骚,侯方域就是这些独领风骚者中的一个。他流连青楼,一掷千金,开始过起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

侯方域如此纵情声色,即便是与他同样热爱诗酒生活的朋友也不免为之担忧:就在侯方域离开父亲侯恂前往南京不久,侯恂即因党派之争而下狱,但远在南京的侯方域却不以为意,“侑酒,必以红裙”。黄宗羲深感不安,对朋友说:“朝宗之大人方在狱,岂宜有此?吾辈不言,终为损友。”朋友们都认为黄宗羲说得对,力劝侯方域,但侯方域依然沉醉在秦淮河的香风艳雨中不能自拔。其情其景,颇似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言里对当年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却不知大祸将至的开封士人的感叹:“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技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和吴应箕年齿相仿,也是往来颇多的朋友,同时又都出身于鲜衣怒马的官宦家庭,时称复社四公子。这四位风度翩翩的公子身上,可以提取出一些共同的因子:他们都讲求生活的质量,多情到了滥情的地步,但全都无一例外地关心时政,以近乎夸张的方式忧国忧民,——当他们从秦淮河畔的青楼抽身回到书房时,可以迅速从一个寻花问柳的富家公子,转化为书桌前奋笔疾书、不无偏激地批评时政的持不同政见者。青楼与青灯,身体的荷尔蒙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它们之间的跳跃如同电影的蒙太奇。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如同繁华富庶的开封最终注定毁于女真人的铁骑一样,侯方域和秦淮河畔的幸福生活也将于1645年南京陷落时落下帷幕。此后,侯方域辗转江湖,几次险遭不测,幸好都有惊无险,最终和他的父亲侯恂一起回到故乡归德。

十余载后,侯方域还会来到南京这座与他有着太多干系的城市,只不过,时过境迁,旧时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秦淮河上,依旧桃红柳绿,但他已不复青年时的浪游,更像一个被往事追赶的老人,“风飘烟散,力已如斯,而江山之恨,禾黍之悲,从可识矣”。

《桃花扇》上演之时,不少经历过甲申之变的遗民还健在。当然,岁月无情,他们已从甲申前后的青春少年,被时光改写成风烛残年的垂垂老者。一片笙歌声中,遗老们掩袂独坐,忍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学家 茶座 历史学家茶座目录 历史学家茶座 2016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