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东历史篇一:中东史

浅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摘要:近几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与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的联系也同样引人注目,。本文将通过其定义、理论发展两部分介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关键词:伊斯兰教 原教旨主义

当人类迈入21世纪后,接连发生的几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给世界和平与人类交往蒙上了一层阴影。就在这几起恐怖袭击之后,“基地组织”、“本·拉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词汇充斥于耳。在此种新闻导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些名词当作“恐怖主义”的代名词。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恐怖行径都是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因此成了“替罪羊”。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学术的角度,弄清什么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并对现实作出较为客观的评判。

一、 定义

原教旨主义这个概念最早以基督教为背景。一战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基督教新教中一些自称为保守的神学家,为反对现代主义,尤其是反对《圣经》考证学,形成了这一神学主张。《大英百科全书》认为原教旨主义有两层意思:(1)它是一种保守的基督教思想,它抵制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很有影响的自由主义或现代主义的神学倾向;(2)它是一种有自己的组织和机构的保守运动,旨在宣传原教旨主义的五个基本要点。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它们是构成真正基督教信仰必不可少的成分。中国学术界将Fundamentalism一词用于基督教时,称为基要主义;用于伊斯兰教时,称为原教旨主义。由于其他宗教也出现了Fundamentalism的宗教现象,故国际学术界和传播媒介把这种宗教现象通称为原教旨主义。

总之,原教旨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宗教现象:当感到传统的、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的最高权威受到挑战时,对这种挑战毫不妥协,仍反复重申原信仰的权威性,对挑战和妥协予以坚决回击,一旦有必要,甚至用政治和军事手段进一步表明其态度。所以,原教旨主义有极强的保守性、对抗性、排他性及战斗性。

二、 理论发展

(一)罕百里学派理论

伊斯兰原教旨思想属伊斯兰逊尼派的正统思想,其学说始于公元九世纪伊斯兰教法学家、圣训学家伊本·罕百里创立的罕百里教法学派理论。

伊本·罕百里及其教法学派主张:严格遵循《古兰经》的表义;广泛引用“圣训”,尤其尊重圣门弟子,再传弟子的判例,认为它们胜过“类比”法,较少使用公议;哈里发人选的产生应根据《古兰经》的精神协商选举,哈里发须由古来氏人担任。伊本·罕百里及其学派强调的尊经崇训的基本主张,倡导的正本清源,由净化信仰,遵循正道,回归传统的原教旨思想,以及他本人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对于强化伊斯兰教复古传统,扩大复古影响,都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二)、伊本?泰米叶

伊本·泰米叶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哈兰的一个伊斯兰学者家庭。其祖父和父亲是罕百里学派的教法学家和圣训学家,其它家庭成员也都是当时有影响的学者。在伊斯兰教法学方面,伊本·泰米叶致力于罕百里教法学派的研究,其本人在教法学的观点上基本也属于罕百里派,认为伊斯兰教立法创制上应遵循五个原则:①《古兰经》和圣训,凡符合《古兰经》和圣训文字内容的,就依此对某一问题做出肯定的判语,无论谁人反对;②如果未找到圣门弟子相关的遗训,只要没有发现对某类事件持反对意见的训言,也可据此做出肯定的判断;③如对一个问题,先知的门弟子们有不同的意见和说法,则取其中最接近《古兰经》和《圣训》条文者;④依据所传穆罕默德的言行记录,及先知门弟子的“公议”;⑤最后,如没能在以上4条中找到根据,可在必要时使用“类比”

(三)、瓦哈比派与瓦哈运动

瓦哈比教派公元18世纪出现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为穆罕默

德·本·阿卜杜·瓦哈卜。该教以原始的《古兰经》和圣训为理论基础,宣扬一神论思想,反对多神崇拜的行为和言论。

瓦哈比教派的主要信条可归纳为两点:①强调信仰唯一神论;②反对异端行为。首先瓦哈比认为伊斯兰教法中的合法与非法的依据是,安拉降示的《古兰经》,除此之外,就是先知的圣训。至于教义和教法学家们的分析,只要不只取自《古兰经》和圣训文字内容的,都不能成为论据。因此,瓦哈比信徒反对在先知墓前祈福,主张在墓前进行训戒和说教以表敬意,因此为了实现这一信条,瓦哈比派拆毁陵墓及清真寺。此外,瓦哈经教派反对异端行为,如生日聚会,经念舞会等,反对日常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咖啡等,并查禁具有多神崇拜的书籍。伊斯兰传统的奠基人以依靠撰写文章,编纂著作以阐明自己的理论体系,而瓦哈卜则强调以“圣战”来实践主命,认

为这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义务。阿卜杜·瓦哈卜的思想为瓦哈比运动的成功和沙特阿拉伯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理论家

毛杜迪 他在当代条件下,根据原教旨主义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学说。毛杜迪1903年出生于印度北部爱巴尔普尔的一个伊斯兰宗教家庭。毛杜迪强调,他追求的不是一个“穆斯林国家”,而是一个“伊斯兰国家”,这个伊斯兰国家应该由具有基于《古兰经》和《圣

训》的伊斯兰政治思想的人来领导,必须严格按伊斯兰法律来治理。 毛杜迪后来进一步发展他的政治学说。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根据古老的“哈瓦利吉”思想提出的“净化伊斯兰教”的观点。他强调,世间一切权力皆属真主,只有真主才能统治人类,任何人的统治都是违反伊斯兰教的。

霍梅尼1902年出生于伊朗小城霍梅因一个宗教世家,在接受系统的宗教教育后,成为知识渊博的伊斯兰学者。60年代初,他对巴列维国王推行的“白色革命”等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措施进行激烈时抨击,并号召人民推翻国王政权。1978年,伊朗全国上下爆发了反对国王政权的动乱,霍梅尼等在国外遥控了这场“伊斯兰革命”,并最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他根据伊朗的实际,提出了以下三个理论:①君主制违反伊斯兰教。无论在《古兰经》还是《圣训》中,都没有关于实行君主制的任何记载,认为君主制是专制和腐败的根源。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国王政权的合法性。②要实现伊斯兰统治,必须建立伊斯兰政府。他认为伊斯兰是包容一切,至高无上的神圣法律,就必须以国家的形式体现出来。③提出了“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口号,他认为现存国际体系是不合理的,应该用伊斯兰世界体系来代替这一体系,使整个世界成为“在真主法律之下的人类之家” 对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五花八门。但将其归于政治极端、恐怖活动的主犯,是极不严谨的看法,被西方大肆渲染的“伊斯兰威胁论”是简单粗暴的。可能有某个伊斯兰政治运动或派别打着“原教旨主义”的旗号,为其极端暴力行为蔽掩来赢得支持与

同情。但有一点应该强调的是,在国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中,有很多人不赞成武力。与世界绝大多数人民一样,他们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从以美、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无论是政界还是学术界,都意识到不能笼统的将伊斯原教旨主义等同于宗教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行为。美国的克林顿总统在90年代末强调,这不是一场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之间的战争,美国更应该对恐怖分子进行斗争。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将西方文明与伊斯兰和儒家文明对立起来,忽略了“利益”关系在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所起的近乎决定性的作用,这其实是一种冷战模式,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综上所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力量在经过高潮之后,在慢慢减弱,但这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原教旨主义分子中,只有少数的恐怖分子让世界不得安宁,这同样也是大多数原教旨主义者不愿看到的。

近代以来,在世界性的竞争中,伊斯兰世界落伍了。因而我们可以说,伊斯兰世界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动荡和混乱,实际上是正在经历着一次内部的变革的调整,正在获得力量,以适应未来的世界的发展。

中东历史篇二:中东名称的来源据说是

中东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

(近东 (Near East),通常指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包括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此称已为「中东」取代,但两者常通用。)[the Near East] 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但伊朗除外。远东: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亚洲最东部地区的通称。通常包括中国东部、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 1.中东不包括地处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 3.中东包括了等亚洲部分。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中东”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即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先知)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以实玛利,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

中东民族

生活在西亚地区的穆斯林主要属于四个民族,即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波斯人。

在这四个民族中,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都有自己的国家,分别是阿拉伯国家、土耳其和伊朗。土耳其人只有一个国家土耳其,波斯人只有一个国家伊朗。

阿拉伯人有很多国家,如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叙利亚、约旦、也门、阿曼、埃及、卡塔尔、巴林等很多国家。

作为阿拉伯民族英雄的萨拉丁的直系后代族人库尔德人,其人口现在约有3000多万,分布在许多国家,其中土耳其1800万、伊朗700万、伊拉克500万、叙利亚100万、黎巴嫩10万、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10万。

另外还有犹太族(信犹太教),黎巴嫩的阿拉伯人信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占多数。

“阿拉伯人”的分类

对于阿拉伯人,划分的标准不同,结果也自然不同。

根据史实,最广义上的“阿拉伯人”可以分为阿拉伯人、阿拉伯化的科普特人、阿拉伯化的柏柏尔人。

[]

文化差异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现在,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斯兰国家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不一定是阿拉伯国家,也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马来西亚这样的其他民族国家。

其民族分别是波斯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信了伊斯兰的印度人)、普什图人、马来人。

阿拉伯国家是以阿拉伯族为主体的国家的总称,包括沙特、伊拉克、利比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大部分是伊斯兰国家,但也有不是的,比如黎巴嫩就是以基督教为主,但黎巴嫩人是阿拉伯人。

[]

从语系上分析四个民族

世界九大语系 人们一般把世界的语言划分为九大语系:

1)汉藏语系,

2)印欧语系, 3)阿尔泰语系, 4)闪-含语系,

5)乌拉尔语系,6)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7)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 8)南亚语系, 9)达罗毗荼语系。

1、土耳其语是阿尔泰语系的, 上述语系3 (曾用阿拉伯字母书写, 1928 年后,使用拉丁字母代替了阿拉伯字母。)

土耳其语字母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 ? H h I ? ?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 P p R r S s ? ? T t U u ; ü V v Y y Z z

2、伊朗语与库尔德语是印欧语系的,上述语系2 (用阿拉伯字母书写)

阿拉伯字母

当初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下令波斯人学用阿拉伯语。聪明的波斯学者赶

快将波斯语用阿拉伯文字母进行注音,并且另外增加了4个字母,从而得

以将波斯语保留了下来。波斯语为拼音文字,共有32个字母,其中28

个是阿拉伯字母,4个是波斯字母。

3、阿拉伯语是闪-含语系。 上述语系4 (用阿拉伯字母书写)

补充一些语系的知识:土库曼人信伊斯兰教,土库曼语属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土库曼语1928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从1940年起又改用斯拉夫字母。波黑穆斯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少数散居在前南斯拉夫其他国家境内。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使用塞尔维亚 - 克罗地亚语的当地方言。属印欧语系中的斯拉夫语族。

柏柏尔人,北非穆斯林民族集团。人口约869.5万(1978)。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讲柏柏尔语,属闪含语系柏柏尔语族。主要分布在摩洛哥(称里灰人、塔马齐格特人和什卢赫人)、阿尔及利亚(称卡比尔人和沙维亚人)、利比亚(称乔夫拉人)、马里(称图阿雷格人)等国家和地区。

埃及人,改宗伊斯兰教并吸收并融化了部分外来的征服者的科普特人,讲阿拉伯语,除血统外,已全部阿拉伯化。

所以,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不一定是阿拉伯语,

[]

泛阿拉伯主义、泛伊斯兰主义 泛突厥主义

泛阿拉伯主义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联邦,强调不论宗教信仰,不论民族,凡是讲阿拉伯语的都是一家人;

泛伊斯兰主义则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体系,强调不论国家,不论种族,不论讲什么语言,凡是信伊斯兰教的都是一家人。

泛突厥主义是由十九世纪的鞑靼知识份子萌发的,正式名称是图兰主义。图兰低地是在伊朗的东北,咸海以东、以南的一块平原。传说这里是一切突厥人的发源地。泛突厥主义是用来抵抗泛斯拉夫主义,主张通过教育和文化自治,团结使用突厥语的民族,复兴突厥民族。

泛阿拉伯主义的基石是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化,

而泛伊斯兰主义的基石则是伊斯兰宗教信仰。

泛突厥主义的基石是突厥语。

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是泛阿拉伯主义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则是泛伊斯兰主义者,青年土耳其党人 是泛突厥主义者。

突厥语民族分布

[]

三次流散

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

五次战争

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5次战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犹矛盾在新条件下日趋尖锐,加上新、老殖民主义以及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为战争的主要根源。

中东战争相关地图

中东战争相关地图2

[]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在美国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情况下,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181(2)号决议,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英国在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委任统治;委任统治结束后2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及其附近村镇15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当时阿拉伯国家坚决反对联合国的分治决议,认为犹太人离开故地近2000年,阿拉伯人生活于此已近1300年,怎么能让出家园(事实上有规定,一个民族离开故土50年,这块土地就不属于他们了,因此以色列方面所说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巴勒斯坦就是其领土完全不成立,这只是其野蛮掠夺的一个借口),况且犹太人的苦难并非阿拉伯人造成,不能以牺牲阿拉伯人的利益让犹太人复国。当时的沙特国王曾说:“谁迫害犹太人,就从谁的领土上划出一块给犹太人”。事实上阿拉伯人在二战时对犹太人非常仗义。当时联合国的分治决议,在总人口占少数的犹太人获得了55%的土地,而且集中了巴勒斯坦全境绝大多数的淡水资源,并且都是肥沃的平原。而总人口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只分到45%的土地,并且都是贫瘠的丘陵,而且领土首尾被分成3块。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10分钟后,美国承认以色列国。12小时后,阿拉伯联军进攻以色列。3天后,苏联承认以色列国。之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非正式的战争开始。也正是由于犹太人依靠联合国建立自己国家的幻想破灭了,所以他们认识到只有用武力才能实现建国。1948年,犹太人开始驱逐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近30万阿拉伯人逃离家园。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伊拉克未与以色列签订)。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

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

阿曼、以色列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 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

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

10日,埃军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

中东历史篇三:读《中东史》所感

文明交往理论下的文明自觉

—读《中东史》所感

在读完彭树智先生2010年3月人民出版社发行的《中东史》后,心中不由得感叹作者能在这样的一个高度审视中东地区,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新世界需要新史学”彭先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21世纪中国史学需要新特点,作者站在把握全局的角度,在人类文明在中东的生成和聚散一直写到冷战后全球化交往与中东的回应,纵向和横向的全面的对中东地区的发展历史做出了脉络清晰的讲解。多数学者认为,两河流域是文明的起源地。公元前6000年以后,两河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代表是北方的哈孙那文化和南方的萨马拉文化。最后又讲到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东现状,以及作者对中东未来的合理预见性,中东地区以其极其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再加上丰富的战略资源成为世界上大国争相角逐的焦点。据沙特阿拉伯《中东报》2010年3月24日报道,美国最新战略报告说,中东石油在未来20年内仍将称霸世界石油市场。除非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发生实质性变化。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表的“中东能源发展”报告阐明,中东地区的局势将影响整个世界能源供应的平衡。由此可见,中东地区对继续保持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以及其他大国的崛起都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研究中东史从而更好地为如今与我国国家战略利益息息相关的中东问题服务就更显得有时代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为此,一部可以全面客观地但又能在如今变化了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中东问题的史学著作才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正需要的,彭树智先生的《中东史》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像彭先生说的那样可以用宋代名将将宗泽的《早发》诗来表达:伞帷垂垂马踏沙,山高水远路多花。眼前形势胸中策,徐徐缓行静勿哗。

《中东史》大体上是依照时间顺序由古至今写的一部通史著作,回顾起这本书的发展脉络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者试图用文明交往的理论和文明自觉性来阐述和解释中东地区的发展历史,整本书贯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结合具体历史特点发挥创造性上升到了学理的高度的一本著作。

① 2011年3月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英、梁赤民、董书慧、王北京大学出版社《全

球通史》,第10页。

② 彭树智2010年3月人民出版社《中东史》,第16页。

②①

在绪论部分首先讲了中东一词的由来,从大历史的视角出发,观察中东史,又从中东史反思大历史,把中东史和人类文明兴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用历史体悟借鉴现实实践,其中所遵循的是文明交往到文明自觉的思维轨迹。作者完整的介绍了中东各主要不同的民族,包括犹太人的由来,阿拉伯人,波斯人。涉及到的文化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犹太教文化,世界三大宗教除犹太教外都起源于中东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作者试图用文明交往的理论来解释和把中东地区的历史变迁联系起来,在文明交往中又提出文明自觉性,这就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研究中东史甚至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彭先生在做学问时始终坚持了这样一个十字箴言:尽力知足,尽心知足,尽责知足;学习知不足,学思知不足;为求真知,为善从事,为美养心;不为名缰,不为利锁,不为位囚。先生的这样的一个严谨负责的治学理念必将激励更多的后生不断努力。

当深入思考彭先生在本书中运用的历史学写作方法以及做学问时需要坚持和做到的就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要被呈现在眼前的现象有的时候甚至是假象蒙住了双眼,我们要善于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理论去研究问题,发现不同问题间的联系,影响和作用,并且能自觉地进行历史性的总结,发现一些共同的、可供借鉴的规律性问题。这样才能不仅清晰地认识问题本身而且会有适当合理的预见性,中东问题渊源久远,根深蒂固。它涉及历史、民族、宗教、领土和现实利益等诸多方面,这种矛盾和冲突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但是彭先生又说人类文明交往史证明,无冲突便无和解,无和解难以化解冲突。

彭先生在论述中东地区的历史时首先介绍了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强调突出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以石油为最主要发展能源的今天,中东地区的丰富的石油储量,以及重要的战略地位,再加上中东地区的复杂的民族,宗教构成和世界上大国的强行干涉,就更加剧了中东问题的复杂化和国际化。

① 彭树智著:《中东史》,第4页。

② 彭树智先生著:《中东史》。第531页。

③ 彭树智著《中东史》,第508页。

④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页。

④③②①

中东地区素有“三洲五海之称”,是亚欧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周围环绕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东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沟通上述海峡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中东地区由此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任何史学著作都有一个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彭先生的《中东史》为我们重新认识中东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我国政府在中东地区实施新的外交政策方针提供了大量详实可靠地中东史实,这样可以使我国的中东外交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公元前1000多年希伯来人建立国家,大卫即位为王后,统一了犹大和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722年,亚述灭以色列,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耶路撒冷,掠走耶路撒冷的所有居民,史称“巴比伦之囚”。犹大国家宣告灭亡。结束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导致了犹太人的第一次离散。继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之后,巴勒斯坦先后又被波斯、希腊和罗马帝国轮番占领,犹太人再度遭受了两次大离散。直到1947年11月29号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的操纵下,阿拉伯多数国反对,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第181号(二)】的通过,而且决议明显有利于犹太复国主义者,并使犹太复国主义者抢占阿拉伯人土地的行为合法化。这就给中东地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同时也成为阿以持久冲突的根源。彭先生的阐述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中东冲突的历史根源,以及犹太民族的历史渊源,这样就更能使我们客观公正的看待阿以冲突,中东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把阿拉伯国家视为兄弟,把以色列当作是美国在中东推行霸权主义的帮凶,对以色列持有很大的偏见,我们做学问有一个移情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通俗点也可以说成是换位思考,我们不得不十分的同情犹太人,据史料记载,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共有600万犹太人在纳粹大屠杀中丧生,死难的犹太人占当时犹太人口的三分之一!犹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最黑暗的一页。这就需要我们理性的去思考,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解决冲突。

① 彭树智《中东史》,第11页。

② 彭树智:《中东史》,第425页。

③ 彭树智主编,肖宪著,商务印书馆《中东国家通史·以色列卷》,第112页。

③②①

巴勒斯坦人民的要求是正义的合法的,我们支持,但是以色列建国,我们同样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中东需要和平,世界需要

中东历史

和平。中东地区的各族人民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中东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和期盼,必将成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强大推动力,并能最终实现中东的持久和平。

深入思考可发现,彭先生的《中东史》可以用文明交往理论贯穿全书的始终,贯穿整个中东史的始终,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靠的是文明自觉,只有能在不同文明交往而发生冲突时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文明自觉,并且加以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使一个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从公元610年穆罕默德突然接到“蒙召”的“启示”,以真主的使者和阿拉伯人先知的名义,开始传播伊斯兰教算起,到现在已经1400多年了,阿拉伯人也正是在伊斯兰教精神的指引下,最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延续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前所未有、特点鲜明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圈。从国际关系角度看,此即所谓的“伊斯兰秩序”的建立。②①在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发生冲突的时候,伊斯兰文明实行的比较开明的宗教宽容政策“未曾为你们的宗教而对你们作战,也未曾把你们从故乡驱逐出境者,真主并不禁止你们怜悯他们,公平待遇他们;真主确是喜爱公平者的。真主只禁止你们结交曾为你们的宗教而对你们作战,曾把你们从故乡驱逐出境,曾协助别人驱逐你们的人,谁与他们结交,谁是不义者。”同时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也是主张各民族应该和谐相处的,这在理论上为我们解决中东冲突提供了新的视角“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多民族和宗教,以便你们互相认识。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先知穆罕默德也说过“谁欺辱了和平共处的异教徒便欺辱了我”。正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造就了后来辉煌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

① 彭树智:《中东史》,第508页。

② 彭树智:《中东史》,第88页。

③ 《古兰经》,受考验的妇人章60:8-9。

④ 《古兰经》,寝室章49:13。

④③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相对于其他文明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主体性,当然,它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变通性和多元性,这表现为帝国对内部非伊斯兰宗教的容忍及阿拉伯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吸收和内部周期性的变革。但是从17世纪中叶起,特别是1699年《卡洛维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伊斯兰传统的宗教、政治和文化范式开始全面走向衰势,同时整个伊斯兰世界也在经历着由盛而衰的变化。19世纪下半叶,伊斯兰世界相继沦为殖民地或“被保护国”,并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西方列强和殖民者的双重压迫与蹂躏。伊斯兰宗教文化开始了从一种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转换。对此问题彭树智先生认为当今在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当代中东的伊斯兰潮至少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上值得反思。其一是如何保持和发展自身的传统宗教文化,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中,传统宗教文化需要伴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自我改造。其二是不同宗教文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强势宗教文化与弱势宗教文化之间的交往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并以兼容并蓄的精神吸纳不同文化的有益养料和成分,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不同文化的合理融汇与发展。文明交往的本质在于互补和共存,并在相互的沟通和融会贯通中达到共同发展。② ①

世界不同文明在交往中能否受益,不仅仅取决于各方所处的地位,而且取决于它们在文明交往中的主动意识。美国学者约翰·埃斯波西托指出“在西欧十字军的东征掀起了经济和文化上的革新;但在东方,战争却导致数世纪的衰败和文化上的封闭。在遭受四面八方打击后,穆斯林世界开始闭关自守,变得过度敏感、处处防人,容忍度差及格调降低”。由此使我联想到我国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国家落后,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闭关自守,这就违背了文明交往理论,也就谈不上了文明自觉,没有了文明自觉就好像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殊不知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到19世纪中叶英法都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了,陶醉在往日的美梦之中,不敢面对现实,逃避矛盾的后果就是更大的麻烦需要你去应对,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到此我们开始与世界交往,开始看到世界已与自己想象中的大不一样,西方的坚船利炮另清政府胆战心惊,战后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

①彭树智:《中东史》,第88页。

②彭树智:《中东史》,第480页。

相关热词搜索:中东 历史 中东历史书籍 中东历史演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