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17-02-0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我国的历史文化篇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灿烂的文化,它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儒家学说告诉我们,礼为天下先,以礼治国、以礼治家,可见,学会文明礼仪非常重要。

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了无数文明雅士,古有孔融让梨,今有雷锋助人为乐。文明礼仪让孔融和雷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用文明礼仪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既遭遇了损失惨重的汶川大地震,又成功举办了两届扬眉吐气的奥运会,还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间的大爱不正是文明的体现吗?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志愿者们,微笑服务,“北京欢迎你”不正是文明的最高口号吗?中国宇航员那开仓向世界招手的时刻,不正是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又创造了新文明的奇迹吗?

那么,在这充满希望的2012年,我们又该怎样让我们的礼仪洋溢在校园呢? 看,课堂礼仪它教会了我们要尊重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还要积极发言,在这样有序、文明的氛围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营养。瞧,校园礼仪它教会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同学之间要讲文明语言,要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同学们,让文明礼仪走进校园,让它像美丽的衣服一样穿在我们的身上,像美丽的文字和优美的动作一样镶嵌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像一颗颗闪光的露珠浇灌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自信地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重担吧,让我们的心美起来,让我们的校园美起来,让我们的祖国强盛起来吧!

我国的历史文化篇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学生:周峰

学号:20096586

学院、专业:城环学院环境工程2班

任课教师:赵兴廉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结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审视历史、创造未来都有现实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文化经历(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衍生出仰韶前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同时多元的文化发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是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传说尧命羲和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到夏、商、周,从夏文化的“遵命”、“近人”而“远鬼神”并且尚忠到商文化的“尊神”、“事鬼”、“先鬼后礼”。而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是西周,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人群中,粘平了他们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根据这一基础。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它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他们不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

到春秋战国,文化观念开始了原创时代。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孔子创儒家,提倡积极入世;老子、庄子创道家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还有诸如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各派思想的创造。这些思想影响后世极其深远。

二、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从秦朝开始,中国开始了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边疆开拓与文明同步发展,主要表现为经略南方和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

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但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内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在打通西域的文化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扮演着关键角色,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同时,在这一时期王朝政治有了新格局。首先是郡县制的确立,政治大一统

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二是中央集权制,三是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变为察举制。重农主义是这一时期的基本国策,衍生出小农的黄金时代,“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

在思想文化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三、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此期的文化大势包括民族的大融合、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和佛教的传播,三教鼎立与玄学。

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亡是必然的。

八王之乱争夺皇权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发起“永嘉之乱”,致使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民族的大融合使文化交融演变。同时江南地区开发加快,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开发所至,也就是融合所至,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前期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他们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佛教的传播: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但佛教与中国社会秩序与文化伦理是存在矛盾与冲突的,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

这时期的文化,是动荡与混乱,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则是转变与展进。

四、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宋文化的鼎盛从唐诗宋词可见一斑,此期文化的脉络主要表现为:开放的立国精神,唐宋间社会文化的改革和民族传统复归下士大夫的文化振作。

首先从政治制度上来看,隋、唐设三省六部制,各司其职。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科举制,其中进士一科特别受士子重视。

在文化背景上,唐朝尚武,其次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但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宋立国的艰难,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自重,致使北宋王朝忌讳武人。最后,唐崇佛教并且重诗文。

唐宋间社会文化的改革中,两税法起到了关键作用,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多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它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它还标志着一

种王朝治国观念的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同时,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进入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显示着实行新税法对农业开发的刺激作用。并且生产的高涨一定下带动了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市井文化发展起来,新文艺兴起,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并且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系明显变化: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的两股文风,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文学传统。

到北宋时期,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而以失败告终。其次北宋兴起了一门新的学问——理学: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五、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元朝统治后,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蒙古人地位最高,南人(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为四等中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但元朝的统治促使了民族融合,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为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融合在汉族之中,今天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元朝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上,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从元朝开始。同时元代的畸形文化政策使元代戏曲文艺创作繁荣。

在经济和政治制度上,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北方的生产的恢复,并且元朝统治者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

到明清两代,东西方开始相遇。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入中国。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有农学著作《农政全书》问世。

在明清两国的立国观念上,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六部,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明朝的政治制度,在清朝不仅全盘继承,而且加进不少更狭隘的内容。并且“农民皇帝”在经济上极端重农,因为他认为国家财政来源主要出自农业,这样的认识也是清朝皇帝的国家意识。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的税收制度,加之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使得明清社会经济迟滞。

在思想文化上,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明中叶后影响很大。到清朝,在清朝文化高压和明朝的灭亡产生的强烈刺激下,“三先生”(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但清朝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风渐渐兴旺起来,代表组织称之为乾嘉学派。

但文化的演变总是出乎预料,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维护王朝统治从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到《四库全书》编纂进行中大兴文字狱。文字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清朝的闭关锁国将封建主义推向了极致,夜郎自大使其忽视了其他文化的发展,最终导致西方的工业文化践踏了仅存的书生文化。

六、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脉络中的感悟

1、当赵匡胤之兄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在陈桥驿为其披上黄袍时,中国历史经历了又一次的江山更迭。赵官家雄心壮志,他未动西北的夏,而选择先平内——征伐李家李煜抱守的唐。李煜据守长江以南,有天然的自然屏障,却在北宋的军队下果断交出了江山。为什么?李煜好词、爱美人,而且还是佛教的虔诚信徒。诗词只能兴叹,美人只能垂泪,佛祖的庇护只能听天由命。纯粹的文人治理不了尚武的唐,只会让这只老虎困于囚笼之中。国家的领导宗旨决定着国家能否始终发展先进生产力,进而衍生先进的文化,唐的武文化背景被消耗殆尽的那一刻,便是灭国的一刻。将心比心,现代中国领导人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提下,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2、当洋枪洋炮与大刀长矛相遇时,中国文明不堪一击。为什么?郑刚曾在《中国人的命运》一书中指出“顶峰也就意味着上升的结束和下降的开始。”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当一个人在最得意时总会自大而忽视别人的意见。文明也是如此,当中国走向鼎盛时便会沉浸于繁盛的喜悦和唯我独尊,而忽视了其他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当西方文明乘着火车飞速前进时,中国文明也就不断被甩在了后面。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下,生产力不断发展,文化海纳百川,才保证了我们泱泱大国真正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

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审视历史、解剖自身、创造未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在加速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同时,应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理性精神和求实态度继承传统,变革传统,从而创造生机蓬勃的21世纪中华民族新文化。

我国的历史文化篇三: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特征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原始社会概况

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已有简单的语言。距今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已经能够制造石器和骨器,最重大的发明是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距今约五六千年,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长江流域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尤其以在陶器上绘制彩色图案而异于其他文化遗存,所以,仰韶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种,是世界目前确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还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房屋,最先发明打井技术。

距今约四五千年,人类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以山东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为代表,此时父权确立,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出现,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些堪称时代代表的人物。有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燧人氏“钻木取火”,说明人类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女娲和伏羲传说是“蛇身人首”,兄妹互为夫妻的,这是“龙的传人”的源头,也表明我们先辈经历了辈行婚的血缘家庭阶段。伏羲又称“庖牺氏”,反映的是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伏羲还画八卦,刻文字代替“结绳记事”,说明了中华文字、文明的萌芽。神农氏(炎帝)教人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等等,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黄帝、炎帝战蚩尤的传说,反映了华夏远古部落争战、融合的过程。传说黄帝还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同时缧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等,说明中华远古文明达到全盛阶段。黄帝(轩辕氏)被誉为中华“文明之祖”,中华儿女亦称为炎黄子孙。所谓“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此后,尧、舜、禹的时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他们都是通过部落联盟民族推选(“禅让制”)的方式担任首领的。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随后是商和周,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这一时期是我国(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我国的历史文化)原始公社解体,奴隶制由产生到全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社会由部落联盟到统一国家体制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备的时代。

夏商周三代,青铜冶炼铸造业十分发达,因而被称为“青铜时代”。相传大禹曾用青铜铸造九个大鼎,象征他统治下的九州。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代的文字已经基本定型,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叫甲骨文,它对推动社会交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开创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很多领域的科学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如《甘石星经》上记明120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战国已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之分,《黄帝内经》、《扁鹊内经》全面总结了当时的医学成就;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说明中国的工程技术已处于当时世界

领先水平。

成书于商周之交的《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甚大。儒家自春秋时期孔子始创,到战国时期又有孟子加以发展,所以后人又把儒家思想称之为“孔孟之道”,其影响渗透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思想特别是其中的哲学思想(又被称为“老庄哲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辨内涵、古朴玄妙的独特魅力,经几千年的传承已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法家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崇尚法治,主张积极进取,其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其他有墨家之墨子,兵家之孙武、孙膑,名家之惠施、公孙龙,阴阳家之邹衍等。

春秋时产生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战国时期,屈原开创了楚辞,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流派。音乐方面,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传说。湖北随州出土的全套编钟,表明当时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三)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30多万人在战国诸国所建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从恢复走向发展。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府库充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汉武帝还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教授五经,使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刘秀建立的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长期把持朝政,社会矛盾激化,豪强地主称雄,最终导致黄巾大起义爆发。此后,军阀割据,统一王朝名存实亡。

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西汉司马迁写就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东汉的班固写成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开创了人类探测地震之先河;“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发明麻醉药麻沸散,尤擅外科手术,他还创“五禽戏”,作为养生祛病的方法。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灭亡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最后是三分归一于晋王朝。晋又分为西晋与东晋。西晋维持着全国统一的短暂局面。东晋偏安江南,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对峙。北方的十六国后为北魏所统一。北魏后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不久又分别被北齐与北周所取代,史称北朝。南方的东晋灭亡后,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4个小王朝,称为南朝。这一历史阶段叫“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政权林立、南北分裂的状态,但是,政权割据的背后却是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江南地区也得以进一步开发。此时文化与科技领域也相当活跃,玄学盛极一时,佛教获得进一步传播。陶渊明、谢灵运成为独领风骚的大诗人;王羲之、顾恺之等在书法绘画艺术方面的造诣无愧为一代宗师。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郦道元的《水经注》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地理学价值;范缜著《神灭论》,以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的姿态批判佛教的神不灭理论。

(五)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帝国统一大业。隋朝虽然短暂,却是承前启后的朝代。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都为以后各朝代沿袭、改进。隋代李春营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南北大运河更是古代工程史上的伟大创举,它改变了中国水运体系南北不通的历史,对中国南北方经济交通、南粮北运和人员往来,都有巨大的现实和长期作用。

唐朝建国后,社会迅速发展。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此后政坛风云多变,并产生武则天改唐建周的历史。开元时期,唐朝国势登峰造极。安史之乱后,一方面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同时又出现宦官专权与官僚势力激烈斗争的现象,使得唐朝很快走向衰落和灭亡。

唐王朝历时三百多年,前期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真正达到了儒家所期盼的“内圣外王”的境界。唐代的手工业十分发达,陶瓷业以唐三彩著称于世。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天文学家僧一行编成《大衍历》,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茶圣”陆羽著有《茶经》。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涌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杜牧、李商隐等大诗人。画家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书法家欧阳询、张旭、颜真卿、柳公权等在中国书法史上也赫赫有名。唐朝前期对宗教采取宽容政策,佛教、道教得以和儒学鼎足而三;高僧玄奘赴天竺取经,回国后译成1000多卷经文,并于西安修建了大雁塔以存放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唐朝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边各族增强了向心力,于是国内各民族间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唐朝与日本、朝鲜、印度、波斯、阿拉伯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唐朝灭亡后,中国又出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五代”是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是南方的前蜀、吴、吴越、南平、楚、闽、南汉、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

(六)宋元时期

再次统一南北方的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但赵宋没有完全统一中国,燕云十六州被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占据,河西走廊被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占据,北宋为了维持边境和平,不得不向辽和西夏交纳岁币。后来,松花江流域女真族建立的金势力逐渐膨胀,1125年,金、北宋联合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俘虏了当时的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史称“靖康之变”。同年,赵构称帝,在江南偏安立国,建都杭州,史称南宋。此后金与南宋多次交战,岳飞、宗泽等都是抗金名将。此时,蒙古族迅速崛起,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发动了扩张战争,先后消灭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元”,1279年,元灭南宋。

元朝疆域辽阔,实现了包括新疆、西藏及云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统一。元朝设行省制度统治全国,影响深远。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统一的元帝国也使民族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宋朝时中国经济也非常发达,中国当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一半,造船业水平很高,海上贸易十分兴盛。商业市场打破了旧的格局,大小城镇贸易盛况空前,纸币的出现及广泛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元时期是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开发和应用也主要是在这个阶段。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元朝的天文学居于当时世界最先进地位,天文学家郭守敬编订了《授时历》,推算一年的时间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宋代文化也极为兴盛,出现了程颐、朱熹等理学家,并兴起私人讲学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司马光主持撰写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词堪与唐诗并驾齐驱,有柳永、苏轼、欧阳修、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书法有“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千古不朽的佳作。宋徽宗赵佶更是书画大家,他自创的“瘦金

体”别具一格。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优秀文学遗产,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七)明清时期及以后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通过废除丞相、建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和在地方设三司等措施,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明朝的全盛是明成祖永乐时期。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密切了中国和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关系。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夜市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显示了明朝国力的强盛。明朝中期以后,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侵扰,戚继光等肃清倭寇,立下赫赫战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之后长期占据澳门。明清时期的农业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各代,明朝的商业和城市建设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发展。在商业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在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由于宦官专权,特务横行,吏治败坏,明朝开始走向衰落。嘉靖帝时期,任用张居正进行变法,一度使形势好转,但此后魏忠贤的专政又加速了明朝灭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之机推翻了明朝。1644年,东北的女真族入关,建立清朝。

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阶段。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分裂势力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

清朝也曾强盛一时,但它的发展并未逾越中国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的轨道。经济上,仍然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文字狱;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最后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后,英、美、法、俄、日等国家不断强迫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开始了崭新阶段。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民主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代表人物有明朝的王守仁(阳明)、李贽等,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的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成为文学的主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还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这一时期戏剧创作也空前繁荣,著名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书画方面,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唐寅、董其昌均有很高的造诣,徐渭则以泼墨花卉著名,陈洪绶以人物画著称。清代画家石涛、朱耷(八大山人),以及以金农、郑燮(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大胆创新,影响深远。清末还有大画家任伯年、吴昌硕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是清代有名的民间画。

明清时期,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著作。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药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方面的权威性著作;徐霞客写有《徐霞客游记》,他对岩溶地貌的研究,在全世界也是首创;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中华文明史基本特征

(一)悠久性

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二)持续性

中华文明自从产生以来就持续不断、一脉相承地发展到现代。这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世界文化,支脉很多。在最古老的文明中,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两河流域文明以及古美洲玛雅文化等早就夭折了;曾辉煌一时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经历了中断发展、长期湮没无闻的厄运。而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中华民族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的厄运,却一次又一次地衰而复兴,蹶而复振,巍然屹立。我们华夏文明,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并且代代都有伟大成就,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奇迹。这是特别值得我们庆幸、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醒,大家都有责任续传薪火,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辉煌灿烂地发扬光大。

(三)兼容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正是在不断吸收、消化各种文化的过程中兴旺发达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充满自信,非常开放,气势恢弘。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排除异端的宗教战争,世界三大宗教都能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千百年来,西方的各种宗教始终未能征服我们这个民族的头脑。这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现象,也是中华文明兼容性很强的缘故。历史上任何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最终还是被中华文化所融合,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组成部分。如古代的佛教,现代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外来文明中国化的典型。所谓“夏夷之辨”,并不是按人种、血统来划分,而是按文化来区分。你只要接受我们华夏的文化,你就是华夏子弟,就当你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兼收并蓄中辉煌灿烂的。

第二节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

一、姓氏称谓

(一)姓、氏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我国具有世界上最悠久并持续不断的姓氏传统。据统计,我国现存姓氏有3500多个,而历史上出现过的有22000多个姓氏。

姓氏是一个人血统的标志。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有不同的含义。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是“别婚姻”,即识别、区分氏族,实行族外婚。姓原本表示妇女世代相传的血统关系,由女性方砸决定,从目前已知的古老姓氏,如:姬、姜、赢、妊、姒、妫等姓中均带有“女”字偏旁,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氏”原为“姓”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其主要作用,在于“明贵贱”。起初,“姓”原是比“氏”更大的概念,是整个大部落的标记;而“氏”从属于“姓”,是指较小的、派生的氏族。黄帝轩辕氏即属于姬姓部落。氏成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用 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文化 我国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 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