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公司历史篇一:企业发展史例文

企业发展史例文

1999年,中至信家具创始人陈中信以超人胆识,率领一帮时代的弄潮儿来到广东顺德,在这片“家具制造王国”的热土上开疆拓土,进军家具行业。

徽商出身的陈中信先生,慧眼如炬,以职业企业家的敏感度和对家具文化内涵的理解,准确预测到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想尽快在家具行业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别人不敢做、别人想不到的产品。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把目光锁定在成功人士的身上,因为这部分人综合素质高,有崇尚高雅的文化理念,并且有资本、有实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家具用品,因此生产与之相匹配的高附加值家具产品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于是,从2003年开始,中至信家具公司进行产品转型,把产品定位在“品牌化、高档化、欧美化”,立足高端、高附加值家具产品,这次对公司产品准确的定位,是中至信家具公司第一次战略性的胜利,也是中信家具公司迅速崛起的奠基石。 搏击长空 中至信家具在腾飞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定位的准确,中至信如雄鹰般展翅地飞速发展。2007年,中至信硕果累累,获得生产、销售全面大丰收。三月份美式家具象牙白“夏洛蒂”系列产品隆重登场,国内各大中城市“夏洛蒂”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销售订单直追公司拳头产品“圣洛克”。在各地经销商争夺“夏洛蒂”经销权的热潮中,公司新产品欧式“美特世家”光彩夺目亮相八月深圳展会,短短半年时间公司连续设计制造两个系列新产品,加上公司“美特美家”和“圣洛克”两个系列,迅速发展专卖店将近200家,这就是被业界传为神话的“中至信速度”!这就是中至信家具品牌的影响力!这就是中至信家具公司董事长陈中信先生的人格魅力的展示!中至信的此番成就,在欧美家具生产厂家中开辟了专卖店发展最多、设计生产产品系列最多的厂家之先河!在同行业中被传为佳话。

胸有成竹 完善产品供应链及物流

为了解除经销商及时供货的后顾之忧,“让经销商零库存”!中至信不惜占用公司庞大资金增加产品库存,公司大型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也由3万平方米增加到6万平方米,从而解除经销商及时供货的后顾之忧,经销商只要订单传到公司,业务部门马上就安排物流中心及时发货,这样经销商不用占用资金增加库存,又使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购买的家具安装在家中。这种“中至信速度”在同行业中也是首屈一指。中至信人凭着对自己产品那种自信,凭着对各地经销商的充分信任,

公司大型的物流中心不但没有形成产品积压,而且在十月黄金周期间很多专卖店生意火爆,充分发挥了强大的供货能力。

品牌创新 引领欧美家具潮流

随着国际家具流行趋势的演变和国内家具市场需求的变化,中至信家具公司积极开创品牌创新,在经营规模和产品开发上,把家居理念进行升华和延伸,目前公司对“圣洛克·沙比利/白亮光”、“夏洛蒂”、“美特美家”、“美特世家”、“法·路易娜”五大品牌六大系列产品进行升级和整合。

在品牌升级后,为更好的把握欧美家具潮流,董事长陈中信先生带领设计师团队出访欧美很多国家,领略欧美产品先进的设计风格,揭开欧美家具的内涵真谛!此外,在国内陈中信先生亲身深入到一线市场,亲自带领市场部、业务部人员到各地专卖店调研,感受专卖店气氛,了解消费者需求心理,充分把握中至信家具品牌的合理定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各种服务功能,开展个性化产品定制服务,成立特定产品加工车间,为客户开展全方位的家居配套、设计、定做服务。这一番的用心良苦,只为用“欧美风格典范、成功人士选择”的理念让消费者感受成功人生的喜悦,真正的体现“选择中至信家具,享受成功人生”品牌精髓。

战略发展 全面整合经销商队伍

中至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宗旨——“让经销商赚钱”。多年以来,中至信扶持大的、有实力

公司历史

的经销商,培养有潜力的经销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必须及时整合经销商队伍,加强中至信家具品牌的推广是中至信家具公司一次战略方针的升华,以诚为本是中至信家具市场销售人员秉承的原则,帮助经销商分析市场、提升专卖店营业员综合素质是市场销售人员的职责。中至信家具公司以真情温暖经销商,在专卖店设计、面积、氛围等方面下狠功夫,规范操作专卖店整合方案,使经销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单一经销商到渠道经销商,从而使厂商共同发展,共同赢利!

继往开来,领军中国高档家具全面发展

中至信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古典高端的产品定位。在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中至信在陈中信董事长的领导下华丽转型,在原有欧式风格的基础上,又加入新中式风格,开创花梨华韵、檀溢华堂两大品牌,引领中国家具界未来发展趋势。新中式风格是对中式风格进行重新思考,将中国传统风格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以新的方式演绎,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融合,以现代人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打造出新的家具风格,除了在形态上更加优美时尚,在功能上更是有所改进,结合人体工

学重新制定细节,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

一路的改变见证了一路的辉煌,中至信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历史,集家具设计、开发、家具文化传播、制造、营销、物流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拥有一支3000多人的凝聚力强的工程技术、设计、营销及生产员工团队。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大型生产基地、6万平方米的大型物流中心,并全线引进意大利及德国等世界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和产品品质检验设备,公司现已成为专业化、规模化、系列化生产欧美高端家具大型企业。现旗下已有欧美法式系列圣洛克?沙比利、圣洛克?白亮光、夏洛蒂、法路易娜、世纪庄园、伊森小镇、法路莎、珍妮香邸,新中式系列花梨华韵、檀溢华堂等九大品牌十大系列产品,目前国内品牌连锁专卖店已达800家之多,同时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蔚成中国古典家具的品牌领跑者,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攀升。荣膺 “广东省家具行业综合实力十强企业”、“广东家居行业领袖品牌”、“中国家居业环保贡献奖”等众多称誉,并连续八年入选“中国家居业十大家具品牌”。目前,中至信有100多个产品设计获得国家专利保护。

从2009年开始,中至信还坚持在央视一套《晚间新闻》、央视二套《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投放广告,不仅是央视,还增加沪宁、京藏等高速路牌的广告。由于连续多年在中央电视台投入巨资进行品牌推广宣传,至今已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回报家乡 兼济天下

除了在家具行业表现优秀外,中至信还是一个极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司以“回报家乡 兼济天下”为企业宗旨,多年来一直在社会公益事业领域身体力行。

长期以来,董事长陈中信先生坚持向新四军革命根据地捐助善款。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领企业员工向灾区募资捐款50多万元。同年,陈中信先生捐资50万元,为乡邻修路,造福一方。2011年,捐款300多万元重建了家乡的学校,改善上窑小学教学环境。2013年牵头创办“上窑陈氏宗亲家族基金会”,所获资金全部用于资助家乡学子完成学业、资助有识之士创业等。与此同时,全国助学工程等一系列的公益运动持续开展,中至信家具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

在商业化的家具浪潮中,中至信就像一杯淡淡的茶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它坚持用自己的语言诉说对生活的理解,突破现有产品的束缚,充分考虑技术、美学、实用、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没有追风,没有附和,只做自己。并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引领国内高档家具市场,创造出一片“中至信天地”。

公司历史篇二:公司发展历程

深圳市纽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公司发展历程

2000年,纽贝尔公司成立!成立伊始就制订了自主开发、创立民族品牌的发展策略; 2001年,顺利通过ZTE(中兴)、EMERSON(艾默生)、DELTA(中达)、HUAWEI(华为)的认证,成为他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奠定在动环监控通信基站门禁制造业的龙头地位; 2002年与CS&S(中软)合作,进入军事物流领域;中标山东人民银行发行库400余套门禁系统及金库二道门管理项目,进军银行门禁业;

2003年成为HITACHI(日立)、GST(海湾)、MOX(悉雅特)的长期合作伙伴,产品进入智能社区等民用市场,挤身同行业前列;同年成立大客户部,明晰职责,提升服务质量; 2004年,快速发展的一年:扩建工厂,规模进一步扩大,由大部分外发加工转为自主生产;开拓外销出口业务;通过ISO9001:2000认证,推行ERP管理;中标江苏省工行全省营业网点的二道门和金库门的指纹门禁管理,进军银行系统的门禁领域;中标沈阳世博园停车场管理项目,车场管理系统排同行前列;

2005年与CS&S(中软)合作中标我军总后1000余仓库的环境监控项目(05单位招标);与QIAOXING合作,中标河北建行、辽宁建行、浙江工行、中行、农信社等营业网点的二道门和金库门的指纹门禁管理项目,成为金融管理门禁龙头产家;

2006年推出B/S结构的管理软件,在福建移动得到大规模应用和肯定;企业门禁标准被推举为国家动环监控的行业通信协议标准,并在该行业推行“一体化门禁”的方案,得到大规模应用;同年设立智能机械分厂;

2007年成立北京办事处,强化对北方地区的服务与技术支持;CHD品牌被评为十大民族品牌;与众多国内外大型系统集成商合作,成为动环行业一卡通系统供货龙头企业;

2008年研发智能防盗门锁,并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成立坂田分公司,使智能锁的研发与产品生产规模化;投入专项资金,建立多功能EMC实验室;成功开发监狱消费系统和监舍门禁管理系统,在青岛监狱大规模实施并获好评,正式进入监狱管理领域;成立外贸部,通过并取得CE、FCC、RoHS等相关认证,正式面向海外市场销售;

2009年通过软件企业认证,取得多项软件产品著作权;成立北京分公司,扩大在北方市场的投入;成为BLUESTAR(蓝色星际)、SANTAI(三泰)的合作伙伴,拓展了银行系统的业务领域;3G项目上马,基站门禁业务呈爆发式增长。

2010年公司获得了“双软企业”认证,并设立杭州办事处,全面服务华东市场;针对行业

差异,试行项目管理制,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同年,公司推出监狱安防保卫系统,全面进军司法行业;

2011年,公司获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设立成都办事处,服务西南三省一市;成立湖北办事处,服务华中三省;成立南京办事处,细化苏皖市场;与国内顶尖学府再度联手开发基于GIS和3D技术的安防保卫系统,开发基于RFID远距离识别的款车监控和库包自动收发管理系统,在金融和司法领域的应用更上一个新阶;

2012年,公司获颁“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证书,推出自主加密技术的CPU卡系列产品,并在司法系统大批量应用;设立济南办事处,服务华北市场;推出音视频门禁系统,将视频监控、数字对讲和门禁管理无缝集成于一个平台,领行业先河!

2013年,公司成立全资的纽贝尔软件公司,大手笔投入研发;成立控股的纽贝尔信息工程公司,在传统业务上拓展新业务;再度增资至2080万元,搬入新工厂,建立自动化的喷涂车间;成立上海办事处,正式入驻华东经济中心??

第三部分 企业概况

公司历史篇三:中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历史上公司热的分析

中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历史上

公司热的分析

二零一二年十月

内容摘要:《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成长中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中国商人、商帮古来已有,公司却历史甚短,从鸦片战争后期开始,中国经历了几次公司热的产生及退却,分析其具体情况及原因,可以从中观察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企业 中国 公司热 发展

引言: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长大,从未经历过甚至从未了解国家经济体制及形式的的发展历程,由小见大,通过对中国的至今为止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称为“人类的成就”的公司的发展历程的讨论研究,以公司为载体,来探讨中国发展进步的路径。

一、企业的存在

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正左右着世界的经济运行。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却造成一场飓风的这只蝴蝶就是——公司。

这个组织已经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能量,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到底是什么?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公司究竟意味着什么?公司的惊人力量源自哪里,有无边界?未来的公司将会如何影响未来的世界?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将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一系列转化,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独立经济实体。追逐利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的共同特征。那么企业这种特殊的经济实体为什么会存在呢?两位经济学大师告诉了我们答案:第一位是《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他认为分工可以促进劳动力,而企业正是可以把众多劳动者集合起来进行分工合作的组织。(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第二位是经济学家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指一切不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他认为企业的存在可以使部分交易费用内化,减少个体劳动者交易时的耗费。亚当斯密告诉我们成立企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科斯则告诉我们成立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两大获得利润的基本条件使企业的产生成为必然。

二、中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一)清政府的觉醒

中国把企业叫做“公司”,“公司”这个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最早出自孔子的《大同·列词传》:“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庄子说:“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其含义与现代公司大致相同,即公司是聚多人之财、共同运作之意。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的创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成长。对于每一个渴望富裕生活的普通中国人,公司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每一个渴望强大的中国公司,什么样的空气和土壤是它们最需要的?

鸦片战争前期,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一位,但此时众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在游历欧洲后写下了发人深省的话“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终于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公班衙”(即公司)。

(二)中国历史上的公司热

1、洋务运动和官督商办

19世纪80年代,是世界公司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英国的大量个体工商业完成了向股份公司的转变,据统计,1877年到1887年的十年间,注册的股份公司共有15165家,在当时两个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美国和德国,公司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尤其是美国,一批大型公司已然孕育。在亚洲,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让公司制度首次登陆东方。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开端,从它开始引进了先进的新的生产力,它先是从创办军用工业开始,到1872年又开始创办民用企业。打着“自强”、“求富”口号的“洋务派”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公司热。

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代表轮船招商局在成立十年后的1882年,股票由发行之初的100两升至253两,在海外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年利润在160万两白银以上,彻底打破了外商对航运业的垄断,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用战争打开国门后,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本国公司的力量。

可是在“官督商办”的经营理念下,企业难以在商言商,民间的企业活动和民营公司跟专制政府,它存在着一定的天然矛盾性,当然它这种专制统治与民间的经济利益,它不仅仅限于是公司,它跟整个的民间利益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天然的矛盾性。因为在专制的制度下,特别是在皇权的专制主义的制度下,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都是朝廷的,都是统治者的。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公司热很快冷却了,三五年间,一大批刚建立的公司纷纷破产。

2、甲午风云和法制缺陷

多个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建者郑观应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第一是重商,他主张商握四民之钢,就是把商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第二个思想就是商战思想,他主张跟外国进行商战,主要的观点他说是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应该要全由工商业者来主导企业的发展,这是他后期的想法,就是说,尽可能要摆脱官府对企业的控制。”

甲午战败后郑观应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加之有状元张謇等民族企业家的艰苦奋斗,中国又一波短暂的公司热袭来,据统计,1910年时,正式注册的民营公司大约410家,与官办企业的比例为4:1,正好与洋务运动时期掉了个。

可是问题并不仅仅是谁来经营,更多存在于社会的经济体制和和市场环境。1910年冬天,旅居日本的梁启超冷眼静观时局,写下了《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一文,指出了当时中国公司存在的四大弊病。梁启超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法治环境。他说:“股份有限公司必在强有力之法治国之下乃能生存,中国则不知法治为何物也。”有法规,有法治国家,有一切可以使供给和需求达成价格的必要条件,这样的机制才能构成市场。公司热再次很快退烧。

1901年,千年帝制一朝土崩瓦解,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公司获得了很多新的机遇,许多活跃起来。然而,这一轮的公司热,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原因是在高度控制的经济体系中,自由的竞争不复存在,自由的市场难觅其踪。国民政府这种办公司的想法和做法与晚清如出一辙,初衷都是为了强国,结果却都事与愿违。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历经一次次战争、动荡、民族危亡,当最基本的安宁都无法维系,甚至国家主权都不能得到维护的时候,当救亡成为首要命题的时候,失去了生存土壤的中国公司不得不再次沉寂。

3、新中国的成立及计划经济

1949年,结束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动荡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它们的动作方式是执行国家计划。可是从未有人可以完美地计划一切,完成了战后重建和初步工业化的使命后,政府高度控制的经济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这并不能算是一次公司发展的热潮,但中国很快意识到了该如何发展市场经济。

4、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短短几年时间,农民们创造出134万个乡镇企业和1222亿元产值,98%的国有企业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承包经营,外国公司重新被允许到中国投资做生意,个体户们很快发展到了需要雇工的规模。在这些不同以往的经济组织中,人们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气息。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公司 公司历史沿革 苹果公司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