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书籍的历史篇一:中国文化概论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时间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成果提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 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

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

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

四层次说:(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新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

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将其规范为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

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这是一类以民风民俗形态

出現,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四)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纟因蕴化育出來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心态文化:(分为)

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宗心态,如人们的

要求、愿望、情绪等。

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他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

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博之四海,传于后世。

基层意识形态(政治理论、法权观念)& 高层意识观念(哲学、文学、艺术、宗教)

(与广义相对)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被称为“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2、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国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国文化是中国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有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3、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二)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三)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国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4、掌握正确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方法:

(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二)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5、(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特点:

(一)按词的构造: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二)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腔。

(三)从音义对应的角度看:汉语是一个音节对应与多个词(语素)

6、一般认为汉字起源与图画。

最早的是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刻在龟甲和个别石器上的二十多个刻符,时间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期的早期,暂把这时期作为汉字起源的上限。

当图画文字和龟甲、石器刻符岩演变为记词字符,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一种文字体系。

今所见的最早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此后经历了西周金文、春秋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和魏晋以来的楷书。 殷商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为占卜记录。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传统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结构方式在甲骨文中已具备。但甲骨文毕竟还处在汉字发现的早期阶段,有些方面还比较原始。

金文是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字体,其书写完全线条化,象形性较弱,从构造看,已形成相当严密的文字体系。

隶书是在汉代成熟且通行的字体,其打散了小篆的线条,实现了书写的笔画化,从此汉字完全失去了象形性。

楷书流行与魏晋,成熟于隋唐,一直适应至今。

7、从舞阳贾湖刻符至今码汉字已有八千年的发展历史。其规律和趋势:

(一)汉字一直顽强地坚持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

(二)汉字在易写和易识的矛盾中,不断对个体符形进行调整,以实现简繁适度的优化造型。

(三)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简化自己的构形体系。

(四)汉字必须在自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人为的规范。

8、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型:表意文字 & 表音文字

世界文字大都起源于图画文字,表音和表意是图画文字发展的两大趋势。汉字和其他古老的文字一样,都经过有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它与其他古老文字不同的是,那些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惟有哈尼,从未间断地被使用至今,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代表着世界文字的这一重要发展方向。

9、目前世界公认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

10、世界公认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有星孝人于北斗”(《春秋·文公十四年》)。

11、对现代天文学贡献最大的,要数新星与超新星的记录。公元前134年夏历六月,“客星见于房”(《汉书·天文志》),是中国文献最早记录的新星。

12、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

13、中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的葛天氏、黄帝、尧、舜时代,就在长期观察日月星辰方位与四季变化的基础上,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仪。

14、宋代天文学家苏颂设计建造的水运仪象台尤其受到国际高度评价,人为它“很可能是后来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15、元代郭守敬于1276年在此基础上制成简化的浑仪-简仪。

16、早在五六千年以前,中国先民就开始把天体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28个星区,每个星区各取一星为主,称为二十八宿。

17、战国天文学家石申著《天文》8卷(后卷尊称为《石氏星经》),除二十八宿距星之外,还记录了121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18、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首推十进位值制。

19、如同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影响了整个欧洲数学一样,公元1世纪成书的《九章算术》也对中国古代数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该书9章246个数学问题,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对面积和体积的各种算法以及应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

20、《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朝鲜和日本都曾用它作教科书。

21、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界升起了两颗巨星-刘徽、祖冲之。

22、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连续出現在13世纪中叶至14世界初年的50年中,被称为“宋元四大数学家“。

23、中医学是至今依然屹立于现代世界科学之林的惟一传统科学。它以完整系统、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

的典籍著称于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4、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提出“四诊”、“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此书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学四大经典”。

25、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6、公元659年,由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人修成并颁行的《新修本草》,载药9类844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27、明代李时珍于1578年完成的不朽世著《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药物学成就,涉及动物、植物、矿物、化学、地质、农学、天文、地理等许多科学领域,不仅对中国医药学和自然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东方医学巨典”,达尔文高度评价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28、中国素以四大发明饮誉世界,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

29、至迟在唐代开始发现了火药。

30、11世纪初,唐福、石普先后制成火箭、火球、火蒺藜献给宋朝廷。火药武器的出現直接推动了火药的研究和大规模生产。

31、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成的一项伟大的发明。

32、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发明了指南针。

34、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35、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

36、南宋创造罗盘以后,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37、到元代,航海已完全依靠罗盘指向引航并且有了专为海上航行而编制的由针位标示的航线-罗盘针路。

38、纸的发明是人类文字载体的一次革命。

39、1957年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初年的麻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40、公元105年,东汉宦臣蔡伦完成了造纸技术的重大革新,后世也因此公认蔡伦为纸的发明者。

41、造纸术的发明是古代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提供了至今也不可缺少的信息存贮和传递手段。

42、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书籍的历史新纪元。晋人借鉴古代印玺和石刻经验,发明了墨拓技术。隋代在墨拓的基础上发明了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

43、宋代,平民毕昇终于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44、元代发明的锡活字和铜活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后来明代又在世界上最早使用了铅活字。

45、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現,根本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从此,欧洲的学术中心由修道院转到各地的大学。这就为当时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极有力的武器,从而为近代科学从中世纪欧洲的漫长黑夜中腾飞,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著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支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46、中国古代科技的众多领域虽然内容各异,但却存在着几乎完全相同的思维定式和精神特质。正是这种相同的思维定式和精神特质,使它们具备了统一的走向、特征和形态。 (P136-138)

(一)实用性-是中国人传统的行为取向。表现在古代科技领域中的第一特点,就是鲜明的实用性,其中又“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为”。

(二)整体观

47、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P139-142)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二)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三)封建制度的扼制

48、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动

力。因为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靠中国古代教育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的。

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以前。

西周时不仅有国学,还有乡学;不仅有大学,还有小学;不仅有宫廷教育,还注意幼儿家庭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出現了一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民间私学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

《学记》与《大学》就是这一时代丰富的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的总结,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成体系的古典教育学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西汉,中国已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创太学,设在京师长安的西北城郊,规模相当客观,作为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

汉代的学校,是官学与私学并举。官学除中央政府所办太学之外,地方政府所办的学校,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对于教育的主张,在“明经修行”达成共识。

晋代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为国子学,一为太学。前者限五品以上的贵族子弟入学,内设祭酒一人,博士一人,助教十余人。后者为平民子弟而设,立博士员十九人。

隋唐时期针对“九品中正制”的流弊,建立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和官制史上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官员的升擢任用,均服从或从属与科举考試。选拔人才与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不仅促进了唐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使寒门庶士有了学优从政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的政治革新。

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设国子监总辖各学。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馆。

唐宋以后,又出現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书院原为藏书、校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宋代书院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的地方。建制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书院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颇能矫正科举之弊。书院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允许不同学派互相讲学。学院不仅对形成各种思想流派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代表社会良知,但当着社会道义,成为批判现实社会黑暗腐朽势力的一般力量。

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学(军事学校)。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49、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主义的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的惟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

50、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大致有几个鲜明特色:

(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

(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

(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功德功能和自觉性。

51、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52、中国文化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产生。

53、至迟哎公元前6世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基本编定了。《诗经》中的诗歌主要是四言诗。到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南方兴起了另一类诗歌-楚辞。它的形式是杂言体,句末多以感叹词“兮”字结尾。

54、《尚书》,标志着散文的形成。

55、《尚书》之后,散文分别向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和偏重与论说的诸子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先秦散文。

56、中国述事文学的源头可推至上古神话和史专作品,但真正的文学创作则始于魏晋小说。魏晋及南北朝的小说有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大类。

5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至迟在孔子出生以前就已基本编定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根据音乐的类别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国风》,共160篇,是从十五个地区采集的民间歌谣;二是《大雅》、《小雅》,工105篇,大多是宫廷宴饮的乐歌;三是《周颂》、《鲁颂》、《商

颂》。

《诗经》的艺术特征也值得注意,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纳为“赋”、“比”、“兴”三类。

58、中国古代另一部著名的诗歌总集是《楚辞》。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约公元前339年-前278年)。他是楚国的贵族,曾官居要(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书籍的历史)职,参与内政外交等重要政治活动,后来被馋、放逐,因报国无门而自沉于汨(mi)罗江。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长达2400多字的《离骚》。

《离骚》中大量运用的“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也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的其他作者宋玉、贾谊等人的作品都继承了屈原的传统。楚辞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体。

《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2000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尊为学习的典范。

59、先秦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

60、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

61、唐诗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

62、宋词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后人往往把宋词划分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两大流派。

宋词在总体上具有以下特征: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的生活而不是社会现实,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风格倾向上偏嗜阴柔和婉而不是阳刚雄豪。

63、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但元杂剧也可单独成为“元曲”,它是元代文学中的精华,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 元杂剧是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元杂剧的剧本主要有唱词、对白、动作三个部分,一般分为四折。

“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元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及其丰富,主要题材有五类:

(1) 爱情剧

(2) 公案剧

(3) 水浒剧

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占据文坛统治地位的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散文,而元杂剧则以叙事为主,这就使文学更贴近人民的生活,更直接地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更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元杂剧的成功宣告了戏剧、小说等叙事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

64、中国的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专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三个发展阶段后,到明清时代臻于极盛,涌现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儒林外史》、《红楼梦》六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前四部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后两部则是清代长篇小说中的双璧。

65、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

66、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是王羲之、颜真卿、张旭。

67、魏晋六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期。随人物品藻兴起了“以形写神”的人物画,以顾恺之为代表;“澄怀味象”的山水画,以宗炳、王微为代表;产生了宗教壁画,以敦煌壁画为代表。

68、中国古代绘画大体上可分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间绘画五类。

69、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还是昆曲和京曲。

70、戏曲以其本身的综合性质把各门艺术(音乐、舞曲、文学、雕塑、绘画)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精致化了。

71、戏曲是古代各类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个中国艺术的原则在这里得到了一种形式美的定型。这种形式美的定型用理论术语来表达,就是程式化和虚拟化。 (P190)

72、远古的传说是史学的源头。

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

73、《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皆殷、周王朝的大事。《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包含凤、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74、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国史。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春秋》一书。《春秋》作为我(4) 世情剧 (5) 历史剧

书籍的历史篇二:读书焉能不知“书”—陈平原

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登记表

注:1. 报告内容及心得体会可另附页填写。

2. 本表由二级学院归档留存。相关学分计算办法请参照《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规定执行。

书籍的历史篇三:文化概论主要内容

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包括了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等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2.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相对的,就是狭义“文化”。指的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是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能将“小文化”和“大文化”割裂开来。 3.图腾文化:是由图腾关念衍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也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图腾当做亲属,祖先或保护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图腾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具有识别和区分的作用。图腾文化的核心是图腾观念,图腾观念激发了原始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滋生了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仪式、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等,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

4.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是由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是小农经济在主导地位的状况决定的。家族制度影响着国家结构,使家和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氏族血亲宗法关系和宗法制度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5.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其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普遍意义。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要求人们要刚毅,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强调知识分子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日新”“革新”的观念在历史实践中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积极促进“顺乎天而应乎人”的社会变革“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

6.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有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士均应顺平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7.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8.贵和尚中:指贵和谐,尚中道,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但是,和谐不是消灭矛盾差别,而是

在承认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 解答题

一、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为古老的,它在公元前6 世纪由释迦摩尼创立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经过中国文化自身对于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影响着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思想方面的影响: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和中国本土的玄学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一代学风。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家心性学说,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促成了中国传统哲学形成儒、释、道三种哲学的合流的格局。改造了的佛教和改造了的儒学相互融合,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著名的“程朱理学”;

2.对于文学方面的影响:佛教为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随着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的翻译文化的形成,是翻译文学产生的标志;佛教中的神鬼寓言故事,是我国产生了新的文体——鬼神志怪的故事,后发展成为唐代传奇小说,佛教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代以后的诗歌、戏曲、小说当中,使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对于艺术方面的影响:佛教的禅宗理论和文化,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相互融合,使其呈现独特魅力的禅意。佛教人物画和壁画的出现,促使中国的绘画艺术日益成熟。佛教文化里的佛塔建筑的引入,丰富了中国的建筑史,推动了其的进步。

4.对于风俗方面的影响:佛教的轮回因果观,改变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注重现实人生建设的信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对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有着深远的影响。佛教中对于孝道的提倡,使中国的孝道内容得以扩大和充实,敦风化俗,促进了道德的发扬。

二、简述汉代察举考试和后代科举考试的区别

汉代的察举制度和后代的科举制度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选士制度。汉代的察举制度重视道德,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后代的科举制度重视才能,让读书人参加考试,学而优则仕,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为主。

1.取仕的标准不同:察举制的取人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德行、经术、吏能、功次、文法等,都可以构成得举之资格。。注重人的整体素质,把士人笼统地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科举制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一决于程文之等第;考试成绩,是得官与否的关键。

2.考生来源的不同:汉代的察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以德行为重,所以民间有以孝行道德闻名,受人赞颂者,以及有以廉洁著称的官员,都可以被察举到中央;后代的科举制度人才的来源有三种:京师六学二馆及州县诸学出身的学子,“怀牒”自荐的学子,皇帝不定时下诏选拔的才德之士;

3.所设科目的不同:汉代察举,可以分为常科与特科两种。「常科」为都国选举「孝廉」与州郡选举「茂材」,「特科」则为「贤良方正」与「贤良文学」、明经、明法、「勇猛知兵法」及「明阴阳灾异」等特殊技能。至于唐代科举所设的科目,较汉代为多,而以明经、秀才、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为常选。此外,尚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秀才、童子等科目。

4.学校制与考试制的关系不同:察举时代,学校与察举大致为互不相涉的两种仕途,两者是相对独立的,互不影响,科举制度下,学校制与考试制是相互配合的。这种结合在后来日趋紧密,并在明清时代最终完成。

5.选仕标准上的不同:汉代的察举制注重乡举里选,以道德操守为准,难以有一个统一的准则,使其制度较为主观。后代的科举制度允许考生自荐,所设的科目又较为实际,包括多方面的才能,重视实才,所以较为客观。

三、简述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

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书籍的历史新纪元,是中国队与世界文化的一次伟大的贡献,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晋人借鉴古代印玺和石刻的经验,发明了墨拓技术。隋代在墨拓的基础上发明了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更趋于完善。雕版印刷开始只有单色印刷,宋代以后,还出现了铜板印刷和更为复杂的、高度精密的彩色套印技术。在雕版印刷全盛的宋代,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雕版人力,缩短了出书的周期,既方便又经济,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元代继泥活字以后,又出现了木活字,锡活字和铜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架,采用以字就人的科学方法,既提高了排字的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人的体力消耗。元代发明的锡活字和铜活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后来明代又在世界上最早使用铅活字。

印刷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绝灭的可能性。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对后代书籍的印刷产生了生源的影响,为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分别于公元8世纪很14世纪开始向外传播,通过亚洲国家,传入欧洲国家,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会处境的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社会文化环境,使欧洲成为了学术的中心,为近代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生产力或生产条件下,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不同特点:

1.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中国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都处于中纬度,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就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经济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使农业文化成为了中国的主体文化。从世界上来看,由于中国的农业区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使其成为了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就连早期的西方文化的传入,都没能撼动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

2.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的疆域辽阔,使中国在内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农业、手工业、冶矿、林业、牧业等多种行业,造成了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各地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也因此各不相同,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就存在了很大的差别。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的影响,也使中国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

3.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地理障碍的阻碍,造成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相对封闭。但是,中国文化长期缺乏开发的动力,根本上则是因为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自我满足,不想开拓进取。与地中海文明形成显著的对比。

4.大统一观念的形成。中国的地形所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人们重农和安土重迁的观念,希望安定和统一,形成了强烈的“大一统”的观念。统治者希望天下一统,百姓也需要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做依附。

论述题

一、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特点及对国家政治结构制度的影响。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父系家长制为内核、以大宗小宗为准则、按尊卑长幼关系制定的体制。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宗法制是奴隶社会的产物,为封建制所继承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有:

1.宗法制度重视家族本位。宗法制度重视家族而轻个人,家族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必须要和自己上下两代人产生关联。个人被包围在了家族当中,一个关系紧密的宗法家族组织就此完整呈现。要求家族成员主动以宗族群体为准则,自觉维护宗族的利益。这样,使得中国社会呈现出一个由家庭扩展到家族再到宗教的人际关系网,与儒家社会相融合,形成了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序的理想社会景象。

2.强调家族的血缘关系。在父权制度社会中,父子血缘亲情是维系家族的权威和稳定重要因素,宗法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规章秩序。通过血缘使全家全族团结起来,并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为基础衍生出一套家庭伦理观,依靠它来支配其中的各式各样的复杂人际关系。成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交往准则。

3.宗法制度突出父家长的家族核心的地位。在父系社会的环境下,父权的统治性地位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父家长是家族的核心,掌握着治家的权力,对整个家族进行支配。使封建中国形成严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 “孝”成为封建宗法家族中最根本的礼法,并靠它来维护父权在家族中的统治地位。在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的日益影响之下,父家长的权威人格日益凸显,宗法家族中的个体只能服从和依赖宗法群体的权威性。

宗教制度对国家政治结构制度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1.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这样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还深深的影响到了广大百姓。

2.封建制度不断。宗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封制。秦汉以后,虽然郡县制才是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但分封制仍一直以不同程度的或以不同方式被历代所保留。甚至在历朝历代都发生了藩王反叛之后,仍在保留,究其原因,仍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中国社会常常动乱不安,单一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定。从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清代,都没有衰亡的迹象。族权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是因为它既是政权的补充,又有政权无法起到的特殊社会作用。

4.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家族制度影响着国家结构,使家和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形成了“家国同构”。这是宗教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的结果。

二、科举制对于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的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末,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说,科举制度对于教育有着以下几点有利的影响:、

1.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实现。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更多的平民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国古代的教育向前发展。

2.形成了一种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科举制度是知识分子意思到勤奋攻读是入仕为官的第一步,激励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刻苦攻读,奋发向上,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3.中国的主流文化得以维系。科举制是一种以考察儒家知识和观念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因此将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便成为官学和私学的自觉选择。知识分子学儒学就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使儒家价值规范在社会得以广泛认同与普及。

4.是社会产生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科举制使中国科举制使知识分子能通过自身的学识得到国家的承认与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从而也使中国封建社会涌现出大量人才。特别是唐宋两代更是人才涌现的高峰。这和科举制有很大的联系。

从消极方面来说,科举制也有自己的几点不足:

1导致了中国教育的畸形化——一切为政治服务。科举制使中国政治统治和社会教育的密切结合,学校教育成为法定的选官前提,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是教育失去了意义,只是为了政治服务。

2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缺乏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人才。科举制度社会过多的重视对于文学人才的培养,导致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落后及这方面人才的匮乏,使中国的教育畸形发展,阻碍古代教育的发展。

3.导致思想僵化,脱离实际,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考试强化了学者求学做官的心理,结果养成了学生只重文辞、义理、死记硬背、不尚实学的恶习。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4. 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科举制分了很多考试科目,学校的一切教育内容都是为了应考,从而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严重脱轨,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而存在。失去了自己传播文化的社会功能。

相关热词搜索:书籍 历史 历史书籍推荐 有关历史的书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