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历史题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高三的历史题篇一:高三历史题

南昌一模历史试题

24.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下列选项中的 材料与宗法制无关的是

A.“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B.“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

C.“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D.“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争之易生”

25.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26.南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南宋理宗嘉奖朱熹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文化,繁荣学术 B.统一思想,加强统治

C.奖励学术,端正官风 D.怀念先贤,光大懦学

27.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观念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D.英、法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28.《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

29.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评价是:“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二千年来思想界莫不与皆专制政体相协应。二千年来之政治,二千年来之学术,莫不与此二千年来之社会经济形态,所谓‘封建时期’者相协应。”表明这位思想家

A.完全否定了秦以来中国历史的进步性

B.全面正确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C.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魇

D.受西化风潮影响,夸大了专制的弊端

30.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这反映了《论持久战》

A.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 B.对国民党抗战产生一定影响

C.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 D.对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

31.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画家朱宣咸的作品《报喜——庆祝公私

合营》。图片反映了

A.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

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32.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3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受担最轻,在贵族制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材料反映了

A.“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进步的不二选择

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

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4.“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他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就当时罗斯福采用这一方式的意义,时人评价说“和总统在一起待一个小时以后,叫我把钉子当饭吃我都吃得下去!”可见,“炉边谈话”

A.有助于提振民众信心 B.根除了民众生活压力

C.扩展了市场消费潜力 D.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35.“9.11”事件标志着后冷战时代的终结,随之终结的还有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全球传播,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将把世界带进更一体化、更同质化、更加和平的环境。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地缘政治要素将在全球化的经济空间重新发挥作用,表现出更加的不平坦,潜在的危险更多??这里所说的潜在的危险有

①经济、技术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影响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②全球化已经成为构建国际体系的唯~逻辑③传统地缘政治的回归,加剧了国际紧张关系④地区冲突不断升级,世界处在战争的危险之中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最早的历史可上溯到中华民国时期。1947年4月,南昌汽车保养厂正式建厂,它是江铃集团的前身。到了1949年4月,南昌汽车保养厂更名为南昌汽车修配厂。1958年5月,南昌汽车修配理厂试制成功一辆“英雄”牌三轮汽车,当年又试制出一辆2.5吨“英雄”牌载重汽车。1962年,南昌汽车修配厂更名为南昌汽车修理厂;并且于1967年再次更名为江西汽车制造厂。而过了一年的时间,江西史上第一辆自己制造的井冈山牌汽车即宣告诞生。1969年,“生产500辆井冈山牌汽车”的报道刊登在当时极具权威的党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上,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

1972 - 1980年,江西汽车制造厂先后试制并小批量生产井冈山牌JX - - 131型载重3吨、JX-133型2吨和JX - -142型3吨载货汽车。不过由于井冈山牌汽车制造成本比同类产品要高,而价格却卖得便宜,加上销路不畅,造成企业严重亏损。从1968年制造汽车开始便连年亏损,到1984年这16年来累计亏损达到5600万元,成为江西省最大的亏损户。

1984年,通过“技贸结合”的方式,率先引进日本五十铃汽车全套的驾驶室模具、焊装夹具、测试线技术和关键设备。1985年5月,第一辆蓝色的双排座轻型卡车正式下线,江西汽车制造厂也开始了继续发展的道路。在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江西汽车制造厂于1992年开始股份制改造。1993年4月,江西汽车制造厂与日本五十铃汽车株式会社、伊滕忠商事株式会社合资组建江铃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江铃拥有其中75 010的股份,日本五十铃拥有另外25 010股份中的12.5 010,日本五十铃与江铃集团进入技术、资本、管理的全面合作时期。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江铃汽车发展历程。(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铃汽车1984年以前亏损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铃汽车1984年后扭亏为盈的原因。(8分)站在历史的角度,谈谈你对振兴江西汽车工业的认识。(5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出版《会考中国历史》部分内容介绍:

(1)对“封建制度”的解释:“封建就是封土建国的意思”。

(2)对待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少涉及。对西晋时期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反晋斗争,称为“五胡乱华”;对清朝的称呼是“满清”。

(3)对于鸦片战争,介绍了中英双方史学界的不同观点:“中国人称这次战争为‘鸦片战争’,因为这场战争是应禁鸦片贸易而引起的”;英国人却称为‘贸易战争’,把战争起因放在中英停止贸易的事件上去”。对两种观点的谁是谁非则不作分析。

请回答:

(1)依据你所学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概括指出在上述三个方面或问题的解释或看法的不同之处。(9分)

(2)分析《会考中国历史》产生上述解释或看法的原因。(3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的财政制度,从顺治朝初立,到雍正朝完备,形成一套戒律森严、以解、协饷为核 心的制度。清政府对财政收支有严密的规定,其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列有10项,这些税目都是统一 的、固定的,不得随意改变。但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此种静态的固定化的财政体系已不能适应 急剧变动的时局。太平军兴后,解、协饷制度崩盘,无钱可拨的中央丧失了对地方财政的协调能力, ??晚清财源的开辟,中央少有作为,基本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一系列财源相继确立,其中的大项有:厘金、关税、铸币、公债等。这与古代以土地人口为基本的税源有很大区别,也导致了地方财政收支日益膨胀和中央收支日益萎缩。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明确提出了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主张,按照西方 的财税理论,改革旧税制,着手新税制的建设??。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后,首先划分了中央和地 方财政收支系统,确立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体制。为了防止中央与地方发生冲突,财政部于 1928年11月间正式公布了划分国、地税收支标准案,基本上完成国、地税收系统的刈分。

——摘编自张志超等《民国时期(1912 -1937)财税改革问题对话》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前后清政府的财政税收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结合所知识简述其积极影响。(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国的建立,在欧洲广泛解释 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 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初在反对拿破仑一世的解放战争中,一些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主张把居住在欧 洲境内的所有日耳曼血统的人统一到一个民族国家之内。普法战争使德国完成了统一。19世纪 60、70年代,以操德语或日耳曼语的居民实现政治统一为目标的理论和主张,后来发展为反映德国

大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扩张野心的沙文主义思潮,又名“泛日耳曼主义”、“泛德意志主义”。——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出现了各种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团体,最有名的是1891手成立的泛日耳曼同 盟【又译泛德意志同盟)。——同盟的机关报《泛日耳曼报》炮制和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

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学说和理论。一摘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以北美为例说明“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的历史条件有哪些?独立后的美国在民主法制道路上是怎样不断发展的?(8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德国民族主义在普法战争前后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不同影响。(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与一向视之为“战争 贩子”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 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已主义政策。

材料二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 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 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 的灾难。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8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光启??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爽、水利诸书。授简讨。分礼闱,与同官魏南乐不协,移病归,田于津门,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理数万亩。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以闻,本此。光启宽仁果毅,淡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方、坐论,无问寝食。尝日:“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遂于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等,威所究治。先是,二年五月日蚀,钦天监推算刻数不合。光启受命监修历事,与西洋龙华民、汤若望等精心测验,上《历书》前后共三十一卷。大约按地南北,差其后先,以交食不误为准。所为农书,计十二目,而终以荒政。其议屯田,以垦荒为第一义,立虚、实二法招徕之。“盖棺之日,囊无余赀”

材料二 (徐光启)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 一竺可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徐光启处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他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是哪两方面?(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竺可桢观点的认识。(7分)

南昌一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0. (25分)(1)由民国时期汽车修理厂发展而来;汽车制造成本高、规模小、技术落后;改革开放以后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与日本五十铃汽车合作,向现代企业迈进。(6分)

(2)原因: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动乱的社会环境;技术落后,成本高。(6分)

(3)原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向日本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股份制企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8分)

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江西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不断技术创新;坚持改革开放。(5分)

41. (12分)答:(1)高中历史教材:对“封建制度”的解释:是指五大社会发展形态中的一个社会形态即封建社会阶段的政治经济等制度的总和。对(2)的解释:认为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斗争),没有“胡”“华”称呼之分。对于鸦片战争立场明确,认为是以禁鸦片贸易为导火线的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9分)

(2)没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释;受到西方观点和中国古代和近代传统认识的影响;国家意识不够强。(3分)(说明:本题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45.(15分)(l)变化:从静态的财政体系向动态的财政体系转变;从以土地人口为基本的税源(或农业税)向商业税转变;从中央政府占主导向地方政府占主导转变。(6分)原因: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开销及战后的条约赔款;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削弱;洋务新政的支出(如办企业、教育、新军)。(任意一点,2分)

(2)措施:按照西方的财税理论,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划分国、地税收系统。(2分)影响: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为统一全国财政奠定了基础;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财政税收制度向现代化方向的转型。(5分)

46. (15分)(1)条件: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英国政府的殖民政策损害殖民地人民的经济利益;启蒙思想的影响;北美殖民地人民较高的自治意识和能力,共同的地域与文化心理。(4分)发展:通过制定1787年宪法,走上民主道路;随着西进运动与民主建州,民主制度在空间上扩展;美国内战后消除了黑人奴隶制,保障了黑人公民权;二战后面对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最高法院宣布种族隔离违宪。(4分)

(2)普法战争前的民族主义表现为争取民族自主与统一,推动德国完成了统一并走上近代化道路。普法战争后的民族主义表现为扩张主义,成为对外推行侵略政策的思想武器,推动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7分)

47. (15分)(1)材料一的观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政策,企图祸水西引。材料二的观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特殊背景下签订的,暂时有利于苏联,长远来看不利于反法西斯斗争和世界和平。(6分)方法:全面、辩证、客观、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2分)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苏联的备战赢得了时间;但丧失警惕,致使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助长了侵略野心;推迟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7分)

48. (15分)⑴时代背景: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文化:思想专制、八股取士;对外:逐渐走向闭关锁国。(6分)农学和天文学。(2分)

⑵赞同。(2分)

徐光启借鉴西方的科学,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与利玛窦等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等科学著作。(5分)

高三的历史题篇二: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

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从总体上看,难度较大,但是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模拟性。试题很灵活,比较全面的考查了考生的记忆、理解、综合归纳和整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以材料为情境设计试题,以能力为立意全面考查考生,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现实性、应用性。选择题从选题内容到设问分项,侧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选择题答案唯一,没有争议。非选择题纵横联系中外历史,把众多重大事件贯穿于一体,设问明确,重在分析背景、原因、影响,体现新课标要求。

2.以问题情境立意,关注人类所面临的、现实社会所关注的重大事件。非选择题结合古代至现代的国家对政治制度的选择,体现了制度的多元性以及尊重各国的选择,侧重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从中外的改革(近现代化)的对比与联系中,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及见解,以深化考生对当今中国的改革的认识。

3、阅读量较大。但是此次历史科的命题视角较广,考试内容都是考纲所要求掌握的要点和重点,体现了对高三教学过程的宏观把握,能够对我们的复习迎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9-16题分析:选择题,分值32分,失分率较高的题目重要集中在12、16题,准确率不到60%,总体看来,选择题难度大,得分率较低,存在问题:难度大,材料多,而且文言文多,理解有难度;学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答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时间概念模糊、重要知识点记忆不牢、审题不认真,以及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和分析,另外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掌握的不太理想。

非选择题27题,分值为25分。

第(1)问 :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题干所给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能否有机地联系起来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条件限制词,确定答案要点。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记忆不清,如第(1)问:记不清孔子思想。

2、不审题或不理会题干要求。题干以及明明写清楚近代化的内涵,但考生的答案却未能体现思想这一点。如第(1)问.

第(2)问:侧重考查考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考查考生的综合比较、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以及考生学以致用,从学习历史到认识今天,这是一种认知迁移能力,把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部分学生概括能力欠缺,综合能力不强

第(3)问: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未能确切掌握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2、读不懂问题,不清楚问的是什么。3、答题不规范,不按题目要求答题。

非选择题29题

重点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第(3)问和第(4)问 :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 是一道典型的阅读与理解题。

存在问题:读不懂材料或脱离材料,随意性大。

第(3)问 :存在问题:仅局限于材料的提示,未能得到满分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这次模拟考试考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尚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课本基本知识点(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高三的历史题)、基本史实与历史发展线索的记忆不清晰,理解不够准确。这反映学生对教材不熟悉,基础知识没有过关,更没有架构起历史知识网络。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存在差距。首先表现为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其次是迁移历史知识能力差。历史试题一般都设置新情境,从新角度提出设问,但都以教材或所学的知识点为依托,然后换了一种方式提问,换过新的材料,有些学生就无从下手,得分普遍较低,这反映学生迁移知识能力差。

3、审题能力差,答题不够规范。不少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导致不应该出现的失误,如看错题目要求,对题干所给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不能有机地联系起来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不能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条件限制词,不能筛选要点,确定不了答案要点,所以答题时往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回答一题多问时,不能将新设问的关键词如方式、共同原因、趋势、表现、特点等写在答案前再组织语言。

4、概括能力欠缺,综合能力不强。

5、文言文功底欠缺,读不懂材料和设问。现在的考试,在涉及古代史情境的材料中,有很多文言文,现代历史的长句,要读得懂才能理解、分析,才能答题,而有些同学读不懂,这恐怕是历史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四、今后的教学启示

1、认真研究和解读《考试说明》,始终把握高考复习方向,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考试说明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更应当和《教学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并和新课程高考样题结合起来深入地研究,真正吃透大纲,达到灵活运用,要非常熟悉考试说明对高考各种能力的要求,在复习过程当中指导学生逐渐向高考靠拢。

2、依托教材,夯实基础知识。高考试题尽管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知识的落脚点都是教材的基本内容。因此,熟悉教材,夯实基础是高考取胜的根本保障。

3、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根据新课程高考的命题特点,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应进一步的理清历史发展的专题线索,抓住知识点,深化知识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知识框架结构,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打下基础。

4、抓主干,突出重点知识复习。在近几年高考中,以主干知识为主,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要强化训练,多角度、多层次地练习,特别是抓好学科内综合训练。

5、要处理好讲、练、评的关系。在高三复习最后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时间紧任务重,应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力求做到“精讲”“精练”“细评”,讲练结合,练后细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6、加强学法指导,多在“落实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对学科主干知识的

整合,将历史知识进行纵向的、横向的多方位的延伸、交叉和联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有的放矢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不仅让学生“多看”“多想”,而且要“多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学生掌握的一切知识最终都要落实到答题纸上。

具体训练:

①多做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模拟题,让学生消除对高考试题的神秘感,增强信心。

②训练中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审题、解题、答题的规范)。 ③研究、试题答案,提高学生答题能力,用学科语言答题。

④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单选题的时间)

⑤多提供材料题,提高解答材料型题的能力。(学科内综合训练)

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稳定学生的心理因素。

主观题复习中要求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入手,要用一道题去复习一大片。努力做到: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二是要注意答题文字表述的规范性;三要注意总结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四是要以一带十,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五是要注重对高考中频繁出现的常考的知识点和比较型题目、开放性题目、图文地图类题目解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的训练,尤其是比较思维能力,让思路更开阔,更灵活。六是每道主观题须做到赋分批改,让学生明确每道题目失分的原因在什么地方。

五、努力方向

第一,继续强化双基教学,强调学生回归教材,虽不能要求字字通读,亦要快速浏览,保持熟悉感。重点是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重点训练,让学生将前面复习过的零散知识横纵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要求学生对应教材相应章节进行归纳总结。

第二,加强解题方法指导,在日常的复习课和练习中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包括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阐释历史的能力等,如何审题,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归纳要点,如何知识迁移都需要有意识指导。

第三,适当关注现实,高考命题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教师在复习时注意以当前热点问题切入,折射回顾相关历史知识,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

第四、注意收集和研究高考信息,深入探讨考试大纲与说明,正确把握命题方向。

高三的历史题篇三:高三历史试题

高 三 历史 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4.9

一、选择题:

1.《墨子》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确立 B. 战乱导致粮食缺乏 C.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 铁制农具的广泛应用

2.“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遏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D.封闭性 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 C.各地交流不畅通 D.农业和手工业落后

4.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材料所反映的经营方式是

A. 自耕农式 B. 千耦其耘式 C. 庄园式 D. 租佃式

5.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6.元代泉州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一艘运载精美瓷器的商船正要起航,商家对其中一种新品瓷器外销行情甚是忐忑,该“新品瓷器”最有可能是

A.唐三彩 B.哥窑冰裂纹瓷C.青花瓷D.珐琅彩

7、《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高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南稻北粟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8、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

A、①②③②农业产量的提高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

9、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C、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D、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10、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工

制》还记载,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上述规定对手工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

A、政府对手工业管理放松

C、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D、扼杀了工匠的创造力

1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

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政府对商人要“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对上述材料理解政府的是

A、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C、司马迁维护商人的利益 B、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性 D、工商业官营与私营的竞争日趋减弱

12、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如快刀斩乱麻、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

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新兴棉纺织业的冲击B、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C、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D、西方工业化的冲击

1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

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悬挂之意)其贾(价)

B、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14、明清史志资料记载: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业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

①江南市镇经济繁荣 ②东南纺织业兴盛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出现劳动力市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史料记载:“(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

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16、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

为重。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材料说明

①乾隆年间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②中外间“丝——银”贸易兴盛

③江南地区的桑蚕丝绸生产发达④官营手工业垄断了丝绸的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7、“(苏州)为水陆冲要之区,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即如嘉、湖产丝,而绸缎纱绫,于苏大备,价颇不昂。若赴所出之地购之,价反增重,货且不美。”材料没有反映的信息是( )

A.形成丝织品集散中心 B.商品物美价廉 C.市场受官府严格控制 D.城市商贸繁华

18、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

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

19、明末清初文人叶梦得在《阅世编》中记载,苏、淞地区“地产木棉,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

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故种植之广,与粳稻等”。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工商税与农业税持平

C.区域间长途贩运较为发达 D.农业经济形成区域特色

20、据《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描述:康熙年间鲁西南曹县,木棉之利“几与九谷平分轻重”,乾

隆间,鲁北沾化县“通县所赖惟小麦、棉花二种”。材料反映了当时山东( )

A.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对外贸易发达,棉花出口增加迅猛

C.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D.棉布开始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料

21、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概念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原来“民人屯聚之所谓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

设官将禁防者谓之镇”,现在是“民聚而庙,交易其所”谓之“市”,“市大而形胜会焉谓之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江南市镇都由军镇演变而来B.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的兴起

C.市镇的兴起让江南的村落消失了 D.市镇中普遍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2、 “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1609年来到地球。如果他在当时的北京和伦敦之间瞬间移动,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中国商人叫卖粉彩瓷,英国农民收获马铃薯B.中国女人穿着旗袍,英国男人正去工厂做工

C.中国文人参加科举考试,英国绅士争睹莎翁戏剧D中国小孩放着鞭炮,英国市民乘坐火车机车

23.阅读1750年至l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

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

24、“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海禁”政策 ②重农抑商 ③盐铁官营 ④夜市出现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25、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

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这些景象说明( )

A.当时这些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兴盛、市场也具有了可观的规模

B.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呈现出明显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手工业城镇

C.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

D.商人地位大大提高,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26、以下历史现象,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

A.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B.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C.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

D.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27、晚清诗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根

据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海禁“大错”主要指( )

A.阻碍新的生产方式产生 B.助长了盲目自大的思想

C.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D.阻断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28、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 B.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

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子”的出 D.“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

29、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

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30、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时期,世界经济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内部

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

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人,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这说明这一时期

①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人 ②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③“海禁政策”被废止 ④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密切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棉建对外贸易大增。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 一一钱乘旦 《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体制内”的因素有哪些?(4分)

32、(15分)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后期,玉米、番薯自海外传入我国。它们不但高产,而且不与稻、麦争地,加之栽种培植极易,清朝时在我国普遍种植。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人头税取消。大量隐匿人口得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高三 高一历史题 高三历史知识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