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常州的历史篇一: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寻访常州历史,感受龙城变迁

8月24日,学校组织去了常州市区的一次寻访活动。先来到了著名的篦箕巷,我还是第一次亲临古运河,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和舒畅。虽然天气炎热,但我还是饶有兴致的围着篦箕巷转了一圈。篦箕巷又称“花市街”, 常州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素有“宫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而这里整条街巷,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乾隆南巡时在此附近的毗陵驿登岸进城, 见沿街尽是生产和销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铺, 便将此地赐为“篦梳巷”。 近代,常州的篦箕和木梳还在美国旧金山和费城的世界国际博览会上分别获得银质和金质奖。可见常州的篦箕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在一家店里转转,还发现了两样东西——留青竹刻和乱针绣,这三样东西合称“常州三宝”。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进了7号楼的“百年工艺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见证了常州工业近百年来的创业、发展和革新之路。里面陈列着常州近百年来工业发展的成果和工人们所获得的荣誉,而今,我们“90后”将踏着前辈的足迹,引领常州走向美好的将来。

午餐过后,休息片刻,我们去了常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包括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内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3129件,国家

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时 期的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常州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我们先去了二楼的历史文化陈列馆。1288件珍贵文物描述了常州人文习俗、历史文化的变迁。整个陈列分为史前常州、延陵季子、齐梁故里、中吴要辅、儒风尉然五大版块,逐一描述各时期常州的文化习俗。远古的常州曾经是荒无人烟的水乡泽国,是历代常州人用辛劳和智慧把她开发成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把这里变成了人们丰衣足食的理想家园。同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这里人文荟萃、名士辈出,涌现了季札、萧统、唐荆川、赵翼、盛宣怀、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这里又成了人们仰慕的一方热土。延陵、毗陵、晋陵、兰陵是不同历史时期常州的称呼。龙城则是常州的别称,是由六朝萧梁时的六龙城引申而来,而腾飞的龙正是常州的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好象征。

接着,我们又去了常州市少儿自然博物馆和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馆,分别了解了自然生物的变迁和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先生的光辉事迹。最后圆满结束了旅程。

此行,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常州文化,把我和龙城拉得更近了

裴淏

常州的历史篇二: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

119°08′-120°12′现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9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17万。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可追溯到4500万年前。当时人类祖先脊椎动物“中华曙猿”生活于溧阳上黄一带,比北非的“人类祖先”早800——1000万年。6000余年前,原始居民聚居于戚墅堰圩墩村一带。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吴王封季札于延陵,此为常州文字记载第一名称,别名龙城。公元前202年改称毗陵,公元304年,改毗陵为晋陵。此后城名多次更迭为毗坛、兰陵、南兰陵、尝州、武进等。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清代,常州是赋税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时称“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常州”之名始于隋, 583年,隋文帝废郡,以州统县,于589年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名,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后,城乡分别设常州市和武进县,隶属于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 1953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市。1958年至今,先后历经约30次改革。现常州共有两个县级市:金坛、溧阳,五个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

常州的历史篇三:常州历史人物

古往今来,常州这块富饶的宝地上,出了不少名人大家。历史的河流不断向前涌进着。

而这些名人,却如岸边美丽绝顶的风光,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现在,让我们重新瞻仰他

们的高度??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第一位名人——

接下来,这位名人忍不住出场了——

季扎

杨守玉

(1895-1981),女,1896年6月26

日生于常州,乳名祥名,学名杨韫,字

瘦玉、瘦冰、后改名守玉,字冰若。

杨原名韫,字瘦玉。1896年6月出生在常州一个书香之家。早年受

学于史良父亲史聘三先生。1910年刘海粟在常州青云坊创办图画传业所,杨守玉与表姐一起前往学习绘画。其写生传神,临画逼真,花园里的太湖石、池边树,在她的画笔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充满了灵性和活力。 在武进县立师范师从吕凤子学习美术。1915年,杨守玉从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图工班毕业,被著名国画大师、教育家吕凤子聘请到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任教。在正则学校,杨守玉一边教授传统刺绣技法,一边潜心研究中国古今刺绣和中外画法。她认为绣应该异于画,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造型艺术,应该令针法极其变、尽其用。多少个不眠之夜,她反复琢磨着,素描的层次、钢笔画的笔触、油画的色彩,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从1915年起她尝试从不同方向、用粗细长短不一的色线交叉进行刺绣创作,到1919年在刺绣方法上终于有了新的突破。杨守玉继续摸索着,她把西洋绘画的色彩和素描的衬影法运用于刺绣,使绘画与刺绣有机地结合起来,针法与笔法相通相融,突破了工艺的樊篱。

1928年,一种异于以往刺绣的新技法--乱针绣终于在杨守玉手中创造成功。这种新绣法运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渗色等手法使绣者之手指能离开眼的约束,将心灵之感受表现于绣中。此绣近视非画,甚至视如无物,远视始辨物象,但又与画不同,其特有的线条组织,具有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特点,从而达到明暗、远近分明的艺术效果,成为近代中国刺绣史上的一大革新。

春秋吴国四公子,史称“延陵季子”。季扎是吴王寿梦第四子,仁德宽厚,知书达理。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

历上

的史

常州人

季扎在吴姓血缘史上也的确是承前启后的人物。当初为让国逃到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乡下,长兄诸樊只得将延陵封给季扎,季扎因而号延陵季子。此后,季扎后代世居于此,延陵成为吴姓的著名郡望。

又一位名人来了,他是——

杨守玉作品

刘海粟

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凤阳。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书法学康有为,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历任南京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刘海粟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画家,不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画家,他的艺术血脉中,奔腾着的是"破坏"的血液,同时也是创造的血(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常州的历史)液。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刘海粟既是一位伟大,更确切的说是自大的"破坏"者,同时又是一位自大的创造者。

接着,我们来介绍另一位名人——

常州三杰

瞿秋白

瞿秋白(1899.1-1935)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江苏常州,祖籍湖北省黄梅县濯港镇瞿大垅村。

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瞿秋白同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恽代英、刘少奇等领导了爱国反帝运动。6月4日,瞿秋白负责主编出版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报道上海和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消息。1926春病重住院,抱病写《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一书。

在担任代表团团长后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肺结核),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与茅盾、鲁迅来往结下深厚友谊,领导左翼运动。1934年1月7日,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于1934年2月5日,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红军决定长征后,瞿秋白虽然几经要求随军长征,但还是被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

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瞿秋白纪念馆

刘海粟作品

作者:彭宇好

相关热词搜索:常州 历史 常州的历史文化 常州历史天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