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比的

发布时间:2017-02-0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国历史上比的篇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一、古代的统一与分裂

1、三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蒙古并立时期(简称宋元时期)。

2、四大统一时期:秦汉时期、西晋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

3、九大统一王朝: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4、四次局部统一

①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

②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

③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统一北方。

④979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二、近现代的统一与分裂

1、统一

①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③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④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分裂:

①历史上的多个政权并立时期:

晚清时期:1853-1864年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北洋军阀政权3政权并立。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延安抗日民主政权

长春伪满洲国、南京伪国民政府4政权并立。

②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③局部分裂:葡萄牙占据澳门、英国占据香港、日本一度占领台湾(1895-1945年)。

【重点难点】

一、四次大统一朝代:秦、西晋、隋、元的统一条件

1、秦统一的条件:

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加快,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局部统一,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等,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③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家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了中央集权,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④秦已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

⑤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正确的战略战术是实现统一的主观原因。

2、隋统一的条件

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民族融合,统一条件成熟。

③北方农业恢复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④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了渡江准备。

⑤陈朝腐败,不堪一击。

3、元统一的条件

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主转化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了强大的军事武装力量。

③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二、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1、从时间上看,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处于分裂状态的只有700余年。

2、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200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分裂只局限于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三个时期。

3、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等。

4、从空间上看,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5、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宋华文化圈的形成等。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在中国古代,统一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2、秦汉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4、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5、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出现国家分裂现象的内在原因

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2、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

4、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5、民族融洽不够稳固,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社会不够进步等。

五、评价封建国家的分裂

1、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

2、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也在客观发展,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一、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99年。 2、198

中国历史上比的

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二、澳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居澳门。 2、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1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三、港澳回归祖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港澳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 4、我们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四、台湾问题 1、基本史实 ①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 ②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侵占达38年之久。 ③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

台湾。 ④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1684清朝设台湾府。 ⑤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 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刘永福、袁锦清、徐骧、王德标等)。 ⑦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 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离状态至今。 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不过,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言论,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2、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 ②蒋介石在内战结束后,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③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美国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陈水扁上台以后,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①《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北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②《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③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④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 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 4、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①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的反共反华基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美国支持台湾与中国对抗,甚至直接对该地区武力介入,阻止中国武力解放台湾。 ②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

中国历史上比的篇二:尔雅课中国古代史考试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2016年1月2日)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晋元帝是在哪位士族大家的直接支持下建立东晋的:()

A、王敦B、谢安C、谢玄D、王导

我的答案:D

2在人类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拉玛古猿出现的时间是:()

A、两千万年前B、一千四百万到一千万年前C、五百万年前D、两百万年前

我的答案:B

3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文化受政治、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北方的文化具有下列哪一选项的特性:()A、空想主义B、虚幻主义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我的答案:D

4汉武帝抗击匈奴之后不但在更北的地区修建长城,还陆续修建了四个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四个郡的是:()

A、张掖B、武威C、敦煌D、玉门关

我的答案:D

5下列对楚汉争霸时期人物的描写不正确的是:()

A、刘邦,公元前256-195年,汉朝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B、项羽,公元前232-202年,名籍,号西楚霸王,秦末起义军领袖。C、刘邦起义一开始投奔的是范增。D、 项梁,?-公元前208年,楚国贵族后代,项羽叔父,秦末起义军领袖。

我的答案:C

6秦始皇派长子()驻扎边患严重的地区,说明秦始皇看重长子的才华。

A、

B、

胡亥

C、

扶苏

D、

赵高

我的答案:C

7一直到了()时期,宰相一职被直接除去,避免相权过大与君权抗衡。

A、

唐太宗

B、

宋朝

C、

元朝

D、

朱元璋

我的答案:D

8拉开反抗暴秦的农民运动的序幕的是:()

A、

韩信

刘邦

C、

项梁

D、

陈胜吴广

我的答案:D

9下列关于良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距今5000到4000年,年代比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要晚一些。

B、

玉器比较发达。

C、

种植稻米。

D、

A、B、C

我的答案:D

10()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

A、

体质人类学

B、

文化人类学

C、

种族人类学

D、

语言人类学

我的答案:B

11下列()是汉武帝的姓名。

A、

刘邦

B、

刘启

C、

刘彻

D、

刘渊

我的答案:C

12前秦的()希望能够攻占东晋完成大一统,但是由于条件不具备而失败了。

A、

苻坚

B、

谢家军

C、

刘彻

刘秀

我的答案:A

13商朝的始祖(),传说由其母亲吞玄鸟蛋而生。

A、

B、

C、

盘庚

D、

我的答案:D

14金牛山古人类的发现者是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

A、

吕遵锷

B、

裴文中

C、

贾兰坡

D、

黄仁宇

我的答案:A

15下列对商朝和夏朝之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夏朝晚期的情景,认为夏桀是暴君等,都是商人带有宣传性的介绍。

B、

夏朝历史是商本着客观的原则撰写的。

C、

商人是趁着夏朝内部矛盾激化的时候,外来进攻取代了夏朝。

D、

扩张与反冲,形成当时夏朝和商之间的一种关系。

我的答案:B

16南朝时期的陈朝政权于公元557年由陈霸先建立,共延续了多少年:()

A、

30.0

B、

31.0

C、

32.0

D、

33.0

我的答案:C

17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人。

B、

C、

D、

我的答案:C

18赵高等人僭越自己的权力范围,()现象在集权制的王朝第一次出现。

A、

专职

B、

专权

C、

篡权

D、

权力分散

我的答案:B

19下列()是长江上游文化遗存的核心,在成都地区附近。

A、

哨棚嘴文化

B、

宝墩文化

C、

大溪文化

D、

屈家岭文化

我的答案:B

20北魏时期,以()为核心的南部,相对北方生活环境优越的多。

A、

南京

B、

武汉

C、

洛阳

D、

北京

我的答案:C

2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历史学术届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不包括:()

A、

土地所有制

B、

历史分歧

农民问题

D、

中国民族的形成

我的答案:C

22和魏晋南北朝类似,欧洲的中世纪是个典型的()社会。

A、

民主

B、

贵族

C、

城邦

D、

公民

我的答案:B

23魏晋时期社会的新兴力量是:()

A、

豪强地主

B、

士族

C、

外朝官

D、

诸侯王

我的答案:B

24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表现在:()

A、

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发展过程中未曾间断。

B、

中国文明在文化的连续性上未曾间断。

C、

A、B都是

D、

A、B都不是

我的答案:C

25下列不属于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是:()

A、

大汶口文化

B、

北辛文化

C、

龙山文化

D、

仰韶文化

中国历史上比的篇三:中国历史各时期的人口总数,以及占世界人口和GDP的比例

在西汉02年,中国人口达6000万,占世界人口30%,GDP占世界总GDP的40%。

在唐755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达35%,GDP占世界总GDP的比例高达50%。

北宋110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一度达40%,是中国占世界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值,GDP占世界总GDP的80%左右,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比例中的最高峰值。

明1600年,虽然经过元的浩劫,但明朝仍然把中国人口从15%提到到35%,GDP占世界总GDP的40%。

清1850年是19世已中国人口的高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达35%左右,GDP占世界的30%。

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之间

西汉初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在武帝初的元光元年(前134 年)增加到约3600万。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负增长,到末年(前87年)下降至3200万。此后增长恢复,到西汉末年(公元2 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峰。

隋朝人口最多时为5600万,隋末唐初,黄河流域还没有恢复战争的创伤,全国人口不足3000万。隋唐之际的人口谷底估计在武德五年(624 年),约为2300万。此后以年平均8 -12‰的增长率增加(包括因自境外迁入而增加的部分),至安史之乱前的755年达到8000-9000万的高峰。

在北宋境内,由初期的约3000万人口增加到了后期(11世已初)的1亿左右

西夏和金被蒙古灭后,境内的人口锐减至1000余万,仅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弱,是中国人口史上罕见的浩劫。灭南宋14年后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口总数仅6000余万,只有13世已初的一半,元朝的人口峰值估计约8000万

明朝的人口不断增长。经过明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的移民,14世已末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000万以上。与户口统计数上的停滞和倒退相反,实际人口始终在持续增长,到17世已初突破2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记录。

明清之际持续多年的战争,加上天灾人祸,使中国人口第二次遭受巨大的损失。实际上,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1.2亿,远未恢复到明朝后期的水平。在完成统一的1759年刚突破2亿,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达到了4.3 亿,随后在清末下降到3.6亿。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历史上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