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幽默中国

发布时间:2017-02-0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幽默中国篇一:中国历史的黑色幽默

中国历史的黑色幽默

1.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死了许多人,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也在其中。听到这个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 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 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万喜良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哭着说 道:“老万,你的死跟你本人素质不高有关啊!”

2、武松醉打蒋门神、替施恩夺了快活林之后,中了张都监、张团练的计,几乎命丧飞云浦。武松杀了张都监的几名爪牙,寻思了半 晌,怨恨冲天:“不杀得张都监,如何出得这口恨气!”便去死尸身边解下腰刀,选好的取把将来跨了,拣条好朴刀提着,直奔孟州城张都监的后花园。张都监、张 团练、蒋门神正在鸳鸯楼吃酒,冷不防武松闯了进来,噗噗几刀砍死蒋门神、张团练。武松踏着张都监的脑

袋喝道:“你们这帮贼子,为何黑道白道勾结、串通一气 害我?” 张都监颤颤巍巍地答道:“说句实话,官匪勾结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待遇过低了!”

3、董存瑞牺牲后到了天堂,上帝问他:“你是怎么死的?”董存瑞说:“为了炸敌人的碉堡,被de-tona-tor包炸死的”;上帝听后勃然大怒,说道:“胡说!你胆敢骗我?” 董存瑞说:“我没骗您啊!” 上帝说:“你以为我不懂科学吗?谁不知道,爆炸只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你不是被水淹死的、就是被二氧化碳薰死的,怎么可能是被炸死的呢?!”

4、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女在墓前哀伤地哭泣。孔子手扶车沿听她哭诉,并让弟子问她缘由,妇女说:“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我的丈夫跟着被老虎咬死,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 孔子说:“事情都过去了,又何必伤心?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女说:“我怕失去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 孔子于是对弟子道:“小子识之,苛政虽猛于虎,然纳税人的荣誉牛B于苛政也!”

5、汉朝的淮南王刘安派人进山访仙,从仙翁手里得到了一张仙

方。他把自己关进暗房里,炼起仙丹来。八卦炉里炼出一些圆滚滚的仙丹,他一 口气吞下5颗,飘飘悠悠飞上天去了!门外的鸡犬一看,也跟着大吃起来,不一会,空中一阵鸡鸣狗叫,原来它们也飞上天了!有人问道:“刘安,你家的鸡犬怎么 也跟着成仙了?”

刘安说:“为了防止拉登发动KB袭击、撞击天庭,我特意实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制,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及时帮助疏散与救援,这是一个安全上的举措,并不是专门把成仙作为福利”。

6、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以此大败曹军。但后来木牛流马却失传了,即便是诸葛亮的得意弟子姜维也不会造。诸葛军师临终前众将问他:“军师,木牛流马这般好用,为何您再也不造了?”

孔明长叹一声曰:“某交通学大学士、大教授的研究结

果表明,木牛流马的污染比汽车飞机大,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你还是等着坐汽车吧!”

7、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 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 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 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怎么?嫌贵?舍不得银子?”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血馒头是药,不能当馒头卖!价格 不贵,不同意降价!”

历史幽默中国篇二:历史教师的幽默语录

历史教师的幽默语录

经济史第一课幽默语录摘记

1.在原始社会,女子负责采集食物,男子负责打猎获取食物。相对来说,女子获取食物比较可靠,而男子的职业就很危险,好的时候是去猎取食物,不好的时候就成为了猎物的食物。

2.当然了,我们的古人也不是吃素长大的,而且长期吃素容易成为植物人,所以,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发展起来。

3.古人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牛来耕田,这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最初还用过马呢,个子太高,不好使,还有狗也曾经拿来耕田,但是尝试之后,发现都不如牛好使。

4.使用牛耕,就节省了人力,当然,人还是要驾驭牛的,一般都走在牛的后面,很少有走在前面的,走在前面也不要紧,但是你千万不要穿红色的衣服。

5.纪连海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大禹的妻子很丑,这是错误的和不负责任的,大禹治水不回家是因为他用的是疏导的办法治水,回家的话容易把水引到自己家中。

6.都江堰是李冰父子修建的,不是李冰冰修建的。

7.都江堰啊,2000多年了还在工作,也不退休。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工程吧,哪个能2000年不倒?

8.到汉代的时候,我们就得治理黄河了,这是我们的母亲河,可是母亲现在也生病了。以前看电视,经常看到“黄河黄河,我是长江”这样的接头暗号,现在长江也完了,要是喊口号,就得是“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了。

9.为什么要“千耦其耘”呢?你想啊,一个人拿着木头棒子锄地,啥时候是个头啊?人多力量大吗!要是那个时候就有现在的机械设备,一个人就够了。

10.“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这说明什么?宅男?这个学生很有创意。

经济史第二课幽默语录摘录

1.井田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呢?名义上国家共有,实际上是贵族所有,这叫什么?假公济私!

2.春秋时期,大量的公田被抛荒了,为什么啊?当然是因为公田的主人也已经被抛尸荒野了啊。

3.为什么叫初税亩呢?因为他是最早开始征税的啊。这一征税,一直到了2006年。

4.在封建社会,你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地主?我想途径不过三个。第一是祖传的。也就是从贵族变成了地主,只是个名称的变化而已;第二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变成的。也就是在战场上立功,国家奖励你土地;第三是买来的。家里有钱,不断买房置地,地多了,自然就地主了。

5.自耕农和地主的区别是什么?就是占地多少的区别的了

6.土地兼并既然危害重重,那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自上而下就是国家改革,比如北魏的均田令;自下而上就是农民起义。

7.当然了,也有比较“二”的政府,比如北宋,人家就不抑兼并。

8租佃关系下,农民依然收到剥削,但地位还是有所提高的,尤其是到明清,几乎和地主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地主,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黄世仁、周扒皮、刘文彩。

9.当然了,地主对农民好也是有目的的,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10.关于知识连接部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如果感兴趣的话。比如八大菜系什么的。其实开封菜不错的,你看,满大街都是开封菜的简称——KFC。

经济史第三课幽默语录摘记

1.汉代的时候我们就分四个经济区了,这说明什么?我们发展历来都是不平衡的,就像现在一样

2.江南在汉代不发达,地势太复杂了,那么多的原始森林,人进去都找不到了,还怎么种地啊。

3.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无非就三种情况。第一是少数民族内迁,这主要是因为汉族无能,少数民族进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后在中原大地上放牧,咱汉族人也不会啊,怎么办,去南方吧,所以,第二种就是中原人口南迁,第三种是中原人口迁到边疆的,这主要是政府行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富裕的地方,但是政府让你去边疆,你能不去吗?不去?那你就去更远的地方了,那要是去了,你就彻底回不来了。

4.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都是和战乱有关,可见战争真不是好东西,珍爱生命,远离战争。

5.不知道大家注意没,这三次南迁,还都和少数民族有关系。第一次是五胡,第二是安禄山,也是胡人,第三次是女真,还是少数民族。看来少数民族作战真的很厉害,汉族脑子也许比少数民族好,但身体肯定不如人家。

6.射雕英雄传为什么有郭靖有杨康呢?这就是和靖康之变有关系啊。金庸的历史肯定比你们好。

7.南方孕育着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是的,刚才说不利于开发,现在我们说潜力无限,这不矛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看问题的角度。

8.怎么知道南方经济发展?在古代就是看人,人多了就是发展,征税都是人头税呢。一头,两头,三头??

9.到南宋,经济重心就彻底难移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想啊,杭州都比汴州发达了,苏湖熟,天下人都吃得饱。

10.经济中心难移了,文化重心也跟着走了。所以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不过这不要紧,我们虽然没那么多的才子,但是我们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你想啊,多少个才子,能抵得上一个圣人?

经济史第四课幽默语录摘录

1.青铜时代有15个世纪,这是很漫长的,从二里头文化开始到春秋末期,我们都使用青铜器,可以用来祭祀,也就是,比如礼器,可以用来打仗,比如兵器,可以用来娱乐,比如乐器,可以用来吃饭喝酒,比生活。

2.现在发现商朝出土的酒器特别多,我觉得这可以说明商人是很喜欢喝酒的,所有纣王设酒池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喝酒伤身也伤国,而且误事,革命的小酒天天醉,最后把商朝给灭了。所以武王姬发建立西周的时候就说,咱们周人,没有重大庆典不许喝酒。

3.我们国家是最早冶铁的。这比古罗马要先进很多,他们的那个铁质兵器,是熟铁打造,刺你身上,立马就弯曲了,然后赶紧放到地上踩,等捋直了再继续刺你,

这要是遇到咱们中国士兵,我先让你刺一下,然后等你低头踩的时候,你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4.冶铁需要的燃料,最早是木炭,现在我们看到烤羊肉串还在用呢;到汉代出现煤,北宋广泛使用,要不怎么大家交包公包黑炭,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煤在这个时候就很普及了,大家都知道;再往后是焦炭,南宋开始,明朝流行。

5.纺织业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手工艺部门,最早是丝织业,这和我们最早养蚕有很大关系,没有蚕,怎么进行丝织业发展,蚕是原料的母亲。

6.汉代我们叫丝国,欧洲人都以穿中国的丝绸制品出席重大活动为荣,不像我们现在,连周立波都非得穿阿玛尼才上台演出,这应该叫轮回吧。

7.纺织业的另一个行业是棉纺织业。这里我们要着重介绍一个人物:黄道婆。这其实也不是她的真实名字,年龄比较大,叫婆婆,可能姓黄,所有也有叫黄婆的。妇女在古代是没有地位的,有个姓就不错了。

8.到明朝以后,棉布就成为了人们穿着的主要不料,“质优于麻,价廉于丝”,所有选择纯棉制品的人自然就多了。今天买衣服,你们(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历史幽默中国)不都看是不是100%cotton吗。

9.除了丝、棉,中国古代还有麻、毛等纺织。记得诸葛亮曾经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大家说说这里的“布衣”是哪种材质?丝太贵,毛太热,棉在三国还没有,只能是麻布了。

10.接下来我们讲陶瓷业。这也是两个行业,一个陶,一个瓷。昨天我买一个陶罐,说是西周,找人一看,上当了,哪是西周啊,明明是上周的嘛。关于陶器,我们不多讲了,这是每个民族都有的,我们重点讲瓷器。

11.在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无非三种,第一种是家庭手工业,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种男耕女织中的“女织”,这种手工业产品一般不进入市场,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偶尔赶上荒年,拿去卖一些,贴补赋税。现在全变成了“你耕田来你织布,你挑水来你浇园”,妇女地位提高了啊。

12.第二种我们讲官营手工业。这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国企”。从西周就产生了,政府管理,集中生产,工匠世代世袭,典型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基本如此。

13.官营手工业是为了满足政府需求的,所以会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当然也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这就保证了我们工艺的不断提高,这就是为什么说到瓷器,一般都要问是不是官窑的,官窑的就值钱。

14.传承技艺,古代有着“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么一说,所以就会有技艺失传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古代做出的很多手工艺品,我们到现在只能叹为观止,却怎么也做不出来了。同学们,我这里也有祖传秘方,不传男不传女,就传给你们,要不要啊?

15.第三种是私营手工业,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民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我们讲课到现在,很多都是到春秋战国时期会有新鲜事物产生,这是为什么呢

16.士农工商被称为是“四民”,这里面只有“士”和“商”没有产品,但一个高贵,一个低贱,士在第一位,这是孔子说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造成的,商是老四,这是由韩非子的“五蠹”说造成的。

17.到明代,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这和现在发展的就很像。国企要不是垄断性行业,基本上都干不过民企。

1.原始社会末期就有商业产生了,典型的表现就是以物易物。鸡蛋换盐,两不见钱。

2.什么是商人?今天我们都知道是做生意的人,其实本意并非如此。商人的本意,就是商朝的人,商民善于经商,所以后世将做生意的人叫做商人。商人什么都卖的,最后不就把自己的国家也经营给周了嘛。

3.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兴起,成为商人的主体。这其中,范蠡和吕不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都与政府有勾结,或者干脆就投资于政治。尤其以小吕,秦始皇的爸爸最为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商人认定这就是他们的祖先。人家的姓也好啊。LV啊。

4.春秋战国时期和我们现在有点像,货币也不统一,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这就需要有汇率牌价。我估计,那个时候的汇率比现在还乱。

5.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外”。一是外商多,二是对外贸易发达。那个时候的长安,堪比现在的纽约。全世界人民都在说,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长安去,因为那里是天堂。

6.宋朝出现了纸币,元代广泛流通。到明朝又回到了白银?这是为什么?我觉得是纸币假币太多,以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尚且不能杜绝假币,何况古人乎?昨天我上超市看一老太太结账的时候就用的假币,其实这也无所谓,关键是你印的也行啊,给人家一个自己画的,自己画的也行啊,你好歹画在长方形的纸上,你画在三角形的纸上,这也??

7.明朝出现了大商帮,如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这里现在还活跃的,还有影响里的,就剩下宁绍商人了。其他的,都衰了。徽商多灰商,晋商多煤老板。

8.商业虽然不断发展,但我们国家对商业的政策自战国起就是重农抑商。商人的流动性太大了,这不利于国家找你服役,也不利于国家找你征税,于国家不利,那至少压制你了。

9.汉初的刘邦很有意思。对商人不仅困之,而且辱之。刘邦下令,商人有钱也不许得瑟,不许臭显摆不能穿丝绸衣服,不能乘车。钱花不出去是吧?没关系,我征收你重税啊。

10.唐代实行官商分利的政策。这个政策很好。有点像今天我们处理国企,只要国企民营,都有效益,而且还给国家上缴利税。以古鉴今,学历史还是有点好处的。

11.到了明清,虽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但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还是一成不变。雍正帝说,经商的多一人,种地的就少一人。这怎么好像化学上的饱和啊。

12.重农抑商的评价,我觉得可以让大家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我是不反对你们的看法的。历史本来就是认识,而不是固定思维。别想着吃我的现成的,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13.城市在今天是和农村相对的,在古代史2个概念,城是城,市是市。最初,市在城中。

14.从周秦到唐代,只有县级以上的地方才能设市,政府设市长进行管理。所以市长最初的含义就是市场管理员。

15.唐朝的市、坊是分立的,有东市和西市作为固定的交易场所,有固定的时间限制。生活在唐朝并不快乐。你要是吃饺子,家住明德门,到市去买醋,等你回来,饺子都没了。

16.有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木兰辞大家都知道吧。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魏晋南北朝吧。那为什么那个时候就有四市,而唐朝才两市呢?

17.到宋代就好很多了,坊市界限被打破了,出现了街市,也就是今天的门市房。吃饺子下楼买醋就可以了。

18.时间界限也打破了,早市、夜市都有,只要你愿意逛,可以24小时随你逛。而且农村还有草市,不用买什么都进城了。我怎么感觉有点像现在的家电下乡什么的。

19.对外贸易的兴盛也促使了港口城市的兴起。其实教材不是很全面,以前丝绸之路上也兴起了不少城市的,比如武威,张掖,楼兰等。不过现在都没落了。不像港口城市,至今还在繁荣的。

历史幽默中国篇三:黑色历史幽默再现

黑色历史的幽默再现

摘要 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对黑色幽默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文本如何清晰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以及对历史的干预、预示和颠覆性作用,进而表明了文学如何积极加入历史意义的创造过程。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文本性 历史性 颠覆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约瑟夫·海勒的黑色幽默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下简称《军规》)酝酿并产生于动荡不安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朝鲜战争到侵越战争再到美苏冷战以及麦卡锡主义横行下恐怖阴森的政治高压,在《军规》中都有所体现。海勒用不同以往的写作手法,将自己近乎偏执狂的想法融入到这部小说中。《军规》可以说对美国那个时代的历史进行了令人惊叹的模仿。与以往战争题材的小说不同,《军规》虽以二战为背景,但既没有描写勇士们冲锋陷阵的宏大场面,也没有向读者展示传统英雄的丰功伟绩,弘扬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而是以驻扎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的一个空军大队为题材,将主人公“我”的体验和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碎片编织在一起,真实地揭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干预了正史对战争的描写和叙述。

二 “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

新历史主义注重文本与历史现实的关系,认为文学是能够彰显历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幽默 历史 南海历史幽默 历史幽默故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