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概念考辨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在微课程中,“微”应包括“微小”“精微”“草根”三重内涵,它是微课程意涵的基本表征;“课”应依托学科知识的遴选与组织,基于学习者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它是微课程大厦的构筑基架;“程”有“系统化”“序列化”等方面含义,它是微课程本体的存在依据。审思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从微课程之“微”“课”“程”三个层面追问微课程的本质规律与价值诉求,有利于微课程理论框架的构建,为微课程找寻潜在的生长空间。
  关键词:微课程;碎片化;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5)03-0025-06
  在大数据时代,顺应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数字化的实践诉求,微课程以其固有特质迅速适应了未来社会人类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一经出现便引起广泛重视,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然而,“虚假繁华”的背后透射的却是实践操作的“动而不当”与理论研究的“滞而不前”。截止目前,关于微课程的存在依据、内涵所指、价值吁求及其与邻近概念之间的复杂关联等诸多问题尚在争论之中,亟待厘清边界、凝聚共识。本文基于近年同类研究之长,并结合我们在微课程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制作中的实践经验,尝试从“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考辨微课程的概念意涵。
  一、“微”:微课程意涵的三维透视
  关于微课程的争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微”的理解异见纷呈。早在上古时代,“微”多指地名,如甲骨卜辞中,“在微”“贞:乎往于微”“丁巳卜:乎师盘往于微”等,这里的“微”多用于介词“在”“于”之后,显然是指地名;在古籍文献中,同样有如此记录,如《尚书·微子·孔颖达疏》:“微国在圻内,先儒相传以为然”,《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四博州聊城县:“微子城,纣之庶兄封邑于此,故有城存”等[1]。后来,“微”的本义逐渐消失。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微,隱行也。从彳, 聲。無非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微,从彳,訓隱行”。在这里,“微”有“隐藏起来”“悄悄地”等意思。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微”有五条释义:“细小,轻微”“精深奥妙”“百万分之一”“衰落”“稍微,略微”。基于上述,我们认为,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从课程论视野来说,微课程之“微”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一)微小
  这里的“微小”,主要是针对微课程的形式,即所用时间而言。与既有课程相比,微课程在形式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微小”。早在1960年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提出的“微型课程”(Mini Course)、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e.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教授提出的1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等微课程的雏形中,“微小”“短小”似乎就是微课程的题中之义[2]。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ose)正式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这种课程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时长控制在一分钟左右,从而让学习者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他称这种课程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微课程进入中国后,学者们对它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广东佛山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认为,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不宜超过10分钟,5-8分钟最为适宜;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认为,微课程时间在10分钟之内,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张静然认为,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3]。如果忽略这里“微视频”“微课程”“微课”等概念之间的细微区别,我们发现区别于既有课程那种专注于宏大叙事的特质,这种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微”或曰“小”。
  然而,审视微课程的时长特点,我们需要讨论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微”课程之“微”的标准是什么,换句话说,单就时间维度而言,“微”到什么标准的课程才能够称得上微课程。其次,“微”一定是“短”或“小”吗?“微”到一定程度,这种课程还能不能成其为课程,能不能承担作为课程所应有的价值?再次,如果过分强调微课程的短、小,对于有些知识而言,能不能在如此短小的时间之内进行有效传递,也就是说,基于其短小的特点,微课程是否适用于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也待深入讨论。
  (二)精微
  所谓精微,是指“精深微妙”“奥妙无穷”。这里的“精微”,主要是针对微课程的特质,即它之所以成其为一门课程必须具备的要素或功能而言。从本质上说,微课程依旧是“课程”,它具备一切课程所应具备的要素,能够承担课程应该承担的价值,只不过这种特质呈现出“微化”特征而已。首先,课程目标相对单纯,区别于既有课程理论的多维目标设置,微课程往往集中解决一个问题,确保有限时间内知识传播的便捷与有效。当然,这里的“目标单纯”也是相对而言,“知识”“能力”“情感”等训练目标都是有机统一的,实际上不存在彼此分割的孤立目标。其次,与单纯的训练目标相对应,微课程的内容比较集中,不管是基于媒体技术的在线微课程,还是基于物理时空的现场“微课”,都要求课程制作者针对课程目标的要求,生成相应的课程内容供学习者学习,理论的阐释与实例的选用都要言简意赅,指向目标的达成。其三,在课程实施方面,目前来看,微课程的主要实施途径是依赖高度发展的媒体技术在网络时空传播,学习者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移动学习,这也有别于既有课程那种有计划的、系统的课程实施。其四,在课程价值层面,不管是“微视频”“微课”还是“微型课程”,它们一方面能够适应人类认知规律,便于信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学习化社会的建构,另一方面,在这种碎片化学习、即时式学习过程中,它能够促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质变,帮助学习者建构系统化的知识。
  但是,审视微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首先,人们过多关注的似乎是微课程的“微小”,即形式层面,意识到微课程的课堂时间比常规课程短小,至于内涵层面的“精微”,即微课程的精深奥妙之处,则探讨较少。其次,检视当前网络平台随处可见的冠以“微课程”之名的教学短片或微课视频,我们发现,除了用时短小之外,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是否适切微课程的特质,均待商榷。再次,就微课程的制作与学习环境的建构而言,当前的微课程制作主要是基于摄像、录屏、PPT等媒体技术,并依赖网络平台传播,学习者的学习也主要借助PC终端或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在线学习为主。如此一来,就不免出现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制作的课程文本重“术”轻“道”,同时,由于在线学习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的多通道信息交流而引发系列问题,如学习进程监控缺失、信息传递有效性下降、师生“情感阻隔”等,都尚需深入探讨。

相关热词搜索:概念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