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在线教育改进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因其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整个在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的主体间的交往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线教育四环节循环促进教学模式,旨在改善在线教育效果,为在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育;主体间性;循环促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01303
  一、在线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线教育是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教育形式,早期的各类网校、精品课网站、网络课程到近几年兴起的微课、慕课和私播课等均属于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是“互联网+教育”的有效结合,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拓展了教育的空间与时间,极大方便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最近几年,在线教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2012年被人们称为“慕课元年”,慕课(也称MOOC,即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这一年,美国多所顶尖大学创办的Udacity、Coursera等慕课平台纷纷上线,英国的Future Learn、德国的iversity、法国的数字大学城等也相继建立。同时,在线教育对中国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入Edx和Coursera课程平台,清华大学创办的“学堂在线”正式开通。之后,由高校创办的“好大学在线”“中国高校MOOC联盟”等和由各大互联网公司创办的如“网易公开课”“智慧树网”“尔雅通识课”等在线教育平台也相继上线。同年,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国内20所著名高中成立的C20慕课联盟,开始了慕课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1]。
  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自身和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问题有:
  (一)学生注册率高,实际完成率低
  据2013年发布的《“慕课”和开放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意义》白皮书显示,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三所大学“慕课”的辍学率高达85%—90%。据2014年哈佛大学Justin Reich教授在 Educause 上发表的文章,即使在希望完成课程,取得证书的人群中,也仅有22%的人真正完成了课程[1]。
  (二)互动交流不够
  研究表明,我国慕课总体在线交互水平偏低,且分布不均衡,约20%的课程产生了90%的交互,有很多课程根本就未设置互动论坛[2]。
  (三)在线教育建设及管理过程缺乏理论指导
  许多慕课平台都是网络工程师主导设计、制作,教师参与建设与运行,在整个教育、运行管理过程缺少教育专家的参与,造成了教师围着平台转,技术引领教学,工具理性主导价值理性的局面。
  (四)在线教育的个性化不够
  很多平台存在众课一面的问题,同样的平台、同样的模板、同样的交互方式,展示性质、特点、理论基础各不相同的课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面对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学习进度、同样的测试和评价标准,无法实现在线教育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目标。
  本文拟结合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构建一种循环促进的在线教育模式,以期为在线课程的建设、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二、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来自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主体间性哲学思想起源于主体哲学思想。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我”之外的万物都是“我思”的对象,“我”是主体,万物皆为客体,形成了主体—客体相对立的主体哲学理论。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教学过程中,教師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掌控教学过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主体,知识为客体,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大量地占有知识,教育方式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培养了大量的重知识、轻素养的“知识人”。
  针对主体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问题,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的平等、理解、交往和对话,改变了主体、客体之间的对立。同时,主体间性不会忽视个体的作用,在强调主体间性的同时,也要注重每一个主体独立和自由。
  根据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改善教学过程,使其成为教师、学生等主体之间平等的沟通、交往,不断达成互识和共识,不断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即雅思贝尔斯所认为的真正的教育,也就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3],从而实现由培养“知识人”到培养“智慧人”的转换,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教育的意义。
  在线教育具有的“开放、交互、平等、互助、共享”的特性,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平等、理解、交往和对话”不谋而合,结合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可以将慕课平台涉及的因素归为四个主体,即代表课程平台的软件工程师,对课程建设、运行、管理进行理论指导的教育专家,开展在线教学的教师和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各个主体在不同的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促进慕课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基于主体间性教育思想的在线教育四环节循环促进模式(一)在线教育四环节
  通过对上述理论基础的分析,结合在线教育实际,可将其划分为四个环节,即选定理论基础、设计课程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进行教学评价。
  1理论基础是四个环节的根本和指导思想,整个在线教育都在其引领下开展活动,体现了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线教育的理论基础应该是教育专家和教师共同研究,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选择合理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2平台设计是软件工程师根据教育专家和教师确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展课程平台设计。具体包括课程资源展示方式、课程互动、测验、考试等环节的设计,课程平台设计必须体现教育专家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课程教学活动开展打下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视域 性教育 主体 改进 策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