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手段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课程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关键词】 生产与运作管理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
  面对日益全球化的市场、激烈变化的经营环境,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提高竞争力。杰出的生产运作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乃至取胜的关键要素,生产与运作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一直都被视为管理学科的重要核心课程,是大学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鲜明工程与管理特色的多学科交叉课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既有工程学科的特点,又具有管理学科的特点。其工程学科的特点使得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相较于其它管理类课程更为复杂。而其管理学科的特点,又使得该课程无法像其它工程学科课程一样可以采取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所学的理论和知识。
  2、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
  在企业管理的各领域中,生产管理一直是最复杂的领域,其涉及的面也非常广。另外,随着企业生产实践的发展,一些新的企业运作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涌现,如准时生产方式、制约因素理论、供应链管理、大量定制等等。
  3、强调实践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空洞的理论往往显得枯燥且不易让人接受,缺少实践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们系统地讲授课程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让学生们具有“真实感”。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该课程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实践性、内容多而广等特点,使得该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
  对授课教师来说,由于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勾画出该课程的完整范围,并形成有意义的课程概念框架,使得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而企业实践经验得缺乏,也使得学生们往往无法全面理解各层次运作决策间的相互关系和关联性,认为生产运作管理的各个主题间关系松散、缺乏联系。另外,课程教材每章课后的习题大多也仅仅是为解决特定章节的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没有尽力尝试将该章主题与其它前后学习过的章节知识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再者,企业的生产运作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种运作决策的同时性及其相互作用使得很难在一个“线性”或“时序”的方式下来介绍运作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课程之前,几乎没有机会进入过企业,缺乏生产运作尤其是在制造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经验,对企业的生产过程没有实际的了解,所以很难理解一些复杂的运作管理问题。由于没有工作和管理经验,学生们普遍认为该课程过于理论化,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因此,仅仅通过课堂的理论介绍,学生很难体会到课程相关知识的战略和实践重要性,很难达到课程的学习目标。
  目前,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还是以“听”为主,并辅以一定量的作业和案例讨论。缺少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始终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要改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学生中“无味”、“无用”、“无趣”的印象,让学生们具有“真实感”最为重要。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1、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对于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下,才可能有效地说明各种工具和概念。当今生产管理者们所面对的问题往往非常复杂,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同时涉及多个概念或工具的运用。因此,只有通过足够数量的、适当的案例讨论,学生才可能理解真实生产运作问题的复杂性,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虽然教学中教师们已普遍采用讲授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但所选案例往往仅聚焦于一个或少数的几个运作管理的知识点,且多是静态的研究。学生们仅要求作出一次性的决策,因此,无法看到、体会到他们的建议对企业持续运作的影响。虽然这样的案例可以使学生们专注于解决特定问题,应用学习到的模型和公式,但未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连续性及系统性。
  为了说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应用性。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使用一些简单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还应注重开发一些大型综合案例。如将预测、综合生产计划、劳动力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库存管理、车间作业计划和配送等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知识点,系统地设计、包含入一个案例中,将案例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大型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有更系统的认知和了解。
  2、Excel建模与分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领域起源于管理科学、运作研究,因此课程内容中涉及较多定量化的方法和理论。高度的数学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程的焦虑,而且使得学生对这些方法能否处理实际管理问题产生了怀疑。
  电子数据表格软件Excel的广泛使用,提供了一个对管理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轻松和熟悉的环境。教师在讲解相关章节时(如盈亏平衡分析、库存决策、产品组合决策、选址决策等),可以选用一、两个取材于真实应用的案例,围绕案例展开,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相关管理理论。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Excel,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对模型运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决策。这种“案例+表格软件”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原本枯燥、技术化的定量方法及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和富有创造性,而且还通过弱化计算过程,减少了学生对数学计算的恐惧,逐渐掌握如何运用Excel有关功能进行建模、求解生产管理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手段 运作 探讨 实践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