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财经类课程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jrw/hjrw201903/hjrw20190341-1-l.jpg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推进,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开展研究性教学对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从互联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出发,结合作者所在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实践,探讨了研究性教学网络平台的开发应用,剖析了研究性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总结了讨论课研究性教学实践过程及成效,提出了促进研究性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网络平台;讨论式教学;教学设计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时代而成长起来的,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使得他们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特别是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填鸭式”教学、“说教式”教学已经面临严峻挑战。研究性教学是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网络教学平台为有效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财经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网络平台的开发应用
   财经类专业课程繁多,其特点也具有一定差异性,自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认为财经类课程以下特点较为明显:一是教学材料丰富,需要大量阅读;二是新概念、舶来品多,如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学、财务管理学等许多课程其理论和知识都具有舶来品明显特征;三是应用性、概括性比较强,财经类课程许多知识是来自千千万万具体财经管理实践活动共同规律的总结、概括、归纳、演绎和抽象;四是课程研究方法繁多,几乎融合社会科学所有方法,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一些课程中得到较多应用。财经类课程要求阅读大量材料,不可能在线下的传统课堂实现,许多新概念和舶来品也需要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素材,才能更好辨析其差别和理解涵义。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发挥财经类课程线上资源优势,结合线下课堂重点释疑解惑,可以更加有效培养学生知识构建能力。我们认为大多数财经类课程都可以开展研究性教学,特别是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教学和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研究性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是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学科及各类资源库,集网络课程开发、教学和管理为一体,教学功能完备,教学资源丰富的网上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高校专业化网络教学平台主要三种形式:一是直接购买或定制购买,主要有美国BlackBoard、清华教学在线THEOL、超星泛雅教学网络平台等,是目前国内高校主要形式;二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发,或高校自主开发;三是使用开源软件开发,如Moodle、Sakai、Drupal、Claroline和Dokeos等,但国内高校后两种方式开发较少。网络教学平台功能较多,但对于研究性教学而言,最重要三项功能为: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块、体现教师主导的师生交流互动模块、体现教学管理的考核评价模块。
   结合财经类课程特点,以产业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为例,利用超星泛雅平台,除了大纲、教案、讲稿、课件、习题等一些基本模块外,应重点开发应用以下模块:
   (一)案例教学模块
   根据案例教学基本特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精选不同类型案例,对其适用性进行说明,并配有案例分析或相关思考题,供案例讨论课和学生自学选择。我校产业经济学网络教学平台上,已精选和编写了20个教学案例,供师生研究性教学选用。
   (二)讨论课教学模块
   为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参与度和认知度,应注重结合专业特点、社会现象、财经实践等设计不同类型讨论专题,设计不同层次的讨论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我校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6个讨论主题及其相关问题,并对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及其不足等方面进行总结说明。
   (三)扩展性学习模块
   基于重要理论、知识点的扩展性阅读,有利于加深对理论认识,并扩展财经类课程的专业知识面。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我们设计10个产业经济学扩展性阅读专题,如产业融合、马歇尔冲突、纵向控制、产业规制等,并进行动态调整。
   (四)专题讲座模块
   结合财经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开设财经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讲座。结合贸易经济专业特点,我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开设产业经济和贸易经济热点问题、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科竞赛和调研专题等一系列专题讲座20多个,并且将讲座PPT上传到产业经济学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的素材。
   (五)社会调研模块
   围绕财经专业课程,开展社会调研专题讲座,设计课程相关热点社会调研专题,并动态调整与更新,指导学生利用素质拓展周和节假日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我校开展了围绕产业经济学课程系列社会调研教学实践,并且把社会调研选题、调查问卷、调研设计指导、调研方案、部分社会调研报告等内容上传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参考。
   同时,在我校产业经济学网络平台资料库上传了不同类型的产业经济学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如相关法规政策文件、产业发展规划和研究方法等资料。
   二、财经类课程研究性教學设计的基本思想
   (一)问题导向是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引擎
   问题导向是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要培养大学生从课本中找问题、从文献中找问题、从社会现实中找问题、从学术报告和各种交流中发现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问题意识在整个研究性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穿于研究性教学各个环节的一条主线,可以说问题意识是研究性教学的灵魂所在。从问题研究的角色转换来看,研究性教学要实现从“教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走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主导作用的一个鲜明表现就是围绕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精心设计课程教学程序,以“问”引“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掌握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和方法。
   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处理,即设计具体的教学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首先问题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充分考虑学生背景和知识水平,把握设计问题难易程度。问题如果太简单,达不到研究性教学锻炼能力的目的。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依据自己知识面、学习经验和经历,没有办法回答和解决,望尘莫及。因此,研究性教学问题设计可以具有不同层次性,比如基础知识性问题、启发思考性问题、学科前沿问题等,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逐渐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设计 研究性 财经类 实践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