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ankx/ankx201616/ankx20161686-1-l.jpg
  摘要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的农学概论课程为对象,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及考核制度改革3方面出发,探析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对农业知识的兴趣爱好、查阅文献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大幅提升。教学改革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加深了对农业的认知和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显著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该项教学改革措施为安徽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参考,为其他课程改革拓展了思路。
  关键词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6-264-02
  AbstractBased on the course of An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e i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 series of reform systems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xamination system were applied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the reform systems on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eaching reform, the team work ability, interests and hobbies in agricultural knowledge, the ability of consulting literature, language organizational and expression abiliy, the abilities to analyze and solve concret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After teaching reform, students changed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and deepened the cognition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in agriculture.More importantly,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course teaching of An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e i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provided new thought for the reform of other curriculum.
  Key words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Teaching reform; Comprehensive ability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跨进,工业发展势头正赶超农业,加之城镇化快速推进,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于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在快节奏生活的驱赶下,当代大学生可能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了解传统的农业知识。因此,有必要开设一门课程简介农业概况,帮助学生以系统论的观点认识农业。
  农学概论课程是一门从多角度、多层次介绍农业全貌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从农业与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介绍农业在自然-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世界农业发展史、世界农区分布等方面分析、介绍世界农业总貌;同时分析了农业科技革命在农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及其前景。理论上讲,开设该课程对农林高校非农学专业(或农学专业)学生系统了解农业概况,增强对农业知识的理解以及扫除对农业认识的盲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近3年学习该课程的约500名学生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了解和认知农业知识并不感兴趣。因此,提升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兴趣爱好,培养大学生的懂农及爱农情节,在了解农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农学概论课程的最终落脚点。在现有基础上,农学概论课程设计、讲授方式和评分制度等主要环节仍有深挖空间。
  1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农学概论课程主要参照翟渠虎等人于2006年主编的《农业概论》教材,虽然教材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并从宏观层面介绍农业生产及发展,但并未涉及深入的农业专业知识以及农学前沿科学的发展动态[1],这可能是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内容改革中,一定要在书本知识内容基础上充分拓展,介绍当前研究重点、难点及热点,并对未来农业发展提出展望。比如谈农业发展史时,对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定性内容进行简单描述,重点突出现代农业的科技性,以专题形式介绍农业机械化及规模化生产、自动化和自能化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航空和近地面遥感对作物长势长相及病害的监测作用、数字化农业和信息化农业等。讲授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时,重点讲述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水资源亏缺与作物生长之间的矛盾、耕地面积减少与作物生产之间的矛盾、气候环境变化及环境污染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等,针对这些矛盾,提出农业科学家或生产者应对这些不利因素并克服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又如在讲授种植业时,重点介绍一些主要作物的栽培技术、育种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从以上几方面内容进行拓展,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农业即是高精尖的生产体系;其次,让学生明白当前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引起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共鸣;最后,让学生对于作物的种植技术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虚拟经验认知,从而更好地充实书本知识,开拓学生农业知识认知视野,触动学生对农业的喜好之情。

相关热词搜索:农学 教学改革 概论 综合能力 影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