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强化课程意识的教学行为组合解析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 教学行为在信息环境下面临着重塑和转换,把课程意识引申并融合到研究性学习进程中,进行教学行为组合的有效性设计,通过教学实践层面中的内在逻辑来分析教学行为组合的运用策略,淡化教学主观性,培养教师教学行为中课程因素的自觉性,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合理化及适应。
  关键词: 信息环境; 教学行为组合; 课程意识;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8)01-0072-04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及课程意识的树立等内外部条件的迅速变革导致教学生态显著区别于传统教学,因此教学行为组合的常态流程要逐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信息化教学互动性与开放性的特征,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实融合的情境可让教师不断灵活地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挖掘其在教学上的潜力。教育信息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性条件,同时把课程意识融合到研究性学习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可以促进相应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变革,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与创造性的研究。当然在此过程中衡量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获得的进步和发展,应该把有效学习活动作为基本逻辑起点。注重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等于真正做到课程实践的自觉性,这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让教学不仅要保证最优,而且要保证有效,因此对教学行为的整体构架要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与实践并重[1]。
  
  一、信息环境下教学行为组合的有效性设计
  
  信息化社会带来了教育的信息化。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现,教育信息化、信息离散化意味着知识传递方式、途径等方面产生了变革。在学科知识以信息资源的方式广泛存在并且自由开放、知识获取途径多样化、获取机会和成本相对均等的条件下,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主导权,教师角色中知识来源的作用将弱化,虽然参与主体即师生还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但空间构成却发生了变化。师生角色的转换为虚实对称、主客体地位相互变迁,在不同的活动空间、不同的时序条件下不断调整,使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呈现了多样性,教师既可在真实的课堂上、也可在虚拟的信息环境中体现教师的角色行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信息化新型学习生态环境中各有机因素关系相对复杂,教师的教学行为面临着重塑和转换,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对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提高,教学进程中把媒体资源的参与作为支持条件,拓延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从教学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教学模式呈发散多维
  性,能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容易建立师生间平等的双向关系,教学行为设计应该遵循学生优先原则,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促进学习个性化、个别化,强调自主或协作学习,但要避免学习目标偏离,教师要进行启发引导,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从技术角度来看,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便于加工,易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控制教学进度,清晰地展示教学过程,信息控制易系统化、组织化,符合逻辑情理,并能最终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教学行为信息化的本质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技术性呈现组合方式、交互方式等形式特征,去定位于所表达的教学意义或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经典教学进程中,教学行为是多元的,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又以组合的方式加以运用,所以教学行为是一个连续性的整体组合。随着系统方法成为普遍遵从的思想范式后,促进整体论、系统观点在教学研究中被广泛认可,由此对教学行为组合有效性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对教学行为组合的整体性把握离不开直观性的模糊认识,先作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的感知,再分单元细化但仍然保持全局动态考虑,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行为,使之在整个教学常态流程中具有先导意义。教学行为组合是各种显性和隐性行为的集成,含概教与学两种动因,是结构序列复杂且内容交错呈现的目的性行为的组合,可表现为一种动静交替、显隐共存的态势。
  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体现在行为方式的两级归纳,按师生自由度及关注程度为取向的划分标准,即支配型和整合型,构建和谐有效的教学行为组合即优化原有的教学行为体系,设计符合师生互动的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学习者进行积极建构的有意义学习。整合型的教学行为组合既是理性的、有目的意识性,又是感性的、有自由且不循规蹈矩的成分,包括:对教学各个环节要素的灵活调度和准确把握,重构可对话平衡的师生关系,信息环境下教师行为内化机制和策略,如课堂内外情景创设策略、多向互动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等,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的反馈评价等,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和教学计划的灵活性等综合因素。
  教育信息化加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组合变迁和升级,使教师以开放性的姿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并不断分析、批判、修正对教育现实的理解。在解析信息环境下教学行为组合时,首先,应促进多元开放教学理念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更新,可以表述为教师教学理念内化为行为的过程,通过参与教学反思来达到对教育事件的元认知,达到对教学活动进行影响和监测的目的,使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学实践发生联系,如基于网络的智能化组件系统、基于多媒体的交互情境演示等。教师角色变化随之复杂,把握教学行为规范标准化的难度提高,教学行为组合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延展性和时序随意性。其次,信息时代下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形成一种核心能力,在技术和情感层面上强化信息意识,这样有助于其提高有效的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深入研究的能力。在扩展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以及信息能力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把知识的复制变成意义的建构。再次,教育信息化除了对教学行为的基本属性需要改革外,对自觉行为、艺术行为等高级形态的教学行为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教学意图的贯彻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自主性,通过信息化手段易挖掘教学中的艺术因素,形成理想的审美化教学境界[2]。
  
  二、把课程意识渗透到教学行为组合中的必然性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并重,才能相得益彰。教育作为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的内在要求包含了超越性,教育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不断汲取成果实现人的超越。传统教学中过分渗透着意识形态的规约,工具理性主义的取向由来已久,人为压制学生个体精神自由,使学生承受着强制训练所造成的痛苦,缺乏批判性、判断力和自我的信念,使学习目的导向性唯一,并且要接受强制性的标准,把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绝对指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将课程领域视为一个技术领域,只“解惑”轻“传道”,把教学内容作为既定的合理事实予以承认,忽略了对课程价值问题的审视,缺乏对学生发展的关注。
  课程意识的实质是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教育要结果和过程并重,使教育的发展功能扩大化。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学论和课程论相脱节,教师思考问题较片面、狭隘,只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了课程目标。作为具体实践形式的教学行为必须关注课程意识,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活动的适度性和学生在意愿、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全发展。现代课程观关注课程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学生发展状态,只有注重课程意识才能优化合理的教学行为,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3]。
  拓展课堂知识空间是推行教学改革中涵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教育信息化导致课程意识的回归及知识空间构成的延伸,而研究性学习创设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淡化教学意识,强化课程意识的空间,让学生个性精神回归,是构建和读解教学真正意义所在。课程意识的缺乏会导致教学目标变异,使有效教学本身的合理性受到怀疑,即使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实现了这个教学目标,也是低效或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课程学习应折射出发展的学习观,而教学行为组合中也要渗透课程意识的倾向,教和学相辅相长,要注重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强调教学的协调性和开放性。课程意识强化后对教学行为有潜在影响,如策略性、动机性、迁移性等,把课程观渗透到教学行为组合中的关键是教育本体属性的核心要素人本性决定的,最终影响着教学变量、教学程序的安排及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围绕学生的发展,重视教育本体意识的定位与引导,达到研究性学习突出个性与融合共性的基本要求,从而证明教学行为组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课程意识的必然性。

相关热词搜索:组合 强化 解析 意识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