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思想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走出传统科学教育的困惑,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财富,即教育者要确立回归儿童生活的科学教育观;科学课程设置应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科学教育内容应体现直观性和感性经验。陈鹤琴活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一、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思想
  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思想明确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的课程论,强调生活性、自然性、社会性、环境性、灵活性的理念。陈鹤琴先生指出,活教育的课程内容应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方式,儿童活动应代替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儿童教育追求的应是完整的儿童生活。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
  二、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思想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难度适宜的内容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保障,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符合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应考虑以下因素:
  1.应参照幼儿科学教育目标,根据幼儿的兴趣、问题、需求和经验水平、年龄特点,把教育目标中的各部分、各方面转换成幼儿试验操作的具体内容。
  2.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贴近幼儿的生活,充分体现活动的启蒙性和生活化。如家长带孩子到郊外,看到蒲公英花,摘一朵吹一吹,会发现它可以飞起来,这就是孩子的生活经验。把幼儿采摘的蒲公英带到活动室,它不仅可以玩还可以把我们的教室点缀的很漂亮,孩子会感到很惊喜,这就是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3.活动所需材料易于组织,幼儿容易操作,试验过程中现象明显,幼儿容易观察。幼儿期观察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实验过程应便于幼儿观察,材料易于幼儿操作。幼儿通过充分操作材料、积极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对科学活动探知的兴趣。
  4.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需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需求。如中班幼儿对钥匙可以打开锁子很有兴趣,同时又对同样的钥匙为什么不能打开另一把锁提出了疑问。针对孩子对探索锁子的兴趣和疑问,教师可让幼儿充分操作探索锁子的秘密,幼儿在操作游戏中获得答案。
  (二)教学材料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
  丰富的材料是满足孩子“做中学、学中做”的基本保障。在试验中应抓住幼儿具体形象这一思维特点,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可操作的材料。
  1.要因地制宜,数量充足
  科技活动中选择幼儿常见、常能接触到的材料,提倡就地取材,讲究经济实用,多利用自然物、废旧物、幼儿常见生活用品,使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同时,操作材料既要有利于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又要易于搜集、准备,便于反复使用,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好的效果。如科学探索活动《蒲公英飞得高》,就活动材料来说,教师和孩子一起可搜集喝完饮料的可乐瓶。选择蒲公英花的材料可用包装绳制作,既体现废旧物品,使它变废为宝,又可反复使用。
  2.材料具有多重功能
  材料应具备物化的教育功能,能较好的实现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揭示教育内容所要反映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幼儿的学习需求。
  同时,材料的选择应具有多重功能,教师可引导幼儿共同制作操作材料。就活动材料蒲公英花,教师还可和幼儿一起来制作蒲公英花,将科学探索和手工制作相结合。因为是孩子和老师共同制作的操作材料,在探索时,就更加喜爱。同时,瓶子和包装绳体现废旧物品利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多重功能:如可乐瓶用于科学活动“过滤”。用在健康领域,如游戏“投掷”,艺术领域做手工作品等。
  同时,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才能激发幼儿探究的热情。材料过于简单,幼儿容易失去操作兴趣,过难,幼儿不知所措,难于下手操作。
  3.使用的安全性
  考虑到试验材料对幼儿的安全性,避免在操作中对身体造成伤害。如锋利、尖锐、易碎的玻璃器皿、高温、有毒等器材不能选用。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是否取得较好的贯彻和实现。
  第一类活动:演示探究。
  即教师演示,幼儿对应操作,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发现。如:种子发芽——小班土豆泡在水里观察,中大班种植活动观察并作记录。
  第二类活动:引导探究。
  即由教师通过材料引导幼儿,让其先行自由的探究,然后再组织幼儿交流,引起幼儿进行有兴趣、有目的地进一步探究。这一思路能较好地将幼儿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类活动:验证探究。
  针对某一问题,教师启发幼儿先猜想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让幼儿进行实际探索,活动来验证先行的猜想是否正确。如:科学活动“会变的影子”,我们知道影子的形成是物体挡住了光就会出现影子。游戏“踩影子”“手影游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科学经验,“寓教于乐”。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使每个孩子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提高。在探索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区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活动,鼓励幼儿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尝试多种试验方法,与小朋友一起来分享,给幼儿讨论交流的空间。
  总之,活动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发展性。将科学经验与概念隐含在游戏的材料和游戏的规则之中,而不是生硬的说教。符合科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引导幼儿亲身经历和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并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从而升华为爱科学的情感,这比获取科学知识更为重要。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活动 幼儿园 启示 思想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