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投资结构比较分析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众所周知,高等教育耗资巨大,高校教育经费的充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高校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大国,其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思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途径比较分析中找出两国的差异之处,从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未来发展之路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投资结构;捐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拓宽高等教育的投资渠道、扩大高等教育投资规模是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美国被称为西方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的典型,其多渠道的经费投资体制保证了它在世界性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的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比较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面的异同,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美高等教育筹措经费来源
  (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在我国,作为传统公办高校运作经费的主要来源,我国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欠发达国家和4%的世界平均水平。在美国,政府拨款是学校教育所需资金的主要和基本的来源,由联邦、州、市地三级政府共同承担教育经费。融资渠道十分多元化。对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比例不断下降的事实,学术界的解释有国家财政能力不足论、国家优先支付改革成本论、浪费论等。
  (二)学费和杂费
  在我国,我国高等教育中学杂费是第二大投资来源,自1999年扩招之后,学杂费收入占高校全部收入的比例大幅提高。2007年6000元的学费就已占人均GDP的35%,成为仅次于财政拨款的另一主要经费来源。而美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收费仅占人均收入的10%。因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不够合理,而且自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以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到2004年达到了30.73%的历史新高,大大高于美国公立高等学校1995—2001年间平均18.7%的比例,甚至高于美国私立高等学校2000年以前的学费比例。
  (三)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
  我国个人、集体、企事业单位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予以资金或实物的捐赠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基本上是逐年递减的,这与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不相适应。就美国而言,企业、私人、校友、社会团体捐助学校已成为美国的优良传统,美国政府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美国从法律上鼓励私人和集团对教育及社会福利作出贡献,税法规定公司或个人对教育或社会福利事业捐赠的可以免税。捐赠收入有效地缓解了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状况。私立高等学校接受捐赠的比例更高一些,达到公立高等学校的3~4倍。但即使是接受捐赠收入较少的公立高等学校在2001年也达到了全部收入的5.8%,而且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
  (四)银行贷款
  在美国,高校贷款融资历史悠久,高校债务融资始于政府贷款,终于教育债券。由于高校发行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小,社会效益好,较容易为公民所接受。校办产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具有的资金和人才优势,为高校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美国高校销售与服务收入主要是学校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设备、设施和校产等优势,开展对外服务及销售所取得的收入,2002年至2004年,其在教育经费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20%左右,与美国同期相比,我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14%、1.14%、1.1%,相差近19个百分点。
  二、美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构成对我国高教投资的启示
  (一)优化政府拨投入模式
  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不应把自己的投资责任假手于人,应该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使财政性拨款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提高到合理的水平。另外,政府还应通过行政的、政策的以及法律的手段支持高教的间接性投入(如免税等)。在财政投入总量增加的同时,应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高等学校的财务危机与高校自身盲目扩张、浪费巨大不无关系。因此,改变政府拨款模式,在高等教育经费预算中提高绩效成分,合理确定评估机制,提高高等教育投資的使用效率,避免巨额浪费,在当前形势下已刻不容缓。
  (二)合理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
  中国现行教育法和有关行政规章均未对学费标准作出明确规定,《高等教育法》虽然提出了应按国家规定缴纳学费,但对学费的确定原则、程序、基本依据等重要问题却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导致了操作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不少高校乱收费的现象。据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学生人均学费上涨到5000元,住宿费上涨到1000到1500元,生活费在5000~8000元之间,大学四年花费将近万元。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15022元和3200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我国高等教育在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银行、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借贷管理体制,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加强贷款资助的信息服务,解决学生信贷市场的制度性失灵。
  (三)扩大其他投资来源渠道,提高投资来源比例。
  我国高等教育除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外,其他投资渠道比重太低。在财政支出巨大压力和学费增长潜力有限的情况下,拓展其他投资渠道、提高其投资比重成了当前急需着手解决的难题。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是高校当前应该去积极探索的融资模式。我国高校应尽快转变观念,树立危机意识,大胆走向市场,利用高校的科技智力优势,通过兴办企业以及学校与校外企业的联合获得充裕的资金,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
  参考文献:
  [1]胡波,全介,中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00(1).
  [2]侯喜,孙红梅,林春涛.国内外高校资金筹措的比较及启示[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4).
  [3]王兴家.高等学校贷款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控制[J].陕西教育学会,2004(3).
  [4]陈国伟.中美高等教育融资渠道比较及启发[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6).
  [5]韩晶,牛青.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对策研究[J].财经纵横,2008(11).
  作者简介:
  吴秀秀(198—),女,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管理。
  刘妍(1984—),女,河南安阳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生哲学。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 高等教育 思考 结构 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