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测试题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七年级历史测试题篇一:2013初一历史试卷

2013初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0分)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

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半坡人 B.北京人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

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过着群居生活 D.懂

得用火驱赶野兽

5、小华在网上搜索了“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据此推断,他

想了解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

坡遗址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

较为准确的是

A.聚族而居

集狩猎 B.原始农业 C.贫富分化 D.采

8、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

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B.涿鹿 C.长平 D.城濮

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

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A.汤 B.禹 C.炎帝 D.黄帝

10、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

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他是大禹 B.他传位于子,开创了“家天

下”的历史

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1、“以酒为池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这副对联描绘的分别是夏朝和商

朝最后两位君王的暴政,他们分别是

A.肩、桀B.桀、纣C.汤、纣 D.武王、纣

12、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

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13、有关下列两幅图片中青铜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主要用于祭祀

C.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D.都是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

14、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B. 奴隶使用铁农具

进行生产劳动

C. 王室贵族有时杀死奴隶,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 D. 都城镐京在当时十

分的繁荣

15、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依靠

A.生产工具的改进B.良好的自然环境 C.先进的奴隶制生产方式D.农作物品种多

1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D.周王室地位衰落

17、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秦穆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D.楚庄王

18、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宋 C.楚 D.秦

19、成语中往往包含着典故史事,警世箴言,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下列成语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 ②卧薪尝胆 ③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④退避三舍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1、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

A.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22、小张同学在编排历史剧《卫鞅变法》时,设计了以下情节,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A.士兵甲为国王建功立业,被封为诸侯

B.士兵乙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地的赏赐

C.农民甲辛勤耕种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徭役

D.农民乙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地,成了小地主

23、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24、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24个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分为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25、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它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七年级历史测试题)、病性、病位、分析病机。这种方法的总结者是

A.扁鹊B.黄帝C.华佗D.张仲景

26、2004年4月,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人物而设立

A.孔子 B.李冰 C.屈原 D.大禹

27、中国古代有位教育家,他在教学中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特长。这位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荀子 D.墨子

28、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们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法行改革,依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29、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孟子 B.墨子C.老子 D.韩非子

30、王斌斌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二、材料题(共40分)

31、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4分)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2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32、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1分)“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2分)

(2)下图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回答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4分) A: B: C: D: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时期发生的 变法?这次变法还有哪些内容,请补充完整?这次变法有何影响?(7分)

(4)你认为桓公首霸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33、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七年级历史测试题篇二:七年级历史练习题(带答案)

曲江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

注意:宋体红色是答案,楷体红色是我的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答案栏内。)

1、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

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

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

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圈四是长城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④

2、“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

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唐玄宗)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5、如果让你作一个介绍唐代社会精神风貌的发言人,你可以选择下列哪一项作为标题

A.多元化的交融、碰撞 B.盛世时代的奢华

C.大一统的宏大气度 D.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或者昂扬进取的精神)

6、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入选“盛唐篇’的是*(圈一秧马是宋代农业发展表现)

① 秧马 ② 曲辕犁 ③ 筒车模型 ④ 罗盘针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④鉴真东渡日本(题目问的是民族关系,而玄奘

曲江一中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第 1 页 共 8 页

和鉴真出行体现的是唐代开放的外交关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8、他历时17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657部;回国后又潜心译经19年,翻译经纶75部、1335卷。梁启超先生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他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D.郑和

9、“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哪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宋金议和的结果)

10、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几个民族政权:南

丹族;金是女真族;

11、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交通十分发达

1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3、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是汉族建立;西夏是党项族;辽是契清是满族)

A 交子 B 会子 C 美元 D英镑

14、北宋东京城内“瓦舍”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扩大和需求B.农民的需要

C.士大夫的提倡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5、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四大名著是明清的)

A.①③ 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曲江一中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第 2 页 共 8 页

16、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7、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C.秦-隋-西晋-元D秦-西晋-隋-元

18、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1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改进

C.“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0、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指南针 B.火药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21、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B.中书省C.锦衣卫D.军机处

22、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三幅图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专制的强化(或者皇权膨胀)

23、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24、清朝下列皇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叛乱和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道光帝

25、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曲江一中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第 3 页 共 8 页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钱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2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西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和同为一家”

B.元朝时西藏成为正式行政区域

C.清朝时设置伊犁将军,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伊犁将军是管理新疆的,清代设置管理西藏的是驻藏大臣)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7、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今天的万里长城是明清修筑的雄伟工程,它东起鸭绿江,西至

A.山海关B.居庸关 C.嘉峪关 D.陇西

28、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可以联系《农桑辑要》) 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 D.《九章算术》

29、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继续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了解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闭关锁国原因:天朝上国的思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抵制外来入侵

影响:闭关锁国客观上有抵御外来侵略的一面,但是它带来的主要是负面作用,它使得中国在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30、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二、非选择题(31题10分,32题7分,33题6分,34题7分,35题10分,共40分)

31、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绎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能够歌唱的词受到市民欢

曲江一中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第 4 页 共 8 页

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明清时期文学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其内容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材料二:

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据此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唐代、宋代、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3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古代科技在当时世界处于怎样的地位?(1分)

(3)试从政治制度、文化政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3分)

政治上:专制;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

(4)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做才能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3分)

32、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

曲江一中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练习题(2)第 5 页 共 8 页

七年级历史测试题篇三:七年级历史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答题卷的表格中,否则不给分。(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1、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可以去夜市买东西 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③普通百姓可以穿多种颜色的衣服

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 ①房玄龄 ②杜如晦 ③魏征 ④姚崇 ⑤宋暻 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③D.④⑤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A.丞相 B.御史大夫C.门下省 D.军机处xK b1.C o m 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w W w .X k b 1.c O m

A.儒家 B.法家 C.道家D.墨家 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侣D、一行 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②杭州 ③广州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 ⑤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 A.宋B.元C.明D.清 14、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唐太宗D.宋太祖w W w .x K b 1.c o

M

15、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6、2005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六百周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17、《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18、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当时台湾府隶属(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直隶省 19、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X k B 1 . c o m ①贞观之治②文景之治③开元盛世④康乾盛世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20、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达起余杭,北达涿郡,共分四段。 B、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元朝时又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缩短了江南到洛阳的航程

D、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1、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抵达北京后,奥运火炬将在八达岭长城点燃。现在所说的八达岭长城是( )

A、 秦长城B、 汉长城 C、 明长城D、 金长城 22、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3、有关唐和吐蕃友好交往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B、大昭室内有文成公主入土蕃壁画 C、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加深了唐蕃友好

2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一首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 )X|k |B| 1 . c| O |m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25、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 ) A.《西游记》 B.《红楼梦》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6、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

27、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同俄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它( )

A、说明清朝初期我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是清朝康熙帝领导的雅克萨之战战败被迫签订的 C、是俄国侵略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始

D、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

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29.《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

A.汉朝B.唐朝C.宋朝 D.明朝

30.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 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过程( )

A 帝国的彷徨 B 中华的荣耀 C 东方的曙光 D 王朝的振兴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二、材料分析题。两小题,共40分。

3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材料三 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理由何在?(7分)

ht tp://w ww.xkb 1.com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3分)

(4)材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5分)

w W w .x K b 1.c o M

32、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6分)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造成了那些严重后果?(8分)

(3)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6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二、材料分析题。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新 课标 第一 网

(1)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分)有。(1分)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4分)

(2)措施: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完善三省六部制及科举制;注重民族团结等。(5分) (3)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奢侈浪费。(3分)

(4)不全面。(2分)李世民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彻始终。(3分)(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闭关锁国政策。(2分)不是;(2分)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要维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和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2分)新课 标第 一 网

(2)还沿用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都实行过“海禁”政策。(2分)重农抑商的后果是影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正常流通,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阻碍近代化因素萌芽的萌芽。(3分)“海禁”的后果: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妨碍了中外贸易;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3分) (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6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

1.隋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北部的边防

2.某班学生课余排演历史剧《唐太宗》,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某年大旱,唐太宗宣布免除赋税,并赈济灾民

B.某位学子因考中进士而做了大官

C.某位地方官员因为铺张浪费而被罢免

D.魏征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杀

3.隋唐时期,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

A.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B.增加了平民参政议政的机会

C.丰富了我国考试制度的内容 D.促进了文化教育和诗歌的发展

4.历史上将中国文化带入日本,将天竺佛教、历史、风土人情带入中国的分别是( )

A.鉴真、玄奘B.玄奘、鉴真

C.鉴真、晁衡 D.玄奘、晁衡X k

b 1.C om

5.西方学者谢和

耐说:“直到18

世纪中叶,在中

国刊印的书籍比

在世界上其余地

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及普及( )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6.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望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创作风格

是( )

A.语言凝重,沉雄浑厚 B.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C.清新自然,真实感人 D.刚劲朴实,爽朗粗犷

7.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

A.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B.洞庭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C.黄河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D.珠江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8.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

A.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度的实行

C.三省六部制的施行D.行省制度的建立

9.“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其中在元朝时出现的一个新民族是( )

A.满族B.藏族 C.蒙古族 D.回族

10.宋朝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作品《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表达了对胞弟的无限思念。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苏轼D.关汉卿 11.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军机处( )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12.“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统一了女真各部 13.“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 A.戚继光B.林则徐 C.郑成功D.郑和 14.清朝时期,我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 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驻藏大臣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5.“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郭沫若)其中“夫子是指( ) A.孔子 B.李时珍 C.宋应星D.徐光启 16.历史老师讲授郑和下西洋时,在黑板上精心设计出下列《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达·伽马航海比较表》。根据比表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 ) ①时间早②次数多 ③规模小 ④人数多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事件是( ) A.休养生息政策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D.八股取士 18.1793年清乾隆帝复信英王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了( ) A.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上国的闭关心态 B.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C.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外贸无意义 D.乾隆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反对外贸 19.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 的历史。”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C.唐朝和明朝 D.秦朝和明朝 20.下列相关内容搭配不当的是( )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 测试题 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