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改革开放深化的必然结果。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主要把握住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优化国际理解教育内容体系;二是提高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与培养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三是国际化背景下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理解教育;新时期
  一、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开启了新时代,但在国家政策层面一直没有直接出现“国际化”的表述,而是以“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多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性内容,要求高校积极推进自身国际合作与交流进程。直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中国中央政府第一次明确使用“(高等)教育国际化”这种表述方式,指出:“要提高中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作为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各项倡议也由提出深化至务实合作阶段,教育领域“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驾齐驱,必将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更大扩展。
  二、 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和谐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到了20世纪末,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并形成了国际教育思潮,不断促进各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开始于对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国际经验的借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许多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理论的实践在沿海发达城市率先开展起来,并通过实践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从2010年到2016年,政府出台各项文件,表明国家对于学校国际教育理解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
  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划分
  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被分成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并树立开放的思维方式。通过开展不同形式和主体的国际化的学习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差异,减少文化冲突,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与他国文化的语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尤其是在国家发展的新形势下,这些都是国家所需的高等学历国际化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养。二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热爱与继承。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信心,以更加自信客观的方式去看待中西方教育的融合。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重大。
  四、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
  (一) 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优化国际理解教育内容体系
  在一些民办高校或者是独立学院的中外合作项目中普遍存在,中国学生要顺利进入国外的课程阶段必须通过雅思或托福考试。但目前国内的辅导机构由于授课时间较紧,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大部分都是应试技巧和语言特征,很少有多余时间再去注重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培养。有相当一部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提到中西教学方式的差异会影响他们的学业适应。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多开展有国际理解教育特色的教学活动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带来了更多与他国沟通交流的机会,要培养学生既具备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世界文化,又能够自信地传播中国的文化给世界,在彼此的交流中掌握遵循国际规则行为处事的能力。
  (二) 提高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与培养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
  我国作为后发型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除了在数量上增加国际人才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每一位教師拥有“国际意识,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水平”。高等教育中,不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自身都要具备国际比较能力,要有国际视野和文化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有资格去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在终身学习的时代,为了使教师自身的国际理解素养得到发展,有关教育部门及高校本身应当多开展专门为提升师资国际视野的培训以及跨文化交流学习的活动,使教师队伍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影响,机械地复制外来的模式,而是能够通过长期稳定的中外合作与交流,在不丢失对本国文化和教育特色的认同和坚守的同时,使整体教师能够持续保持国际化水平。
  (三) 国际化背景下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校在新时期下,要努力拓展与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交换项目、教师互访交流、友好学校的建交,国际游学与实习项目等的建设,相互借鉴,深化合作。并努力发展弘扬自身办学特色,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思想通过合作与交流传播出去,为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和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91.
  [2]金帷,温剑波.如何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寻求一个本土化的概念框架[J].现代大学教育,2013(03):5-9+112.
  [3]申超.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辨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06):45-53.
  [4]王远美.促进“民心相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使命与愿景[J].中小学管理,2017(05):8-10.
  作者简介:
  夏锦湲,安徽省马鞍山市,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国际化 探讨 理解 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