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本质初探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高等教育本质问题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其的探讨属于高等教育哲学的范畴,文中通过哲学的底色推演出高等教育本质的逻辑起点,即存在于它本身关系之中的高深学问知识与人二者的共存;从历史的序列出发,在高等教育动态的发展中定格本质,即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始终贯穿高深知识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教育的視角来看,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级形式,可以从教育的共性中剥离出育人;从比较的眼光来看,探讨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凸显高等教育自身高深知识的个性,最后得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具有高深知识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 本质 高深知识 专业人才 培育
  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高等教育本质问题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雅斯贝尔斯曾说“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1]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领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在如今社会转型时期,探究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对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变革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本质”的不同界定
  《辞海》中关于“本质”的界定: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规定,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2]。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本质”的界定: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本质”的界定: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构成,而规律则就事物的发展过程而言,只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关系[4]。
  二、哲学的底色:在哲学的思想中推演逻辑
  对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目前至少有三种哲学思想值得参考。它们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本质观、现象学本质观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除本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质观建立在黑格尔的“本质在关系中”的基本观点之上,从历史和逻辑出发认识教育本质,在各种关系中抽象出教育本质。辩证唯物主义本质观的基本观点是:一切事物都是以运动发展的方式存在,在运动发展过程中,事物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外部表现,即所谓的现象。但是,尽管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是变化的,但在它的内部却有一条贯穿于全体而又相对稳定的性质,这种在事物内部的比较稳定的性质,即是事物的本质。认识的任务就是透过事物现象把握事物本质。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观出发,教育界对教育本质的探讨主要沿袭了两条途径:一是追溯教育的本义。从教育发展的历史出发,追述教育的本义。二是寻求关系中的教育本质。主要是从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及教育自身关系出发,透过历史的、现实的诸现象,分析教育的构成要素、彼此关系及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揭示教育本质。这也为之后从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方面论述高等教育的本质奠定了基础,这属于教育内部的自身关系。
  现象学本质观是以“回到事物本身”这句现象学名言为基础来分析研究事物的本质,它主要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哲学方法。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对现象学的两个最基本理解为:其一,现象学排斥中介的因素,把直接的把握或直观看作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检验一切知识的最终标准;其二,现象学在经验和事实基础上要求通过直观来获取本质洞察,即获得对本质因素以及在它们中间的本质关系的把握。“回到事物本身”意味着现象学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根本规定性, 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是该事物最普遍的、最一般的、最稳定的规定性,它由事物本身所决定,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其他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在研究路线上所遵循的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5]即认为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探讨事物的本质。该思维模式建立在本体论的哲学基础上。本体论哲学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而规律是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只是其表象,其所隐藏的本质是固定不变的,规律就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本质属于本体论研究的范围,“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领会和把握高等教育本体论的突破口”本体论与逻辑起点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演化,相互建构。”“田联进在《高等教育本体论的逻辑与演化》中论述了高等教育的双重逻辑起点,认为“高等教育的本源、本质等问题起源于其逻辑起点。”从高等教育存在的关系出发,论述了两个方面,一是以高深学问知识或“普遍知识”而存在,因“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6] ,这便是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即高深知识学问;二是高等教育因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7]而存在,这便是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即人的存在。进而得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存在于它本身关系之中的高深学问知识与人二者的共存。”“任何事物的本身就是它的本质,高等教育的本质就可以从它本身的概念中提炼出来,就包含在 “高等教育就是捍卫、发展学问知识,激发、孕育高层次人才的活动”之中。[8]
  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一开始就是对现代性的反叛,后现代主义承袭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理性和反主体性哲学的策略和传统,把本质问题当作虚无的哲学问题予以排斥,他们标榜“反对实质化”“去中心”“不确定性”“反整体性”等,倡导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注重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由于它去掉了本质和必然,在这里我们不做讨论。
  “从哲学上看,本质是事物的核心所在,它自然地蕴含着目标与功能。”[9]进而得出,高等教育的本质也自然地蕴含着目标与功能,这种目标与功能不是他者的,恰恰就是高等教育本身。而人才培养正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具有高深知识的专业人才正体现了这一点。高等教育的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具备高深知识的人才,科研研究归根结底是人利用高深知识进行的深层次探究,公共服务是人运用高深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功能是依赖于高深知识和人才,高等教育也一直把高级人才的培养定位为自身的目标。故而,高等教育的本质即培育高深知识的专业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初探 本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