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实践中外学生融合式教学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选取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研究了实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同堂教学;教育国际化;国际贸易实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7.088
  1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强劲动力。简·奈特(2011)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在实现教育的目的及功能的过程中融入跨文化的和全球性的纬度。留学生教育应立足于知识迁移,输出和引进并重,实现双向的人员流动。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集中于派出高水平人才,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高校在留学生的培养和国际化课程的建设方面差距明显。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采取留学生和本土学生分离式的全英文教学模式,开设全英文授课专业,专门招收留学生,开发单独的教务管理系统,配备对应专业的教师,资源管理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与本土学生也是大相径庭。短期内,这种方式将留学生和本土学生分而治之,各行其是,易于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但长期来看,两方面的隐患会日益凸显:一是中外学生将错失良机,无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不能分别成长为熟悉中国情况的留学生和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中国学生;二是分离式的管理体系导致对中外学生专业课的教学要求交叉重复,教学评价标准杂乱,学校资源浪费严重,分配也很不合理。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招生专业的多样化,这种不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势必难以为继,有些高校开始尝试学习欧美的留学生教育教学经验,研究对留学生和本土学生实施同堂教学的可行性。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意义
  为使学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游刃有余,需潜移默化地传输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国际化课程的建设正是重要载体。陈翊(2013)归纳总结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国内学术界主要将国际化课程的内涵界定为课程覆盖面的国际化、课程实施的國际化以及课程进程的国际化。国际化课程的建设是从传统的保守的教学思维向国际化和开放式教学思维转变的过程。
  “国际贸易实务”专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实际操作和相关国际规则与惯例的运用,综合性较强。该课程涉及诸多国家案例和全球议题,如AEO互认安排的签署给中日进出口企业带来的便利,全球不同区域外贸市场风险的剖析,在墨西哥市场发掘制造业贸易的新商机,大数据时代贸易方式的改变等等,极具国际导向的课程内容非常适合开展中外学生的同堂授课,同时,学习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注重对课程进行国际化管理等都体现了课程实施和进程国际化。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都侧重于培养训练学生的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而忽略学生更高层次的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当前规模不断扩大的来华留学生群体正为本轮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以笔者所在学校2015级、2016级国贸专业的留学生及中外合作班的中国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73份问卷,了解不同授课对象对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认识和需求,回收的68份有效问卷中有40份来自中国学生,28份来自留学生。结果表明,对同堂教学有强烈诉求的被调查者占92.5%,其中,中国学生为35.7%,留学生为64.3%;认为实施同堂教学能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被调查者占91.2%,其中,中外学生各将近一半。可见,同堂教学创造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土学生和留学生身处同一课堂,留学生可以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的商业文化,而异域的商业习俗也让中国学生有所顿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国际市场,跨文化沟通协调和国际商务能力在团队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
  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如何有效组织中外学生同堂教学是任课教师应该探究的全新的研究课题和教学领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传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从事外贸业务所需遵循的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熟悉外贸的操作流程,熟练进行商务磋商、制定合同条款,有效应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进出口合同的交易准备、磋商、签订以及履行。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贸易方式更为便捷,许多中小制造企业和个体外贸经营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兴力量,新产品推出的频率加快,小单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提出很多新要求。因此,针对国际贸易大环境和实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小环境的变化,需要从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多层面做出教学改革与实践。
  3.1课程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国别特色和国际通用性,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蔡小勇等(2015)调查发现新常态经济下中小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商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改革、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使外贸人才商务能力欠缺的现状得以改善。本土课程的教学覆盖面广,知识点全面,而在国际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中专业相关性会贯穿整个教学章节。鉴于学生最终就业灵活多变,并不与所学专业完全一致,宽基础还是有必要的,因此,任课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差异及国际贸易实践的变化,既注重课程内容的宽基础性,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与人文教育兼收并蓄。首先,分别以某笔出口业务和进口业务为例,介绍出口合同和进口合同磋商、订立、履行的整个流程;其次,具体介绍各项交易条件,利用同堂学习的教学环境,充实合同交易的准备,调查分析目标市场,掌握产品知识,根据各国外贸实际,选择适用的国际通行规则及惯例,补充跨境电商平台等内容,了解货物运输、报关、报检、保险、结算等方面的新变化,如当前跨境电商平台的货款结算大多采用信用卡或典型的电子商务+跨境支付方式。此外,世界各地区消费者也有自己习惯使用的跨境支付方式,Boleto、Paytm是巴西和印度流行的支付方式,阿拉伯地区主要通过CashU进行在线支付,以及东南亚最大的支付服务提供商MOLPay等。最后,简要介绍目前国际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灵活贸易方式,如代理、寄售、展卖、国际招投标等,对一些重点的专业术语可适当同时穿插中英文,让中外学生认识到这是国际市场上的共同语言。

相关热词搜索:同堂 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 国际化 中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