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制度改革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部地区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中部地区 人才资源状况 存在问题 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24-03
  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六省。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我国的粮食,能源,原材料等生产的供给重任。同时也是我国人力资源输出的重要区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国家的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系列战略措施实施以后,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板块中处于不断被边缘和忽略关注的趋势导致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乏力。主要表现在:中部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但远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且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有明显的差距;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但低于东部地区,甚至一度低于一度落后的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但远低于东部地区,而且低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范恒山,赵凌云编:《促进中部地区全齐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9~10页。)。直到2004年,中央政府从统筹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将以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于次后两年出台了促进中部崛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之后,上述状况才开始有所改观。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中部地区发展提速。以GDP为例,2006年中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43030亿元,占全国GDP的18.7%,到2010年达到86109亿元,占全国的19.7%;人均GDP从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的76.2%提高到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的80.83%。但是中部地区占据全国10.7%的土地,承载这全国26.63%的人口,所以无论是总量指标还是人均水平,中部地区的发展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发展潜力远未充分挖掘,离国家给予中部地区战略定位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指出今后5到10年是中部地区加快发展,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中部地区要紧抓机遇,发挥优势,释放潜能, 提高发展速度,增强发展活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中央政府对中部地区未来10年的发展也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二、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状况
  1.人力资本短缺。人力资本积累是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重要因素。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教育基地。但是,在工资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诱因下,这种潜在优势条件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产生了偏移,区际间人才迁移现象严重,中部地区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向东南沿海。虽然近年来人才数量有所提高,但人才密度较低。
  从人才数量相对劳动力数量的占比来看,中部地区的人才占比为2.2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91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除山西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他五省均显不足。
  中部地区虽然是农业大区,但是第一产业人才缺乏,促使人才比例下降;第二产业人才比例明显增加,说明中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收到了一定成效;第三产业人才比例有了增加,虽然不够明显,但也表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始往第三产业倾斜。
  2.人才资源的构成。中部六省在专业技术人员上,大部分省份都低于全国平均值,就行业而言,中部各省在涉及新兴产业及贸易、工商管理、工程、金融、法律、审计、计算机软件等人才紧缺,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后继乏人,而处于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专业人士更是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人才的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中部六省都存在人才在年龄结构上不合理现象。突出问题表现为高层次青年人才偏少,从人才职称结构来看,在聘任的副高以上的专业人才中,45岁以下的所占比例不多,而中、初级人才大都在35~45岁之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理论基础好,但实践经验缺乏。据了解,科研、设计等技术性强的部门缺少学科(项目)带头人,出现明显的青黄不接的现象;同时人才资源的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人才素质结构不理想,中部六省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仍然数量较大,劳动力素质较低。
  3.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分布。从中部六省人才的分布来看,人才相对集中于机关和事业单位,而直接从事技术应用和生产的经济建设第一线以及基层的人才较少,国有单位人才多,民营单位人才少。以湖北省为例,在“四类”高级专家中,事业单位占74.93%,企业占24.2%,党政机关占0.69%,民营单位仅占0.18%。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人才匮乏,从根本上抑制了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缺乏对经济第一线和基层的了解,无形中增加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难度。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企业的科研发展,投入大量的科技人员,而中部六省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和基层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比少之又少,由于经济建设第一线认才的缺乏,是中部六省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滞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企业家人才是另一类重要的人力资本。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中部地区的经营管理人才在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创新精神、扩张意识、市场洞察力和组织协调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的企业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虽然难以捉摸和量化确定,但又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制约中部地区崛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4.人才配置不合理。由于市场发育还不成熟,运行不规范,在人才使用中缺乏有效的甄别、竞争、淘汰机制,出现了新的行为扭曲,社会对人才需求唯学历论,加上部分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学以不致用的现象还在不同行业中存在,在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多的情况下,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出现专业人才去做知识含量极不匹配的工作的现象。社会上对人才的重视与需求普遍高学历化,忽视了人才资源的综合素质,从而影响了人才资源的质量,进而影响人才资本利用的实际效率,存在人才严重浪费现象,在县及县以下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满为患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也不乏人才。人才配置的不合理还表现在大学毕业生择业上,绝大部分涌入事业单位;而企业、农村,尤其是非国有经济单位所需的人才得不到有效补充。

相关热词搜索:制度改革 深化 崛起 地区 人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