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组织人事管理转变的解决途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我国的一些科研组织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竞争力,必须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以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科研企业机构要积极运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手段,使科研机构在社会转型期实现社会领域的变革和发展。本文对科研机构组织人事管理转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事管理 转变 途径
  
  社会进入新的世纪,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尤其是中国经历的这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巨大变革,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蓝图已经十分明确。高素质公共人力资源是公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组织提高生产力的关键性要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形成,人才的流动与竞争已成为一种趋势。市场的压力和外部形势的变化,迫使科研机构部门认清形势,加快改革和调整的步伐,尽快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
  
  一、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推动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
  
  加强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第一资源,高级核心人才是第一资源中的短缺资源的认识,充分认识人才是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真正形成尊才、爱才、用才、护才的良好环境.在体制上要进一步消除科研单位的行政化和垄断性,尽快实现与政府的脱钩,发展起民间性和自治性。更加努力地学习,包括学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建设、体制改革的新方针和新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理论还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还要尽快掌握新的法律、新的制度, 例如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及会计制度等等。通过学习, 达到转变观念、掌握政策、提高能力的目的。
  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结构形态中由科研机构担负主要的社会服务职能,承担绝大部分的社会服务事务;政府的职责是规划、引导、协调。这就决定了科研机构在运作机制上,将具有较强的民间性和自治性。科研单位与政府的关系为“合作的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也体现在资金来源上的以政府共同支持的多元化及科研机构人事权和经营权的自主化。只有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尤其是拥有人事自主权,才能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为科研机构实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创设有利环境,实现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
  
  二、贯彻“人本主义”精神,实施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举措
  
  科研机构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将为实施公共人力资源创设了有利环境。要创造性地完成这项职能,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人本主义”标志着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制度的基本精神。要求科研机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把人的能力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所具有的知识为本。这种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性知识”。
  在积极借鉴、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的同时,如何发扬我国科研企业管理的好传统如何抵制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这些问题都已严肃地摆到了企业各级领导及思想教育、人事管理工作者的面前。
  知识经济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实际运行过程即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在其中的配置、传播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人的配置、培训和管理过程。符合知识经济特点的现代管理之着眼点,由管理人走向善于待人,以培养、发挥人的潜能为目的,进而走向全面的育人、用人。这种“人本主义”精神是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根本追求,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种精神。第一,功绩精神。科研机构的考核和绩效评估应以知识、技术投入和体现的能力及所取得的成绩作为标准。第二,法治精神。实行法治化的人事行政管理,以法律界定公益与营利部门利益的关系,界定公共权力与市场经济规则之间的关系,把积压在单位中巨大人力资源和技术经济潜力解放出来。第三,人才精神,人才发展是科研机构实施公共人力资源的关键.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科研机构人才内涵及其机制,保证人才的充分储备,科研机构才有竞争实力。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给人才发展一个广阔的空间,围绕人才精神,做好人才的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考核与激励及保障等人力资源措施。第四,市场精神。科研机构的管理越来越多地将市场法则和机制引入到人事管理活动中。它强调科研机构人才在内部和外部都实现开放性的流动、竞争和发展,迫使科研机构重视人才建设和使用,由此创造一个人才成长的公平和公正环境。第五,分权精神。人事体制改革必须服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政府应赋予科研机构的用人自主权,发挥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保证其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三、健全考核激励与保障机制
  
  用人制度的改革需要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分配激励机制作为配套。坚持改革及思想教育,对不适应新形势的经营体制、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及分配制度要下决心改革,但计划要周密,步子要稳妥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转变旧观念,提高对利益调整的承受力和参与改革的自觉性,通过改革和思想教育,提高组织效率及企业凝聚力。
  在分配制度上科研单位仍要审时度势加大改革力度,适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以业绩和效益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应体现按业绩定酬即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制度;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有重大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等等。通过建立各种规范的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到单位中来,提高单位人员的素质,并鼓励和支持单位的人才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充分的考核和有效的激励将对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研机构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作为保护措施,应参照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由员工与组织共同合作的机制,将科研机构员工的生活保障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使科研机构员工的生活保障与工作业绩紧密相连,从而有效地保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圣,陈敬良. 科研机构与营利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J]科学与管理, 2006,(01) .
  [2] 刘爱梅. 从人事行政管理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变[J]理论界, 2004,(03)

相关热词搜索:人事管理 科研机构 途径 探讨 组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