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篇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首先表现在它们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没有先后之分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历史问题的唯物主义观点。因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也就意味着唯物史观的形成。

(2) 唯物史观的发现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的宇宙观的形成显得特别重要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失足,马克思、恩格斯在完成他们世界观的转变时,尤其注意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把着重点放在历史的唯物主义上面。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原理,其中也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都只能

从实践中获得,并且还要由实践来检验、补充和发展,而不能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去简单推论。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还表现在它们在理论上相互贯通、相互渗透

(1)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不仅是因为它唯物地解释了自然,包含有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且特别是由于它唯物地解释了社会生活,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就意味着社会生活还未得到科学的解释,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还没有形成。

(2)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标志,如果没有这个标志,就意味着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还没有创立。

a.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揭露了唯心主义的社会根源。

b.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真正获得了全面的巩固的基础。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还突出表现在它们共同的社会作用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作用在于,它给人类指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向,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提供了可能。

孙正聿——《哲学通论》(第五章第二节)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追随者、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Joseph Dietzgen,1828--1888)在1886年发表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一文中最先使用的。他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发的思想,使用这一术语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后来,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r.B.11flexattoB,1856--1918)提出“现代唯物主义正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列宁则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以“辩证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突出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全面地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物质基础,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它认为:思维运动作为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是由物质运动的低级形式发展而来的,思维和物质在本质上服从于同一物质运动规律,这就从思维的起源上论证了物质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思维运动作为人脑这种高度发达的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它依赖于人脑这个物质载体,这就从思维运动的物质承担者上论证了物质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思维运动作为物质的反映特性的高级形式,它的内容是对存在的反映,而不是主观自生的,这就从思维内容的派生性上论证了物质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思维运动作为人类特有的自觉的能动的反映活动,以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并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环节而存在,这就从思维运动的现实性上论证了物质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

从思维和存在统一的物质基础出发,辩证唯物主义集中地研究思维反映存在运动的规律、思维反映存在的现实过程。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过程,就是人类的历史活动过程。在人类的历史活动过程中,积淀在思维之中的关于存在的规律性认识,又构成人类对世界的目的性要求,并实现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目的性、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这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历史的、具体的、辩证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既是以存在对思维的本原性的唯物主义为基础去解释思维和存在的相互关系的发展,又是以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辩证法为内容去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历史的统一。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实现了唯物论基础与辩证法内容的统一,它才成为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思维自觉反映存在运动的规律凝聚着、积淀着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所创建的全部科学反映世界的认识成果,是“对世界的认识和历史的总计、总和、

结论”,因此,在其客观内容和普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即哲学世界观;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丰富关系及其历史发展来研究思维自觉反映存在运动的规律,为人类的全部历史活动提供认识基础,因此,就其研究对象和理论性质上看.它就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统一规律的理就其研究对象和理论性质上看,它就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统一规律的理论,即哲学认识论;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思维自觉反映存在运动的规律,既是对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总结,又是思维自觉地向存在接近和逼近的方法,因此,就其理论价值和社会功能上看,它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即哲学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首次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术语;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作了具体解释,即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科学的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长期以来比较通行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和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斯大林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①这就是所谓的“推广论”。近年来,理论界提出的另一种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则在于,都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仅仅适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学说,即都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与此相反,理论界的又一种观点是“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这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创造之所在,马克思并没有创立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任何其他的哲学。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哲学”②。这种观点还提出,“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提出,“将使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所实现的划时代变革获得新的理解。在‘推广论’的视野里,马克思哲学的基础部分仍然是一般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不过是它的基础部分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应用性成果。这样一来,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创造的意义被埋没了,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之间的本质差异被磨平了”。“从‘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出发,我们将会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为一切哲学研究澄明了前提,而且也为我们理解以往的乃至当代的全部哲学学说提供了钥匙。一言以蔽之,历史唯物主义乃是哲学领域里的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它从基本上改变了人们的

思维方式”。

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概论第一节)

三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列宁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丢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④

1.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不是具体的社会科学

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不是哲学。理由是: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只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不是哲学。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整体上说,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但从分体上说,并不是每一个组成部分都研究三个领域的普遍规律。有些组成部分,如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研究三个领域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有些组成部分则只研究某一领域的一般规律。例如,自然辩证法只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论和逻辑学只研究认识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只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因为它们都是分别研究某一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都是哲学,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分别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各自发展的一般规律。前者由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承担,后者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相应的组成部分分别承担。人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只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自然辩证法和只研究认识与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论与逻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为什么偏偏否认只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呢?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如果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那末,自然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也就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了。这就肢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弄得十分贫乏。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改造旧哲学的过程中同时产生的

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然后再把辩证唯物主

义“推广”和“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分先后,也是割裂二者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列宁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①又说:“既然唯物主义总是用存在解释意识而不是相反,那末要把唯物主义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就要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②列宁在这里讲的是把唯物主义“推广”、“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而不是讲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和“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这里的“推广”和“应用”,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前的唯物主义相比较而言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只有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没有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唯心主义一直独霸统治地位。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只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自然,没有用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人类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则不仅用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自然,而且用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人类社会,从而创立了包括人类社会生活在内的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根据列宁的提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根本没有先后之分。20世纪20一30年代,苏联和中国理论界就有人改变了列宁的提法。如苏联的西洛可夫等人在《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就提到“辩证唯物论及其在社会过程中的具体适用之史的唯物论”④,我国的张如心在《哲学概论》中也说过:“辩证唯物论之运用于社会历史的领域r芦研究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它的规律性一~便具体化为历史唯物论即唯物史观。”②但他们的提法影响不大。1 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到:“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耀于研究社会历史。”⑧自此以后,“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和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提法,就成了流行的提法。这种提法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为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浚放弃这种提法,恢复列宁的提法。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这就是说,在费尔巴哈和黑格尔那里存在着两个脱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脱离——费尔巴哈有唯物主义而无辩证法,黑格尔有辩证法而无唯物主义;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脱离一一费尔巴哈只有唯物主义自然观,没有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哲学而形成的。它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脱离的片面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篇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素自参加革命实践中,科学地总结丁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科学的优秀成果而创立,并在以后的实践斗争中不断得到发展。它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的统一。它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又同一切旧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过程,它依赖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的规律,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辩证唯物主义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见解,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唯物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它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现在一般都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又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的部分。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所围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子社会存在;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推动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神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不仅是哲学上的革命,也是社会科学上的革命。它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

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就是自然哲学,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哲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哲学家们始终把解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之一。哲学家们认为历史是变化无常的,所以始终不曾对历史发生兴趣。以致意大利哲学家维科(1688-1744)说:“这种状况使每一个思考它的人都惊奇万分,即过去所有的哲学家都认真地致力于建立关于自然世界的科学,却忽视了反思各民族的世界或者历史世界。”

社会历史仿佛是一座千回百转、烟锁云封的迷宫,不少人在探索人类历史迷宫的道路上洒下了心血,但就是他们当中最有成就的人,也没有能够从这座迷宫中走出来。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找到打开历史迷宫的钥匙。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历史对他来说是“一个感到不愉快和可怕的领域”。

哲学不屑于考察历史,神学却没有忘记历史,神学家们认为,人类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历史就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堕落和上帝拯救世人的历史。社会历史领域,成了唯心主义的最后的避难所。因为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贯穿到底,运用于历史,把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个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而辩证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唯物、辩证理论体系,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不是人们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段话并不难懂,但在人类思想史上却有划时代意义,对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直是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而唯物史观也没有回答好这一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回答了这一关系问题。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整体

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都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它的唯物主义是与辩证法相脱离的,是不完备的;同时,在社会历史观上又是唯心主义的,是不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并把这种结合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之中,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完备、不彻底性,也反对了历史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它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之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将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一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认识的主客体关系以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借助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才能得到科学的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同时的,相辅相成☆简单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就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篇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复习(名词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一、名词解释

1

又称宇宙观,指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的观点、根本看法。

2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和问题。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

就是以总结知识成果的形式去表现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抽象的概念运动形式,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体现出特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哲学具有二重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

3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第二,意识与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4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6

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心主义。 7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

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8

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9

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10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

“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11

- 1 -

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12

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13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4

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15

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6

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7

化的哲学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18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19

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20

和属性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外界的能动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由物质派生的,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21的模拟。

22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23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24

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5

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26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27

28

29

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

30

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31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即意识活动的成果。这些意识、观念一起形成了一个由物质世界所派生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不仅起于主体的心意以内,而且表现为主体的心意状态。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等,那是主观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32,是人

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行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但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存在,而非意识、观念的存在或集合休。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构成 “外部世界”或“物质的世界”、即客观世界。

33

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34

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35

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36

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7

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8

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过的物体。 39

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 2 -

40

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41

家中的地位。

42

种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反对敌人的政体机关,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

43

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4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

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5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46

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它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等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它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

47

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48

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49

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50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51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

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52

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53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5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55

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6

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7

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58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59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统一体。

60济基础是同一序列的范畴;而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结构,又包括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1即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62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63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64人性中实质性的内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规定

- 3 -

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即为人的价值。把握人的本质和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的前提。

65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现的对于社会的意义,即人对于社会的价值,或者说,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需要。

66意义,或者说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个人价值还表现在人有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需要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与尊重,这是个人作为人所应有的价值。人的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67据。

68象、过程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存在的。

69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0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71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72,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73物之间不论存在多大差异,都可以通过中间联系沟通起来。

74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75途的东西。

76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77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发展持辨证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统一既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也是每一个具体事物何以这样发展而不那样发展的具体制约过程,它表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

过程”,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

78

按一定目的预先安排的,人只能听从“上帝”、“天意”、“天命”的摆布,人类历史是“神定的一种秩序”。目的论实际也是一种“决定论”,是一种反科学的“决定论”。

79

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运动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寻。 80

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81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82的、稳定的联系。

83性。

84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85事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量变和质变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导致质变,质变又导致新的量变,事物就以质量互变作为自己的运动形式。

86力,它表明,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同一性和对立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87

事物矛盾运动的进—步的展开。这一规律揭示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身一—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否定这一否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可以从整体理解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过程。

88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每门科学都有自己特有的一系列范畴,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力学有力、质量、速度、功。各门具体科学的范畴,只在自己所研究的特定领域内具有普遍的意义。

89

则是反映整个世界普遍本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概念。

90辩证联系或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

91

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想区别的自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

- 4 -

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 92

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是指以概念作为“细胞”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

93为,是人有目的的运动过程。

94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存在本身,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并与他物相区别,就是出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由于各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因而世界上的事物呈现出五彩缤纷、千差万别的生动景象。

95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96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97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98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99的。或者说,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100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101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102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矛盾的这种普遍性又是客观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103

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104

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105

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也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如生物运动中

包含的物理、化学等性质的矛盾,虽然贯穿于生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它们并不规定生命过程的本质,因而是非根本的矛盾。

106

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107

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起着主导的作用、而非主要矛盾处于支配的地位;前者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108

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09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110

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

作用。

111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1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

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113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114即肯定

这一事物为他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115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116是指人的认识必然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的,在人的认识当中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某种客观事物的内容。坚持人的认识具有反映性

或摹写性,也就是坚持了认识的客观性。

117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任务的是认

识的主体系统。

118

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119

- 5 -

手段为结构要素,并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复杂系统。

120指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所凭借的物质手段或物质条件,它是认识中介系统的基础性成分。物质性认识工具是随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21

的观测框架和思维框架,前者指观测客体的时空构架,后者指进行思维的概念、范畴以及思维方式等等。它们是主体观念把握客体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122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中,客体是作为价值的承担者,即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需要的物质载体而出现的。

123同价值关系有密切的关联,但又不完全等同。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功利关系,而审美关系则往往是超功利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或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进行的;另一方面,当着这种活动和活动的成果感性直观地显示出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的创造性、智慧、力量和才能,成为人的自由的感性现实的确证和肯定的时候,它就会在满足人的功利需要之外,引起一种与功利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愉快有质的区别的精神的愉快,这就是本质意义上的美感。在审美活动中,人成为具有审美知觉的、能够欣赏美的审美主体,客体成为审美客体、审美对象,即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各种物体和具有审美价值属性的对象性存在。

124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

125是人通过不同发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126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

127是人的大脑对过去感觉与知觉的回忆和再现,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人的大脑对感觉和知觉到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象。

128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129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所谓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指认识和把握事物产生的原因、固有的矛盾、发展的规等。

130是指对已经搜集到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筛选,舍弃与本质无关的或关联度不大的现象,抓住与本质有密切关联的现象。

相关热词搜索: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