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江南的历史篇一:江南文化

江南文化

前言:江南在中国历史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地域概念,而更应理解为一种文化概念。这片诗意的土地,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接纳了无数疲惫的灵魂。 江南的生活有许多诗性的细节,有“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旧时明月,有黄梅时节的细雨和青草池塘的蛙鼓声,还有春秋时序中的莼菜、鲈鱼和茨菰,以及所有在江南大地上曾鲜活过的一切有声、有形、有色、有味的事物。

江南多情自古即有,先秦即有《越人歌》《楚人歌》,越地楚地都是江南一带。江南在山水美色和诗人词人们惆怅的心绪里变得多愁善感,有无数千古流传的作品。从此,江南被冠以哀怨凄婉的形象,这又与其气候特征相吻合。由是流传至今,江南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多情的代表。——杏花春雨的江南,曾是无数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江南文化,则以其超越功利的审美气质与诗性精神,蕴藉和催生了历代文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再次领略江南的人文气息,品读这一方山水间千年不绝的韵味,不啻是一次精神世界的回乡之旅。——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人,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江南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公元四世纪,晋室南渡,在南京建立政权。此后,宋、齐、梁、陈依次更迭,统治江南达272年之久。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南北分治,大大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五代时期,吴、吴越、南唐相继在江南割据,江南地区日益繁荣。特别是公元十二世纪,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定都临安,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然而,历代定都江南的朝廷,似乎无一例外地,缺乏统一中国的魄力和雄心。金戈铁马的英雄气概,在秦淮烟水姑苏画廊西湖山色间,消磨殆尽。即便是汹涌如斯的钱江潮,也只能激起文人墨客的几声赞叹,却激不起统治者的半分豪情。

如今,当物质与功利成为大多数人追逐的目标时,我们再次想到了江南。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徘徊的不是别的,正是历史,正是诗意的灵魂。唯有重新拾起这深藏于吴风楚韵中的文化碎片,才不至于在工业文明的喧嚣中失语;也只有踏上回归江南之旅,才能让我们体会到神州大地对华夏子孙的脉脉深情。

一、湖湘文化

●百科名片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

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

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

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

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

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

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

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

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

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

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

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 湖湘文化(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文化渊源 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身在其中的湖南人,都无不深受她的影响,接受她的洗礼,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打上她的烙印。对于许多湖南人来说,他们都因有这

一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骄傲,而自豪。正是有了这一文化的熏陶,那些走南闯北的湖南人,才能演绎出自己光芒的人生,并为世人所敬仰,从这一意义上说,湖湘文化又超出了她的地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文化。"

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

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

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

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

洙泗"、"荆蛮邹鲁";唐宋

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

文化。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

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在

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

是湖湘文化的来源,岳麓书

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

匾额,显示着湖湘文化所代

表的儒学正统。从社会心理

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

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

土文化传统。这两种特色鲜 明的文化得以重新组合,导 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 《岳阳楼记》的忧患意识是湖湘文化的写照 成。探讨研究湘学者, 所以,

能发现湖湘文化中的儒学 正统特色,无论是周敦颐、张南轩,还是王船山、曾国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目标;而考察湘人者,则更会感觉到荆楚山民刚烈、倔劲的个性。当然这两种文化组合是相互渗透的:湘学的学术思想总是透露出湘人那种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实学风格和拼搏精神,而湘人的性格特质,又受到儒家道德精神的修炼,故而能表现出一种人格的魅力和精神的升华。如曾国藩在自我人格修炼时追求的“血诚”、“明强”,常使我们体味到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妙处,“诚”、“明”的理念均来自于儒家典籍和儒生对人格完善的追求;而"血"、"强"的观念又分明涌动着荆楚蛮民的一腔血性!包括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其成员主要是湖湘之地的山民,曾国藩既看中了他们的质直、刚劲的湘人性格,又要求他们学习儒家道德和文化修养,体现了他对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自觉运用。

三重演进与湖湘文化的因缘。湖湘文化形成于两宋以后。历史上,湖南“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是一块"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的荆蛮之地。那么,在这块"四塞之地"上如何会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要源泉的湖湘文化呢?

两宋之时,中国文化发生了三项重大演进,这三重演进对湖湘文化的兴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先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两宋时期兴起了理学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思潮,理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综合。它以复兴儒学为旗臶,要求重新解释儒学经典,力图使儒家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振兴。另一方面,它又大量汲收、综合了佛、道两家的宇宙哲学和思辩方法,将其补充到儒家学说中去,将儒学发展为一种具有高深哲理的思想体系。由于理学能够振兴儒学,发展儒学,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需要,故很快成为了一种站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直至延续到晚清时期。 魏晋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均在北方。代表中

康之乱以后的南宋,有名的文人均在南方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省成为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学派、建立了许多著名的书院。

两宋时期中国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学术现

象,即儒学演变为一个个具有地方特色、历史

传承的地域学派,这便是所谓的"儒学地域化

"。两汉时期儒学亦很鼎盛,但兴盛的契机是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学

就成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意识形态。根本上

来说,汉代儒学是一种统一的儒学。宋代复兴

儒学的思潮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学术文化思

潮,它不是通过中央或地方官学,主要是通过

地方的书院来开展学术研究与传播。一批批立

志于重振儒家信仰、重建儒家知识体系的新儒

中国古代思想家——湖南人 家学者集聚于各个地域的不同书院中,潜心著

述、授徒讲学。于是,一个个具有各自学术传周敦颐 统、思想特色的地域学派就形成了。

在北宋时期,有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兄弟的洛学;到了南宋,又有了朱熹的闽学、胡氏父子及张栻的湘学、陆九渊的象山学等等。

理学思潮的兴起,标志着一种更具有综合性的新儒学的文化形态出现,又由于文化重心南移和儒学地域化,必然使这种以儒家为核心、综合释道的文化形态在南方繁衍、发展。最终,中国文化的这三重重要演进促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地方学术形态-----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并在日后大放光彩。 国文化主体的中原文化本来产生于北方,自东晋以后到两宋之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而文化也随之南移。特别是由于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不断地骚忧,出现了两晋的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宋代的靖康之乱,致使中原地区战火不绝,这迫使中原人士纷纷南下。于是,向来居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方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南方在经济、文化方面逐步崛起。到两宋之时,南方的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已经超过了北方。尤其是到了靖

●文化源头

1、文化遗迹

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湖南却一直是最可信的神农故地,具有最浓厚的炎帝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宋太祖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乾隆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炎帝陵”,至此,湖南炎陵县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史记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海经》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屈原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离骚》,《九歌》,《湘夫人》,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湘夫人》,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洞庭湖望

祭,到718年唐玄宗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

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九嶷山拜祭,2006年公

祭舜帝大典在宁远县九嶷山举行,悠久的祭舜历

史和繁多的舜陵祭文似乎已将“根在九嶷”的传

说化作了无可争辩的史实。

2、考古认证

我国考古学界认定,距今一万至五千年前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即传说中的神农时代;距今五六千年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器过渡的时期,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炎、黄二帝既是氏族首领,又是氏族和部落的称号,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即炎帝时代和黄帝时代。此前的湖南,还拥有数十万年旧石器文化的历史。湖南气候温湿,其南部的江永一带是原始野生稻产地。毗邻江永的道县玉蟾洞遗址发现超乎一万年的陶器和三粒完整的稻谷,其中稍早的为野生稻,略晚的为栽培稻,还保留有野生稻、籼稻和粳稻的综合特征,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栽培稻标本。这说明,道县先民在自然界不能满足人们食用需要的野生稻面前

江南的历史

,通过栽培,改造野生稻,率先为人类燃起了开拓稻作文化的希望。

旧石器晚期的长江中游,已经成为两岸文化同源的纽带。渡过湖北江陵一带,便是湖南洞庭区土质松软的澧阳冲积平原,具有发展规模稻作文化的自然条件,从旧石器晚期始,先民们陆续进入这个平原。八九千年前的澧县彭头山就有文字发明前的表意符号、表意绘画和图腾。八千年左右的澧县八十当遗址,发现稻谷和大米两万多粒,是全世界史前稻作谷物发现最多的地方;还有木耒、木铲和骨铲等农具以及木杵等加工工具。由此可见,神农氏族从陕甘迁入澧阳,创造的优势不断增强,形成了定居农业的基本经济形态,将稻作文化发展到了规模农业阶段。湖湘文化从此更不断创新。6500年前,澧县城头山古城和稻田的被发掘,证实了神农氏“日中为市”的传说记载。澧县八十当遗址发现一些台基式建筑,其中一座房基的中间主体部分高出地面约40厘米,四角向外伸出呈犄角状,平面呈海星状。这种礼仪中心遗址提示人们:澧县八十当原是神农时代的中心所在。第一代神农当是从这里出发南巡为民治病,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神农氏族因缔造农耕文明而被拥戴为中心氏族,其子孙也就受延揽而衍于四方。最后一代炎帝榆罔部落因败于阪泉之战,叶落归根于其先祖的寝陵附近。这样,整个神农时代的湖湘文化因在神农中心氏族的心脏地区发展起来,也就浸透了神农氏族文化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帝氏族从黄河流域兴起,与炎帝氏族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炎黄联盟,成为古代中国最强盛的部落群。炎帝神农氏是这个联盟的奠基者,尔后黄帝

取而代之,统一中原,拓展四方,炎黄集团从此进入国家产生前夜的酋邦时代。黄帝成为首任酋长,继续高举炎黄联盟大旗,将炎帝开创的原始文明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从而奠定了一个世界上民族和人口最多,垂数千年稳定统一的文明古国的巩固基础。湖湘文化也就随之融合发展成了炎黄文化。

3、文化影响

《周易〃系辞》将炎黄文化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喻兼有天和大地的品格。这个概括不仅体现为先贤的哲学理念,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炎黄文化传统中持续作用着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勇于征服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勤于科技发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乐于为民造福的牺牲奉献精神,包容互补的民族大团结精神。在率先发明栽培稻的湖南先民文化传统中,还蕴含着一种惯于发扬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和精神,一脉传承迄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价值取向也造成了湖湘文化的思维方式,即博采内外众家、广为交融、优化思维主体的开放方式。上述三个层面更共同锻造了从周敦颐、胡宏到王船山的哲学思想,及其崇实、主动、重行、通变、求真、达用的哲学方向。以王船山为代表的

17世纪早期启蒙思想,直到清末才被推上历史前台,成为近代中国救亡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1、本质介绍

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身在其中的湖南人,都无不深受她的影响,接受她的洗礼,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打上她的烙印。对于许多湖南人来说,他们都因有这一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骄傲,而自豪。正是有了这一文化的熏陶,那些走南闯北的湖南人,才能演绎出自己光芒的人生,并为世人所敬仰,从这一意义上说,湖湘文化又超出了

江南的历史篇二:江南运河的历史与前景

江南运河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前景

从小,就看着家门口的运河长大,远眺船影点点,俯听波声潺潺,对其有着特殊的感情。

大运河一般分为7段:通惠河(北京至通县)、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南运河(天津南至山东临清)、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中运河(台儿庄至江苏淮阴)、里运河(淮阴至扬州)、江南运河(镇江至浙江杭州)。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北起江苏镇江,绕太湖东岸达江苏苏州,南至浙江杭州。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的运河。后经历代开凿、疏浚,江南运河初具规模。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隋代“发民工百万”大修运河,历数十年,一脉相通,南北畅行,乃有了今日大运河的雏形。隋代运河有五条,依开凿时 间先后为:广通渠、通济渠、永济渠、山阳渎、江南河。“广通渠”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在渭水以南开凿,引渭水从大兴城东流至潼关入黄河,与渭水平 行,大体沿汉代漕渠故道疏浚而成。“通济渠”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开凿,经洛阳到盱眙入淮河,连接黄河、谷水、汴河和淮河,部份沿鸿沟旧道。“通济 渠”又称“御河”,河宽40步,沿岸有道路,并植柳树,风景优美。“山阳渎”即吴王夫差所凿“邗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再扩展,沟通淮河与扬子 江,即从山阳(今江苏淮安)经江都(今扬州)由扬子(今江苏仪征东南)入长江。“永济渠”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开通,贯联沁水、卫水、沽河诸道,南通 黄河,北连涿郡(今北平),始板渚(今河南泛水东北)北岸,舟楫可上达北京。“江南河”隋炀帝大业六年(601)所开,自江都南京口(今江苏镇江)经苏州 直通杭州,沿河置驿站、粮仓。隋代运河大多利用秦汉故渠、自然河川或干枯河道贯通而成,大运河之完成不仅促成隋代的霸业,亦开启中国有唐一代的盛世,对中 国中古时代的经济发展有极积的启导贡献。

大运河在隋代已规模大备,又历唐、宋之兴工续凿,至元代时始成就了大运河今日之面貌。大运河之兴 建,主要为运粮,也就是“南粮北运”,将江南富饶的粮产运到缺粮的北方,也就是“贡赋通漕”。这不仅解决了中国北方的民食问题,也巩固了中国北方的边防, “粮储充裕,所向克捷”,所以大运河的功能除航运灌溉外,还具有国防上的重大意义。大运河时至今日仍在不断疏浚整建,继续发挥其沟通南北的功能,目前除传 承其漕运─水路运粮的历史任务外,又负起将中国北方的煤转送供应南方需要的新责任。大运河历久弥新,冠绝古今,正表现了中国人在自己的疆域上为创造历史、 开拓文明,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决心。中国自先秦开始历代即不断开凿运河,区域广大,分布全国各地,其中尤以京抗运河,宏规伟制,最着盛名,堪称世界文明 史中开凿运河的先驱,也是利用天然地势“凿山引水”运河工程史中的典范。由于京杭运河航道长、规模大、历史久,人们乃习称其为“大运河”,以彰显其在中国 众多分散各地的运河中的独特地位。

经不断改造、治理,现江南运河从苏南入浙江,

分有东、中、西三线。东线是古运河线,从平望经

嘉兴、石门、崇福、塘栖、武林头到杭州;中线从

平望,经浙江乌镇、练市、新市、塘栖、武林头至

杭州;西线从江苏震泽入浙,途经南浔、湖州、菱

湖、德清、武林头至杭州。上述三线均通客货轮。

以东线长度计算,全长323.8公里。航道大部分水

深2米,底宽20米。水流平缓,流量丰富,是京杭

运河运输最繁忙的航道。80年代,在杭州三堡建造

船闸,兴筑江南运河和钱塘江的沟通工 程,使它经

钱塘江和杭甬运河相连,进一步发挥航运、灌溉、

防洪排涝、居民用水、水产养殖和旅游资源的综合

功能。

江南运河的建设过程蕴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即使以现代科技眼光来看,要完成像大运河这样长数千公里的大水利工程,也绝非一项简单的工事。“人天相契”可说是中国文明的创造性精神表征,一千多年后我们仍能享受这古代设施的实惠,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但这绝非是一种偶然的成功,其所代表的“契合自然”的理念,才是最值得我们深切反省与详加评价的。

现在正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仍也是在古水利工程的基础上,继承及发扬好的传统,从加宽、加深、加长、防漏、筑堤、新挖等方式上施工,以强调经济效能、减少灾害、善用水源、利用众生为最高原则。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所应用到的科学工艺技术,今古相同,包括:地形测量、河川水文、系统设计、挖凿工程、河堤构筑、淤砂防治、流量调节、闸门规划、排洪溢洪、经营管理等等,不一而足。令人由衷感慨古人之不易与智慧。

今天的江南运河,仍然在发挥着沟通南北的巨大作用,

浩浩荡荡的机船队仍

然在其上往来不绝。然而,与现在的长江一样的土黄的水,却无法承载“黄金水道”那样的运输量,江南运河的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如上左图,古运河水质每况愈下,加之沿岸各地明里暗里工业、农业、

生活过量取水,运河中水况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正是江南运河水质的真实写照。无怪乎,上右图,一位跑船人用河水洗衣服,会上新闻了。而这,也说明了运河跑船人的生活艰辛。如今,“鱼米之乡”已经尴尬地面临了水荒。

李二农是苏州市盛泽镇为数不多的养鱼人,但他现在去喂鱼,而是去捡垃圾。“看看这些垃圾你就知道这条河有多脏了,以前这里干净得不得了哎。现在不行了,而且一年比一年差,连鱼都被搞死了。”李二农边说边叹气边摇头。

其次,在运河上往来的,都是几十年未变的船队。由一艘机动船牵引,后面拖上长长的一对船。缓慢的航速,混乱的水上交通管理,严重制约了运河航运能力的提升。这也使得运河上只能够运载诸如煤、砖、矿石之类“重量级”的公路铁路又有些不便运输的“脏”货。

再次,水污染的严重似乎已经是和GDP的提升密切相关了。各地为了提升GDP产值,不顾环境的现象层出不穷。众所周知,任何资源的提前或超量“变现”,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的“动力透支”,其后果是导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而水资源出现“瓶颈”,足以困厄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有人这样形容运河污染:10年前是“其声呜呜”,10年后是“触目惊心”。

最近,有这么一条消息:

3月9日,经过多年的酝酿,总投入达27亿元的无锡古运河整治工程终于拉开了序幕。该整治方案通过国际招标,由英、法两国联合打造。经过为期近一年的研究和摸索,专家们认为除了要保护古运河外,还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要创出无锡的历史文化特色,特别要充分发掘“四大米市”和“水弄堂”等历史遗迹。

据介绍,此次按美国曼哈顿理念规划设计的占地16万平方米的沿河公园群将集中展示古运河经济发展史,成为古运河的“露天博物馆”。根据规划,工 程

将利用地块分布,由高到低,由内到外,逐步形成退台。由东向西,分别建造以“观山水”、“水弄堂”和“文化娱乐”为三大主题的公园。同时还仿造上海新天地的模式开发沿运河段较长的南长老街。

但愿,无锡这种开发江南运河的模式能够富有成效,找回那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多数人印象中江南水乡,而不是成为那个所谓“大佛”一般的文化垃圾。

(我们何时才能找回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江南运河?)

江南的历史篇三:江南文化

中国江南文化

摘要

白居易《忆江南》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就像一个摇篮,她孕育了独特的江南文化,滋养了温婉如玉的江南,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江南文学,她的美让人如痴如醉,让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留给我们那许多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江南 文化 文学

1.江南历史文化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南京可以说得上是江南的典型代表,那夫子庙里供奉着的,那秦淮河的碧波里流淌着的,那画舫里的歌姬弹唱着的,都是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江南”,显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所指。它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它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也是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一种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诸多人文领域,包含了多重的语义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资源,“能不忆江南”的喟叹和感慨一直伴随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精神之旅。“江南”在历代发展中的自然地理范围不断变迁。从先秦到西汉时期,“江南”尚不是一个专有的地理名词,所指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包括现今的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从东开始,“江南”已经较多地指称吴越地区,接近于后来狭义的江南地区。魏晋六朝时期,由于孙权割据东南建立吴国,同时永嘉晋室南迁,南朝偏安江左,“江南”概念在代表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指向了南方诸朝廷,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唐代“江南”的概念开始有了较为确定的内涵,指称逐渐稳定。到了元朝,“江南”不再作为行政地区的正式名称,但“江南”一词越来越多地用来指称原来的“吴”地区。清顺治二年(1645),将明朝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辖区包括今江苏、上海、安徽三省市。此后虽然经历了多番区域范围的合并和分离,但以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为中心的“江南”的地理概念还是得到普遍认同的。

我们所说的“江南文化”,正是在辨析和界定了“江南”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范围和经济范围之后,再衍生出来的一种地域文化的概念。所以,“江南文化”指的就是以江苏、浙江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淀和传承下来的一种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这一片广大地区在山川、物产、气候、风俗、语言等自然地理条件上的相近、在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上的相当,更重要的是,在长时期的历史沿革中,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较为趋同的文化气象和氛围。需要指出的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同时具有了时代性和群体性的意义。

2.江南民俗文化

江南多水,水乡行船似乎更能体现一种生活之艺术。“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撸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如此文字,如此民俗,的确极富休闲情趣,引人遐想。我想,中国文人的趣味大都有一点病态,比如,倾心于怪异的假山、扭曲的古树,还有一个林黛玉,所以他们很难发现那些最简朴且最本质的东西的?? 江南还有一种埠船,与乌蓬船和白蓬船的功能不同。 “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头,早上进城,下午开回去,大抵水陆六七十里,一天里便可以打个来回,因而被称之为埠船?? 埠船的职能就是搭客上下,传送信件,还会替村里代办货物,无论是一斤麻油,一尺鞋面布,或是一斤大闸蟹,只要店铺里有的,都可以替你买来;而且艄公们也不写账,只凭着自己的记忆,却一件都不会遗漏或出差错。” 把潮湿的心托付给清风明月,最怀念雨巷深处,那一抹淡淡的氤氲与温馨?? 江南的船除了用作交通工具外,还有其他的用途—— 江南人可以在船上做生意、居住,或者开一家水上酒店?? 江南“有货郎担,挑着担子,手里摇着特制的小鼓。在水乡,因为行走不便,所以就出现了一种便于水行的船店,来弥补这个缺憾。这种船的外观与普通的埠船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个人摇橹,每到一个村庄,船里就有人敲起小锣来,大家便知道是船店来了,就会赶到河岸边,各自买需要的东西。船店上的货物除柴米之外,还有洋油与洋灯罩,也有芒麻鞋面布和洋头绳,以及丝线,很多日用商品都可以买得到。” 至于水上酒店,就是在湖上多有一些可供食客吃喝观景两不误的大型龙舟,开饭的时候船会起航绕湖行进,游客坐在画舫雕窗里,一边细品美味的饭食,一边看湖上的景色,实在是一种极美的享受。江南过去还有一种“上坟船”,意即清明时节坐船去扫墓。 “上坟船大抵是三道船亦名三明瓦,一船至多也只容七八人,因吃饭时用方桌坐八个人便已很挤了。凡大家丁口众多,遗有祭田者,上坟船之数,大率一房中男女各一只,鼓手船厨司船酒饭船各一只,酒饭船并备祭品,如干三牲,香蜡纸钱爆仗,锡五事,桌伸棕荐等。” 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清明扫墓其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平时人们忙于各自的事业,无暇去野外游逛,只有在清明扫墓的时候,家人才可以聚集在一起出门,这也算是片刻的休闲吧。江南人清明扫墓的风俗多有记载—— “江南的墓祭在一年中共有三次,一是,正月日拜坟,实则是拜岁;二是,十月日送寒衣,亦只是平常拜奠而已。”这两次上坟都很简单,只有男子参与,亦无鼓乐相随。直到清明世时节上坟时,几乎全家出发,既是祭札,并作春游,家人尤其是女人和小孩子自然十分踊跃。

清明时节,江南人扫墓时,有些古风遗存的人家常喜欢用黄花麦果作供,是一种将细如小拇指的五六根面条拧成的食品,名曰茧果。扫墓时,江南人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这是一种野生的植物,取嫩茎可食,味颇鲜美,味似豌豆苗。四月的江南,紫云英花开延绵不绝,一片锦绣,如华美的地毯,且花朵状若蝴蝶,间有白色的花蕊,相传可以治痢疾。 此外,江南人还喜食豆腐干。寻常的豆腐干方约寸半,厚三分,值钱二文。周德和品牌的豆腐干犹为精巧,不仅小而薄,且黝黑坚实,如紫檀香片。周德和的油炸豆腐干,其以竹丝插其末端,不仅味美而且柔软,不失为一种上好的民间小吃。江南乡间多喜制麻花,且不曰店而曰摊,大抵都很简陋,只须两只高凳架上木板,于其上和面搓条,傍一炉可烙烧饼,一油锅可炸麻花。可见厨子用长竹筷翻弄,择其黄熟者夹置铁丝笼中,有客来买时便用竹丝穿了打结递给他;而做麻花者手执一根小木

棍,用以摊饼湿面,还会时时空敲木板,极有节奏与声调,此为江南麻花摊的一大特色。把潮湿的心托付给清风明月,最怀念雨巷深处,那一抹淡淡的氤氲与温馨?? 江南的麻花摊在早晨还兼卖粥,米粒少而汁厚,或谓其加小粉,亦未知真假。平时,食客取麻花折断后放入碗内,令盛粥其上,“双手捧碗缩颈而吸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名曰麻花粥。江南还有一种早点名为蒸羊,是用鲜荷叶包了拿来,放在热粥底下,略加盐花,吃起来实在别有风味。 江南的菱角也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江南的菱角极为清香可口。每当金秋时节,泛舟湖上,看菱荡起伏,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情。江南的渔民通常会在湖水中插一根木棍,这样漂浮的菱角枝蔓就会不断缠绕在上面,越积越多,待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取下以小舟载回,经仔细拣摘后拿到城里去卖,可得相当收入。水红菱、花蒂、火刀、风菱、驼背白等,这些菱角在南方都是习以为常的,而对于生长于北方的我来说却是难得的稀罕之物了。江南的民间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的小玩艺儿,如江南乡下卖的烂泥菩萨、状元泥塑;以及一团和气、不倒翁、爆竹等等,均是上好的手工艺品。在江南,每一条小溪上都建有弯弯的小桥。 我总会用心观看,希望能看到在弯弯的月亮下,那条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船上唱着那古老歌谣的阿娇?? 因为,江南就是我心中的天堂! 江南的水,轻轻盈盈,变幻无穷,滋润着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才华横溢,风情万种。在江南的水雾中,那些山,微蓝;那些树,嫩绿;江南的空气,充满着水的灵气,吸上一口,便足以荡涤人们的灵魂。江南水,水纹细小而柔美,涟漪渐生而渐散,晶莹剔透,清晰可见;水下藻荇丛生,随水摇曳,依依袅袅?? 在这样的环境里,沿岸而建的民居就显得尤其别致和精巧。悬楼吊脚,倒影在水中,朦朦胧胧,似幻似真;飞阁垂檐,极尽清丽典雅之风情;九曲回廊,笼罩在一片薄薄的水雾中。远处画桥如虹,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像在述说着江南人文历史的婉约与沧桑。

3.总结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相互激荡,呈现出彼此交织、更趋错综复杂的全球文化图景,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区域文化精神的追索与建构,正在成为当今文化发展与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全球化的时代,江南文化与文学,对于我们重新连接土地、乡亲、历史、意义与生命,无疑具有重大的功用。因此,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注重对江南文化与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体味江南,领略江南。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