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日趋重要。本文分析了职业素养的含义,指出了职业素养的重要作用,继而对软件实用人才所需的职业素养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软件实用人才职业素养的五个组成部分,提出高职院校在培养软件实用人才上应审时度势,从行业和人才的长远发展考虑,重视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软件
  
  21世纪是IT产业的繁荣时代。随着IT产业的飞速发展,软件行业的成熟度日益加深,软件岗位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细致化。市场经济促使市场竞争机制逐渐趋于完善,软件行业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以上种种因素使得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采取全面而严格的举措,培养和提高广大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在职场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用人才。
  
  一、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人员自身的素质及其在个人职业中的表现。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在因素,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因此,职业素养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企业和员工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因此个人的职业素养对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和企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职业素养概括地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道德
  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对人的道德素质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对个人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获得事业成功,与此同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保证自身的合法利益。对社会而言,各行业只有发扬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经济才能顺利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
  (2)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与职业相关的活动、行为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行为的认识。职业意识表现为职业敏感、职业直觉,甚至是职业本能的思维过程。人们在职业活动中,以职业意识为行为指导,对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制定职业目标,做出职业计划,指引自己的职业行为活动。
  (3)职业行为
  职业行为是人们在职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既有主动行为,也有被动行为。职业行为的广义内涵是指职业人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职业行为的涉及对象包含工作、企业、上级、同事、下级、客户以及自身。
  (4)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对个人胜任工作岗位的专业水准的衡量。
  从职业素养的组成中可以看出,职业技能是整个职业素养的外在表象,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这三项才是职业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用一棵大树来描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地面上看见的只是树干、树枝、树叶,但是大树的支撑力来自深深埋藏于大地的树根。从出生开始,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这三项逐步形成和完善,这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磨练。职业技能属于显性因素,一般比较受到重视,通过学习和培训能较为容易地提高。愈来愈多的企业意识到,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员工对企业来说弊大于利,这三个因素在选择和衡量一个员工的时候应占更大比例。要提高职业素养,更要关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培养。它们在职业素养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根本上的决定意义[2]。
  
  二、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
  
  广阔的软件行业中,活跃着大量软件实用人才。他们处于软件行业的基础工作岗位,工作领域是通过软件研发、测试、服务等手段,来帮助企业或个人用户应用计算机实现特定功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作为软件实用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如下:
  1、专业知识
  1)具有软件专业基础知识。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网络、安全等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深入软件行业领域的基础和前提。
  2)具有良好的编程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了解技术特点,熟悉基本语法,熟练使用一种相关的开发工具,不仅能够使用该编程语言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编码工作,在编码过程中对程序的安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等运行特性具有周密的考虑和正确的处理。
  3)掌握数据库知识。至少掌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能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实施,完成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和使用,根据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优化。同时,还要掌握使用其他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开发的方法。
  4)具有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侧重对软件开发的管理,保证了软件的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为了顺应软件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不仅必须贯彻软件工程的管理思想,还必须严格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良好的技术方法来进行软件开发。
  5)具备良好的测试习惯。编制的程序出现问题的概率是很高的,这可能是设计存在缺陷,也可能是编码输入错误等等。重要的是养成测试习惯,对编制的所有程序都要进行全面的测试。测试活动覆盖程序的所有代码和所有功能,由常见到特例,由正常到异常,由局部到整体,反复测试,反复完善,尽早地发现和解决程序中潜在的问题,节省研发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6)具备良好的专业文档处理能力。软件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在软件编码过程中,必须与编码同步编制相关的技术文档,它使得软件开发的目标、措施、步骤等相关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得到记录,从根本上保证了系统各个人员之间的顺利沟通。
  2、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软件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工作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因此团队精神是现代软件企业发展所必备的重要条件。团队合作要求个人自觉遵守整体的行为规范,与团队中的个人协同工作,并努力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因此,团队合作要求个人必须具备团队精神,以团队的目标为己任,对人谦虚而尊重,互相取长补短,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奉献精神。
  3、沟通能力
  软件专业的工作目标是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问题,只有真正了解实际的需求才能解决问题。准确获得客户需求是软件实用人才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客户往往不能清楚表达需求,或无法全面反映需求,这就要求软件实用人才深入实际,与用户打成一片,加强与用户的沟通,让用户全程参与工作,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主动挖掘用户的需求,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尽可能地符合用户要求,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沟通过程中,软件实用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即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才能使双方获得满意的沟通效果。
  4、过硬的心理素质
  软件开发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需求分析到设计、编码、测试、实施和维护,每一步都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和体力。这其中,随时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需求的变化、技术难题、时间的限制等等。这些都要求软件实用人才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坦然面对各种变化,尽快调整自身心态和工作方式,抓住问题的要害,适时地与相关人员沟通,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作节奏快而不乱,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素养 培养 实用 高职院校 职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