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贝恩管理工具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现在世界各地的高管们都在使用怎样的管理工具应对危机、提升绩效表现?贝恩公司(Bain &Company)从1993年开始,对全球的企业高管就其使用管理工具的情况以及管理工具的效用展开调查。他们专注于25种工具,每年都对这一工具名单进行完善。进入调查的管理工具都是与高层管理有关,必须是热门话题,而且必须是可测量的。通过跟踪公司使用什么样的管理工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工具以及管理人员对工具使用结果的满意度如何,帮助他们在选择、实施以及整合管理工具方面做出更好的选择。
  我们从未在经济如此动荡的时期对公司高管进行过调查。11年来,削减成本的管理工具——“标杆管理”(Benchmarking)——首次成为最流行的工具,这一结果是这个时代的象征。最新的调查问卷是于2009年1月完成的,反映了2008年管理者的行为。问卷由1,430位来自众多行业的国际执行官完成,专注于25种管理工具。他们对自己的公司在经济低迷时期表现如何以及自己的组织最终将会走向何处等问题的回答,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我们最近得到的结果,揭示出了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里的共同主题及显著差异。总体而言,自2006年以来,管理工具在全球范围的使用有所减少(参见图1)。尽管大多数公司高管主要担心是否能成功化解短期的财务压力,但是他们普遍对自己公司的未来表示乐观。我们还发现,成熟经济体对增长和创新的专注程度比新兴经济体低得多。北美地区尤为如此,在这一地区,人们对成本削减最为关注。
  绝大多数——88%——曾在2008年裁员的公司高管,准备在2009年进行更大力度的裁员,这也体现出高管认为自己的公司将走向何处。制造业企业和金融服务公司的裁员幅度预计将会最大。在这些行业里,有很高比例的高管预期在2009年大幅裁员。
  其他浮出水面的趋势还有:在受访的管理者中,只有24%认为,今天的市场领导者5年以后依然会稳坐领导者的宝座。我们还发现,技术公司和电信公司是最关注创新的企业。而零售业和消费品企业的高管,则确信将利用这场低迷提升自己的竞争地位。
  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公司高管在转变自己的目标和关注重点的同时,也在改变他们用于管理企业的工具。两个与成本削减有关的工具——“标杆管理”和“外包”(Outsourcing)——跻身我们的“十大管理工具”之列(参见图2)。而其他的工具,比如“战略规划”(strategicPlanning)和“使命与愿景陈述”(Mission and visionStatements),无论处于哪个经济周期,都被广泛应用。
  
  观点提要
  
  ·当企业高管在堪忧的经济形势中“换挡”时,他们也改变了企业管理的工具。
  
  ·在全球范围内,工具的使用有所下降,这种下降意味着公司延迟了新发展方案的实施,或者在重新开始某些项目之前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管理工具的使用率及满意度
  
  这场全球性经济低迷,无疑对公司高管在2008年使用管理工具方面——无论是使用的工具数量,还是工具的种类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工具的使用有所下降,企业使用工具的平均数量从2006年的15个,减少到了11个。这种下降意味着公司延迟了新发展方案的实施,或者在重新开始某些项目之前采取了观望的态度。正如我们在过去发现的,公司越大,使用的管理工具就越多。然而去年,即使是大型公司,对管理工具的使用也显著减少。
  
  有些管理工具脱颖而出,成了赢家,而有些则成了输家(参见图3)。以下三个管理工具在使用率和满意度方面都超过了平均水平:“战略规划”、“顾客细分”和“使命与愿景陈述”,这三种工具都有助于公司管理层思考战略议题,尤其是在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相反,使用率和满意度均低于平均水平的管理工具,除了两个较新的工具“在线社群”(Online Communities)和“协作创新”以外,还包括“精简”,尽管高管们称,他们准备在2009年加大裁员力度。
  一位高管将“精简”称为“双刃剑”,使用这一管理工具时,需要在给员工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和当前的成本压力之间进行权衡。“当裁员影响到基础员工队伍即管理层和长期聘用的员工之日,也就是公司的精神宗旨受到最大伤害之时。”一家汽车租赁公司集团的副总裁谈道,“组织上下都能感受到这种裁员造成的痛楚,而且对此人们是不会淡忘的。但是,我们必须要以业务为重,同时确保我们的成本结构与之相符。”
  正如我们在以前的调查中所发现的,当公司将管理工具看作某项涉及范围广泛的新计划的一部分来使用,而不只是应用于有限的项目时,公司就能获得最佳效果。比如,当“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被作为某项重大项目的一部分时,它就是最令人满意的管理工具。但是,当这一工具被用于某个有限的范围时,其满意度便只能位列第24位了。这些结果表明,在决定使用何种管理工具,以及决定对某个新计划投入多少之前,公司高管应该考虑到大规模投入与小规模投入的相对效益。
  
  10大管理工具
  这场全球性经济低迷,令最常使用的“十大管理工具”榜重新排序,反映了公司高管的关注重点及目标的迅速变化。“标杆管理”和“外包”这两个跻入全球十大管理工具之列的工具都与成本削减相关。随着公司高管对长期目标关注度的下降,“战略规划”这一始终位列最常用工具第一位的工具排名下滑到了第二位。
  一位高管发现,要想让“标杆管理”最为有效,他的公司就必须要更深入地挖掘:“我想在未来看到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基准管理措施。这样,如果我们做得不如竞争对手好,这个工具就能向我们发出警告信号,提醒我们队某个问题进行处理。”
  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管理工具在2008年的总体使用有所下降,尤其是与公司长期规划相关的工具。但是,这种状况有望在2009年得以改变。公司高管们预计将会大量增力I]52具的使用,特别是与增长和创新相关的管理工具。
  预计创新工具的使用将上升的一个理由在于: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将自己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我们已经启动了很多创新,”汽车租赁公司集团的那位副总裁表示,“但是,如果经济环境对我们行业的冲击比我们现在预计得大,那么为了生存,我们就会更加专注于创新。”
  增加使用某些特定管理工具的计划,清楚显示了高管认为什么是重要的——即使预测并非如此。增加使用“情景与应变规划”(scenario and Contingencv Planning)这一管理工具表明,公司为了保持竞争力、为了在这场经低迷后以更强的姿态出现,即使尚不清楚这场经济低迷的严重性及持续的时间,就已经开始探寻创新的方法了。“价格优化”(Prices Optimization)等这类管理工具能精准确定拮据的消费者所能承受而且愿意支付的价格,同时确保公司的利润率,以此支持公司的短期收益,并有助于公司的长期增长。

相关热词搜索:管理工具 调查报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