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2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1中药材产业在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大面积的开荒育苗,造成植被严重破坏,水土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当归价格的不断上涨,以生荒地育苗为主的当归育苗开荒面积也不断增大,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2由于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还不规范,部分药农仍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化肥,使中药材部分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超标,影响中药材的品质。
  1.3农民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GAP)的意识不强。在中药材种植中,多年来仍然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粗放的管理模式。规范化种植面积小,药材质量难以保证,从而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收益。
  1.4种苗质量无法保证。当归育苗需要选择海拔在2 500~2 800m的二阴区,对环境要求比较特殊,大部分药农不能自给自足,只能在市场上购买种苗。部分育苗户人为的掺假使假,用火籽育苗,甚至将水栽子(当归苗在苗床越冬,第2年移栽后稍遇干旱则出苗差,大部分抽苔,群众俗称“水栽子、水苗子”)加工处理后充当好苗子上市,导致药农使用该种苗后出现大量的抽薹、烂苗、死苗,严重影响了当归的产量。
  
  2中药材产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岷县作为“地道”药材主产区,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滞后,质量控制、检测手段落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研究、轻转化,同时还存在研发力量分散的问题。
  2.1 研制出符合GAP要求的防治当归、黄芪麻口病的农药、接替农药和无公害农药太少,大部分农药在试验筛选阶段。
  2.2选育出适合岷县种植的遗传特性稳定、质优的当归新品种太少。目前,定西市旱农中心选育出的当归新品系岷归1号、2号两个品种仅在试验、示范当中,大田未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3中药材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3.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因规模化的加工型龙头企业较少,规模不大,大多数龙头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加工手段原始,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简单的分等、挑选、装箱等初级加工阶段,不能按照产业化要求,完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过程,不能发挥最大增值效益,资源优势还难以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3.2中药材粗加工产品标准不统一。目前,中药材加工都是根据客商要求,加工出标准不一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各自的标准。且不同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分级标准也不尽一致。因没有统一的粗加工产品标准,也就无法统一同一时期相同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实现企业、协会、农户利益双赢。
  3.3中药材产业链条短。由于现有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大多数仍处于粗加工阶段,在国际国内中药材贸易中大部分以原药为主,造成资源的大量流失,经济收益微薄。
  3.4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岷县虽已注册了一批名牌产品,进行了基地认证,建成了一批专业市场,组建了一批中药材协会,但是对终端市场研究还是明显不够,还存在开拓销售市场不力,服务体系不完备,农产品经常出现结构性过剩和季节性卖难问题。
  3.5企业和加工户资金严重缺乏。岷县由于自然环境差,经济基础薄弱,一直被国务院和省上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一些企业和药材加工户自身筹资本身就很困难,加之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贷款政策的变化,使很多刚刚起步,前景看好的企业和项目止步不前,“望洋兴叹”,发展缓慢。
  3.6分散经营的药材加工户缺乏能人带头。岷县的药材加工除县上扶持的几家重点企业外,都是以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为主。药材加工户因缺乏能人带头,抵御市场分险的能力非常弱,产销之间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且经济基础薄弱,产业信息不灵,难以适应中药材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中药材 亟待 产业发展 几个问题 解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